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桶小叔’的由来?

个人日记

     下笔前脑子里想起了浙江绍兴调,一部歌剧《九斤姑娘》。九斤姑娘非常有智慧,那个年代女人小媳妇很没地位。记得有一片段中,是楸桶匠刁难九斤姑娘;有底无盖是什么桶,有盖无底是什么桶,无盖无底是什么啦个桶。  
这几句估计很多人都会哼哼 。

       这个月底我老公的侄儿要结婚,也就是我儿子的堂哥。这次回家邻居家的大妈大伯叔叔爷爷们都开心快乐地逗着我儿子;夜桶小叔来了,这小屁孩要去
做夜桶小叔了。等等很多让人笑喷了的话。   儿子问‘妈妈夜桶小叔是什么意思啊?夜桶又是什么东西’。 我说夜桶小叔就是新郎的弟弟,夜桶就是以前的新娘子嫁妆里面有很多种桶,这个夜桶就好比现在的马桶,以前没这下水管道什么的,所以晚上要去洗手间,只能用这桶。一听这话,儿子像个愤怒的猴子在房间里发狂,原来是这么低级的差使。 我接着说;现在不同了,只是象征性的一个提水的红桶,里面放了红包,果子,听你哥哥说新娘子往里面放了你喜欢的礼物。儿子这才肯罢休。儿子这一出在左邻右舍成了佳话。 

     儿子问;那别人也可以拿的呀!为什么非要新郎的弟弟拿夜桶呢? 是啊!为什么呢?
     于是,我就编一个夜桶小叔的由来;
      从前,那时交通很不发达,要是娶个几十里之外的媳妇,那都是靠步行的。也有了十里红妆这一说,不管大橱小柜都是靠体力抬回来的。小时候放学回家的路上时常看到停歇在路边的抬嫁妆队伍,好比现在的迎亲车队,同样的 浩浩荡荡,同样的壮观,只是感觉太不一样了。(所以那时娶嫁同村的特别多,估计为了就近)  那时抬嫁妆的工具还是自带的。一种又长又粗的竹杠,后来也有了敲竹杠这一说。这里先不说敲竹杠的由来。(我怎么觉得这故事越说越多了呢?)      小时候特别喜欢数抬嫁妆的队伍有几条杠,杠越多说明新娘子的嫁妆多。 然后,当迎亲队伍步行到新娘子家时,都已经疲惫不堪,都喜欢抢抬轻便一的东西,我估计惟独这只夜桶没人拿, 因为弟弟是自家人,无奈之下只能是弟弟拿了,所以就有了夜桶小叔这一说。  
   
   
       友情邀请 ;有愿意补充的吗 ? 

       温馨提示,笑喷了,后果自负。 

      严重声明;吃饭时间不看此文字 
              



文章评论

永不歇脚

是个不错的故事! 补充:听说上海刚解放时,解放军开饭时没有大汤盆,就到主人家去借;刚好主人不在,见 柜子上放着一个漆得很光亮的盆,还有盖。就留下借条,拿去盛了汤。一个班的战士正好围着吃饭,主人回来了,看见借条,连忙跑出来叫唤:“不晓得,不晓得!”看见战士的汤,正吃得高兴,不敢说实话。 战士们第二天看见了房东拿“汤盆”出来倒,刷洗,方才知道!把事务长一阵好骂!事务长说:我哪知道啊,看着那样漂亮!

春眠不觉晓

我们杭州人叫挑马桶,马桶就你说的夜桶。我就挑过两次,这可是一个肥差哦,因为有红包拿的。[em]e100[/em]

顺心

很精彩的故事, 很生动笔绎,欣赏了。 我们这里风俗另外有一层讲法,说是夜桶是子孙桶, 夜桶箱挑到男家后, 得首先放入房中, 以荫子孙后代兴旺。

辽宁舰

让小叔子提夜桶,主要还是要拉近嫂子与小叔子之间的距离,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连夜桶都提了,再不用讲究什么了?

来一杯白枇杷花 茶

本来这夜桶夜桶两字眼很不雅观,本不想发表的,但又一想,人不忘本,传承人文习俗。也就是象山人讲白搭的电视节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