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民俗

个人日记

  

            回族是仅次于汉族在全国各地都有居住,是小集中大分散居住持点,因为伊斯兰教是由阿拉伯商人从西域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并合当地的文化风俗融合并保留自己信仰而形成的民族。传说回族手里两把刀,一把卖羊肉一把卖切糕。回族也是好客的民族,礼貌待人,回族相见相互道色俩目【阿语问好】【真主安宁降到你的身上】有年轻的向年长的问侯,进好门时让长者先行,回族有起居卫生习惯,回族成员大都十分熟悉清真一词。清真在宗教意义上是指回族成员虔诚的伊斯兰教信仰及其相关的宗教行为;在个人生活行为意义上是指讲求心净、身净、居处净和饮食净。心净强调回族成员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重视伦理道德素质的修养,寻求心理上的健康与平衡,区分真伪善恶,命人行善,止人干歹身净是回族穆斯林长期按照伊斯兰教规范沐浴净身而养成的清洁卫生习惯,主要表现为日常活动中坚持大净和小净,程序包括洗手及肘、净下、漱口、呛鼻、灌耳、洗头、洗全身或其局部。即使在干旱缺水的山区,回族成员也一年四季身体力行。回族男子成年后,特别是老年人,常修剪胡须。已婚妇女定期用线绞去面部汗毛(俗称扯脸)。回族男女都随时清理身体有关部位的毛发。身净还包括衣着整洁得体。

 

1,结婚

 

            结婚要请阿訇主持念经,证婚,念尼卡哈,写伊扎布【宗教上的结婚证】,婚礼上不放鞭炮,吃油香,【油香是清真食品在重大节日,婚丧嫁娶都要吃,意思上是真主降示平安】。写伊扎布时边写边打喜,也就是用糖。花生。粟子。枣。意思是【早。立。子】。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回族实行有限开放的婚姻制度。回族视婚姻家庭为人生的必然过程反对独身,支持寡妇再嫁。历史上回族经历过从开放的民族外婚制向以民族内婚制为主,辅以族外教内婚的有限开放婚姻转化的过程。唐宋元时期的回回先民多娶汉女为妻,回回民族形成后,以民族内部通婚为主。与外族通婚,多为回男娶汉女,对方入门前要举行皈依伊斯兰教仪式。在当代,一方面城市回族青年中的族外婚姻比例正在上升;另一方面,乡村中回族通婚半径正在缩小。回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回族的婚姻程序有相亲(彼此了解对方家庭、举止、相貌)、定婚(从道义和宗教方面订立婚约)、纳聘礼(赠送给女方适当数量的聘金和衣服)、定日子(商定结婚日期)、举行结婚典礼等。其中结婚典礼最为隆重,有穿喜衣、迎亲、接亲、念尼卡哈(证婚词)、撒喜果、闹洞房、耍公婆、认大小、摆针线等大小仪式,十分热闹,别具风格。

         

           2生小孩要到清真寺请阿訇给起个经名,经名就穆罕默德创教时的圣贤。回族人一般都有两个名,一经名,经名是吉祥幸福的意思,一汉名上户口用

               3.、死人

       回族人死叫无常,也叫归真,土葬,溥葬,一回字坑,穿三十五尺白布,贫富均一样,葬前要沐浴,因为人一生一世,不可能不做错事,不说过错话所以要把每个汗毛孔都要洗到,洗掉一切过错,参加葬礼的人也要冲头,【冲头就是沐浴,一般都在清真寺做,头上一个吊桶,有一套程序,】洗手和脚用汤瓶【汤瓶类似茶壶是回族专用】,回族注重厚养溥葬节俭,没有棺木,吃土穿土死后还土,不设灵堂,不送挽幛,不送花圈,不穿孝衫,不嚎淘大哭,不动响器,死后做七日,四十天,一百天,一周年,三周年,五周年,因为这些日期是主降平安日。全国各地都有回族集体坟地,盖州坟地在东城红旗园村,有民国政府批文为回民坟地,文书在马成元手上,此人已归真,现在不知在谁手。本人看过。 在葬礼中,“纪念从人‘无常’后,埋葬的当天晚上开始,丧主家要煮‘米粥’,炸油香或烙油香,请操办丧事的人和阿訇吃。回族称当日晚上这种纪念活动为霄夜”。“无常后的三、五、七、四十天、一百天、周年时,死者的家属要做油香分送亲朋好友、邻舍,请阿訇念经,搭救亡人,俗称出香气”。  在葬礼中,“纪念从人‘无常’后,埋葬的当天晚上开始,丧主家要煮‘米粥’,炸油香或烙油香,请操办丧事的人和阿訇吃。回族称当日晚上这种纪念活动为霄夜”。“无常后的三、五、七、四十天、一百天、周年时,死者的家属要做油香分送亲朋好友、邻舍,请阿訇念经,搭救亡人,俗称出香气”。

