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老家的东西----岁月的渐行

手机日志

      家乡的这些——还记得吗?
      地处淮河南岸、大别山北麓——信阳。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从这里横过,加上位于中部,造就了这里兼具南北、地接东西的独特风土人情。虽行政上属于河南,但无论气候、地貌、物产,还是方言、饮食、风俗都与河南的代表性的中原特色迥然有异,以至于我在电话中聊起家乡话,周遭的听者集体表示了惊诧,无奈,我只能再次像祥林嫂一样重复多次的话:我是河南的,但我们那儿不吃馒头、种的也是水稻、不说“中”……
      家乡的这种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独特的物产,儿时三天两头往山上跑,很多东西信手捻来,长大后,为生计奔波,一年也难得在家呆上十天半月,上山更是难得,加之环境的变迁,很多东西渐变模糊,下面的这些东西,你我还记得吗?

      1、这个东西叫什么呢——毛葱!春夏之交,田坎山腰,随处可见,儿时放学上学路上、放牛的间隙,总会大把大把的抽这种植物,剥开外皮,里面就是可以吃的芯,一长条状如棉花的东西,入口是一种软绵的清甜;和它搭配起来吃的另外一种“零食”,就是“牙碰”,也是外人听起来很怪的名字,一种带刺的灌木状植物,现在才知道其实它是蔷薇。掐下它在春雨之后长出的嫩嫩的清苔,剥去带刺外皮,就可以享用了,一样的脆甜,对于当年不知道什么是泡泡糖、巧克力,几乎没有零花钱的我们这些孩子们来讲,他们就是我们当年最好的“零食”。




       2、下面这个红色的果子,味道更甜美一些,有点像草莓,但和草莓的味道差别甚大,味道也很独特,名字一样奇怪——秧泡。但是极易和另外一种红果混淆,大家说那红果是蛇吃的,所以,如同妖艳的诱惑。

       3、下面这种水果(真不知道该不该把它归为水果,纠结),名字更是怪异——拐枣,但和枣子无论形状,还是味道都八竿子打不着,主要是咀嚼它的汁液,一种酸甜的味道,每逢到秋霜时节,落到地上的味道才会最美。




      4、这是一种干果在我们那叫橡子,这个可是我们小时候重要的玩具,每逢七八月份,橡子成熟,颗颗饱满,摘下,用竹签插在上面,就成了伙伴们最好的玩具,我们那叫“卷卷儿”其实应该是"转转儿”用力一搓,就可以在地上或桌子上旋转起来,还可以变换了正转与倒转。用它磨成的橡粉,可以做成和豆腐差不多,只不过味道可能会有点涩。





      5、下面这种可能大家都知道的——木瓜,其他地方也有,家乡不是很多,现在木瓜树更是愈来愈少见了。每逢到秋天木瓜成熟的时候我们会带回来木瓜,母亲都会用糖压木瓜丝,装在一个瓶子里,放一段时间后,那个吃起来,味道真的妙极了。儿童时代曾经有个愿望就是别的孩子一起去偷人家的木瓜,呵呵……
  

      6、下面这种果实,见到它,真的有种很熟悉的感觉,好像阔别多年的老朋友。在我们那叫“八月炸”,顾名思意就是八月份炸开、成熟。成熟后炸开,味道甜甜的,常常会长在山涧或者河边的密草刺洞中。



      7、幽谷香兰——兰草花,仲春时节,家乡的小路边、密林中,到处都是它的沁人心脾的芬芳,采茶回家,放学的路上,我们都会满怀一抱抱的抱回家,插在家里的花瓶中,满屋子都是香味。可惜现在越来越少见了,哎……那即将遗失的美好。
 
 
      8、映山红,也叫杜鹃花,不过我们更喜欢叫它映山红。伴着兰香时节,嫩叶初绿,漫山的红艳艳。真的:红花配绿叶,好美!
 

      10、这是一种草本植物,我们叫“牛抵头包”,是一种药材,小学时,勤工俭学,我们成群的上山,采摘这种植物,大家上山下河,三五结伴,在劳作中更加欢乐。

      11、这个就不用介绍了,原来家里就是这么堆得,只不过比这更多。
板栗
图片
      12、桑葚。我们叫“桑宝儿”,当它红的发紫就可以吃了,很入口。每到初春的时候我们会采很嫩的桑叶,然后带到学校喂我们藏在抽屉里的蚕宝宝。

图片
      13、野山楂,我们叫“毛楂儿”,水稻收割时也是吃毛楂最好的时候,能开胃,也是一味中药。

 

图片

      14、这个,让人“触目惊心”的“耳目一新”    
小时候,最让人害怕的虫子——洋辣子,它们隐藏在灌木叶子上,在你不经意间,给你温柔的一个接触……然后疼的你就可以叫了。

     15、最后介绍一下信阳的特产:毛尖,相信喜欢喝茶的同志对此都不陌生,每年一度的信阳茶叶节也办的如火如荼。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