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谁对谁错

个人日记



中考感言(学生)


     如果你点开了这篇日志,我很高兴能与你分享我中考之后的感言。写这篇日志的目的所在不是埋怨教育制度,因为埋怨无法改变的事没有意义,但是在我小小的牢骚过后,请把它读完,作为一个学生,我希望能带给其他学生一些小小的帮助。
 
  分数下来才真切的体会到,中国的孩子真的太容易失败了。
  中考的分数下来,比我预估的低了20分。 我尽量让自己平静,平静。但是死也没办法。 满脑子想着我可能是考的最失水准的人吧。 
  我纳闷。中考真有那么重要吗重要得我考完数学哭了两小时。重要得我知道分数之后想死的心都有。
  分数下来。唯一的感觉就是三年白学了。我白交了多少补习费。我白刷了多少题。我白浪费了多少青春。而我所有的认真、努力就因为中考失常被全部否定。只有自嘲是自己太愚钝,满篇的笔记,绞尽脑汁的思考也没有用处。从前瞧不起的学校现在要交钱进。这就是考失常学生的可悲呵呵。没人知道现在我有多想被隔离一阵子,一个人熬这段时间。 
  家长们呢。从前一口一句孩子的快乐大过天。知道分数后是久违的臭脸。可能他们之前忘了说的前提是你要考好。家长们电话不停歇。无数次的提起你那可悲的分数。无数次。“四七九就不要想了”“谁谁谁都考了多少多少多少” 
  沉闷中又听到一个平常成绩不错的同学考下来的分数很低。告诉我这事的人在笑。但是我一声也笑不出来,因为我知道他现在的心情和我一样糟糕,烂到谷底。 
  不禁想问。成都13万考生,仅仅是中考,就打击了多少孩子的心灵。曾嘲笑新闻中某学生因高考差六分上三本而自杀。现在回想,或许她也考的太失水准了吧,这样的冲动也可以理解。
  考差的孩子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劝服自己去释然。 
  记得3 idiots中兰彻想要改变当前教育制度。想想因为现在的应试教育有多少人学了死知识而不知运用,充斥他们脑中的永远是高分。多少人的兴趣爱好因为学业的繁忙而被扼杀。多少人生来就被贴上了你一定要考好学校的标签。而能否考上好学校完全取决于你最后那一次考试的分数。仿佛我们所学的所有知识都被贴上了分数的标签。为了这毫无意义的标签,会有多少压力多少付出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不知道。 
  事到如今我只有自己告诉自己。分数永远不会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爱学习的恒心。 
  或许高分可以让你上到好大学得到好工作。或许会让你过得很滋润。但回过头来看。有多少人学习是只为了那个高学位而不是因为对知识的渴求。又有多少人工作跟专业不对口。完全没有运用曾经的知识,这大多数人学习的意义所在,也只是那个被人们称道的高学位罢了。这样的人,我只能惋惜他们在学海中挣扎却毫无意义的16年。
  要明白死知识需要活运用。只有知识为你所用,才会对你有益。否则知识只会在脑海中慢慢淹没。 
  如果一个人保有渴求知识的心,会对知识有所思考与实际运用,这样的人去哪所学校都一样,因此,分数已不再重要,再纠结也毫无意义。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希望大家在往后的日子里,保有一颗渴求知识的心,不要为了分数而焦头烂额,因为记住,你不是为了分数而学习,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头脑和把知识为你所用而学习,总有一天,人们口中聪明的人不是那些得高分的人,而是真正把知识揽为囊中之物的人。 
   ——2013*班:某学生
 

                                 图片


 
 
     
这是网上热传的一篇中考生的日志,是写给自己也写给考试失利的学生,以下是家长的感言)
                                    
                                       
                                      
 
中考感言(老师)

     
    
孩子,我的佳峰也是今年中考。既然你不是埋怨教育制度,知道埋怨是没有用的,我也想心平气和的敲下这些字,希望你有机会看到。

     在你的文中,你唯一一次提到家长是他们的臭脸。作为一个家长,我要说,脸不臭很难。

  28号晚上公布成绩,几家欢乐几家愁。各个学校门口已经开始排队,排队的都是些家长,不是说好网上报名的吗?不是说好统一录取的吗?一张张“臭臭的”脸上写满焦灼与疑惑。29号早上,更多的的考生家长、考生亲友加入跑学校的大军,每所学校都排了几百米长龙,家长们前前后后比较成绩单,这些“功利”的人群里,同样没有几个学生。30号一早开始,大雨滂沱,下了整整一天。各个学校的门口依然排满了焦灼等待的家长,这次家长们学乖了,知道为自己带一个面包或馒头,在雨中低头慢慢啃,不需要水,有雨有汗还有泪呢!鲜有学生来为自己的高中学校排队。

