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历史与传说差距有多大?

手机日志

          杨家将故事已流传近千年,小说、评书、戏曲精彩迭出。不过,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究竟如何呢?正史上只有三言两语的边关守将,为什么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杨家将是如何走红的

          杨家将故事流传了近千年,历久弥新,令人难忘。杨家将故事是如何家喻户晓的?这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

          “杨家将”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写过一篇文章,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并且指出杨家将故事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广泛流传。欧阳修的这篇文章作于杨业死后的第65年,篇名叫《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这位供备库副使杨君,是杨家的后人,名叫杨琪,杨业乃其伯祖。另一位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著名人物苏辙也写过一首“过杨无敌庙”,苏辙也是北宋人,离杨业去世的年代并不算太远,他的诗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杨家将故事在宋代的影响力。

          到了南宋,民间艺人把杨家将故事编成了话本,在民间越传越盛。由于北宋最终为外敌所灭,南宋遗民崇拜英雄的心情非常强烈。面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政府,他们对那些血战保国的将领更加敬仰和怀念。杨家将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被民间艺人进行了大胆想象和艺术加工,许多神奇的故事和人物不断被融入。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南宋遗民徐大焯所著的《烬余录》,书中把与杨延昭同时代的将领杨嗣的功绩安到了杨延嗣身上,又创造出了杨宗保,还构想了杨家将父子舍命救援宋太宗的情节。

          到了元代,杨家将故事形式又有新拓展,出现了杂剧,比如《昊天塔孟良盗骨》等等。到了明代,杨家将故事进一步丰富,出现了《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杨家将故事以小说、评书的形式广泛流传。这些故事反映的时间跨度加大,从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一直写到宋神宗赵顼,约一百年的历史,编织了杨家祖孙世代抗敌的英勇故事。

          明朝中后期,朝廷积弱,外敌虎视,这种局面与宋朝何其相似,杨家将成了借古言今的最好武器。另一方面,明政府也非常推崇杨家将,希望借此宣扬忠君思想。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之下,民间艺术家在传说和戏曲的基础上,改编出历史演义小说,如明代纪振伦的《杨家将通俗演义》,加上清代熊大木的《北宋志传》,这两部书使得杨家将故事定型,为后来的戏曲和说唱文学提供了丰富素材。明清两代,戏曲舞台上以杨家将为题材的剧目就有三百六十出之多。直到今天,京剧和其他地方剧种还经常上演《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等剧目。这些小说和戏曲,与历史事实出入已经很大,成了英雄传奇。

          杨家将故事之所以能够深入民心,固然是因为其曲折动人的情节,更重要的还与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形势密切相关。纵观中国历史,北宋被金人所灭,南宋被蒙古所灭,明代在恢复汉人政权之后又被满清所灭,清朝又一度面临列强瓜分。在中原大好河山饱受铁蹄践踏的时候,人们需要英雄,杨家将就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但史籍中关于杨家将的记载实在过于简略,显然满足不了人们对英雄的期待。于是“杨家将”在传颂的过程中,不断被丰富、充实、发展,原本只有三代的杨家将被铺写成了五代;原本只是男儿的铁血沙场,又融入了佘太君、穆桂英等生动如花的女英雄。已经说不清,到底是人们在以历史谱写英雄,还是借英雄寄语历史。

          ■杨六郎是不是郡马爷

          杨延昭生于958年,死于1014年,是杨家将中唯一生卒年月都有记载的人物。杨延昭起初叫延朗,后来因避道士赵玄朗之讳而改为延昭。按理说一个道士的名字无须避讳,但这个道士非同一般,宋真宗将其尊为圣祖。

          杨家将故事中,杨延昭是杨业的第六个儿子,因而又叫杨六郎,不过历史事实并非如此。《宋史》中记载杨业有七个儿子,杨延昭至少比其中的五位要大,他不是因为排行第六才叫杨六郎,而是另有原因。杨六郎是辽兵对他的称呼,宋史称辽兵对他非常惧怕,至于为什么叫他六郎、其中有些什么缘由则无可考。

          传说中杨六郎还是地位显赫的郡马爷,这更是没有任何依据。从杨六郎的生活轨迹看,他长年镇守边关,在京城没有什么根基,更没在京城生活过或任过职,怎么可能成了柴家的郡马?

