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6大脏器排毒法

健康养生

 

 立秋后6大脏器排毒法

导语:当脏器开始因毒素而早衰,美丽也随之而去。了解脏器的排毒秉性,才能及时清除体内垃圾,使机体保持一个相对清洁的内环境。立秋时节身体排毒很重要,文艺范儿就应该从“零毒”开始,身体的干净才是文艺的表达方式。 一、肺排毒:肺主气,当肺部清洁的时候,你会发现呼吸有力,氧气充足。

肺排毒给身体氧气
毒发状况:
1、面色无光。肺管理全身的皮肤,皮肤是否润泽、白皙,都要依靠肺的功能良好。当肺中毒素比较多时,毒素会随着肺的作用沉积到皮肤上,使肤色看起来没有光泽。
2、便秘。肺脏和大肠是一套系统,当上面肺脏有毒素时,下面肠道内也会有不正常淤积,就出现了便秘。
3、多愁善感。毒素在肺,会干扰肺内的气血运行,使得肺脏不能正常舒畅胸中的闷气,被压抑得多愁善感起来。

最佳排毒时间:3-5点
如何排毒:
百合提高肺脏抗毒能力
1、饮食:百合提高肺脏抗毒能力
肺脏向来不喜欢燥气,这样很容易导致积累毒素。蘑菇、百合有很好的养肺滋阴的功效,可以帮肺脏抗击毒素,食用时加工时间不要过长,否则百合中的汁液会减少,防毒效果要大打折扣。
2、穴位:弹拨腋下极泉穴
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第一要穴,它位于腋动脉搏动处,经常弹拨极泉穴,有流通气血,养护肺部,宽胸理气的作用。固定食指、中指并使指尖轻轻上扣,一前一后地来回弹拨条索状物就可以了。但是弹拨时并不是越用力越好,弹拨力度应柔和。
呼吸打通任督
3、动作:靠呼吸打通任督
人体有任督二脉,而督脉的端口在舌头上,任脉的端口在舌下。平时呼吸时,督脉和任脉同时断开,如果你在呼吸时用舌尖顶住上颚,两脉就能接通,人体气息就能转化自由,加速肺部排出浊气。每天清晨进行10分钟这样的呼吸练习,两周即可出现明显效果。
4、生活方式:享受喜剧时光
导息是中医滋养肺部的方式,看喜剧片能获得与导息同样的养肺方法,大笑时你的呼吸能瞬间加快加深,让你不自觉地快速深呼吸,不仅能激活肺部细胞,还能加速肺部排毒,让你身体变轻快。
二、肾排毒:肾藏精,是维持生命、滋养器官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
肾排毒促进生长发育
毒发状况:
1、面部或者身体水肿。肾脏管理着身体的液体运行,当液体在体内无法正常运行时,身体就会水肿。
2、疲倦感增加。当肾脏负荷过大,还会使人感觉四肢无力,体倦思睡。
最佳排毒时间:17点-19点如何排毒:500ml豆浆保肾气
1、饮食:500ml豆浆保肾气
豆浆的营养价值已远远超过了牛奶和鲜榨果汁,丰富的大豆蛋白让它具有很强的护肾作用。每天喝500ml左右的豆浆,能够让你保持平衡的肾功能,保护体内精气。
2、穴位:天突穴、廉泉穴最有效
天突穴位于颈部前面,两锁骨内侧,每天点压天突穴,能有效使肾经运行通畅,还有补阴的功效。廉泉穴位于颈部正中线上,经常用大拇指点揉,能强健肾功能。晚上身体敏感度比较高,可以在每晚睡觉前,反复按压这两个穴位。

让双脚充分吸足地
3、动作:让双脚充分吸足地气
肾排毒时段,很多人都开始为一天的工作收工,以便尽快享受家庭生活。而在此时,却是肾经最忙碌之时。放下手中的工作,脱下鞋子,让脚面紧贴地面,全身向上提拔的同时,让双脚抓地,坚持3 分钟。此时就可以有效地刺激肾经穴位,让身体内的液体循环达到通畅。
4、生活习惯:别再睡前喝太多牛奶
喝奶后的两个小时是牛奶中的钙质通过肾脏排泄的高峰期,如果这个时候处于睡眠状态,在尿液浓缩的情况下,肾脏内的钙会在短时间内骤然增加,从而增加患结石的风险。建议在睡前少喝点牛奶,把牛奶量控制在200ml之内。

