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减公务员机遇又要丧失?
民生
裁减公务员机遇又要丧失?
中国公务员人数太多,这个是公认的事实。无论纵向比较唐宋元明清,还是横向比较当今世界,中国公务员的绝对数量、相对数量都是最高的。
裁减公务员是人心所向。但总是裁不下来。朱镕基当总理的时候,曾经承诺说要裁减,并且做出了很大的动作,提出“先拆庙”,确实也撤并了一些机构。但是,令人沮丧的是,拆了几座小庙,和尚们又跑到其他庙里去吃皇粮了。总人数到底没有减下来。
为什么中国人拼命要当公务员?因为公务员待遇好。政府为什么不裁减公务员?因为公务员大多是凭关系进来的,各地掌权者不愿意裁减。同时因为中国税收特别高,能够养得起那么多人。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政府税收增幅下降甚至为负,这时候,如果中央政府要求各地缩减政府开支,那么,裁减公务员的可行性就有了。
现在,就是大好机会:经济的不景气已经非常明显。这两年来,各种经济指标都在下滑;不懂指数的人,也可以从身边很明显地感觉到经济下滑。
经济不景气,国库跟着吃紧,养不起那么多人了,裁减吃皇粮的人就是应有之举。
世界各国都是这样的。每每遇到经济不景气,总是从消减政府开支来入手(企业同时也裁员)。近些年的俄罗斯经济危机、希腊危机……都是如此,无一例外,除了中国。
中国的体制是很怪异的,总是跟世界反着来。中国政府承认这几年经济不景气,并且未来几年也好不起来,但是,有关部门丝毫没有提出裁减公务员的想法。
更为奇怪的是,最近,各地公务员的工资都上涨了。有关涨工资的消息,没有在媒体上进行多少报道,颇有关起门来悄悄涨的意思。公务员涨工资,用的是全体纳税人的钱,所以,不仅应该向纳税人公布,并且应该事先征得纳税人同意。之所以悄悄上涨,是因为多数纳税人不同意。
公务员涨工资的后果,就是裁员更难了。
这让人想起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当时,我写文章说,经济危机对其他国家是个打击,但对中国是个好事。因为中国经济泡沫太严重,需要借经济危机的东风来调整结构。中国只需要在危机来临时顺势倒下,就可以刮走很多泡沫。然而,中国人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思维还在延续,硬是要迎风而上,与趋势作对,推出所谓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当时国内某些马屁学者一片赞扬之声。我则反复写文章说“中国丧失了调整经济结构的大好时机”。事实是,4万亿导致中国经济泡沫进一步扩大。
当美国等国家走出2008经济危机、经济强劲复苏的时候,中国却迎来了经济萧条。2009年的4万亿,不仅让中国措施调整结构的大好时机,而且进一步加剧矛盾,导致现在更难调整。
此次给公务员涨工资,其作用类似2008年的4万亿。浪费了调整人员结构的大好时机。大家想一下,如果公务员工资10年不涨,并且假设限制住了贪污腐败等灰色收入,想当公务员的人数会否下降一些?如果10年不涨工资还抢着当公务员,那就20年、30年不涨工资,看看还有多少人抢着当公务员。
让市场来配置人力资源,是相对科学的。政府应该顺应经济规律,利用经济不景气来调整经济结构;应该顺应民心,利用经济下滑来裁减吃皇粮的人。可惜,两次机遇都被浪费。
今后要付出双倍、数倍的代价。
因为,该调的终归要调,躲不过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