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

个人日记

【常识】读写古诗词必备

一、 格律诗的基本知识

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所作的诗。什么是格 律呢?就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也就是规格和程 式。

掌握诗的格律,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 展概况。这里我们不是我们从文学史的角度,而 是从诗歌形式(也包括诗歌规律)的角度简单作 些介绍。

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是《诗经》和《楚辞》。《 诗经》是以四言为主,《楚辞》是以六言为主( 加上"兮"就是七言)。

汉代是辞赋创作的繁荣时期,文人创作的诗歌不 太多。汉乐府中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的作 品。从体裁上讲,乐府主要的特点是配乐诗歌。 乐府本是汉代设 置的官署的名称,它负责收集民 歌并把她们配上乐谱。后来就把这些配乐的歌词 也称为"乐府"。南北朝也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 时,有一些文人用乐府题目写诗, 如曹操写过《 短歌行》,鲍照写过《拟行路难》等。宋代郭茂 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民间和文人创作的乐 府诗的总集。
汉朝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 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古诗十九首》就是很 成熟的五言诗。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 三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但它还是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最早的 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从齐梁时期开始,诗歌在形式上逐渐发生了变化 ,这变化主要是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中开始 讲究平仄,注意用平仄来造成诗歌的音乐美。当 时有所谓的"永 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 它的特点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眺是永明体的代 表作家。齐梁时期写文章也注重骈偶,骈体文正 是那个时期形成的。这种风气也影 响到律诗创作 ,在诗歌创作中也逐渐注意对仗。这种趋势发展 的结果,在唐代初年就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 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在唐人看来,这是一 种新的 诗体,称之?quot;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形式上看,"近体诗"不同于古诗(汉魏六朝的 古诗),区别就在于近体诗是有严密的格律的。 古诗不十分讲 究格律,但不是说古诗没有格律, 比如五言诗限定每句五个字,七言诗限定每句七 个字,这也是一种格律。
唐代产生了近体诗以后,有的作家也时常按照古 诗的写法写诗,这种不讲平仄和对仗的诗叫"古 体诗",也叫"古风",如李白的《古风》,张若虚 的《春江花月夜》等。

唐以及唐以后的诗分为两种,一种叫"近体诗"( 今体诗),是讲究平仄对仗的格律诗,包括律诗 和绝句;一种叫"古体诗",是不讲平仄对仗的。 今体诗和古 体诗是从形式上,主要是从诗歌声律 角度上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时代来区分的,如清 朝人写的诗,只要不讲平仄对仗,也仍然叫古体 诗。

我们讲诗的格律,主要是讲近体诗的格律。一般 来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
(一) 句数

近体诗按句数多少可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律诗 一般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超过八句的律诗 称排律或长律,排律的句数是不限的,但它的句 数必须是双数。

律诗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五言排律。五言 律师每句五字,每首四十字;七言律诗每句七字 ,每首五十六字。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律诗和绝句都是由两 句组成一联,每联的上句叫 "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的四联中,第一联 叫"起联"或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 "颈联",第四联叫"尾 联"。附带讲一下:古体诗 的句数是不限的一首古体诗可以很长,例如《孔 雀东南飞》有357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 事诗;杜甫的《永怀》有100句。古 体诗也可以 很短,如傅云的《杂言》只有两句。
(二) 押韵

押韵是格律诗的特征之一,不论是绝句和律诗都 要押韵。所谓押韵,就是在一定位置

句子的韵脚都要用韵母相同的字。所谓韵,一般 指韵母或韵母中主要元音及韵尾和声调同的字 。如东(dōng)、公(gōng)、龙(lōng)红 (hōng)电灯字的韵母都是ong,又都是平声, 所以这些字就可以押韵。但要注意,"韵"和"韵母 "不是一个完全相同的概念,韵母包括韵头(介 音)、韵 腹(主要元音)和韵尾,而韵是不包括 韵头的。上面的几个字韵母是相同的。但有的字 如然(rán)、连(lián)、船(chuán),它们 的韵母是不同 的,因为它们的韵头不同,但属于 同一韵部。它们的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能在诗 歌中相互押韵。

格律诗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排律即使 句子再长,也不能换韵,也不许换邻韵的字,如 果用了邻韵的字,就叫出韵。

格律诗必须用平声韵,不能用仄声韵;个别的诗 押仄声韵,那是变格。

格律诗押韵的位置是偶句用韵(即二、四、六、 八句),奇句不用韵。首句原则上可用可不用。 五绝,五律的首句以不押韵者为多,而七绝、七 律的首句则以押韵者为所。
(三) 平仄

