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讲经(482)

个人日记

 对庐江佛教居士林四众弟子重要开示  (共一集)  2007/11/27  中国庐江佛教居士林  档名:21-425-0001

  尊敬的满公会长,尊敬的林长,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家早晨好。居士林过去来过两次,这次再到这边来参学,看到的是愈来愈庄严、愈来愈殊胜,从整个磁场来看,能够感到同学们在此地精进念佛的功夫。这个道场是净宗道场,早年印祖为我们开示,希望在这个时代,也就是二十一世纪最适合的是建小念佛堂,共修的人数不超过二十人。我们想他老人家的教诲,看看现代整个世界的趋势,愈想他的话愈有道理。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佛在《般若经》里面告诉我们,「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是真的,没有差别的。可是众生根性不相同,根性有高下,缘分有深浅不同。我们知道我们不是上上根人,我自己在讲席当中常常告诉大家,我们是中下根人,中下还偏在下,还不偏在中,这都是实话。中下根人能不能成就?能,但是有条件,什么条件?要长命,长命你才有时间学,短命时间不够。证悟在现在几乎不可能的,我们念佛人的证悟就是一心不乱,理一心在这个时代没有了,事一心也难了。诸位要知道,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就是小乘阿罗汉的境界,事一心。我们现在只能做到什么?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现在也不容易。什么叫功夫成片?念到你心里头没有杂念,念头一起来就是阿弥陀佛,无论在什么时候不会有杂念夹杂,那叫功夫成片。诸位想想,很不容易!事一心不乱是见思烦恼断了,《华严经》里面讲,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万物的执著没有了,那叫事一心;还有执著你就是凡夫,不是事一心。就是连功夫成片,虽然执著烦恼没有断,他的佛号功夫得力,他能伏住。

  我们今天修行,最重要的是经教的薰习。印祖当年在世,念佛堂里不讲经,行,为什么?那个时候根性比我们淳厚,也就是妄念少,一句佛号能摄心;现在不行,现在妄想太多。妄想太多那就得明理,你把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你才真正能放下。现在为什么放不下?没搞清楚,自以为是;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他自动就放下。所以我们放下多少,也是自己解行功夫的显现,这一看就清楚,自己回光一照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这个时代我们提倡念佛堂,即使像印祖常年佛七一样,常年佛七是每天七支长香,一支香一个半小时,长香,没有听经的,没讲经的。讲开示的时间都很短,也不是规定什么时候讲开示,没有,讲开示多半是堂主看到大家念佛有妄念,或者昏沉的时候,讲几句提醒大家。开示的时间都很短,这个很有分量,能够提醒自己。

  现在在这个时代,我们必须对於经典要有相当的基础,所以我们讲念佛堂一天最少有一支香,就是一个半小时听经,帮助你解,解行相应。如果是对佛法知道太少的人,一天应该有两支香就是三个小时,三个小时听经,五支香念佛,那就很好、很如法。听讲最好听一部,不要听杂了,一部经就听《无量寿经》,听完了从头再听,一遍一遍的去听,你心是定的。心定就是《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这个对我们有很多的好处。如果说听得很多、听得很杂,你就分心,你不能够摄心,没有办法念到一心不乱。就是现在连功夫成片的人都很少了,什么原因?他妄念太多,杂念太多。所以不晓得修行一定要懂得,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就有好处。所以希望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坚守著这个原则,没有不成功的。

  我们今天看到这个道场很殊胜,同修这么多,想到我们初祖庐山远公大师,他的念佛堂只有一百二十三个人。我想这个地方已经超过了,已经超过一百二十三个人,人数超过了。再看功夫能不能超过?他那边功夫是一百二十三个人个个成就,都能够预知时至,真的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是圆满的成就。古人做得到,我们不是做不到,也能做到,只要如理如法的去修学,也能像古人一样的成就。进入念佛堂不论时间长短,你到这个地方来住一天念一天佛,念一个月佛,或者长年在这边念佛,只要守著一个条件,万缘放下,对人、对事、对物不再有留恋,一心向往的是极乐世界,一个愿望亲近阿弥陀佛。那就是二祖善导大师所说的,「万修万人去」。

  经教很多,法门无量,不可以贪,那个贪心一起,就把你这一生得度的机缘破坏了。善导大师在《观经.上品上生章》里面劝导我们,要坚定信心,无论什么人来给你讲,这个法门好,那个法门好,我们都非常恭敬赞叹,决定不学,不受他干扰。为什么赞叹?都是佛说的,哪有不好!当然好。为什么不学?我不是那个法门的根性,那一服药治不了我的病。只有六字洪名能治我的病,我就这一服药就行了,就能把病治好,治好就成佛了。如果你再学禅、学密、学戒律,学那些你的心就杂了、乱了,把你的精力、时间、机缘全都破坏了。你这一生当中可以学到很多佛学常识,说老实话,你不能得定。念佛人一心不乱是念佛三昧,那是定功,你得不到。定得不到,慧就不能开,所以依旧是烦恼习气伏不住,还是要造业受报,这就太苦,太可怜,所以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