               回族视死如归,认为死亡是人生的最终归宿,人死亡后安拉依据每个生命体生前的善恶行为进行审判。回族以现实的奋斗谋求后世天堂的幸福,故虔诚的回族穆斯林绝少自杀轻生。回族成员临终前,一般要请阿訇念讨白,向亲朋邻里讨口唤”(原谅)。回族实行土葬、简葬,主张速葬。称死亡为无常归真,称尸体为埋体,夜亡晨埋,早亡午埋,停尸最多不超过3天。葬礼包括着水”(洗尸)、穿卡凡”(用白布裹尸)站者那子”(为亡者举行祈祷仪式)、入葬等四道程序。墓穴为南北向长方形土坑,埋体头北、脚南、面西平放其中,不用棺木,不放任何陪葬品。成年亡人入土为安后,家属一般要定期为之过乜贴,【 就是施舍】进行纪念。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4饮食

                        据清朝回儒大师刘智在天方典礼一书所诉,对于植物;果。谷。瓜。蔬之属。对于动物;禽兽之属性纯而啮草谷者食,性不纯而食秽污者不食,可食的动物有,畜养之类,如鸡,鹜。牛羊是也。山野之类,如獐,鹿,犀,免是也。飞翔之类,如鸠,鸽,雁,雉;水潜之类,唯鱼是也。不可食的动物种类有;侵寺之类;如雕,鹰,鸦,鹊。罪恶之类有,如虎,狼,狗,狮,豹。顽滑之类;如熊,猴,狐,鼠,贪污之类有;犬,豕是也,乱群者,欲窒者,类于乌兽之不可食。如驴与骡,象与猫。介虫类;飞者,潜者,土者皆不可食。如龟,鳖,蟹,蛤,蛇,蚁,蜂,蚕之类是也。5回族节日;一,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一说真主托梦让圣人宰杀自己儿子一试忠城,圣人按主意执行,真主看圣人真城故改为羊,世界民俗上讲,圣人败走麦地那,商人易人拉辛用公羊换出穆罕默德。这一天每家都要到清真寺去宰只鸡或羊,一半留自己食用另一半分发亲朋好友,。二,圣祭节,又叫圣会,【穆罕默德生日和祭日是同一天】。三,开斋节,按回历每年九月也叫希吉拉历,以月亮的圆动来计算的,为什么要封斋呢?因为这个月是古兰经开始降示了,日出后日落前是不吃不喝的,这个月是不准行房事的,体验饥饿,让你行善事,要求回族人不准出家,不崇拜偶像,不打卦算命,不准自杀,禁酒禁烟禁赌,勤俭爱国,孝敬父母,施舍穷人,不打妄语。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油香是回族重要食品之一,油香制做是由面粉、盐、碱、植物油为主要原料,和油香面讲究“三光”:面光、手光、盆光。面和好后,面团要筋道光亮;手上不能沾很多面粉;面盆里外也要干干净净。先将面粉加酵母,用温开水拌和,发酵时间看温度而定,大约一小时,做时反复揉压均匀,切作若干直径约10厘米,厚约1厘米的圆形面饼,放入油锅内炸熟,待锅中油香略有变黄后,翻一个个儿,当两面鼓起焦黄后,即可捞出。炸制过程中的火候不宜过大,油温太高,油香表皮容易炸焦,所以有“慢火炸油香,两面都发亮”、“爆油炸油香,里生皮焦不发亮”的说法。

               6服饰

 

男人带无沿小帽又叫礼拜帽,穿回族特色的马甲。女人带盖头,又叫面纱,和彩色的纱巾。礼拜帽白帽号帽 礼拜帽无沿是礼拜时方便,礼拜是双手着地额头着手背为了方便】颜色以白色、圆顶居多,也有深绿、灰、黑色及六角尖顶、四角平顶的,精致的帽子上绣有美丽的花纹或经文。男子还喜欢穿白色衬衫,外罩黑色马甲(俗称坎肩);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回族以勤劳、智慧、洁净著称的民族。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称穆斯林,保持着严格的宗教习俗,回族通用汉语,只有极少数学识渊博的阿訇通晓阿拉伯语,一般群众的日常用语中也保留着少量的阿拉伯语汇或波斯语汇,如"多斯第"(兄弟)、"色俩目"(吉祥如意)、"虎夫奈提"(满意)、"依玛尼"(信仰)、"哈俩利"(贞洁善美)、"都士曼"(仇人)、"伊不利斯"(魔鬼)等。穆斯林的五大功课是:念功(念清真言)、礼功(礼拜)、斋功(每年封斋一个月)、课功(拿出1/40的余财施散给贫穷者或清真寺,以调剂贫富)、朝功(凡经济和身体条件允许者,每人一生要到麦加朝觐一次)。每天分时辰作五次礼拜,每礼拜五为主麻日,要聚礼。

 

            七油香的使用

 

就人生礼俗中油香的使用来看,对每一位回族成员来说,油香似乎以其“先人为主”的姿态,在诞生、命名、满月、抓岁、割礼、婚姻、丧葬的整个人生旅程中,伴随每个人走过其人生的每一阶段。这便使油香在每个人的生命中具有了“迎来送往”和“生死与共”的意

义在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法图麦节等所有十二个节日中,油香更是不可不有的食品。家家户户都要做油香,要分送清真寺驻寺人员及左邻右舍。这是中国伊斯兰教的独特风俗,推测可能是起源于祭献遗风:油烟香味祭献了亡人。此外,在待客礼仪中,油香往往是招待贵客的食品。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