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孔門弟子學智慧(五)
个人日记
第五節: 向子夏、子游、子張學教書傳道 在孔門弟子中,畢生殫盡竭力,以弘傳夫子之道者不下數十餘子,其中的杰出代表是子夏、子游、子張等。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少孔子44嵗,衛國人。在《論語》中,提到19次。它是孔子自衛返鲁(公元前484年)之後,到孔門受業,並成為孔子門下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好與賢己者處,以文學著称。他與老師討論,提出問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意蕴。一次,他問孔子:“丶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绚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子夏之文学才華深受夫子贊賞。 孔子逝世後,子夏到魏國河西講学,勸勉國君要認真学習《春秋》,汲取其治國安邦的教訓,他提出了“仕而優則学,学而優則仕。”的思想,他強調君王要取信於民,李悝,吳起等是他的弟子,魏文侯也奉他為老師,對後世的儒家学子產生了深遠的影响。 子夏-生博学篤志,学識渊博,深得夫子之道。他竭力傳授五經,在夫子晚年整理古籍文典時,他鼎力相助,不舍晝夜,不辭勞苦地伴随老師搜集,编選文献。在孔門弟子中,有著作傳世的,数他最多。據说,《論語》是他和冉雍二人合撰编录而成。《毛詩》傳自卜商,還有《詩序》、《仪禮、喪服篇》、《易傳》一巻,亦卜商所撰,故漢朝学者徐防又说:“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明章句,始於子夏。”他在傳播儒家学说上,獨立形成了夏氏一派,成為孔門弟子中最有深遠影响的重要人物。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又稱言游,比孔子小45嵗,吳國常熟人,是孔門弟子中的唯一的南方人,是孔子晚年的得意門生,文学科的高足。 子游曾在鲁國做官,出任武城的邑宰,在任期間,極力推行老師的禮樂之教,又善於發現和識别選拔人才,政績卓著,深受鲁君及孔子贊賞。 子游学成後南歸講学收徒,為江南的文化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献,故夫子欣慰地说:“我門下有了言偃,我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傳播。”故言偃被誉為“南方夫子”。 子張,姓顓孫,名師,字子張,少孔子48岁,陳國人,在《論語》中提及20次,他才貌雙全,氣貭雍容大度,善交際,他崇敬孔子,好学深思,最喜歡和老師討論問題,多次向老師求教:“政”和“行”的道理,孔子也反復教導他,要恪守忠和信,於是子張便把老師有闗忠和信的教誨写在衣带上,以示永遠不忘。他還说,“如果守徳而不弘大,信道而不求篤實,這样的人,怎能是有,又怎能算無呢?”他追随孔子周游列國,厄於陳蔡時,他提出,老師有危險,弟子要舍身相救,他主張尊賢容眾。 夫子逝後,他挂牌收徒,廣泛傳播老師的思想学说,成為後來“儒家八派”之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