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讲座(四十)
个人日记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讲座(四十)
第四十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
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5)
(三)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从孙吴以来,江南大土地所有制就不断发展。东晋南朝时期,随着北方大族的大量南迁和门阀制度的鼎盛,南北大族凭借政治、经济特权肆意占夺土地和人口,以门阀世族为主体的大土地所有制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
如侨姓大族谢安的孙子谢混一家拥有“田业十余处,僮仆千人”,谢混夫妇死后,仍有“资产巨万,田宅十余所”(《宋书﹒谢弘微传》)。吴姓大族孔灵符原有产业甚广,又于永兴(今浙江萧山)立墅,周围30里,水陆田地265顷,含带二山,还有果园9处。
这一时期,南方大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向山林川泽延伸。南朝各代政权虽然多次颁布禁占山泽和限田法令,但大族照旧占山封水,迫使统治者不得不改禁占为限额。宋孝武帝时的“占山令”,打破了“山泽之禁”的古老传统,使大族占夺山林川泽合法化,因此这种限制难以收到实际效果。
随着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大地主田庄经济进一步扩大。这时的田庄,也称田园、田墅、山墅、别墅、别业等等。它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一种组织形式和经济实体。这些田庄占地很多,除了建有供地主生活起居和颐养消闲的设施外,主要用于经营生产。
田庄里各业并兴,不仅种植粮食作物,也栽培蔬果、林木和药材等,还有养殖及纺织、酿造、制瓷等手工业生产。生活用品基本上用于消费,以满足田庄主的生活所需。谢灵运的《山居赋》曾称许自己的田庄里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可以“谢工商与衡牧”(《宋书﹒谢灵运传》)。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治家篇》说,当时田庄是“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田庄的生产采取租佃制经营,田庄主与佃客对半分取生产品,或者直接组织生产,收获物全部归田庄主所有,而拿出其中的一部分供给劳动者养家糊口,以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在田庄内部得以维持。
东晋南朝时期,寺院经济和僧侣地主势力也有发展。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佛教极为兴盛,寺院遍及各地,僧尼日益增多,仅建康城就有佛寺500余所,僧尼达10万人。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当时寺院林立的生动写照。
当时的寺院一般都拥有大量的田产和劳动人手。寺院僧侣地主不仅奴役从事劳动的下层僧尼,还荫庇许多佃客。寺院除经营农业生产之外,也兼营商业和放高利贷。寺院经济的兴起,进一步促进了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文章评论
蜜蜂(拒聊)
水哥,早上好![em]e160[/em][em]e160[/em]
《紫韵》
[em]e160[/em]
柔蓝一水萦
[em]e160[/em]
清风徐来范安萍[拒聊拒群]
[em]e179[/em]
清风徐来范安萍[拒聊拒群]
人生感悟/打油诗* 文/清风徐来* 生活就像一场戏,你可千万别在意。 面壁反思常惊喜,小肠唧唧必自毙。 换位思考交善友,处事胸怀开天地。 东边日出西边雨,美好未来靠自己。 何惧人生风波起,遇到问题不着急。 夫妻本是同命鸟,遇到磨难更相依。 穿谷踏云跨小溪,淡然面对创奇迹。 春风得意须警惕,当心自傲马失蹄。 擦亮双眼远狐友,远离是非惜知己。 安分守己过日子,下好人生这步棋。 世上美女何其多,雅致欣赏不着迷。 花开花落应时序,萧瑟残败不必凄。 人到世上不容易,何必较真叹别离。 如果遇到不如意,为了身体别生气。 尊老爱幼须牢记,中华传统在心里。 社会和谐大家造,握笔迎风把福题。
清风徐来范安萍[拒聊拒群]
七律**游园有感* 文/清风徐来* 菱园漫步显精神,松骨舒怀透气新。 灿灿红桃如粉面,幽幽翠竹似青春。 莺梭织锦孩提梦,燕剪裁云墨迹陈。 忽见折枝心欲碎,劝君要作惜花人。
冰洁玉清
[em]e183[/em] 拜访兄长,欣赏佳作![em]e179[/em]
路ˇ飞.扬——芷云
南方大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使大地主田庄经济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带动了寺院经济和僧侣地主势力的发展。寺院经济的促进对江南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是有突出贡献的。[em]e160[/em]
雨潇潇
《牵牛花》一篱碧翠何染尘,玉丹杯酒向朝吟。莫道清风无傲骨,自有柔情喻佳人。 《牵牛花》细叶瘦须任攀爬,玉盏披露吟有佳。素颜只待春风顾,朝朝牵牛在农家。 《牵牛花》豆蔻春风不识愁,一架藤蔓倚壁幽。素粉向阳花开早,蜻蜓蕊上唤牵牛。 《牵牛花》缠缠绕绕几轻身,蓝紫红白开彼邻。谁慕朝颜曾带露,自有蝶心较风尘。[ft=,3,宋体][/ft]
雨潇潇
《牵牛花》风骨柔情何自夸,引蔓高歌向天涯。才将晨色醉眼看,已是意浓月又斜! 《牵牛花》鸡鸣声声惊牵牛,一朵朝阳一朵羞。叶蔓须卷腾空去,轻风饮露一盏收。 《牵牛花》竹篱茅舍几居藤,玉盏盛露引清风,闲心半约浅浅意,声以吹到邻墙东。 《牵牛花》玲珑玉盏竹篱边,碧叶纤纤任须牵。蔓枝才引东风顾,总惹蝶心是朝颜。[ft=,3,宋体][/ft]
斓莹火
欣赏佳作!看望哥哥!祝夏安![em]e160[/em][em]e156[/em][em]e163[/em]
一泓秋水
拜读[em]e163[/em] ,大哥辛苦了[em]e160[/em]
依依
品读您一篇篇佳作,好像又回到了久违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