做学问,更做人
个人日记
今天女儿班级开家长会,总结成绩的同时,老师更多的强调了要孩子们如何学会做人,如何去尊敬他人。她举了好多的例子,比如孩子们开运动会时,吃东西从来不会让老师;比如老师在教室内走路,边上的孩子连腿都不会收一下;比如怀孕的化学老师上最后两节课时孩子们课堂纪律很不好……虽然老师有些话不那么中听,但我觉得,主要的部分还是正确的,作为学生,尊重师长懂得礼让更胜过优秀的成绩。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人也不在乎她的小毛病,只要她开心,多数时候选择容让,殊不知,这样的娇惯往往不经意间养成孩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个性,受不得一点批评的声音,更受不得半点的委屈。可是,父母家人能一辈子在你身边呵护你吗?真的到了社会上,谁还会忍耐你的公子脾气?工作中面对的也不仅仅是表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和周围的人是否能够和谐相处,决定了你存在的质量。包容和理解是相互的,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有值得别人尊重的行为和举止。这根本不是简单的说教就可以达到的,而是平日里一点点的积累,是父母师长一点点的熏陶和督促。
我总觉得,健全而坚韧的人格魅力才是最为永恒的。我在乎孩子的成绩,但我更在乎她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如何让自己的存在更有价值。前几天看过一个小段子,大意是说,两个陪考的老人遇到一起,互相打听孩子的成绩,一人说“成绩不好”,另一个人拍手称快“成绩不好好啊”,说的对方直愣怔,后来他解释说,成绩好的孩子翅膀都硬飞得都高,漂洋过海也不为过,父母想念只能看看视频听听声音,反倒是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守家在地过着平凡人的日子,父母整日里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你说学习好又有什么好呢?虽然这说法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然而细想一下,也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我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老了也有退休金维持自己的生活需求,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养儿并不是纯粹为了防老,可是我们把孩子养大,不也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和他常伴左右彼此相扶吗?少时我们牵她的手,老时我们倚她的肩,若真的把她养大了,放飞了,一年见不了一次面,纵然她的事业再大给的钱再多,也没有近在身畔的陪伴来得真实而温暖啊。
其实,写到这里,我已经背离了自己记录的初衷。老师在家长会上的一番话,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她提到了化学老师的最后一节课,因为孩子们闹而不得不把班主任请出来维持秩序。这其中女儿也有小动作,问女儿的时候,她说和同桌讨论题来着,但是中间有说笑着互相推搡的动作,让老师看到了。女儿说老师并没有生她的气,她也不是恶意破坏课堂秩序,她因为很喜欢化学老师,也因为平时就和老师的关系很好,所以才有点得意忘形了。可是在老师的眼里,毕竟是课堂而不是课下,就算讨论也要有个正确的方式,不能影响到其他同学。女儿还不明白她的行为已经对老师造成了一种伤害,今天我和她谈了几句,她还是没有正确理解,反复强调老师没有生她的气。她还不知道,不管是不是真的生气了,这样的行为都是一种不尊重更是不可取的。等这两天空闲了,我还要和她好好聊聊,让她换位想一想,如果是她在上最后一堂课,她想认真的讲,却有同学并不认真的听,她又是怎样的感受呢?班主任老师把这事特别拿出来说,是想让孩子们对老师有最起码的尊重,何况老师已经怀孕了,根本禁不得气的。孩子们的笑闹也许是觉得老师最后的课堂不会很严她们就可以轻松而恣意了,但是,课堂是严肃紧张的地方,任何一节课都不能白白的错过,老师讲得用心,孩子听得专心,这才是最好的课堂。哪个老师能高兴看到课堂变成文体活动的效果呢?
