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子

个人日记

生活还是老样子
局里   店里    家里
转着自己酷酷的小圈子     过着呆呆的小日子
吹吹风   沐沐雨任雾把自己霾起
想着远方的儿子也想着远去的日子
老母亲今年已八十有七
抗战时   十五岁的花季   已把七月一日   作为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一只手把信仰握成心中的旗帜 
 
一只手缝补坑坑洼洼的日子
如果父亲健在   也是八十七
七年前农历五月十三早晨四点多的样子
父亲跟母亲说了句
“走了!"
父亲一同往日   脸上带着浓情和笑意
告别了母亲  荷锄  
一路崎岖婉转 来到2、3里外的责任田锄玉米
七点钟  有人发现父亲静静地躺在玉米田里  匀称的呼吸  仿佛熟睡的样子 
七点多  接到哥哥的电话  说父亲倒在地里  现正在送往县医院的途中 

虽然父亲已八十高龄 ,下地、甚至帮街坊邻居盖房,赶毛驴车拉水、和泥都不在话下。 平时基本上没吃过药打过针 , 有什么不适 , 父亲总是说  多吃点饭  干点活就好了  父亲没有什么爱好  唯一的爱好就是干活   干累了抽袋烟  回到家 吃饭时喝点酒   父亲不善做饭更确切地说是不会做饭  一般是父亲下地回到家   母亲已把饭菜做好   在时间节点上母亲和父亲已形成默契   父亲对吃的饭菜、抽的烟、喝点酒很随意没有讲究 。 吃的粮食  菜  甚至抽的烟都是父亲自己种的  父亲平时一般是抽旱烟  喝散酒   盒装烟和瓶装酒只有在客人来时才用  父亲一般是中午和晚上喝酒   喝的不多   每次1-2两   虽然多次劝父亲少喝点酒  少抽的烟  可是每次回家总是或多或少带点烟或酒  因为实在想不出给天天在辛勤劳作的父亲带点什么更好。。。。。。

接到哥电话  一种不祥的预感顿时袭遍全身
我知道没有什么能让父亲放下手中的活   也没有什么能阻止父亲劳作的脚步
。。。。。。
我不敢往下想。。。。。。
父亲属颅内突发性大面积出血。。。。。。
。。。。。。

父亲走了   吻着大地而来  枕着大地而去   把勤劳的一生留给了心爱的热土
父亲离开我们的时候,是我们的小店最艰难的阶段。
也许是冥冥中的父亲帮了我们
那年年底小店出现了转机,旁边的一直想挤垮吃掉我们,曾被我们尊称的异姓大哥大嫂两口子以分店经营为名,实则另有想法,终于被迫收手、无奈草草撤离。期间的种种让我们真切感受了人性的阳面和阴面。
那年年底,母亲第一次领到了做为抗战老党员的生活补贴,四千多元,母亲第一次看到那么多钱。母亲可能不知道谁是富婆,但那一刻母亲一定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富最富的福婆婆。
手捧着钱,母亲又想起了父亲
“老头子,有钱了,日子好了,你偏偏走了。”
“那天我为什么不拦着你呢?”
母亲总是为那天早上未能阻拦住父亲下地耿耿于怀深深自责。。。。。。

父亲你还好吗?。。。。。。

早年,父亲曾在北京工作十几年,三年自然灾害,作为家中的长子,父亲只能选择回到了家乡。父亲回到家乡顺便也把我带到了这个家,我有幸成为了父亲的儿子。我们一共兄妹三个,哥哥长我11岁,姐姐长我5岁。父亲文化水平不高,但对文化从心里一种崇尚和敬仰。父亲把内心的这种情愫哺育在了他的孩子们身上。哥哥读到高中毕业,姐姐念到初中毕业,我更是在父亲的坚持下成为第一个走出小村庄一介书生。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全家都很高兴,最高兴的是父亲。
父亲最最高兴的事应该是看到他孙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父亲健在的时候,我每次回家父亲总会问到儿子学习情况,孙子学习的话题永远是父亲最关心的话题,一如当年我的爷爷那样。。。。。。
事情总是在遗憾中变的圆满,用圆满慢慢冲淡那些遗憾

打开草稿箱发现一年前留下的墨迹
现在,老妈已是八十有八,依然住在快乐老家,买菜做饭照顾自己不在话下。只是耳朵有点背,眼睛也有了点花。
母亲现在基本上是自食其力,丰衣足食,而且还能做到年年有余。

愿父亲永远吉祥!
祝母亲永远安康!




 








文章评论

如风

祝老母亲健康长寿,[em]e177[/em]

梧桐细雨

灿爸爸文采斐然,忆亲之情令人感动!祝愿灿奶奶福如东海,平安健康!愿灿爷爷天堂吉祥,光照后辈![em]e100[/em]

荷花依然香

日子就是这样在圆满和遗憾中更替,愿我们的日子多些快乐少些忧愁,多些健康少些疾病,平安的日子就这样稳步向前走。

仰望

愿朋友的生活越来越好[em]e183[/em] [em]e183[/em]

晓霞

长虹兄,感动,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你。

雨过天晴

家庭的和睦,老人的健康,夫妻的恩爱,子女的出息……幸福就是如此简单![em]e179[/em] [em]e185[/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