三、心排毒:心主脉,气温渐渐攀升,人的心火随着天气慢慢攀“升”。
心排毒降心火
毒发状况:
1、舌头溃疡。舌与心脏相通,如果溃疡长在舌头上,则是心火旺的表现。
2、额头长痘痘。当心火旺盛变为火毒之时,更会在额头上出现痘痘。
3、失眠。心脏毒素无法排除时,会影响睡眠,并出现胸闷、刺痛的现象。
最佳排毒时间:11点-13点如何排毒:
来杯冒热气的热可可
1、饮食:来杯冒热气的热可可
可可中含有非常丰富的多酚成分,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调节新陈代谢,有助于心血管系统健康,尤其对心脏的健康有利,还能降低胆固醇含量。
2、穴位:左右手交替按压少府穴
少府穴位于掌心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按压这个穴位不妨用些力,力度以不致疼痛为准,左右手交替。
深呼吸放轻松
3、动作:深呼吸放轻松
当心包经开始工作的时候,你可以平躺,双臂轻松地置于两侧,深呼吸几次。接着收紧脚趾头部位的肌肉,数三下,然后放松。按照该方法放松身体的每一组肌肉群,整个过程均要保持深呼吸。
4、习惯:午后小憩一会儿
午时是心的“主时”。心经当令的时间,不宜做剧烈运动,可以静卧闭目养神或小睡一会儿,但午睡不宜超过1个小时,否则易引起失眠。  
四、肠排毒:肠主津,作为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环境,直接决定你是否可以保持年轻状态。
肠排毒让你年轻
毒发状况:
1、下巴长痘。肠道毒素不能清除就会积累宿便,从而使下巴出现痘痘。
2、肌肤迅速老化。如果不能及时清空肠道,人体废物会在肠内产生达120多种毒素,换来的是皮肤的加速老化,面色暗黄无光泽、皱纹加速形成、色斑加重。
最佳排毒时间:5点-7点如何排毒:
海带加速肠蠕动
1、饮食:海带加速肠蠕动
中医专家指出,海带中富含的碘可促进血液中三酸甘油酯的代谢,并防止血液酸化,有助于润肠通便,而且热量很低,膳食纤维丰富,能加速肠道的运动。
2、穴位:按压天枢穴
天枢穴与肠道联系紧密,既能止泻又能通便,它位于肚脐两边左右各三指宽,睡前用双手食指指端同时回环揉动天枢穴50-100下,逆时针顺时针方向各重复一次。
用力蹬腿刺激小肠经
3、动作:用力蹬腿刺激小肠经
午餐后20 分钟,用力地后蹬腿,就可以刺激小肠经,让小肠有效蠕动。而且,还可以解决午后的春困问题,让下午的生活、工作更加清醒。
4、生活方式:大口喝水助排毒
大口大口喝水其实是最简单最快速的倡导排毒法,当人的吞咽速度加快时,肠道会得到强有力的刺激,身体中的脂肪毒素会首先被倡导排出体外。

五、脾排毒:脾主运,有消化、吸收转输营养养物质和水液功能
脾排毒助消化
毒发状况:
面部长斑。当身体的湿气过大时,脾脏的功能就会受到威胁,导致脾脏的消化排泄功能不佳,让毒素沉积于此,如果沉积在脾脏的毒素不能顺畅排出,容易出现面部长斑等现象。
最佳排毒时间:09点-11点如何排毒:
时不时吃点酸
1、饮食:时不时吃点酸
常吃酸味儿的东西可以帮助脾脏排毒,如乌梅、醋,都是用来化解脾脏中沉积毒素的最佳食品,可以增强脾的消化功能,使毒素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出体外。
2、穴位:商丘大横助排毒
试试按压商丘穴,它位于内踝前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该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钟左右,两脚交替做。也可以在上午9点到11点时,按压位于经过脾经的大横穴,以肚脐为起点绕腹部画圈,再以乳头为起点向下延伸,两条线的交叉点即是大横穴。可以促进脾经的畅通,从而增加脾脏钝感力,增强营养吸收,加速毒素排泄。
轻捶小腿提升脾功能
3、动作:轻捶小腿提升脾功能
跷起二郎腿,任意一只手攥起拳头轻捶小腿处,连续敲打5 分钟。因为脾经经过于此,对此处的轻轻捶打可以刺激脾经运动,提升脾功能,让长期淤积于此的毒素顺利排出。
4、生活方式:餐后微运动
餐后是最容易产生毒素的时刻,食物如果不能及时消化或吸收,毒素就会积累在脾胃。所以,饭后不妨走动走动,但不宜剧烈;也可以活动脚趾及脚部,练习用脚趾抓地,促进脾脏排
毒。
六、肝排毒:肝藏血,让肌肤如桃花般水润粉嫩。
肝排毒让肌肤水润
毒发状况:
1、情绪容易抑郁。肝脏是体内调控情绪的脏器,一旦肝内的毒不能及时排出,阻塞气的运行,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良情绪。
2、偏头痛,脸部的两侧长痘痘。脸部两侧以及小腹,是肝经和它的搭档胆经的“一亩三分地”,一旦肝的排毒不畅快,自己的后院就会先着
火。
最佳排毒时间:1点-3点
如何排毒:
牛蒡固气又排毒
1、饮食:牛蒡固气又排毒
牛蒡是日本人气最高的养肝食品,你也可以在国内大型超市买到。他能振奋元气帮助肝脏排除毒素,如果你最近电脑使用过度,眼睛劳累,可吃些牛蒡缓解。
2、穴位:轻柔太冲穴
太冲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钟,感觉轻微酸胀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气,两只脚交替按压。
每天按摩耳朵3、动作:每天按摩耳朵
用双手食指和拇指指腹分别捏、揉左右耳尖半分钟;然后捏揉左右耳垂,先轻轻捏揉半分钟,使耳垂发红发热,再揪住耳垂向下拉,反复拉10次;最后右手绕过头顶,用食指和拇指夹住左耳耳尖向上提拉10次,换左手同样方法即可。
4、生活方式:保证深度睡
肝经的值班时间需要人体处在深睡眠阶段才能给肝脏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此,懂得放松自己,并在11 点时关掉卧室的灯才是最佳选择。
 

