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人的和睦相处也是菩提心
个人日记
现在我们很多人学佛都是学习大乘佛法的人,也就是发了利益一切众生心的人,很多人的家庭却不能和睦相处,有的和父母不和,有的和妻子不和,大部分的夫妻经常吵架,搞的人心惶惶不能如理学习佛法,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没有重视菩提心的修行,也就是我们根本没有注意菩提心而导致的结果。
在大乘佛教修持过程中,自我们初发菩提心到最终圆满佛果,在这个中间诸佛菩萨当然是我们至关重要的所依助缘,这点我们很多人都会知道。但是,很多人却不清楚,除了诸佛菩萨外,三界芸芸众生对修行菩提的作用有何等重要。从修行所依助缘的角度而言,众生与佛作用是相等的,每个修行人都必须平等去尊敬。而许多人不明白这点,只知道尊重佛陀,却不尊重众生,这是非理的观念与行为。
如果没有佛陀引导我们,我们就如同迷途于旷野的盲人,根本不可能从三界轮回中得到解脱,但如果不依靠众生,那我们菩提树之根就没有了。如《华严经》中说:“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不依众生,谁也无法生起大悲菩提心,而成等正觉。龙树菩萨也说过:“众生菩提因,若欲成佛果,于众敬如师。”众生是趋入菩提之根本助因,如果想得到佛果,即应当把一切众生与自己的上师一样恭敬承侍。
那么众生有很多,家庭就是众生而组成的,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人,在外面大家一致是一个不错的修行人,喜欢帮助别人,并且菩提心很好等等。但是就是和家庭搞不团结,经常对自己家人有很大的脾气,搞的人见人烦,我自己认为这种修行人就是有问题,因为把家庭和自己最近的亲人都没有办法融合,那么说明我们就不是真正的产生菩提心,因为一个家庭不可能都是修行人,如果自己是修行人,那么就应该承受家庭给我们带来任何的不利因素,比如说:夫妻吵架,吵架的起因不可能是因为单方面产生的,肯定是两个人都有问题才会吵架,因为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
那么如果有一个人是发了菩提心的,那么这个问题,就很简单的处理,这个发菩提心的一方,就应该知道自己的丈夫(妻子)也是众生,他因为我而不快乐,想要发泄,那么我就不应该令他继续生烦恼,应该宽容他的无理也好,取闹也罢,渐渐的他也会感觉到你的好。你自己本身也会慢慢的开始对一切周围的人开始产生同样的心理,那么这个菩提心越来越接近于真实。相反他说你一句你还他十句,那么从因果的角度来说,那就是恶性循环,有此因必有此果,你们的家庭也就越来越多的争吵和谩骂。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实践在很多事情的方面,因为谁也不愿意和一个自私的人或者嗔心强烈的人在一起,如果我们连对自己的家人也不能以菩提心相待,可想而知你对其它众生的菩提心是如何的,因为家人是我们无始以来极其贪恋的一个因素,我们对他们都无法产生菩提心的态度,怎么可能对一些毫不相干的众生产生真正的菩提心,所以我觉得一个家庭的和睦也标志着修菩提心的人是否与菩提心相应,如果相应的话,那么这个人的家庭不会产生那么多分歧的。
许多接触过密宗上师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长时间的不愿意离开上师,就是因为上师菩提心的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我们和上师呆在一起,上师绝对不会害我们,只想着用善巧方便利益我们。所以我们喜欢和上师在一起。而如果我们和一个伤害我们的人在一起,我们不管是谁都恨不得赶快离开他。所以,一个拥有菩提心的人,不管走到那里,都会受到别人的爱戴,他和公司的人也会处理好,和老板也会和睦,和朋友也不会争吵,家人也喜而乐见,周围领居也经常赞叹。反之就是另外一个局面。
