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解读

个人日记

    80年代,一句“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宣传口号响彻大街小巷,当时把这句口号用最恰当、最形象的比喻宣传给那些育龄群众就是:一个苹果,一个孩子的话就全吃了,两个孩子的话只能一人吃一半。
    这么简单的道理,谁听了都懂。国人是很听话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何况还有政府给配套的那些独生子女保健费、增加产假等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利可图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大多数人响应政策了,纷纷领取了独生子女证。
    三十年后,谁也没想到,当时看好的政策竟然出现了很多弊端,最严重的问题是导致很多失独家庭频频出现。
失独家庭,完整地说,就是失去独生子女(必须是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的)的家庭。这是一个特殊的人群,这个人群近年来在逐渐上升。
    一个人活在世上,我认为最关键、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看着自己的生命在延续,如果延续的生命竟先一步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多么无法忍受的事情。白发人送黑发人,对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致命的打击。
    这些人在哭泣,心里在流血,失子之痛甚至让他们寻死觅活,无法生存。突然某一天,他们清醒了,觉得这是国家政策给他们造成的伤害,纷纷揭竿而起进行上访,希望政府能给一个合理的说法。
    看看我们的国家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说失独,首先从奖励扶助政策说起。2008年,国家在奖励扶助政策中又纳入了一项新的政策:特别扶助政策。符合特别扶助政策的基本条件是:
    1、没有违反国家和地方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2、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方年满49周岁(一般认为女方49周岁以后就不能生育了);
    3、现无存活子女或子女依法被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
    扶助的标准是:
    2008年最初的标准是每人每月100元,一年1200元,后来随着经济的增长,每人每年的扶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40元,一年是1680元。(这里就不说独生子女伤残的家庭了)
    2012年10月,又补充了一条扶助标准,就是符合特别扶助政策的对象年满60周岁后,每人每年的扶助标准由140元提高到800元,一年就是9600元。(特别扶助家庭是按人补助,不是按户。)
    2014年,政策又做了调整,开始把农村和城镇分开。农村户口每人每月由140元提高到170元,每年是2040元,城镇户口每人每月是370元,每年是4080元。(这是针对49周岁至59周岁的对象,60周岁以上还是每月800元。)
    政策是好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用金钱让那些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最大限度地获得了一点点的精神安慰。当然了,有没有这个政策,他们都是没有子女了,他们都还要活下去,有总比没有好吧。
    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觉得有一部分人群被忽略了——就是结婚后至48周岁生育了一个子女(领证的)而子女死亡的家庭。严格地说,这部分人才是失独家庭人群里最最痛苦的人。
    我具体负责奖扶工作六年了,在乡镇的时候也对自己所包村的特别扶助家庭调查过,同时也和兄弟区县的同事交流过,就目前纳入系统的(49周岁以上)特别扶助家庭90%都不是计划生育造成他们无子女的。究其原因,有因当时的医疗条件跟不上,生育时引起妻子大出血死亡的;有生育一个子女继发不孕的;有其他原因生育一个子女后妻子离婚或者离家出走的等等。这些人基本上都没有领取独生子女证,后来子女因病因意外死亡了,造成他们终生没有子女。这些人虽然心里也很痛,但至少不能怪罪于计划生育。
    而没有纳入系统的这一部分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他们虽然还年轻,还有生育抱养的权利和机会(国家专门制定政策允许的,鼓励抱养、再生育,并且在医院为他们开通了绿色通道,免费取环、免费输卵管输精管复通手术),可毕竟自己辛辛苦苦养育了多年的孩子就因为一张独生子女证而成了一个不完整的家庭,何况很多上了40岁年纪的女人已经无法生育了。他们的痛用金钱弥补有用吗!
    近两年,这些人已经自发地组建起了一个团体,不断地上访,而且地方政府已经无力阻挡了,这些人长驱直入,抵达首都北京找寻他们活下去的理由。
   为此, 2013年国家又出台一项新政策,为失独家庭进行一次性补助,农村每户2万元,城镇每户3万元,为了不引起纷争,很多地方农村和城镇都是3万元,以后这项政策将一直延续下去。
在未来几十年里,失独始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国家政策做得再好,都很难弥补那些失去孩子的家庭,这是计划生育工作者的一个悲哀! 
图片 


文章评论

如梦

这个话题太沉重了……

野渡无人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心痛的话题。我认识的一个家庭,就在两个月前,21岁的独子因意外离世,整个家感觉都塌了,无法用语言形容。

温柔

计划生育政策只能适用一时或某个特定时期,而不能用于一世或世世。

文清

祝福 雁子 安康 美丽 幸福[em]e163[/em][em]e178[/em]

绵羊

我们这一代人(夫妻双方都有工作的)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看到你写的“失独”现象分析,心里的恐惧难以言表。对失独家庭的痛苦体会至深,他们的痛苦再多的金钱都难以释缓。我们忠实的执行了党的计生政策,唉!怎么说呢。。。

理解,无奈何?

铭锌

不知道是悲哀还是无奈[em]e117[/em][em]e117[/em]

夙兴夜寐

国家的政策往往就是这样,脚疼治脚,头疼治头[em]e113[/em]

西湖

生死有命,只有认命了。

山间小路

越来越觉得一个家庭至少应该两个孩子!雁儿的业务真熟练,是个合格的计生好同志!

瑞雪

还是周总理说的好,一个少两个好,三个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