平仄是形成近体诗最重要的因素,字句要论平仄 是格律诗的基本要求。毛泽东讲"律

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平,是指古 汉语四声中的上平声和下平声;仄,指古汉语四 声中的上声、去声和入声。近体诗按一定规则交 替使用平声字或仄声字,因而音律抑扬顿挫,富 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近体诗平仄的规律看起来复杂,但我们可以从掌 握它的基本格式入手,然后在此基础

上加以变化,这样就能以简驭繁,便于理解和记 忆。近体诗平仄的规则主要有两点:

一是要平仄相间以求声调的抑扬顿挫。如果以" 平平"和"仄仄"为单位,那么平仄相间无非两种形 式:"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但是这样在只 构成四个字,而近体诗是五言或七言,要构成五 言的诗句,就要在"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的 后面或中间再加上一个字,这就形成了四种形式 :

(甲) 仄仄平平仄 (乙) 平平仄仄平 (丙) 平平平仄仄 (丁) 仄仄仄平平

这是近体诗的基本句式。七言的近体诗只是在这 四种基本句式前后加上相反的平仄:

(甲) 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种基本句式的交错,就构成不同格式的律诗。

第一种是五言的仄起仄收式。句式是甲乙丙丁、 甲乙丙丁。如果在每句的前面加上相反的平仄, 就造成了七言的平起仄收式。 例如杜甫的《旅夜书怀》:

| | – - | – - | | –(甲)细 草 微 风 岸 (乙)危 墙 独 夜 舟

- – - | | | | | – -(丙)星 垂 平 野 阔 (丁)月 涌 大 江 流

① | – - | – - | | –(甲)名 起 文 章 著 (乙)官 应 老 病 休

- – - | | ① | | – -(丙)飘 飘 何 所 似 (丁)天 地 一 沙 鸥

("一"代表平,"|"代表仄。加圈的表示这个字的 平仄和四种基本句式中的平仄不合。七言不举例 。)

第二种是五言的平起仄收式。句式是丙丁甲乙、 丙丁甲乙。如果在每句的头上加上相反的平仄, 就成了七言的仄起仄收式。

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 – - | | ① | | – -(丙)空 山 新 雨 后 (丁)天 气 晚 秋 来

① | – - | – - | | –(甲)明 月 松 间 照 (乙)清 泉 石 上 流

- – | | ① | | – -(丙)竹 喧 归 浣 女 (丁)莲 动 下 渔 舟

① | – - | – - | | –(甲)随 意 春 芳 歇 (乙)王 孙 自 可 留

第三种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式。句式是丁乙甲丙、 甲乙丙丁。如果在前面加上相反的平仄,也就成 了七言的平起平收式。

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① | | – - – - | | –(丁)城 阙 辅 三 秦 (乙)风 烟 望 五 津

- – | | | | | – -(丙)与 君 离 别 意 (丁)同 是 宦 游 人

| | – - | – - | | –(甲)海 内 存 知 己 (乙)天 涯 若 比 邻

- – ① | ① | | – -(丙)无 为 在 歧 路 (丁)儿 女 共 沾 巾

第四种是五言的平起平收式。句式是乙丁甲丙、 丙丁甲乙。如果前面加入相反的平仄,就成了七 言的仄起平收式。例如李商隐的《晚晴》:

- – | | ① ① | | – -(乙)深 居 府 夹 城 (丁)春 去 夏 犹 清

① | – - | – - | | –(甲)天 意 怜 幽 草 (丙)人 间 重 晚 晴

- – | | ① | | – -(丙)并 添 高 阁 迥 (丁)微 注 小 窗 明

| | – - | – - | | –(甲)越 鸟 巢 干 后 (乙)归 飞 体 更 轻
上面这四种格式可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第二两 种是首句不入韵的,它们或者是甲乙丙丁、甲乙 丙丁;或者是丙丁甲乙、丙丁甲乙。另一大类是 第三种和第四 种,它们都是首句入韵的,因为只 有首句入韵才能够平收。它们和第一、第二种相 比只有首句不同,第三种形式是把一的句改为丁 ,第四种形式是把二改为乙。因为 上面所列的甲 、乙、丙、丁四中基本句式中甲和丙是仄收的, 所以不能入韵。首句要入韵,就必须改为乙和丁 ,因为乙和丁是平收的。

二是以"粘"、"对"循环的原理组接个首诗中的各 个句子。所谓"粘",就是后一联的出句第二字必 须和前一联对句第二字平仄一致。也就是说,前 一联对句 是乙(平平仄仄平),后一联出句必须 是丙(平平平仄仄);强一联对句是丁(仄仄仄 平平),后一联出句必须是甲(仄仄平平仄)。 所谓"对",就是每一联出句 和对句的平仄应是对 立的。即甲对乙、丙对丁。但是如果首句入韵, 出句和对句的平仄不可能完全相反(丁对乙、或 乙对丁),但出句的第二字和对句的第二字平仄 必须是相对的。上面所举的四种基本形式,都是 符合粘对的规则的。

