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月碎笔]秋风吹起碎碎念
手机日志
文/邀月
时令已过立秋。
虽说还有些炎热,但比起酷暑时的高烧还是退了不少,南风且战且退,秋风业已兵临城下。
人也是恹恹的,颇有些李清照笔下“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样子。倒不是有多少闲愁可觅得,只是空空的,眼空空,心空空,空空如也。好像差的正是那么一点闲愁。
一些书囤积在那里,任穿窗的风翻来翻去,自顾自地抖落灰尘。以前对阅读的强烈渴望,对时间的珍视和紧迫感,此时全无。人像离了肉身的魂魄,漫无目的地从房间飘去阳台,又从阳台游回客厅;或像失了魂魄的肉身,一直枯坐在书房里。而书却是沉寂的,看与不看,它们都在那里,不言不语,不离不弃,显示出对主人的绝对忠诚。我在网上或书店里遇见它们时,往往心有戚戚焉,买来家中,只期望能穿越时间的洪荒,成为写书之人一星半点的知音,可慰日渐凋零的情怀,哪怕将“高山”听成了“流水”又有何妨?
不想写文字。写什么呢?许多事物在深度思考过后,反倒不想诉诸笔端,因为说的人太多,再去说,自己都会生厌。而许多的心情和爱恨半是不能写,不便写,半是不想留下什么印迹,自己了然于心就好,何必去扰他人。偶尔有写,也颇具无病呻吟之嫌,且一律扼杀在摇篮里或雪藏于遥来人不知的寒极地带。更何况,许是天性里感知灵敏度缺欠,我向来不擅长将一些极其细微敏感的心情和情感转换成文字,因而,时常惊叹一些女子在这方面有天工巧赋的本领,一根鸡毛轻微的事情或针尖大小的心事,皆能洋洋千万言,怎能不让人倾倒。
这是一种衰老的趋势么?据说,托尔斯泰接受一个美国女作家的拜访,被问及为什么停止了写作,他说:“这是无聊的事。书太多了,如今无论写出什么书出来也影响不了世界。即使基督再现,把《福音书》拿去付印,太太们也只是拼命想得到他的签名,别无其他。我们不应该再写书,而应该行动。”说这话时,托尔斯泰业已年老,若非一生付与丹炉中冶炼,哪得这般火眼金睛地淡出,年轻时的他断然不会如是论断。想来人之“淡”味必从纷繁杂沓的烟火中化境而来,必是时间与空间的垒砌与积淀。可叹的是,能悟出生命之真“淡”味时,人已是黄昏迟暮。
我在甚为无聊之际,七弯八捌地走了一个QQ空间。
主人应该是名女子,从她文字的味道中猜想她不过四十岁左右(文字是有味道的——年龄的味道。年纪轻的人多半喜欢秾丽绮艳的文风,喜欢莫名其妙的长串形容词以及主谓宾语前层层的修饰。而年纪稍长些的则更注重文章的理趣和知识性,喜欢明白晓畅的表达。当然这只是个见,例外者不在此列)。她写了许多日志,每篇都是几千言,大多抒发心情以及谈情论道。她的一些看法多数为当今网络中稀松平常的见解,一些陈词亦是不可赀计。无非教人或自勉,如何做得一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做得一个清心沉静如兰如荷的女子,去淡而又淡地对待人世间的的情爱;无非教人或自勉,像庖丁一样能游刃于情情爱爱之间而不受到伤害。她的许多篇章里都突出一个“淡”字。我不知道她是否真能做到“淡”,但起码我做不到。若非被爱伤到痛彻心扉,或终朝于茫茫人海中寻不到赏心人,再或者处于前一段情缘结束与后一段情缘未期之间的空档,谁又能在排山倒海的爱情来临时表现得淡若云烟呢?就连踏过樱花无数桥的苏曼殊名宿也脱不开一个“情”字。若真能淡定又淡定,想必她(他)绝非人类,一定是神仙;而那种“淡”也应做“冷”字解。