做人和做学问并不是绝对的矛盾着,孩子们的点滴成长都源于我们的干预和正确引导,对于女儿也是一样,好的成绩固然是我想看到的,但是,对于尊卑长幼有该有的敬重爱护之心,对于社会家人有该具备的责任感,这样的品格更是我愿意看到的。反思自己,平时就缺乏这方面的细节教育。学着照顾别人,不是一时兴起的刻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本能,具备了这样的心性,才算一种成功的教育。
今天老师说了很多,看起来都是小事,却都不同程度的反映出一定的问题,我会慢慢的反思,给孩子更好的指导,也希望女儿能真正的体会到我们的良苦用心,取得好成绩,更要磨练好品质!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人也不在乎她的小毛病,只要她开心,多数时候选择容让,殊不知,这样的娇惯往往不经意间养成孩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个性,受不得一点批评的声音,更受不得半点的委屈。可是,父母家人能一辈子在你身边呵护你吗?真的到了社会上,谁还会忍耐你的公子脾气?工作中面对的也不仅仅是表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和周围的人是否能够和谐相处,决定了你存在的质量。包容和理解是相互的,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有值得别人尊重的行为和举止。这根本不是简单的说教就可以达到的,而是平日里一点点的积累,是父母师长一点点的熏陶和督促。
我总觉得,健全而坚韧的人格魅力才是最为永恒的。我在乎孩子的成绩,但我更在乎她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如何让自己的存在更有价值。前几天看过一个小段子,大意是说,两个陪考的老人遇到一起,互相打听孩子的成绩,一人说“成绩不好”,另一个人拍手称快“成绩不好好啊”,说的对方直愣怔,后来他解释说,成绩好的孩子翅膀都硬飞得都高,漂洋过海也不为过,父母想念只能看看视频听听声音,反倒是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守家在地过着平凡人的日子,父母整日里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你说学习好又有什么好呢?虽然这说法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然而细想一下,也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我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老了也有退休金维持自己的生活需求,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养儿并不是纯粹为了防老,可是我们把孩子养大,不也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和他常伴左右彼此相扶吗?少时我们牵她的手,老时我们倚她的肩,若真的把她养大了,放飞了,一年见不了一次面,纵然她的事业再大给的钱再多,也没有近在身畔的陪伴来得真实而温暖啊。
其实,写到这里,我已经背离了自己记录的初衷。老师在家长会上的一番话,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她提到了化学老师的最后一节课,因为孩子们闹而不得不把班主任请出来维持秩序。这其中女儿也有小动作,问女儿的时候,她说和同桌讨论题来着,但是中间有说笑着互相推搡的动作,让老师看到了。女儿说老师并没有生她的气,她也不是恶意破坏课堂秩序,她因为很喜欢化学老师,也因为平时就和老师的关系很好,所以才有点得意忘形了。可是在老师的眼里,毕竟是课堂而不是课下,就算讨论也要有个正确的方式,不能影响到其他同学。女儿还不明白她的行为已经对老师造成了一种伤害,今天我和她谈了几句,她还是没有正确理解,反复强调老师没有生她的气。她还不知道,不管是不是真的生气了,这样的行为都是一种不尊重更是不可取的。等这两天空闲了,我还要和她好好聊聊,让她换位想一想,如果是她在上最后一堂课,她想认真的讲,却有同学并不认真的听,她又是怎样的感受呢?班主任老师把这事特别拿出来说,是想让孩子们对老师有最起码的尊重,何况老师已经怀孕了,根本禁不得气的。孩子们的笑闹也许是觉得老师最后的课堂不会很严她们就可以轻松而恣意了,但是,课堂是严肃紧张的地方,任何一节课都不能白白的错过,老师讲得用心,孩子听得专心,这才是最好的课堂。哪个老师能高兴看到课堂变成文体活动的效果呢?
做人和做学问并不是绝对的矛盾着,孩子们的点滴成长都源于我们的干预和正确引导,对于女儿也是一样,好的成绩固然是我想看到的,但是,对于尊卑长幼有该有的敬重爱护之心,对于社会家人有该具备的责任感,这样的品格更是我愿意看到的。反思自己,平时就缺乏这方面的细节教育。学着照顾别人,不是一时兴起的刻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本能,具备了这样的心性,才算一种成功的教育。
今天老师说了很多,看起来都是小事,却都不同程度的反映出一定的问题,我会慢慢的反思,给孩子更好的指导,也希望女儿能真正的体会到我们的良苦用心,取得好成绩,更要磨练好品质!
文章评论
难得清醒
看样子,在家长会上受得了深刻的教育,触及灵魂了[em]e113[/em]
海宁
是的,先学会做人,再做学问。祝福小昔的女儿品学兼优永远健康快乐!
Angel
我现在就是逮着空就进行德育教育。
一曲清唱
其实,你很会教育孩子
过得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是好样的,
东篱醉了
家长会上收获不小嘛!现在的孩子们是自私了点,这些毛病我们家小子身上更严重。
听海ぁ观日出
小昔,要是家长都象你就好了,谢谢你对老师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蝈蝈
转篇文章给小昔[em]e328522[/em]
果戈理
当然这个老师做人真的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