  学生考试辛苦了,让你们多睡会儿,让你们轻松一下。考试是考学生,考完之后就是考家长,孩子进不到好学校是家长无能,这是大多数家长的想法。至于你们,在家舒服着吧,该游戏游戏,该懒觉懒觉。学校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考完数学你哭了。佳峰告诉我他数学最后两道大题还没做、不会做考试就结束的时候,我也哭了。不过是认真准备午餐之后,是送走儿子之后。我一个人使劲哭,哭他风里来雨里去补习的辛苦,哭我不能帮到他,哭未知的结果。不知你的父母有没有为你悄悄流过泪?考完数学你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哭泣,说明你还不够坚强,下午还有英语考试等着你呢!
    
所谓的考试失利、失常说是偶然,其实是必然。昨晚我已经让孩子思索一下考试不甚理想的原因。他比你要好,只比预计的少19分。别笑,中考从来都是一分一操场,13万考生呐!我的同学曾冉老师带高中毕业班,九中的最高分出在他班上。昨晚,他告诉我一个有趣的现象:到了最后,谁越沉稳、越踏实谁就越发挥正常,越发挥超常。至于考试失利的学生大都心浮气躁,巴不得考试快点来,巴不得这一切快点结束,好一把烧掉课本。初中是这样的学生,到了高中也是这样。谨记!

 在你的文中我还捕捉到了一个关键词“死”,别吓唬人,没有必要说这个。死亡迟早会来,最不用着急做的事就是去死。要死也是家长去死,该经历的已经经历过了,他们还要供房贷,供孩子,供养老人,上班看老板脸色,下班为你们陪笑脸。真贱啊!一堆一堆的钞票变成了你们的补习费,营养费。你们出门打的,家长自愿挤公交。很多家庭背着六亲不认的恶名,毕业那年家里恕不接待亲友,为你们提供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缩减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因为他们不知道有多大一个无底洞在等着他们......

 这些可怜的家长一直在忍,在装,憋得很难受。只是臭臭脸的家长算是好的。我的一个朋友,女儿给自己定位香港中文大学,成绩下来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大的笑话!离一本还差帽子坡远!他忍着。三年,整整三年,他省吃俭用,请了人专门给孩子煮饭,租了房子陪读,就因为孩子说不喜欢过集体生活。期间他生了重病,人生道别会都开了。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一番,放心不下孩子的他又回来了。孩子看香港中文大学没戏,也不提了,希望3+2留学。那一刻,这位坚强的父亲悲愤交加,他哭了,在我们跟前哭得像个孩子。女儿的自私、不体贴、不实际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人。那天他骂了人,骂的自己。重新审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他决定不再顺着孩子,该上哪就上哪读去!

 我看出来了,你有名校的优越感,你有瞧不起的学校。可是,凭什么啊!给你讲两个真实的例子:她叫贾晔,佳峰的小学同学。进实外的时候是贴着门槛进去的,她对妈妈说:无论我进去是怎样的,我出来都是最好的!她做到了。初中毕业,实外用特等奖学金挽留了这个优秀的女孩。这孩子自信、勤奋、善良、懂事、小学六年,我见证了她的成长;初中三年,我目睹了她的蜕变。徐翊豪也是这个班级的学生,他的三个好友包括佳峰在内分别进了479名校,而他顺其自然进了有人“瞧不起”的青羊实验。他说,无论我在哪念初中,我的高中会在479就读,他也做到了。他考了629,可以从容选学校。而三个好友的成绩分别是:570594604。对你而言,对佳峰而言,很多很多初中在479就读的孩子而言,与近在咫尺的479高中部挥手道别是一件很不愉快、很尴尬的事情。

 可是,抛开地方歧视及诸多弊端,中考、高考却是中国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一块净土。它为很多心理素质过硬,学习优秀的孩子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它为很多没有关系网、没有经济条件来择校的贫困学生提供了一个扬眉吐气的机会。真好!

