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讲座(三十二)
个人日记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讲座(三十二)
第三十二讲、南朝政权的更迭与门阀势力的衰落(2)
二、 南齐的兴衰
萧道成称帝后,改国号为齐,史称南齐或萧齐。
萧道成原籍东海兰陵(今山东峄县),后迁居于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出身寒微。他少时从名儒受业,博学多才,并且胸怀革除时弊的远大志向,常说:“使我临天下十年,当时黄金与土同价!”(《南史·齐高帝纪》)
萧道成在位期间,采取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诸如下令禁止大族招募佃客和占山封水,又减免赋役,释放奴婢,修建学舍,兴复教育。其子萧赜继位后,也比较重视生产,责令地方官劝课农桑,同时对北魏遣使通好,北部边境一直比较安定。这一时期,江南的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又呈现出升平景象。
南齐初年,实行了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对混乱已久的户籍进行核定,以整顿长期存在的隐漏和假冒现象。晋宋以来,江南人口不断增长,但国家户籍上承担赋役的编户齐民却未见增多,这里既有一般民户为逃避赋役而迁徙流亡和假称残疾或冒充僧侣,造成板籍脱漏等原因;也由于庶族寒门篡改户籍,假冒门阀世族从而享有免役特权所致。
为了扩大政府控制的赋役征发对象,从南齐初年便开始雷厉风行地推行检藉,发现私改户籍而与实际情况不符者,一律“却籍”,退回本地予以改正,并罚充远戍。但由于负责检藉的官吏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结果不仅没有使户籍得到澄清,反而造成更大的混乱,并引起却籍户的普遍不满。
齐永明三年(485年),浙江富阳人唐寓之乘机聚众起义,三吴地区的却籍户纷起响应。义军队伍很快扩充到3万余人,相继攻陷富阳(今浙江富阳)、钱塘(今浙江杭州)等地。唐寓之在钱塘称帝,国号宋。后来,齐武帝萧赜虽然镇压了这次起义,但反检藉斗争仍未停息,南齐政府不得不被迫停止检藉。
永明八年(490年),齐武帝下诏宣布恢复宋末以来所注户籍的原状,并且允许被罚到边疆去戍守的却籍户返回原籍。南齐政权承认“冒籍”的合法性,反映了寒人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及门阀世族传统地位的动摇。
南齐建国不久,皇室和官僚贵族便走向奢侈腐化,竞相聚敛民财。武帝萧赜驾崩后,诸王争夺皇位,残杀不已,朝政日趋混乱。先后继位的5个皇帝大都专事享乐,不亲政务,统治集团内部倾轧比刘宋更为严重。
齐明帝萧鸾通过宫廷政变夺得皇位后,大肆屠戮,先后诛杀12个亲王。东昏侯萧宝卷更为残暴,他怕皇位被篡夺,竟把高帝萧道成和武帝萧赜的子孙几乎全部杀掉。中兴二年(502年),雍州刺史萧衍乘皇室骨肉相残、朝政衰败之机,起兵进入建康,废黜齐和帝萧宝融而自立,南齐亡。
文章评论
淡~雅(又被禁恨死老腾)
先生早上好!
沉默是金
争来争去的,既苦了老百姓,自己的位子还坐不稳,为何呢?[em]e132[/em]
携阳光同行/星儿
欣赏了,[em]e100[/em][em]e142[/em][em]e160[/em]您是个很有才华的老师!![em]e179[/em][em]e177[/em]
月間清泉【冰涵】
[em]e160[/em] 尽管忙碌,时刻惦念,友情不减……
睿诗逸珺(暂停)
欣赏
碧晴空
老师好[em]e160[/em]
君子兰
详尽精彩的历史讲座,有时间慢慢赏读!问好先生![em]e160[/em]
冷如冰
周末快乐!
梧桐雨
学习历史,谢谢白水老师![em]e163[/em][em]e160[/em]
傲雪寒梅
看望水哥,学习历史,不愧是历史专家,学习了。
碧荷凝露(被禁言)
学习历史,阅读内涵,祝好晚安!
淡淡芬芳
古今如此,只有心胸狭窄的人,为了自己名利不顾卑微手段!
淡淡芬芳
依韵 学赋 附古人诗崔颢:《长干曲》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赏荷》 作/芬芳 偷闲心寄景,漫步赏湖塘。 笙曲谙然醉,引神入故乡。 古人诗:商 歌 [宋]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春情》 作/芬芳 风光处处美,诗赋好三春。 馥郁薰天下,岚画醉仙人。 《遗爱寺》 [唐]白居易 弄日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漫步田间》 作/芬芳 紫陌奇葩艳,幽香覆远行。 莺鸣随睇处,似伴玉娥声。
芙蓉丝花(加原创诗友))
【五律】武侯祠 文/芙蓉丝花 逐鹿走群雄, 茅庐起卧龙。 风云开盛业, 日月照孤忠。 操懿真如虎, 关张岂是熊? 三分非素志, 八阵盼成功。
斓莹火
见识渊博好学位[em]e179[/em] 无私奉献人人赞[em]e179[/em]老师辛苦了[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