如果不符合"粘"的规则叫"失粘",不符合"对"的规 则叫"失对"。在唐诗中有少数的失粘,失对的很 少见。宋代以后,失粘和失对就更少了。

以上是近体诗平仄的一般规律。但少数诗如上面 分析的《旅夜怀书》、《山居秋暝》等,它们并 不是每一个字的平仄都和甲、、丙、丁四种基本 句式所规定的平仄相符的。关于这个问题,限于 篇幅,这里不论,有兴趣请看王力先生《诗词格 律》等专门书籍。
(四) 对仗

所谓"对仗",也称"对偶",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对 对子"。例如"桃红"对"柳绿",

"山清"对"水秀"等。对仗首先要求词类相同的互 相为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代词对代 词,副词对副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 ,等等。在名词 中,还可分为若干小类,如天文 (日月风云雨雾露)、地理(山水江湖城邑)、 草木(花草桃柳枝叶)、宫室(亭台楼阁门窗户 牖),等等。如果是同一小类的名词 对仗,叫" 工对";颜色对、数目对也是"工对"。同属名词, 但不属同一小类的对仗,叫"宽对"。对仗还可以 分为正对和反对。正对是同义词相对,如"菲" 对 "不","行"对"走"。反对是反义词相对,如"幽"对" 显","智"对"愚"。对仗还要求字面相对,即构成 对仗的两个句子,字数相等,结构对称,字词 的 意义相对。当然,也有字面相对而结构不同的。 除了讲究字面相对,还必须注意出句必须落在仄 声,对句必须落在平声,每个字词也必须平仄相 对。对仗大都在同 一联的出句和对句中相同的位 置上。也可以先在句中对,然后再两句相对。

近体诗不是每一联都用对仗的,首联一般不用。 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韵为常,所以首联用对仗的 较多,因为既入韵又对仗比较困难。颔联和颈联 一般要用对仗,特别是颈联,必须用对仗。尾联 则可用可不用,而以不用为常。四联全用对仗的 律诗很少见。


二、 词的基本知识

词也是中国诗歌的重要形式。词这种文学形式, 是在唐代产生的,它最早产生于民间。

词最初是配乐的诗。在隋唐时,由西域传来的音 乐和中原地区原有的音乐融合,产生一种新的音 乐,叫"燕乐",词就是配合这种音乐的歌词。所 以,最早的时候, 词叫"曲子词"。可见,词和音 乐有密切的关系。一首诗全是五言或七言,唱起 来就会显得单调、呆板,因此,必须"杂以虚声" (即在五言和七言之中另加上一些 音节),再进 一步发展,句子就变得长短不一,平仄和韵脚也 发生了变化。到后来,词和音乐逐渐脱离,于是 词就变成一种特殊形式的诗歌。这种特殊形式, 说明词 和诗毕竟有区别,不仅表现在句子的长短 不齐,而且也表现在平仄、用韵等方面。因此说 ,词是从音乐和诗两个母体结合发展而来的,它 具有音乐和诗两个方面的属 性。在民间文学的影 响下,中唐时期的一些文人也有写词,如白居易 、刘禹锡都写过一些词,晚唐的温庭筠是第一个 大量写词的作家。经过五代到宋,词发展到了极 盛时期。宋词和唐诗一样,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极 为光辉灿烂的一部分。

(一) 词的分类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调或词牌。如《南江 子》、《念奴娇》、《水调歌头》等。

按词牌分类,根据两部较全面的词谱文献统计, 《词律》收唐至元末词牌共660调,1186体;《 词谱》收唐至元末词牌共826调,2306体。

按字数多少分类:一般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 类。58字以下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 上为长调。词的字数多少不一,差异颇大。最短 的《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最长的《莺啼序 》有240个字。

按节奏兼顾长短的分类:唐宋词中常见到的有" 令、引、近、慢、序"等词牌。"令"即一般字数较 少的小令,如《十六字令》、《调笑令》等。《 毛泽东诗词 选》中也有三首《十六字令》。"引" 来源于大型乐曲的前奏,就是引子的意思。一般 每片六拍。"近"一般属中调,如《好事近》、《 祝英台近》等。"慢"即慢 曲、慢调,一般多为长 调。每片八拍,节奏舒缓。"序"是从唐宋大曲散 序或中序中摘取制成的,一般均为长调。

变调分类:有些词调有变格,而变格也有各种不 同方式,主要有:犯调、转调、摊破、减子、偷 声等。

按词的分片分类:有单调、上下片、三片、四片 等不同的结构。分片也叫分段。一首词也可称做 一阕,一阕词的上下段或上阕、下阕,不分上下 阕的即为单调,重叠的称双调,三片、四片的也 称三叠、四叠。
(二) 词调、词牌和词谱

