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

个人日记

          
小镇
 
          东方放白,浓雾笼罩一抹黎明前的黑暗。浓雾挂上树稍,水气顺着叶片滑落地面,如同下雨,发出滴滴达达的声响。
         早起的云雀躲在屋檐下唧唧喳喳。几只野鸽子卧在高高的泡桐树的横杈上,不时发出姑姑声。不远的一条小河沟里,几只过夜的野鸭时而哇哇的鸣叫几声,仿佛在回应鸟儿的欢唱。
         邻家壁炉燃起取暖用的木拌子,一缕青烟顺着屋顶烟囱徐徐冒着,与浓浓的晨雾渐渐融合在一起,一股淡淡的松香味儿弥漫在黎明前阴冷潮湿的空气中。
          渐渐地,寥寥的几户人家燃起灯火,绰绰的身影随着灯光在窗前晃动,早起的人们打点着早餐,忙碌的一天在等待着他们。
          小街,浓浓雾气包裹着昏暗的街灯。视线可及的石头路上,偶尔可见匆匆闪过的身影,硬底皮鞋踏在石头路面发出清脆的声响,那是上班族一天的开始。汽车在能见度很低的街道上驶过,灯光朦胧,轮胎碾压路面发出清晰地嚓嚓声。
          远处,教堂的钟声骤然响起,悠扬清脆,声音不大却覆盖整个小镇每一处角落。古老的钟声划破小镇寂静的夜色,
仿佛在唤醒小镇的人们新的一天开始。
          缓缓流淌的护城河,几只野鸭在戏水,发现有人靠近,习惯的用它们的视角来衡量这里人们的善良和友好,企盼人们照例带给它们友好与食物。
          一座木头小桥跨过这条不宽的河道,才真正进入小镇的老城区,展现在面前的是真正代表欧洲特色,并能充分反映小镇当地历史文化的一片地方。显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老城的古老与沧桑,但却无处不在向人们传递它曾经的繁荣与辉煌,当人们靠近它,真正触摸它的身躯,会使人们感觉到它厚重的历史文化。每当来到这里,人们跨越的仿佛不止是一座简陋的小桥,而是跨越这里几个世纪的历史空间。
          730年前,这里原始居民的先祖,小镇的开拓者来到这里,他们以农耕与渔猎的生活技巧赶走了这里原来的主人,兔子和刺猬,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建起家园。在一条还算宽扩的大街上建起教堂,于是,围绕着教堂又扩展许多弯曲的街道,各式建筑在街道两侧拔地而起,小镇逐渐有了雏形,形成最初的
规模。同时,小镇的主人们为了保卫家园,抵御外悔,将离此12公里的易北河水通过一条老河道引入,修了一条几十米宽,几乎是椭圆形的护城河,将小镇有效地保护起来。小镇经济得到巩固和发展的同时城市功能越加齐全,逐渐形成的地方议会与官吏,教会与教堂,公园,银行,邮局,商店,客栈,旅馆,餐厅,面包房,酒吧,咖啡馆,裁缝铺,剔头房,桑拿浴,铁匠铺,皮货铺,修理铺以及城市防御设施等一应俱全。如今,经过几百年历史变迁与发展,小镇已经发展成为拥有76平方公里,近4万人口规模的城市。虽然城市在发展,不过,老城依然作为小镇的政治文化中心,发挥着城市功能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坐在小镇长街的一条木椅上,静静地享受小镇那一份清新与宁静。同时也饶有兴致的用一个中国人的视角环视周围的一切。在这样一个优雅舒适的环境里,有着许多印象中熟悉的场景,但更多的是陌生。说陌生,是因为一个不懂得德语的中国人看不懂也读不懂这里的一切,语言的障碍甚至使人到餐馆吃一顿饭都感到困难,更别说了解这个城市了。