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文学之美系列》摘要】

素。白

图片

一: 
古代歌妓扮演了这些古代文人诗词的传达者,通过她们的弹唱流传出去,她们是部分很特殊的情人角色。

 二:
1、五代,自恋美学的开始,唐诗是向外的思考,诗是外放,词是内敛。
2、唐诗格律到了极致,必然会寻求突破。词源于民间歌曲。从塞外到江南文化景象的南移,早春惆怅,闲愁。
3、宋朝,面对那么多强敌,可以三百多年,而且文化那么高,是个特殊的朝代,是个内省的朝代,是有着非常个人的朝代。是个最会谈判的朝代,把辽金西夏都谈完了,它还一直在。不以武力为主干。
4、知识分子下放贬官来到民间,开始了知识分子的自觉运动。

 三:
1、佛教的传入,叙述故事的方式对中国文学影响很大。
2、古文运动开始为民间讲话,"为求声民病"。古文运动由韩愈所领导的开始,站在百姓的角度来对抗权势,他们来自民间,自觉的责任感。
3、知识分子隐逸出现在宋朝,那些大家大多数是在野的不是在朝的。<文学之美>

 四:
1,词的东西出现产生于民间,文人开始用这个表达自己。李后主跨在两者中间,从文学来看,他的贡献还是很大的,他的命运仿佛是注定的。李后主应该是挺会玩的人,长于富裕之家,但喜欢文学,艳情,描写的很多的是宫廷的女子。后囚禁北方,风格大不同。
2,李商隐晚唐诗人,很多a. ua 韵脚,词极美意极伤,注解李商隐最好的是王尔德,都是十九世纪世人。晚唐有种慵懒的感觉,由盛唐向外的追逐向内晚唐的安定。<文学之美>

 


五:
1,李白浪漫文学,是生命的形式,是生命的流浪,从人的形式到自然的形式。杜甫写实文学,关心民间疾苦,客观角度去写诗,社会的愤怒,幽怨,写出体制的败坏。<文学之美>
2,
李白和杜甫之间是不同的感动,不一样的欣赏,大唐盛世,大的丰富,同一个花园不同花朵。文学是生命的开阔化,而不是狭窄化。同时我们在自己身上发现自己的李白和杜甫的部分(想想达芬奇与 米开朗基罗)<文学之美>
3,
王维很两极的感觉,他晚年那心如止水的感觉是燃烧地更加强烈后的淡然,起伏人生。

 六:
1, 
初唐更多老庄和佛教远远比儒家强,人之外有个更大的思想是天道,天道无私,出家,是出这个伦理之家。同时更多有自己个性的展现,个人出离,喜欢侠士喜欢仙。
2,魏晋三百年是战争最多,百姓最苦的时代,但也是生命尽情展现的时代,也为初唐准备着,初唐如花季,好像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一下子迸发了。我们现代人成为不了李白,王维,等,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
3,竹林七贤:坦荡,吃酒作诗,吹口哨,吃"大麻",是最早的嬉皮士?嘿嘿......相互欣赏,各自性格不同,成为好朋友,虽然相互对生命政治不同。


1,曹操应该是一个心理学特例。他在宋前后评论巨大,更多是宋朝人对篡位的态度,然后加上戏剧的演绎。历史上和文学上曹操的不同,对生命态度转变,他极懂得美。曹操在现代被窄化。
2,《诗经》有人想用歌声再现,但是好像怎么也回不到那个味道。一是田间地头的感觉;二是乐器的选择?还有什么呢?
3,《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小记:<诗经>大部分是来自民间,应该逃离对诗俗世化的理解,爱诗的人是爱生活的本身的。诗无达诂。<诗经>分为风、雅、颂。风:是<诗经>主体。是民歌,比较活泼自由雅:是知识分子所写出来的诗,分大雅和小雅。特点形式完美,史诗形态对事件的叙述。颂:是国家创造出来歌功颂德的,简言之"国歌"。陈凯歌电影:黄土地。有着民歌采集和唱民歌那种感觉。
 


文章评论

达达的马蹄

最近发现原来荔枝FM里有蒋勋美学系列讲座的音频[em]e121[/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