诚然,一个女子在情爱面前应保有自己的尊严,但若将玲珑七窍心用于事事计较得失,步步为营防守,爱情恐怕会望而却步。饶是爱情不能永恒,也不应拒绝它的来临。
我突然想到了女儿幼年时常看的动画片《蓝精灵》,其中有只叫笨笨的小家伙对任何事物的回答都是一句“我讨厌”!它讨厌玩耍,讨厌吃的食物,讨厌交往,讨厌与人说爱……它“淡”到了极处,淡到了冷风嗖嗖。它是否真那么淡定呢?其实不然。在“我讨厌”一切的淡定之下它其实有一颗极为世俗且孤傲的心。
我亦从她五年内空间高居几十上百万次的访问流量窥见她的神色慌张,原来不过如与公子私奔的小姐那般,跑得钗横鬓乱的,哪里和“淡定”扯得上边儿。我相信这女子是聪慧的,也是性情中人,只不过“淡定”一词是她纸上谈兵而已。当然,空间是人家的,人家的花田,爱种什么就种什么,与我何干!我只是惊叹,社会的进步带给女性对情爱过于敏感的聪明,已远远逃脱出古时女子的朴拙,看似内心强大,这其实是缺乏安全感和不自信的表现。因为害怕受到伤害,所以要处处小心,步步为营,所以要周身围起盾牌,做出拒人千里的淡定状。我也惊叹,世间怎会有如此之多的男男女女需要这些空洞的情感指导,喜欢趋之若鹜地追捧芝麻绿豆大小的华而不实的碎碎念!难不成都和我此时一样的无聊么?
在我看来,“空”和“淡”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它的背后必定藏着巨大的艰辛和忍耐,藏着一颗将风云变幻沉于潭底的甘于寂寞的心灵。史上谈“淡”的人不少,羡慕陶渊明“淡”的人也不少,岂知渊明之“淡”的底色里埋伏着多少田园劳作的艰辛与生活的困苦,若没有对生活的大爱,问世间有几人能忍受“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的窘迫?多数人只是爱慕他田园风光的表面,爱慕他诗酒里的诗情画意,又有几人能会得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纯青养真的境地?
我虽然不爱逛别人空间,不爱互动,但还是喜欢经常去墨兰(化名)的花田走走。她不是我的好友,但并不妨碍我对她文字的喜爱。她的空间很安静,和我一样,十年来空间访问流量刚过二万人次,看不到香车宝马如尘往来,看不到满楼红袖招引,如一弯静静的湖泊,泛着莹莹的月光,只等有缘人来此一聚。她的文字亦如月色般明净,知性优雅,且不乏情趣,从没有只字片言的心灵鸡汤格式,也不曾将淡定和优雅明悬于眉间,但我每读她的文章时,总有一股温暖和醍醐灌顶的了悟。我想,在这车寡人稀的地方,她必是绛帷独拥的华贵之人,她的华贵来自心灵,来自耐得住寂寞的真正的淡定。
写到此,我尽然有刹车失灵的感觉,停不下来,似有千言犹待抒发。但必须打住,因为发现一顿唠叨之后,不再眼空空,心空空,想觅一把闲愁消遣。这才知道写碎碎念有这等好处,难怪那么多人一发不可收拾的。
已经有了看书的欲望了。《谢灵运》正巴巴地等着我穿越时空,去谈一场空前绝后的恋爱。此时无法淡定,听说,他老有钱,且喜欢纵情山水,正适我心合我意,我何不顺水推舟,做一番海阔天空的结伴豪游呢!——邀月浅草于2015年8月9日
文章评论
羊[em]e257868[/em]羊
感觉写得像我呢[em]e120[/em],但一句话说明不是我,年龄不够[em]e112[/em]
远海
真会写,好文章,欣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