          杨延昭少年时,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但对兵法及行军打仗之事却非常上心,显示出了过人的天赋。杨业对他很是钟爱,觉得他最像自己,经常把他带在身边,让他经受战斗锻炼。

          986年,宋太宗发动第二次征辽战役,28岁的杨六郎就在阵中。攻打朔州城时,杨六郎冲锋在前,手臂被流矢射中,入肉很深,但他没有退却,忍痛鏖战,把强悍的辽兵打得一败涂地。英雄的事迹总是难以磨灭,如今雁门关附近山上,仍然留有杨六郎砦等地名,这是对他的永久性纪念。

          杨延昭起初并没有受到宋王朝的重用。太平兴国年间,他被荫补为供奉官,这是级别比较低的军官,大约相当于现在的连级干部吧。杨业牺牲后,杨延昭由供奉官升迁为崇仪副使,勉强算是个中级军官。历史上有关杨六郎的英雄事迹,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件,与传说中的英勇神奇大相径庭。

          公元999年阴历9月,辽国大举南犯,杨六郎率兵打了几个胜仗,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尽管他不是宋军的主将,所取得的胜利也只是局部性的,但还是极大地鼓舞了宋军士气。有一次,六郎到保州以北的遂城巡查,遭遇了大队辽兵的围攻。遂城是个小地方,城墙不高,兵力也不多,形势非常危急。杨延昭紧急动员全城的壮年男子配合宋军上城防御,打退了敌人的数次猛烈围攻。战局暂时稳定下来,但城内人心惶惶,遂城易攻难守,没有良策很难坚守。入夜时分,杨六郎亲自到城头巡查,阴历十月,北方的天气滴水成冰,已十分寒冷。一阵寒风吹过,杨六郎计上心来。他连夜安排人往城上浇水,等到天明,城墙上结起又硬又滑的冰层,辽军无法架梯也无法爬城,不得不自行退却。宋军乘机出城追击,大获全胜。

          辽兵入侵中原,给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他们把当地民众抓去做苦力,甚至在攻城时逼迫他们爬城,让无辜的百姓做替死鬼。目睹此情此景,杨六郎恨不能率百万雄兵痛杀辽寇,但他人微言轻,官小兵少,不可能有更大的作为。他屡次请求高阳关都部署傅潜发兵增援,都得不到回音。当时傅潜手下有8万多兵马,但他消极畏战。杨延昭以及杨嗣、石普等将领屡次请求傅潜增派人马,主动出击,但傅潜都充耳不闻。更有甚者,他还刻意掩盖部下抗辽的功绩。贪生怕死的傅潜受到了众人的严厉谴责,当时一位叫钱若水的文官,主张杀掉傅潜,通告全军以振军威,然后挑选像杨延昭这样英勇善战的军官,委以重任,驱逐辽军。

          后来宋真宗亲率大军前往大名府督阵,宋军绵延数十里,气势庞大,深入宋境的辽军担心被围,于1000年正月撤退。辽兵撤退后,宋真宗将傅潜削职流放。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杨延昭有幸得到宋真宗的召见。真宗皇帝询问他有关边防的情势,杨延昭对答如流,谈吐不凡。宋真宗非常满意,对诸位大臣说,“延昭父亲杨业是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乃父之风,非常值得称赞。”这可能是杨延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皇帝。

          1001年,辽军又一次南下。杨延昭在羊山埋伏下精兵,自己率领部队与辽军叫阵,将辽军引诱到伏击圈后,伏兵四出,杨延昭又率众杀回,辽军大败,其领军大将当场阵亡。此一阵大长宋军士气,杨延昭因功被加封为莫州团练使。杨延昭升了官,引起朝廷中某些人的嫉妒。宋真宗曾经和大臣们谈及此事,他说杨延昭远在边关,朝里没有什么熟人,全仗自己忠心勇敢取得些功名,对他眼红的人很多,不是朕保护他,他哪里会有今天?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杨六郎根本不可能是郡马,否则就不是朝中无人了。终其一生,杨六郎也没有什么太高的地位,和传说中的朝廷重臣相去甚远。不过话说回来,宋真宗对他还算不错。1002年,辽军兵困保州,杨延昭、杨嗣领兵求援,遇到辽军突袭,部队损失很大。宋真宗因其素以忠勇闻名,将其从轻发落,革职待办,以观后效。过了一年,边境局势又一次紧张起来,边将用兵不利,杨六郎被重新起用。