文章评论

爱海无边

[一个完全无我的人,一个视你如他自己的人,他爱你的方式可能很多样化,但他最关心 的当然是让你获得和他一样的解脱。为此他可以和你一起喝酒,也可能揍你一顿,可能给你讲佛法,也可能和你讨论女人,只要可以将你导向解脱,他不在乎做任何 事。他也不期待你有某种回报,因为他没有自我需要被喂养。他不需要计算付出的爱和收到的爱是否均衡,因此他的爱是真正的爱,而不是我们假模假式的爱。】在这个世界里,完全无我的爱,很多时候也常被人误解,忽视,或者引发贪婪与轻视,尤其是在家人之间,会被当成理所应当的付出,并且会得寸进尺的要求加倍付出。所以,在无我的付出中,【他可以和你一起喝酒,也可能揍你一顿,可能给你讲佛法,也可能和你讨论女人,只要可以将你导向解脱,他不在乎做任何 事】依据对方情况去付出,或索取,或要求,也是无我的表现。

爱海无边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养生禁忌篇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还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们都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由此可见立秋日为何种天气是如此的重要。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   拒绝秋膘防肥胖   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所致。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另外,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在秋季,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首先,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其次,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活动。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既可游山玩水,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秋季养阴防滥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具体包括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事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慎食秋瓜防坏肚   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夏令大量食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立秋过后慎吃水果多饮鸡、鱼汤   立秋过后,进入水果丰收的季节,但吃水果并非多多益善,吃多了也会影响健康。比如:苹果富含糖类和钾盐,患有肾炎、糖尿病、冠心病者应少食;吃梨过多会伤脾胃、助阴湿,使胃肠功能失调,胃寒腹泻者应忌食;葡萄含较多柠檬酸、苹果酸等,糖尿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立秋会带来“秋燥”的有关疾病,应该多吃润肺的食物,饭前多饮鸡、鱼汤等。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萝卜、西红柿、豆腐、藕、蜂蜜等。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饮酒。   立秋伊始早防“燥”   尽管秋燥对人体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但防治之法也颇多。正所谓:“木之为舟,无水不行;治燥之法,以润为贵。”秋日在饮食上要注意滋养津液,可适量饮开水、淡茶、豆浆等饮料,并适当选食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荠、柿子、百合、银耳等。要少吃辛辣、油炸、烈性酒及干燥的膨化食品,因为此类食品易生燥化热,多食无益。[ft=,,verdana][/ft]

大爱无疆

一二三四五,防止秋老虎。流感要预防,饮食应得当。室内常通风,起居有规律。茶水去秋燥,鸭肉此季好。少辛辣油腻,秋膘慎重补。★秋季养生: 白色食物含纤维素及抗氧化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功能、预防溃疡病和胃癌、保护心脏的作用。如冬瓜、花菜、莴笋、大蒜。 黑色食物有通便、补肺、提高免疫力和润泽肌肤、养发美容、抗衰老等作用。如黑芝麻、黑糯米、黑木耳、黑豆、香菇。 红色食物有助于减轻疲劳,并且有驱寒作用,预防癌症、增强记忆力、减轻疲劳和稳定情绪。如红枣,草莓、山楂、番茄。 蓝色食物可以健身强体,帮助消化,增强免疫力,美容保健,抗辐射等,如黑草莓、樱桃、茄子、李子、紫葡萄等。

大爱无疆

黑木耳含有丰富的植物胶原成分,它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对无意食下的难以消化的头发、谷壳、木渣、沙子、金属屑等异物也具有溶解与氧化作用。 玛瑙夫人石玉小筑 2014-10-15 14:55:41 黑木耳中铁的含量极为丰富,为猪肝的7倍多,故常吃木耳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玛瑙夫人石玉小筑 2014-10-15 14:56:00 黑木耳含有维生素K,能减少血液凝块,预防血栓等症的发生,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 它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经常食用可防癌抗癌 14:56:49 玛瑙夫人石玉小筑 2014-10-15 14:56:49 黑木耳具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凝、抗血栓、降血脂,黑木耳的作用降低血粘,软化血管,使血液流动动畅,减少心血管病发生。黑木耳还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经常食用利于使体内产生的垃圾及时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