  经只可以听《阿弥陀经》、听《无量寿经》,这两部足够了。明了之后就不要听经了,不要听要读经,道理明白之后没有疑惑了,就读经,每天经至少要读,像《弥陀经》,《弥陀经》很短,至少要读七遍;《无量寿经》长,至少要念一遍,就是一部。这是接受佛陀教诲,展开经卷面对阿弥陀佛、面对释迦牟尼佛,听他的教诲。还有疑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听讲,这都是要过程。到最后一个阶段,经也可以不要念,就一句佛号。所以这三个层次,愈往上面去就愈简单,到最高的阶段那就是一句佛号,二六时中绵绵密密不间断的,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功夫念到这里,我们就能理解到预知时至,生死自在,这个自在就是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不碍事。不碍事我就多住几年好不好?多住几年多受几年罪,多吃几年苦,不就这个意思吗?能去就去了,不能去是没法子。

  我们看《净土圣贤录》、看《往生传》,你只要留意一看,几乎一半以上都是三年,念佛三年他就往生了。所以有很多人问我,他说法师,那么多人念佛三年就往生,是不是他寿命三年就到了?这是讲不通的,哪有那么多人寿命刚好都是三年就到,没这回事情。他功夫成熟了,他有寿命,不要了,是这样走的。功夫成就了还不走,那要特别缘分,就是弘法利生。弘法利生要有缘分,没有缘分不行,有缘分你当然要帮助别人。什么叫缘分?有人相信你,有人听你的,这就是缘分。你劝人,跟人家讲,人家不相信,摇头,没缘分,没缘分自己就走,就到极乐世界去。到极乐世界好!见到阿弥陀佛之后,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你的功力提升,是你自己意想不到的。这个功夫提升之后,能力几乎跟佛差不多,所以这是净土法门无比的殊胜,哪个法门里头都没有的。

  所以蕅益大师说往生到极乐世界,像我们这一般人,你说他是菩萨,不是,烦恼习气没断。你说他不是菩萨,他能够应化到十方世界,应以什么身得度,他能现什么身。他又不是凡夫,凡夫是决定做不到的,这是无比殊胜法门它就在此地。这个叫难信之法,不是我们一般普通人难信,八万四千法门里面的菩萨难信。他们修得很辛苦,修到这种境界不是容易事情;可是念佛往生人,生到极乐世界,他就得到。这经上讲得很清楚,往生西方极乐「皆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是什么阶级?七地以上。不是说你真的证得七地菩萨,不是这样的,是佛力加持,你的智慧、你的神通、能力等於七地菩萨,是这么回事情,是阿弥陀佛加持的。这就好比我们是个穷人,生活得很困难,看到那些富家子弟出门都坐名牌轿车。我们穷人如果跟他有了关系,不是我自己的车,是他的车,他的车我可以坐,我出去旅行,他的车可以供应我坐。我们到极乐世界,完全沾了阿弥陀佛的光,道理是这样的,不是你真正证得。

  真正证得每个人时间长短不一样,那就看你非常勇猛精进的就快,稍微懈怠懒散的那就慢。但是决定没有退转,只有进步有快慢不相同,这是那个世界。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这讲用自己的功夫,自己真正证得,我们一般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需要多少时间?十二劫。我们听起来很长,但是十二劫要跟其他法门比较,那缩短太多了,其他法门里面讲要三大阿僧只劫,你怎么十二劫就成就!这是讲一个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都得佛力加持。可是一生到那边的时候,那你的智慧、神通、道力,跟七地菩萨一样,那是等於没有时间的,到那里就有,这就是说得佛力加持,就有这个能力。所以於十方世界,那就不是一个世界,我们的生活空间就扩大了,遍法界虚空界。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与那些地方众生有缘,他们有感你就有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就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一样。