          1004年,萧太后和皇帝耶律隆绪率领二十万人马大举南下,直逼北宋要地澶州。杨延昭驻守遂城,所统兵力不过一万,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但他对全局有着清醒的认识:辽兵孤军深入,处于宋军的四面包围之中,只要果断决策,一定会围而歼之,大获全胜。他的主张和当时的主战大臣寇准不谋而合。杨家将故事中,杨家与寇准有着许多精彩的故事,但事实上寇准是北宋名相,地位远在杨家之上。杨六郎与寇准从未谋面,更谈不上什么交情。

          宋真宗想和不想战,萧太后的初衷也不是要侵占大宋地盘,而是尽可能多地掠夺财物。最后双方签下了“澶渊之盟”。从此,金钱换和平成了大宋坚持的基本国策。杨延昭空有一腔爱国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坚守本职岗位也许是他唯一可以做的事情。他在镇守遂城期间,前前后后共打退辽军的百余次进攻,遂城因此获得了“铁遂城”的称号。

          澶渊定盟之后,杨延昭因为守边有功,受到了宋真宗的信任,屡次获得升迁,被钦定为边关守将。杨延昭镇守边关二十多年,呕心沥血,英勇善战,但他毕竟不是边关主帅,能量到底多大不得而知。说到底,杨始终不过是一个指挥几千人马的普通战将。宋史对他的记载,无论功过都非常简单。有关他的英雄事迹,野史多于正史,传说多于正传。1014年,杨六郎病死于边关,享年57岁。

         ■杨文广究竟是谁的儿子

          故事传说中,杨延昭的儿子是杨宗保,杨文广是杨宗保的儿子,也就是杨延昭之孙。事实上杨文广应为杨延昭之子,也就是杨家将的第三代,《宋史》和许多历史记载都确认了这一点。

          后来戏曲小说中的杨宗保、穆桂英等都是虚构的人物,史上应该并无其人。认为杨宗保是杨延昭之子、文广为宗保之子的说法多为民间传说,而且出现在宋代以后。元代徐大焯的《烬余录》、明代王世贞的《宛委余编》都出现过这种说法,不过这两部书演义的成分已经很大,并非历史真实。

          还有一种说法是杨文广为杨宗保之弟。明代纪振伦的《杨家将通俗演义》把杨文广的出生时间安排在了大破天门阵之时,柴郡主在破青龙阵时生下一子。老太君看后,称这孩子与其兄杨宗保长得很像,取名为杨文广。《杨家府演义》中也提到柴郡主阵前生下一子,但并没有提及此子是谁。

          根据历史记载,杨文广死于1074年,他的出生年月则无据可考。反观杨延昭则是死于1014年,有人从二者的死亡年代出发提出疑问:文广卒年是在延昭故后整整60年,按常规推算,父子两人相差这么多年的比较少见,中间若有宗保这样一代人似乎更合于情理。

          史书对杨业、杨延昭的记载本来就不够详尽,对杨文广的记载就更为简略。杨文广虽是将门之子,但却没受到什么恩荫,在军中做了多年的下级军官。不过,杨文广与宋代的几位名将,比如范仲淹、狄青、韩琦都打过交道。

          宋仁宗时,范仲淹经略陕西,抵抗西夏,发现杨文广勇敢善战,细问之下得知他是名将之后,就将其留在帐下做了镇将。如果没有范仲淹的赏识,他可能永远都没有出头之日。1052年,大将狄青南征,杨文广就在军中,虽然还是个无名之辈,但总算是有了些功劳,做了广西钤辖,知宜、邕二州。宜是今天的宜山县,邕是今天的南宁。1068年,宋朝选拔宿卫将领,宋英宗认为杨文广是名将之后且有战功,将其提拔为成州团练使,参与对西夏的防御作战,受名将韩琦指挥。    

          展现杨文广才智的事件,史书记载的少之又少。文广晚年被调到河北,做定州路副都总管,继承他父祖未曾完成的抗辽事业。当时辽宋虽已达成和议,但边界争端不断。杨文广在抗辽前线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向朝廷献上了收复失地的阵图以及攻取幽燕的计划,但还没等到朝廷的回音,杨文广就一命归西,正可谓是壮志未酬身先死。传说中的杨文广是个少年英雄,但史书上写的都是他晚年的事,更像是一个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英雄。

