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我的父亲(七)
个人日记
(七)
我小时候身体不太好。大概是我11岁的时候(当时上小学四年级)我生了肺结核,整天咳得难受,天天打针吃药。其实当时肺结核病不算顽症,只要天天打青霉素就可以了。父亲每天背我到离家3里路左右的大队合作医疗打针或挂水,虽说我已经过了小孩怕打针的年龄,但由于是传染病,每天都被关在家里没有人玩,很是痛苦。不过那时由于农村合作医疗好,看病不用花家里太多的钱(不像现在,农村人如果生病,那是看不起病的)。通过近两个月的治疗(因为我是孩子,病好得快),看我的病好了,大队“赤脚医生”让我父亲带我到县医院去检查痊愈情况。因为当时照X光的机子只有县城医院才有,所以我们必须去县城。我从没有去过县城,听人说县城离我家很远,大约40多里路。当时没有通汽车,只有走水路——坐轮船。一大早约5点钟父亲就带着我走了一个小时的路到镇上,六点钟赶上去县城的轮船,约3个多小时到达县城。拍完片子,医生说还未完全好,让我们回家继续治疗,一个月后再来复查。听医生这么说,我的心情不太好,都快哭了。父亲便哄我,边带我到了一个“饮食店”(相当于今天的面点店或饭店),买上了一笼包子给我吃。在那个食品供应很少的年代,一年四季我们很少吃上包子这类“奢侈品”!那时买包子不仅要钱,还要有粮票才行,即使你有钱,没有粮票人家也不卖给你。我们农村人一般没有粮票(粮票一般发给城镇居民,也就是“供应户口”的人),农村人只有拿家里的粮食到镇上跟人家城镇居民换才行。现在还记得那个刚出笼的、热气腾腾的包子香呀,止不住口水都要掉了,所有的不快,都跑了。一笼包子共有六只,父亲全推给了我,我哪能好意思全吃,非要父亲也吃不可,不然我不吃。父亲拗不过我,只好慢慢夹了一个吃起来。等我风卷残云般5只包子都下了肚,才发现父亲的一只还没有吃完,他正笑眯眯地看着我吃呢。当时那个高兴劲,现在想想都感觉很幸福!一 个月后,我们又如约而至,这次病全好了,但医生关照二个月后还要来复查一次。照例,每次来看病,父亲都让我享受一次包子宴的“大餐”。
现在想来,县城最初给我最美好的记忆就是包子很好吃!
文章评论
匿名
特别真实。当年被寄养在一位下放的老医生那,老人家每隔几个月都会颤微微地带着我到小县城吃包子。至今想不起那县城的模样,甚至我也不一定会再去那个县城,但是包子的味道,老人看着我吃完包子后满足的眼神,却始终挥之不去......
高屋建瓴
我也是七岁的时候肺结核,我老妈更狠,青霉素和链霉素一起用,我都奇怪她怎么不怕我失聪。后来大了问她,她说不是每天问你,你的嘴麻不麻吗?你说不麻,就是没事。不治疗彻底,你的人生就毁了!我妈妈是医生,想来她那三个月也是忐忑不安吧!我只记得妈妈吃鱼总是吃鱼头和鱼尾巴,中间的给我和弟弟。现在开始吃中间的,因为我弟弟开始喜欢吃鱼头了,我则喜欢吃鱼尾巴了,好吃的总会留给我们,多幸运啊,摊上了这样负责的父母。现在的孩子,家长动不动的就离婚,好可怕的家庭!
欢欢
[ft=#444444,,tahoma, microsoft yahei]特别真实。当年被寄养在一位下放的老医生那,老人家每隔几个月都会颤微微地带着我到小县城吃包子。至今想不起那县城的模样,甚至我也不一定会再去那个县城,但是包子的味道,老人看着我吃完包子后满足的眼神,却始终挥之不去......[/ft] 这样的情愫,让我学会了善良,尤其是面对老人的时候,始终会有那份情愫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