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点滴·1
清水随笔
茶的种类:依据制造方法和质量,大概将茶叶分为绿
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和花茶类。
绿茶 :
又称为不发酵茶。绿茶是历史最久的茶类。以茶树新梢为原
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由于没有进行
发酵程序,绿茶 保留了鲜叶内较多的天然物质。其干茶色泽及
冲泡后的茶水、茶叶都以绿色为主。中国绿茶品种最多,产量最
大,著名绿茶有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中国绿茶十大名
茶是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君山银针、
信阳毛尖、太平猴魁、庐山云雾、四川蒙顶、顾渚紫笋茶。
红茶:
中国红茶属全发酵茶,又分为功夫茶、小种红茶和红碎茶三
种。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褐色为主调。这类茶的制造包
括萎调、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过程。由于发酵过,鲜叶中的
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产生了多种新的成分。香气物质从鲜叶中
的 50 多种,增至 300 多种。使红茶口感香甜味醇,并具有保
存持久的质量特征。红茶属于东南亚及欧洲最受欢迎的茶品代
表茶品有祁红、滇红、正山小种、荔枝红茶 等。 中国著名的
红茶有安微祁红、云南镇红、湖北、宣红、四川川红。
青茶:
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青茶 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发
酵程度在 15-75%不等。青茶代表茶品有清茶、冻顶乌龙茶、
铁观音、武夷岩茶。一般以产地的茶树命名,如铁茶 综合了绿
茶和红茶的制法,发酵程度在 15-75%不等。冲泡后的乌龙茶有
绿叶红镶边的美誉。其质量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郁
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气,滋味格外清香浓厚。乌龙茶为中国特
有的茶品,主要产于福建、广东、台湾地区,观音、大红袍、乌
龙、水仙、单枞等。它有红茶的醇厚,而又比一般红茶涩味浓
烈;有绿茶的清爽,而无一般绿茶的涩味,其香气浓烈持久,饮
后留香,并具提神、消食、止痢、解暑、醒酒等功效。清初就远
销欧美及南洋诸国。目下最受日本游客的欢迎。
白茶:
白茶属中国福建省特产 由于加工时不炒不揉,只晒干或烘干,
使白茸毛的外表保留下来,而呈白色。白茶芽头肥壮,叶底嫩
匀,味道清凉,汤色较其它茶叶色淡。白茶性清凉,最具有退热
降火之功效。代表茶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等。
其中以银针白毫,最为名贵,特点是遍披白色茸毛,并带银色花
泽,汤色略黄而滋味甜醇。主要产地在福建福鼎县和政和县。
黄茶: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具有黄叶、黄汤的特色。黄茶芽叶细嫩,香
味鲜醇。冲泡的茶叶在茶汤中忽上忽落,呈现美妙的律动感。这
种黄色主要是在制茶过程中进行渥堆闷黄的结果。代表茶品有君
山银针、北港毛尖、霍山黄芽、蒙顶黄芽等。
黑茶:
黑茶一般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叶色多呈暗褐色,以陈年为佳
品。风味圆润,是中国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黑茶产区广
阔,品种款色很多,更有自己独特的形状,如青砖茶、扁茶、方
茶和圆茶等。代表茶品有普洱茶、六安茶、黑砖茶、云南茶
等。
花茶:
又称熏花茶、香花茶、香片。花茶是成品绿茶之一。由精制茶
叶与具有香气的鲜花拌和,通过一定的加工方法,促使茶叶吸附
鲜花的芬芳香气而成。按所用鲜花的划分,有茉莉、白兰、珠
兰、玳玳、桂花、玫瑰、柚花等花茶。一般以烘青绿茶为茶
坯,因其吸香性强,能使茶香花香融为一体。主要产地有福建、
浙江、安徽和江苏省。苏州茉莉花茶,是花茶中的名品。福建茉
莉花茶,属浓香型茶,茶汤醇厚,香味浓烈,汤黄绿,鲜味持
久。
【茶的功效】:
1、兴奋作用: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
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
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
疸型肝炎。
3、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
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
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
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
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
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
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
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
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6、减肥作用: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
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
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
所以饮茶能减肥。
7、防龋齿作用: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
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
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8、抑制癌细胞作用:据报道,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
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
关于大红袍:
大红袍乃武夷岩茶之王,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它在武夷山栽
培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大红袍属于闽北乌龙茶系列里面的一
个优质品种。属于半发酵的茶。青茶类。俗称乌龙茶。又称岩
茶。比起同是乌龙茶的铁观音发酵度重很多,所以不像铁观音
那样很容易走味,因此不用冷藏。
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关于“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大红袍”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繁育种植,已大红袍能批量生产。“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爱。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冲泡7-8次,尚不失原茶真味和桂花香。饮后体会:滋味醇和,有桂花香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