说熟悉,是因为在一个中国人的头脑里,依然保存了许多西方小说家的文学作品给予的印象,这多少会使一个中国人对欧洲这个较早进入现代社会的世界有一个侧面的了解。就是这些文学作品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当做世界名著看待,一个世纪以来很大程度赢得了中国人的喜欢,在中国现代社会,这些文学作品有着相当宽泛的阅读量,它对当代中国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同时,中国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把这些文学作品当做了解西方社会的窗口,并借助这些文字了解所谓的资本主义社会。
          每当沿着静静的护城河散步,每当踏入石块铺就的古老街道,昂首凝视古旧的教堂,聆听那古老沧桑的钟声,雨果文字里的那些故事,仿佛就发生在这里。看着鳞次栉比的银行和商铺,左拉描写的金钱社会,仿佛都影影绰绰的展现着那些故事的影子。繁华街道和酒吧里那些西装革履,行色匆匆的身影,无不使人联想起莫泊桑描绘的道貌岸然的外表下,市井小人丑恶的嘴脸。那一幢幢漂亮的各具特色的别墅和绿草茵茵的庭院,也许就是当年哪一位王公或伯爵生活过的遗产,在这些宽敞明亮的小镇别墅里,有多少奢华的生活和爱恨情仇,不禁使人联想起托尔斯泰笔下五彩缤纷的贵族世界。
          当用一只手轻轻抚摸教堂的红色墙壁,会发现它神圣的肢体有着多次修复的痕迹。当悠扬的管风琴声在圣洁的空间响起,人人都会感受到一次次心灵的洗礼。当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方石铺成的路面依旧闪闪发亮,只是缺少了老式马车走在疙疙瘩瘩的路面上,马蹄和车轮发出咔咔的那种声响。沿着教堂广场那条老街远远望去,那一幢幢古旧的老建筑摩肩接踵展示着它们的身姿,虽然它们依旧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可是,它们毕竟老了,老到了有些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失去了它往日的光华,基础下沉,古老漂亮的身躯发生了扭曲,尽管如此,它依然用它坚强的柱角,支撑着它衰老的身体,向人们见证它的存在。矗立在老城东门里的护城河畔,有一处古城堡式建筑,从它四周遍布的射击孔可以想象出,它曾经为这个小镇的存在发挥过多么重要的防卫作用,如今的它,只作为历史的见证保留在那里,使小镇人民记得先人们为保护小镇所做出的牺牲,供人纪念,供人瞻仰。站在市政厅广场,仔细端详这幢小镇为数不多的高大建筑,虽然它已经由新的市政厅替代,可它旧日的风采依然如故,它庄严,宏伟,大气,不失为旧日小镇灵魂的所在。游遍小镇的老城,会发现这里没有一处现代建筑,有的只是一幢幢一处处老建筑修旧如旧的痕迹。经过不断改造的小镇,设施现代可风采依旧。触景生情,印象中形成的古老和沧桑感在这里有了淋漓尽致的感受。同时,发自内心的感慨小镇的一切一切被忠实的原汁原味的保存下来,这是小镇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更是中国人应该借鉴的地方。令人敬佩,叫人赞叹。