有些人不明白这些道理,他们对佛像、佛塔等非常尊敬,每次见到都要五体投地的顶礼供养,但看到令自己不开心的人,马上就生厌烦心,甚至要生嗔恨去讥谤伤害。这种做法与所求的菩提完全背道而驰,也不是佛弟子应有的行径。修学佛法的目的,无非是解脱成就,如果舍弃了修行道中与佛无异的众生功德源,那就会如同只有一个轮子的大车,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菩提大道上前进。作为佛弟子,恭敬利益有情是基本的行为规范,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尊重佛陀而不尊重众生,那么他不能算是真正的佛弟子,而“敬佛不敬众”,也决不是内教的教法与行为。
那么敬众而不敬自己家庭成员,那前面的行为是根本无法保证完成。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能依与所依的关系,如果我们不能把家庭搞和睦,那么说明佛法还没有融入世间。没有融入世间,菩提心就没有建立。家庭如果搞不好,修学佛法是难上难,家庭搞好了,就说明自己在修学的道路上少了一些违缘。很多成佛的经典都有眷属圆满的讲解,并且眷属也是成佛很大的助缘,藏族有很多出家人都是由家人来供养完全道业,故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家庭融入菩提。因为本人只是思维而发此贴,相信生活中有很多实际体会的同修,望能讲自己的体会贡献我等。
广钦老和尚:烦恼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元音老人:练就“不理睬”的功夫
元音老人:谈养生之道
慧律法师:顿悟本心
赵州禅师语录(一)
赵州禅师语录(二)
赵州禅师语录(三)
赵州禅师语录(四)
赵州禅师语录(五)
赵州禅师语录(六)
赵州禅师语录(七)
赵州禅师语录(八)
赵州禅师语录(九)
赵州禅师语录(十)
沈家桢博士:观世音菩萨修持方法
《灵性的实相》非实相
止语是什么意思?
最普通的呼吸念佛法
坐禅三阶段
原来练双 盘并不需要硬来,并不需要这么痛苦!!!
憨山大师的几则修行故事
广钦老和尚:心要怎么修
广钦老和尚的「念佛三昧」
四祖道信大师悟道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悟道因缘
六祖慧能大师悟道因缘
虚云老和尚的大彻大悟
虚云老和尚纪事
虚云老和尚趣闻轶事
南怀瑾:四大皆空,你能空的了吗?
南怀瑾《禅海蠡测》之机锋转语
南怀谨:人的起点和终点(一)
南怀谨:人的起点和终点(二)
南怀谨:人的起点和终点(三)
南怀谨:人的起点和终点(四)
南怀谨:人的起点和终点(五)
南怀谨:人的起点和终点(六)
元音老人:念佛看见妄念是好事
索达吉堪布:烦恼现前时,如树安住
索达吉堪布:李娜的出家
“我慢”比贪嗔痴更毒,最障碍学佛人进步!
八字的准确率到底如何
不要把信佛信的那么痛苦
禅修的好处
出离心不是逃避心,它是一种勇敢面对的心
从睡眠中学习禅定
禅修感觉种种
打坐入禅定的八点心得
独自上殿的比丘尼
佛牙的故事
姑娘,你这么年轻,怎么也信佛啊?
她就这样往生了?她不是在睡觉,也不是在禅坐
克服昏沉
练双 盘的经历和循序渐进双 盘法
女性修行者—叶曼教授详细修行过程
如何看待梦和修行中的境相
提高修行的一个简便窍诀:修行定会日飞猛进
无我的故事
修行人要放下这六种畏惧
修行有没有进步,有5个标志
修行中的那些事儿
与家人的和睦相处也是菩提心
这位老人家功夫了得
真正的出离心
只有一字——虚云老和尚最后的遗言
我和一位禅者临终前的生死对话
最令人敬仰的四个老实念佛人
最没有智慧的高僧
禅宗小故事(一)——放下什么?
禅宗小故事(二)——百年一梦
禅宗小故事(三)——哪里没有佛
禅宗小故事(四)——除却心头火
禅宗小故事(五)——泥泞路上
禅宗小故事(六)——自伞自度
禅宗小故事(七)——本来面目
禅宗小故事(八)——“三皈依”的故事
大悲寺一天一夜人间少苦八百年
在大悲寺一年的生活纪实(上)
在大悲寺一年的生活纪实(中)
在大悲寺一年的生活纪实(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