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人言苛政是榷茶,妻子衣衫未敢加。[1]
秋粒春芽颜色好,欧王枉费议官家。[2]注[1]:榷茶制,即中国古代茶叶征税、管制、专卖的制度。其始于唐代而终于清咸丰之后。榷之原意为独木桥、独木舟,此引申为专卖专管。
[2]:宋嘉祐四年欧阳修奉诏起草颁布的《通商茶法诏》,由于损害了少数人的利益,欧阳修等人又上疏提出了通商茶法的所谓“一利五害”,王安石针对这一观点作《议茶法》一文批驳了他们的观点,并作有《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法利害见寄》一诗。
(二十二)
夜阑无语对空杯,茗嗅随风唤不回。
欲借邻家人去我,妪怜叟怨几徘徊。
(二十三)
梅下红衣玉蕊怜,一池春水一池烟。
青禽羡我山居客,半是茶人半是仙。[注]
注:青禽,也就是青鸟。
(二十四)
人问解茶何解之,孑然木纳我无辞。
云中滋味云中解,自是危岩第一枝。注:纪晓岚有言云:“知不解者,以不解解之。”又有寺联云:“世上法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人间事了犹未了何仿以不了了之。”二者皆有同工之妙,所谓茶者不亦此同乎?
(二十五)
梅笑春风沾雨露,一生看尽是浮云。
西窗剪炷拈红袖,雪月花时谁忆君。
(二十六)
李杜文章读几行,有兴无句断柔肠。
一杯在手诗魂爽,吟得江山万里长。
(二十七)
梅轩听雨漏如纱,燕子飞来觅旧家。
我向村翁曾借酒,疏篱不远是茶花。
(二十八)
柴门此日冷黄昏,沽酒煎茶染月痕。
野径迷人花一树,且将心事付诗魂。
(二十九)
满轩芳气破人禅,三昧无缘拜玉川。[注]
我问君心何所似,一芽一啜一神仙。注:玉川,即玉川子,也就是卢仝。其《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为茶诗中千古绝唱,世比之以陆羽,称茶中亚圣。
(三十)
论壶思茗笑屏前,索字寻章觅薛笺。
兴浅未能诗鹤友,笔闲何处佐伯研。[注]
注:佐伯者,墨也。与杭州市zd7777君屏前论壶思茗,向我索字寻章吟成此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