  所以真正搞清楚、搞明白,有这么好的一个去处,这么好的一个地方,谁不想去?想去的很多,为什么去不了?这个地方放不下,他就去不了;真正想去,这个地方统统放下,你才能走得了。你想带一点点东西带过去,那一点点东西比须弥山还重,就把你拖住,你就去不成。所以要放弃得干干净净,没有丝毫留恋,这个一定要明了。我初学佛的时候,第一次见出家人,就是章嘉大师,我第一个问题向他请教,就是问他,学佛有没有很简单、很快速的方法,让我很快能契入境界?我提出这么个问题。他给我回答,我等了半个小时他才开口,他看著我,我看著他,我们就看了半个钟点一句话不说。三十年之后我才明了,这是我们佛门高级的教学法,半个小时什么意思?让你整个心定下来才给你说。心浮气躁,给你讲东西叫耳边风,你记不住;你精神、意志不能集中,不告诉你;情绪不稳定,不告诉你。半个小时终於等来了,他告诉我「看得破,放得下」。

  到以后我们学《华严》,这真的明白了,《华严经》上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句话说得好!跟我们老祖宗所讲的,「人之初,性本善」一个意思。本来是佛,那现在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今天变成六道凡夫,是因为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如果你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恭喜你,你本来是佛。如来智慧德相,如来的智慧、如来的德能、如来的相好,你统统具足!你的家不是这个地球,你的家是极乐世界,你的家是华藏世界,无比的庄严,那是自然的,不是人工去营造的。那是清净的,一尘不染,那是性德自然显露的,这平等的。用不著羡慕,也没有骄傲,是自然的,只要你把障碍除掉就是。这个障碍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著叫见思烦恼,这大乘经上常说。

  不能够一下放下,慢慢放,一点一点放,先从执著,不要再执著,执著害惨了我们,害得你生生世世在六道里面受苦受难,何必执著?学随缘,随缘什么都好,无论人家怎么的都好、都欢喜,一丝毫执著没有,这就阿罗汉,这超越六道了。再能把分别放下,不但不执著,分别都没有了,那是菩萨。到最后起心动念是妄想,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这是佛。这是诸佛菩萨教给我们怎么修行,八万四千法门是方法、是门道,修什么?就是修放下,只要你放下你本来就是。佛是现成的,佛不是你修来的,智慧也不是你修来的,能力也不是你修来的,福报也不是你修来的,统统是本来具足,只要你把你障碍除掉。这三种障碍害惨了众生,但是三种障碍是自己造的,与佛、菩萨不相干,与天地鬼神也不相干,这是自己的事情,只要自己肯放下,放下就是。

  那我们现在用什么方法?净宗方法就用一句阿弥陀佛,这会念!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起心动念了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打掉,这会念佛;分别执著了阿弥陀佛,把分别执著换过来,这叫会念佛。这种念法叫功夫得力了,我不执著了,我不分别了。你的执著分别愈少,你的头脑愈清楚,智慧会现前,少一分烦恼习气(就是分别执著),增长一分智慧;少两分分别执著,你就增长两分智慧。智慧才管用,才能解决问题,智慧是看破,也就是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你真的明白,你真的懂得了,这比什么都重要。现在我们在这些年来讲《华严》,《华严》七处九会,九会我们第二会才讲圆满,差不多将近四千个小时。后面还有七会,所以这部经要讲圆满,我估计还要十年。

  《华严经》跟净宗是有密切关系,乾隆那个时候有个大居士,他曾经说过,他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彭际清居士。那我们细细看看《华严经》,真的,《华严经》就是极乐世界的细说,你要了解极乐世界的状况,读《华严经》你就明白了。《无量寿经》上说得简单扼要,详细在《华严》里面。所以有《华严》的基础,那讲《无量寿经》就会讲活了,真的,是你从极乐世界回来告诉大家。这也是有个特殊的缘分,《华严》有缘可以听,没有缘就不需要,专听《无量寿经》就好。《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浓缩,是《华严经》的精华,修净土就够了。弘扬净土,发心弘扬净土要学《华严》,特别在这个时代,无论在国内、国外,你才能真正有说服力,能够帮助别人起信、开解、修行、悟入,才收这个功效。

  我这次到这边看到大家非常欢喜,希望我们都能守住佛菩萨、祖师大德,教给我们这些原理、原则。我们认真努力学习,不辜负林长慈悲心,十方善心人士的供养,在这个地方使诸位衣食住行样样具足,没有后顾之忧,一心在这边念佛。这就是我们报恩,报佛恩、报常住恩、报施主之恩。如果不是真修行就是造业,那就不是报恩,那在此地享福、造业,破坏佛门的形象,那个罪过很重。希望我们同修好好的努力。今天我跟大家见面,这算是我对大家一点点供养,谢谢大家。

文章评论

稻翁(果豪)

愿我今天法布施之功德回向给胡墨宸的冤亲债主心生欢喜早得离苦感召佛力慈悲加持离苦得乐蒙佛接引往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3309597258

悲伤过的心还可以哎谁,这段永不会以往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