          随便在书店软软的沙发坐下来,手捧一杯热咖啡,信手翻开书店出售的小镇历史画册,上个世纪中页发生在这里的历史画面历历在目。纳粹党的旗帜在别墅的窗口悬挂,军队在教堂广场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不知谁家的孩子穿着笔挺的制服,纳粹袖章醒目的带在胳膊上,这是一张年轻英俊军人的留影。可是,又有谁知道他是否幸运的再次回到了这片养育他多年的故土呢。这里,有多少小镇子弟在那个疯狂年代离乡背井,又有多少小镇子弟带着深深屈辱和创伤回到家乡。如今,小镇人们在情感上,都避讳提及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那是他们屈辱的历史,是不堪回首的历史,他们为此深深忏悔。记得一位德国朋友曾经告诉说,他的父亲曾经在纳粹军队服役,是德国国防军中央集群的士兵,在莫斯科战役被俘后,关押在苏联西伯利亚九个年头,吃尽人间苦头。但不管怎样,他毕竟是有幸活着回到德国的日尔曼人。
          二战后,由于小镇地处易北河南岸,距离汉堡尚有距离,盟军轰炸机没有涉及这里,战后这里又是英军占领区,因此没有受到战火摧残,小镇有幸被完整保存下来。如今,许多百年建筑作为历史记忆和城市年轮被很好保护。在小镇一张彩色示意图上,清晰标注三十余处历史建筑的具体信息,当地政府统一为这些建筑进行鉴定编号并做了身份证明,以牌匾的形式悬挂在建筑物最显眼的地方。以志纪念,供人欣赏。在小镇教堂广场的一侧,有一座不大的古老建筑,它作为小镇的博物馆,承载着小镇由1285年伊始直至今天的全部历史的信息,它不但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小镇的历史实物,同时还记录了几百年来可载入小镇史册的人文历史。它不但传承着小镇珍贵的历史文化,还向小镇现在的人们传递着历史沉淀下来的优良传统。
          由荒芜走向城市,由野蛮走向文明,这就是小镇人民创造的历史。
          晨雾早早散去,教堂报时的钟声再次响起,不绝于耳的咣当咣当声回荡在小镇上空,去做礼拜的人们纷纷走向教堂。教堂广场,由附近农民开来的七八辆大蓬车组成菜市场,人们悠闲的购买时令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老街两旁,商家准备开张,单位准备工作,街头艺人打起地摊,面前放上一顶帽子,熟练地拉起了手风琴,面带微笑,向过往的人们投来友善的目光。小镇新的一天充满生气。
          早餐时间已经过去好一会儿,街头已经少见上班族的身影,面包房里看着晨报,喝着咖啡的尽是退休后无所事事的老者。为了接接地气,暖和暖和身子,享受享受这难得的安逸,虽然语言不通,连说带比划要了一杯咖啡一份甜点,坐下身来,边吃边静静地欣赏周围的一切。
          哎,当人们背个双肩包,迈着明快的脚步游览世界时,都市文化已经不再是人们的首选,人们已经不再为欣赏都市繁华而费心劳神,而是以休闲方式去游览独具特色的边缘文化充满憧憬。尤其那些鲜为人知的乡土文化,以及那些更能代表地域特色和地方民俗文化,且少有人至的地方才深深地吸引着今天的人们。当然,闲暇的时候,静下心来,在一个地方多住上一段时间,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去,用接近于当地人的眼光去看待当地人的生活,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欧洲小镇文化一直令人向往,对它期待的太久了。
         