 交钱可以读书,孩子,这是你的心理底线和退路。好吧,钱挣来就是你们花的,这一点你和家长倒是志同道合。如果你顺利念完大学找到愉快的工作,寻觅到心仪的人生伴侣,你也会有自己的孩子。我们所经历的你也会一样一样经历。

 至于打击,谁没有过?!凭什么你就不可以接受呢?受打击的机会还会很多,中考算是一次,小小的第一次。至于青春,我们也都有过,你的青春你做主。

 还好,在文章的最后我看到一抹亮色,你知道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还有爱学习的恒心。至于高分论,我不想多说什么,跟一个孩子较什么劲啊!你也不希望在我眼里你是一无是处的,确实也不是的!你还有的是机会可以证明自己呢!只是,这证明有可能还是该死的分数。高考、职称考试、公务员考试、甚至驾驶考试......多了去了,大考小考在漫漫的人生路上等着你,别怕,别躲。

 数学,假期可以补一补,自己给自己补,尤其是函数部分。函数太抽象,如果初中部分的没学透彻,衔接起来很困难。曾冉老师还告诉我,高一很关键,自主学习很关键,一上来就被打趴下的人不在少数。到时候不要哭泣数学再次来打击你的心灵。所有的好学生都是很谦虚的学生,他们认真预习过了课本,都懂。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还是会很认真很认真地听,积极参与讨论,争取懂得透彻些。

 笨鸟可以先飞,这是我对佳峰说的话。你不笨,因为你知道你的这篇文章会赢得很多同学的掌声。

 我也为你鼓掌加油,别泄气,更别轻言失败,人生是一场长跑。让知识先来武装你的大脑,聪明的大脑不怕知识来淹。

                                                              
                                                                              
 (网络作者:遇见)
  


                             图片

              
 

                                                     
 

文章评论

五星红旗

考试制度本没有错,错在人们对待考试的态度。如果取消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比这还可悲。

沧海一笑

考试,中考和高考,几多快乐几多愁!教育制度急需改革,高考的指挥棒令人们趋之若鹜,同时,泯灭了多少人的兴趣,学用的脱钩!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国人的悲哀!

潇洒走一回

希望越高,失望越大。公平公正的估计自己的能力,用一颗平常心把更多的知识学到手才是硬道理。考试失了准头,也是思想、知识不过硬造成的,责任都在自己。考试分数的高低,是当今社会检验人们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少发牢骚,多努力学习,才是精彩人生的主旋律……

菁萃芊菲

现在无论是中考或是高考,都给孩子们和家长们一样的精神压力。问好绽放。夏安[em]e160[/em] [em]e156[/em]

向北

这封信写的真好,我想,孩子看了以后会思考的,会找到自己的方向的,更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雨中绽放”

长大,可能就是把,原本看重的东西看轻一点,原本看轻的东西看重一点。学习就是他们当今看重的任务,知识学多了,会有可用之处,,,等长大工作,综合能力显为重要,看重的是多才多艺。学生家长都没有错,各站在不同角度感言,家长和孩子互相多理解,多多体谅!这两封信写的挺好的,都写出了自己的心声。。。。。 孩子可看懂家长的心情,家长可明白孩子失落的情绪,相互安慰,互相信任,一起度过难关,相信明天会更好!!!!

爱.如雨

轻轻一点,便是晴天!中考,高考是应试教育的成果,毎个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不要气馁,勇敢面对它,因现实摆在你面前,改变不了的制度, 拿出好成绩应对它吧。

様子-唯美

现在的教育制度,对学生来说算是最公平公正的,对待其的态度,却各不相同.学习环境就这样,为什么有的同学轻松自在考高分,有的同学埋头苦干没有分,那是能力不同.就像带兵打仗,有能力的帅兵过万,多多益善.没能力的做个小兵也可冲锋陷阵.就怕那些没有能力又满腹抱怨的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反倒怨恨政策.如果说你能够在学业沉重的初中生活中,过得开心快乐,并把学习休息安排的游刃有余,你的能力肯定是万众瞩目.

爱.如雨

各有千秋!学生之间会有差异的。心智不一样,脑智也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一样,西方国家在兴趣爱好发展比我们做的好,不压制,也不强制去死读书,读死书的。只能说国人太多,学校生太多,考试就成为最公平公正的择优择人首选方案。

远山净土

[M][M][ft=,3,宋体]高考有感[/ft][/M][/M] [M][M][ft=,3,宋体]独坐幽居半日闲,纷呈俗事触心寒;[/ft][/M][/M] [M][M][ft=,3,宋体]千帆竟发三江口,满腹经论求职难。[/ft][/M][/M]

老葱葱

在磨炼中成长,在成长里逐变成熟.....适者生存!

浪花一朵

中国的教育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怪圈!没办法,素质教育最后还不是分数第一?!高分低能的学生大有人在!祝好心情![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