         ■京城里有没有天波府


          在杨家将故事里,杨家在京城有座豪宅“天波府”,百官经过此地时,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甚至于皇帝每年都要来烧两次香,真是好生了得。

          真实的杨家远没有如此显赫,天波府是元朝人写杨家将戏曲时创造出来的,当时叫清风府。到了明代,秦淮墨客纪振伦在编写《杨家将通俗演义》时又有了新的发挥。按照演义的描述,宋太祖临终时,交代继位的宋太宗先在京城的金水河边建造无佞宅,以表示对杨家的敬重以及求贤若渴的诚意。

          后来宋太宗兵伐北汉,受到杨业父子的顽强抵抗。为了加大胜算,宋军用离间计挑拨北汉君臣关系,逼杨业归宋。右枢密使杨光美在前去劝降杨业的过程中,故意将无佞宅的图纸丢于军中,并标明此宅是专为接待杨家父子而建。这所豪宅内设无佞宅、梳妆楼、歇马亭、圣旨坊等,估计一定建造得非常美丽和豪华。因为杨业的几个儿子看到图纸后大发感叹,他们说对于这样的居所别说住,就是能看上一眼也非常满足。杨家归宋后,便居住在这所建造在金水河边的无佞宅,也就是传说中的天波府。

          在纪振伦编写的故事里,宋太宗是先建好了天波府,后迎接的杨家将。而在《杨家将演义》中,无佞宅的来历稍有不同。杨家初归宋时并没有提及住宅的问题。后来宋太宗幽州被困,杨家父子舍命救主,大郎、二郎、三郎阵亡,四郎、五郎下落不明。宋太宗感念杨家之功,将杨家父子个个封赏,还下令在天波门外、金水河边,建立一所无佞府归杨家居住。又赐钱五百万建造一座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以表彰杨家的功绩。

          这所住宅之所以会称无佞,可能跟当时杨业被封为无佞侯有关。说到无佞府的来历,书中还有诗为证:忠义全家为国谋,捐生保驾出幽州。九重宠民殊勋绩,特立清风无佞楼。

          无佞府跟天波楼并不是一个概念,无佞府是杨家住的地方,天波楼是宅前的象征性建筑,类似于功勋牌坊,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象征。按照小说描写,天波楼离无佞府有一望之地,中间是繁华地段,为南北要道,遇有重大节日,百官朝贺或各地使节入朝,必先过天波楼。

          其实,京城里面根本没有什么天波府,杨家父子只不过是边防守将,也没有多少施展抱负的机会,甚至于他们可能都很少到京城,更谈不上在京城居住或拥有豪宅了。我们梳理一下杨家将的战斗生活经历就可以很清楚地明白这一点。

          杨家祖居麟州,也就是今天陕西神木县一带。杨业二十岁的时候到了太原,归宋后,先是留在内地做了郑州刺史,后来边关情急,他又被派往代州做刺史,兼任三交前线指挥官,代州和三交都在今天的山西一带。上前线之时,史载宋太宗给了他丰厚的赏赐,如果有天波府这么大的恩赐肯定是要记载的。杨业效力宋朝前后不过七八年时间,最后死于边关,从他的履历看,无论是归宋前还是归宋之后,都未曾驻过宋朝京城开封。杨家第二代杨延昭也只是个边防守将,而不是京官。杨延昭年轻时在父亲帐中听令,杨业阵亡之后,他一度被派往南方,后来又调往北部边防。杨延昭一生都在边关度过,他也病死在边关。杨家第三代杨文广的成就远不及前两代,更不可能享受豪宅的待遇。今天山西、河北甚至于北京等地都存留着杨家将的某些足迹,有一些是真实的,也有许多是虚构的。开封有关杨家将遗迹并不多,如今开封的天波府是后人所建,很多陈述的依据也都来自于小说与演义。    

          京城里没有天波府,也不可能有天波府。宋朝的帝王不可能在解除了大将的兵权之后,又重新重用武将养虎为患。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历史很能说明这一点,这也是宋朝军力不强、国力不振,最终为外敌所灭的根本原因吧。之所以会有天波府一说,可能是人民觉得英雄应该享受那样的待遇,尽管有很多功劳是人民凭空想象出来的。在人们的心目中,天波府已是一个永恒的概念,它寄托着人们对爱国英雄的无上礼遇和无比敬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