                                                                                 于德国,布克斯特胡得,小镇

                                                                                                              2014年11月28日


                学校
图片
                                                                 古老的学校依然在使用
 

    图片    
放学路上
 
                体育场
图片
小镇体育场
 
                游泳馆
图片
小镇游泳馆
 
                火车站
图片
小镇火车站

图片
火车站站台

图片
火车站存车场

图片
乘坐城市铁路上班的人们

图片
汉堡火车站上班族匆匆的身影

图片
小镇火车站候车
 
            老城护城河
图片
护城河城堡后面

图片
护城河城堡正面

图片
护城河入城水道城门

图片
护城河木桥

图片
护城河

图片
护城河

图片
护城河

图片
护城河

图片
护城河现在的主人

图片
随处可见的野鸭子

图片
通往护城河,进入老城的小径
 
                小镇街道
图片
街道

图片
街道

图片
街道

图片
街道

图片
街道

图片
街道

图片
街道
 
                小镇民居
图片
单体别墅

图片
单体别墅

图片
单体别墅

图片
单体别墅

图片
单体别墅

图片
单体别墅

图片
单体别墅

图片
单体别墅

图片
单体别墅

图片
单体别墅

图片
单体别墅

图片
单体别墅

图片
单体别墅

图片
单体别墅

图片
单体别墅

图片
单体别墅

图片
连体别墅

图片
别墅外小街绿化

图片
连体别墅

图片
街头绿化
 
                老城街景
图片
布克斯特胡德小镇老城实体缩小版地图            铜铸

图片
教堂辐射的老街

图片
教堂及教堂广场

图片
礼拜

图片
跨越护城河入老城的石头老街

图片
小镇人物

图片
街景

图片
教堂广场一角

图片
小镇博物馆

图片
街景

图片
街景

图片
街景

图片
小镇老市政厅

图片
街景

图片
街景

图片
街景
 
                面包房
图片
面包房


图片
面包房

图片
面包房

图片
面包房里的早点

图片
早点

图片
早点
            扭曲的老房子
 
图片
明显的扭曲

图片
扭曲的身躯
 
        教堂广场的菜市场
图片
清晨的菜市场

图片
周三周六的早晨都会有农民的大篷车来

图片
蔬菜,水果比超市的新鲜
 
            兔子和刺猬
图片
格林童话里兔子和刺猬的故事就发生在小镇

图片
兔子和刺猬是小镇的标志,商店门前几乎都有摆放

图片
多么绅士的兔爷

图片
一家肉店外的摆设

图片
狗在此处可以大小便

图片
狗在此处禁止大小便

图片
公交汽车站

图片
小镇街道路标

图片
到处可见的室外大型玩具

图片
随处可见的各种蘑菇

图片
     自动售烟机
 




















文章评论

沈家围子

手机占座,一会儿到网上欣赏,终于盼来了你的新作[em]e179[/em]

伊凡

小镇的每一座建筑都代表和折射出一种文化,看过之后,不由让我想起在意大利的日子。

顺利

没有机会走出国门,能随您游德国的古老小镇,了解异国古老的文化,领略欧洲地方区域的风土人情,真是极大的享受。谢谢您!

粘蚂蚁

太羡慕山子了,能有机会去这么一个小镇看看真不错,我们此生是不可能了,跟着你的脚步看看,很不错了!

粘蚂蚁

山子的文笔一向令蚂蚁钦佩,蚂蚁再过若干年还是学不会你那手!

悠然易境

图文并茂,赞叹之中。领略了异国风情,感谢分享![em]e179[/em] [em]e160[/em]

贵在坚持

片子拍得真美,如诗如画;和着背景音乐,读你指尖流淌的文字,亦幻亦境!

沈家围子

很高兴看到山子图文并茂来自德国的报道,小镇好漂亮,透过山子的详尽介绍,这座小镇一定有着它厚重的历史,和故事,要向人们叙说,那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使德国人感到羞耻,内疚,但是,起码他们有认罪的行动,比日本更有人性,。这篇是不是山子后续篇的序幕呢?期待

笑对寰尘

[em]e100[/em] 游到国外去了,呵呵,祝贺山子。读《小镇》,饱览了一番异国风情,谢谢山子。其文笔老练,受益匪浅,敬服山子。东北的天,该是大雪封门了?问候山子。[em]e176[/em]

叶子

阅览小镇的全貌,能很强烈地感受到德国人的生活品质。这篇文章我读了三遍,感触最深的有两点。第一点,就是你文中的这段话,小镇的一切一切被忠实的原汁原味的保存下来,这是小镇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更是中国人应该借鉴的地方。第二点,就是德国人敢于面对二战时期那段疯狂的侵略史,承认谢罪并深深忏悔,很值得我们认可,当然更值得日本人学习。山子的文章我乐意读,那可不是一般的待见。[em]e112[/em] 你就接着写吧,只要我还能上网,我就来读。要是我唠叨多了,可别嫌麻烦哈。[em]e113[/em]

荷塘月色

哥们儿啥时候溜达到德国去了?太令人羡慕了。在那里好好的看好好的记录,多拍照片回来,让俺们也跟着你的镜头走进德国,领略不一样的异域风情。

荷塘月色

德国是一个纯理性的民族,从一个二次大战的战败国能迅速崛起成为今天的联邦德国,超过了英法,不能不承认他们的某些方面确实做得好,从国情的角度来看,德国人有着令人羡慕的福利体系,我们要追赶多少年才能达到人家那样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