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往事16——永兴岛,中国南海的航空母舰
个人日记
本来,我早已过了早起只是为了去看日出的浪漫年龄,但为了工作,为了把我们去中国最南端采访的日出记录下来,我们尽管非常疲倦,但还是因为时间太紧,做了第二天拍摄日出的安排。
为了不错过日出时分最动人的光线,4点20,手机闹铃第一次把我叫醒。看窗外,漆黑一片,太困了!把闹铃推迟20分钟,再睡。有人告诉我们,在这个季节,西沙天亮一般在5点前后。铃响再醒,仍没天亮,却再也不敢成眠,迷迷糊糊待到曙色熹微,马上把两个年轻的同事叫醒,拿上器材直奔海边。
从西沙工委招待所到军港码头,大约400多米,而码头两侧伸向海里的防波堤,却足足有两三百米长。辨明一下方位,我们三个确认南侧堤坝上拍摄角度更好,便迎着清晨略带些椰树甜香的轻风,疾步进入预想的地点。
天色阴沉,四周堆积着一大团一大片的乌云。上涨的潮水被风激荡着,扑打得防波堤湿漉漉的。最外边靠海的两座白色灯塔临水相对,有不知名的白色海鸟翩跹其间。港内码头边有一艘军舰,隐约能看见舰上飘扬的国旗和三三两两早起的水兵。近前的堤湾里,泊着五六艘不大的渔船,凝神静听,似乎能听见船桅上的小旗被风吹得噼啪作响。
徒弟阿宁担心地说,这样的天色,一会儿能拍吗?我不敢完全肯定,但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因为在我已往的印象中,西沙的黎明从来都云霞璀璨,瑰丽无比。
我们调好摄像机位,只一小会儿,乌云的顶端已渐渐有了变化,仿佛少女脸上的酡红正慢慢漾开。再稍作迟疑,东边的云团已递次镶了金边,渐渐越来越红,越来越亮,太阳仿佛在那里开始助跑,终于嗵地一声,跃上层云,立刻霞光万道,满天的乌云一扫而净,呈现出云蒸霞蔚的绚丽景象。
按照西沙工委的作息时间,早上7点,我们回到招待所,到食堂早餐。
工委食堂就在招待所楼下,餐厅像个大教室,摆有6张8座的餐桌,1张12人的大桌。早餐是咸鱼、榨菜和白米粥,各人依量自取。
不知为什么,这样简单的餐饮搭配,在这里却味道奇好,尤其是油炸咸鱼属岛上自给,口口香鲜,令人胃口大开。整个就餐其间,总共也只看到二三十人进来吃饭。
虽然大家习惯叫工委,其实它是中国共产党西、南、中沙群岛工作委员会的简称。还有一个行政的名称,叫西沙办事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人民政府驻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的简称。
1959年2月22日,南越吴庭艳当局派遣海军窜入西沙群岛的琛航岛,劫走5艘渔船和82名渔民,撕毁和侮辱中国国旗,抢掠中国渔民财物。国家从此加强了对西沙群岛的领土保护,中共中央于当年3月1日在广东省海南新政区海口市成立了西沙工委和西沙办事处,这套两个机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合署办公制度从此一直沿用至今。
饭后,就到了工委的上班时间,我们马上与工委领导商定采访事宜,开始按计划进行采访。
为了方便工作,工委把他们唯一的一辆在永兴岛上的老本田雅阁轿车拨给我们,并指派黄科长担任了全陪。
作为军事重地,采访必须征得部队同意,于是我们第一站到了西沙水警区宣传科。不料出来接待的干事说领导正开会,我们只好立刻转入第二站,中国国土最南端的西沙公安边防派出所。
永兴岛纪念碑
早餐的稀饭
按一人一份配好的菜。在这里到处可以看到共产主义的分配机制。
工委在永兴岛上的办公大楼
琼沙轮上岛,咱们成了迎接他们的岛民
拍拍拍
工委提供的老宣传图片,主题为:驻守西沙,保卫南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