词调,是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牌,如《念 奴娇》、《西江月》等,是各种词

调的名称。从隋唐开始到明清时代,词牌数多达 近千个。由于历史的演化,一个词牌有的有几个 名称。如《南柯子》也叫《南歌子》、《凤蝶令 》;《江城子》也叫 《江神子》等。词牌名称的 来源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原来就是乐府的名称, 如《菩萨蛮》、《西江月》等,有的取词的首句 或尾句命名,如《忆江南》、《如梦 令》、《秦 楼月》、《大江东去》等;有的饿按词意取名, 一般就是词的原题,如张志和的《渔歌子》,内 容就是写渔夫的生活;有的用人名作词牌,如《 西施》、 《虞美人》、《师师令》;有的用地名 作词牌,如《南浦》、《甘州》等;有的自度曲 、自制曲,由词人自行命名,如周邦彦的《六丑 》、《侧犯》等;有的取数字 为名,如《十六字 令》、《三字令》、《一七令》等。

词牌既与词的声情无关,又与词的内容无关,所 表示的就是仅仅是词的句式、平仄和用韵。比如 《忆江南》这个词牌,就规定这首词应该是多少 句,每句各有多少字,何处用平,何处用仄,何 处押韵,押平声韵还是押仄声韵等。

词牌的名称和对某一词牌的词的字句、平仄、押 韵的规定,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逐渐形成 的。当各种词牌的字句、平仄、韵律等大致定型 以后,就有人把 它们汇集在一起,编成词谱,让 人照谱填写,所以创作词叫作"填词"。这表明词 、曲分离以后,词谱随着词牌而存在,但它已不 是曲谱,而主要是词的格律的裁 体。比较通行的 词谱有清朝万树编的《词律》和清朝王奕清等奉 康熙皇帝之命编写的《钦定词谱》。
(三)词的用韵

词的用韵是后人根据宋词的用韵归纳出来的。现 在比较通行的词韵是清代戈载所编的《词林正韵 》。他把词韵分为十九部,其中舒声十四部(包 括平上去),入声五部。词的用韵大致有三种情 况:

一种是一韵到底。或者都是用平声韵,如《浪淘 沙》、《水调歌头》等;或者上、去声韵,如《 渔家傲》、《鱼家儿》等;或者都用入声韵,如 《兰陵王》、《念奴娇》等。

一种是同捕平仄互押。这里指舒声十四部中,同 一部的平声和上声互押。

一种是平仄换韵。"通押"和"互押"都是在同一韵 部之内,换韵则是改变韵部。何处换韵是固定的 ,如《菩萨蛮》前后阕都是两仄韵,然后换两平 韵。
(四)词的平仄

词和诗不同,不仅仅是五言句和七言句,而且从 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所以词的平仄要比近体 诗复杂一些。词常见的平仄是:

一字句。用平声,入韵。

二字句。或用于律句的下三字。常用的是"仄平 平"、"平仄仄"和"平平仄"。

三字句。相当于律句的下三句。上用的是"仄平 平"、"平仄仄"和"平平仄"。

四字句。一般相当于七言律句的上四字。"平平 仄仄"(第一、三字可平可仄)、"仄仄平平"(第 一字可平可仄)。还有 一种"仄平平?quot;也常 见。

五字句。词的五字句平仄,大体和近体诗的五字 句相同。

六字句。相当于七言律诗的上六字。"平平仄仄 平平"(第一、三字可平可仄)、"仄仄平平仄仄" (第一字可平可仄,第三字必仄)。还有一种常 见的六字句,即"仄仄仄平平仄"(第五字必仄) 。

七字句。就是七言句平仄比近体诗更严格。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和"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两种,在 近体诗中,都是"一三五不论"的,而在词中,它 们的第五字必平。在有的词中,"平平仄仄平平 仄"七个字的平仄都必须固定。

八字句以上的句式,都可以看作是由上述句式复 合而成的。例如八字句一般是上三下五,九字句 可分拆为上三下六,或上五下四等。其三字、四 字、五字、六字的平仄大致超不出上面的范围。

17楼 12-28 (五) 词的对仗

词也讲对仗,但词的对仗和近体诗对仗有所不同 。

近体诗的对仗是诗律的要求,如颔联和颈联,必 须是对仗的。对仗是平仄相间对;饿而词的对仗 是自由的,词的平仄由词谱确定,其对仗可以平 仄相对,也可以不相对。

近体诗的对仗有一定的位置,词的对仗,位置多 不固定。

诗的对仗不能同字相对,词的对仗却可以不拘。

词的某些词牌在一定位置上虽常用对仗,但也可 不用,不算格律要求。

词的对仗不限于五言、七言句,凡相对两句字数 相等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