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思

个人日记

         每天去小公园转一圈成为了一种习惯,让我感到更舒心的是每天梳理自己的思绪,幸福可以共享,而痛苦则永远是个体的承受。羡慕林中鸟儿的欢唱,也羡慕那些悠闲的猫和狗漫不经心地走着。人类要说和所有的动物一样共同生活在这个上帝所创造的星球上,可是人类的幸福指数远远不如动物,更不要说与植物相比了,植物因为没有意识与认知这个功能,所以能做到从容自如给人一种安静的力量。动物虽有认知的这个功能,可是动物仅仅活在了当下,他们对未来没有预期的盼望,也没有对未来有忧心的挂虑,他们只是顺从本能活在了当下,而人类则因为有意识的功能,虽说活在当下可真正做到活在当下的人很少,我们对未来有过多的预期想法,可是当事与愿违时痛苦也就跟着而来。人类虽说对幸福的体会要比动物多许多,这当然也预示着对痛苦的承受也比动物体会要多的多。

只要一个情感正常的人,一个有良知的人,那怕他的生活一无挂虑,可是只要看到天下芸芸众生的痛苦时,他的情感不能不忧伤,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中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幸福的人是正确的,我们每天不是在背着自己的重担前行,就是背着别人的重担前行。因为认识这个功能,别人的痛苦常常在提醒着我们,是否会有同样的命运。换位思考永远是理解别人的一把金钥匙。

纵观人类,痛苦是肯定的,而幸福是否定的,我不太喜欢莱恩布滋的乐观哲学,相反我认为说出一件事情的真相,不管它的结果如何,总比隐瞒真相要好,因为当我们一味乐观地教导别人时,其实是在误导别人,让一个人经过痛苦的思考而接受一个悲观的事实远比让人一个盲目的乐观要好的多。就连圣经中都是这样的教导人“说日光之下所有的都是虚空,所有的受造之物都在一同劳苦叹息,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只有日光之上才有盼望。先不说宗教的本质与来源,但人类对神明的敬拜这个现象就足以说明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宗教的种子,宗教的存在说明人类在苦难的世界中对生命意义的发问与思考,对终极永恒的思索。

回避痛苦是我们的本能,可是痛苦永远是生命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旋律。或许没有痛苦的这份压力,人类就会更加的自我狂大,而更加的放纵情欲。试想一个衣食无忧的人,没有劳作压在他的身上,他会做什么、想什么,饱暖思淫欲是最真实的写照。就连皇帝老儿都感叹爱江山更爱美人。如果没有内在的追求与向往,人类的自甘堕落比动物更加的可怕。所以痛苦有时也是对人类的一种限制。有时想来就连睡觉与死亡也是一种恩典,试想那些在麻将桌上的人们,要是没有睡眠这一限制真不知要通宵达旦多少日。人类在痛苦当中唯一做的就是升华痛苦成为思想的结晶,也算是有得有失吧。痛苦无非就是经济受损,官运不顺,失去恋人,亲人,失去生命。所有一切的物质的失去只能算是一种损失,只有真正能引起心灵悲痛的打击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痛苦。而在所有的痛苦当中有二种痛苦是最让人痛不欲生的,失去了亲人这是感受别人生命失去带给我们的一种客观的痛苦甚而引发我们主观的思考,另一种痛苦则是有一天我们也要离开这个世界。当这个痛苦来临时,那些经历过生命中亲人失去的痛苦的人仿佛有一种免疫力,因为看透了生命的底牌,而对生命有一种淡定的从容。

月儿慢慢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透过树隙洒满林中,古代多少诗人对月作诗,事实上唐诗宋词描写它的诗句不知有多少,可是它却从来不知道,一切皆因是人类赋予它的意识。所以对痛苦的感知取决于一个人的认知功能。一个白痴对于幸福毫无感觉你觉的他可怜吗?可是不要忘记他对痛苦的感知也是麻木的。

人生总让我们慢慢明白,幸福可以共享,而对痛苦的认知与承受永远是个体的,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个人不能和大家分享幸福,那么他也不会真正的体会别人的痛苦。

只是亲爱的朋友,你愿意和别人分享幸福呢还是愿意分担别人的痛苦呢。其实人性中的劣根性有时分享别人的幸福时,总是带着一些潜意识的妒忌,而分担别人的痛苦的时候又带着一丝窃喜,生活中这样的人大有人在。

如果对生命有共相的认识,就一定会有这样的情怀,一个人的幸福其实不是幸福,而人类的痛苦则是我们所有人的痛苦。我还是喜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名句。

 

 

 


文章评论

英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