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的空间小站.
个人日记
我们当下的世界丰富多彩,其中不乏一些大众津津乐道的俗语,言简意赅、蕴含深意的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些许乐趣和“文化”。但是很多词语都是有典故的,它们从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至今,有的已经迷失“本性”。下面就让我们来见识下一些广为流传的俗语,你知道它们的本来面目吗?
”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来历?
宋代宰相王安石中年丧妻,后娶了一妾名唤娇娘。老夫少妻的生活使得娇娘私底下与年轻仆人偷情。王安石得知后,本火冒三丈,但一忍再忍,干脆借中秋对诗之际诱使娇娘说出实情,然娇娘灵机一动,跪在王安石面前,也吟了一首诗:“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够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让王安石深知其苦,遂赠给白银千两成全二人,“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也就成了宽宏大量的代名词。
”犬子“源于何处?
“犬子”本是司马相如的小名,《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也就是说“犬子”其实是他的乳名,或者名,难登大雅之堂。他长大后,也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随着司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断为人所知,人们谦称自家儿郎,便纷纷用上了“犬子”一词,争相仿效,附庸风雅,竟一时蔚然成风,堂堂皇传至于今日,成为中国人日常用语之不自觉习惯。
”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典故?
早年,有父子俩开了间小茶馆,生意兴旺。知县白老爷是个贪财好利的官儿,经常来茶馆白吃白喝。父子俩虽受不了,却又惹不起他,只好忍气吞声。不久,老掌柜病倒了,儿子便司炉掌壶,应付生意。这几天,白老爷一端起茶杯,就龇牙皱眉吧嗒嘴说:“这水也没开,茶也没味儿。” 小掌柜说:“老爷,茶,还是天天为您准备的上等龙井;水,还是扑腾扑腾泛沸花的开水,怎么能没味儿呢?” 后来白老爷便渐渐不来了。老掌柜病愈后便问儿子:“白老爷为什么不来了?”儿子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从此,这句话就四下传开了。
“拍马屁”是怎么来的?
一说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可见,“拍马屁”是一种风俗,并无贬义。然而趋炎附势者看到权贵策马而来,不管其马优劣如何,便争着拍马屁股恭维一番:“大人的好马,大人的好马!”于是“拍马屁”成了巴结讨好、阿谀奉承的同义词,贬义色彩甚浓。
“智囊”一词的来历?
战国时期,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公子疾初任庶长,因战功封为严君。秦武王时,与甘茂分别为左右丞相。公子疾为人滑稽多谋,但因患瘿疾,颈前长了一个大囊肿,被秦人戏称为“智囊”。汉代的晁错多智谋,颈下有一个可能是肉瘤的赘生物,好像袋子一样,因此称他为“智囊”。“智囊”一词后来逐渐转意,由指人身体上的囊肿,变成指聪明的人。
百家姓开头四姓为什么是赵钱孙李“?
明清文献记载,《百家姓》是宋朝初期,由一位吴越地区的儒家老先生最先编写。所以他用了当朝皇帝的姓氏“赵”为第一姓;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李”是后唐皇帝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开头“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俗语为什么是不三不四?
古人称天为一、地为二。所以天地相加为三,三即成为整体的代表,比如:三部曲、三省、三思、三人行等等;而四古意则多为“周全”之义,亦有称心如意的意思,比如四大金刚、四大家、四体、四艺、四书等等。所以把“美好事物”之外的,行为不端的人统称为“不三不四”。
一说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说服六国联合抗秦,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但苏秦在齐国效力的时候却遇刺身亡,齐王为了抓出刺客,特贴出告示,声称苏秦为大内奸,刺杀苏秦者赏金千两。告示一出,立刻有四个上钩,声称是自己所为。齐王正恨得咬牙切齿,怒道:“千两黄金每人二百五,顺便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砍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早已逃回秦国,从此民间便流传二百五的说法。
在夏商周之时,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通志·氏族略》有云:“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氏不同姓可通婚,同姓不同氏不可通婚。秦统一以后,姓氏合二为一。因姓氏还是贵者,所以往往要问“贵姓”,而有人问“贵姓”,才能回答“免贵姓某”。
金龟婿与唐代官员的佩饰有关。唐初规定,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鱼符以不同材质制成,“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能佩戴金龟(或金龟袋)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后世遂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
齐景公非常疼爱庶子荼,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竟然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不料,儿子不小心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行,五行分别对应五个方位。古代厕所建造在北面偏东的位置,厨房要建造在南面偏东。去南方时,习惯说南下(皇帝下江南),去北方时,习惯说北上(北上抗日)。当去厕所时要去院子的北面,所以说上厕所。当去厨房时,要去院子的南面,所以说下厨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