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和孩子平等对话,学着和孩子一起长大
家有儿女
女儿今年17岁了,仿佛只是眨眼的工夫。细想起来,在她成长的路上有太多值得回忆和拣拾的细节。如果要说心得,我只想说,养育儿女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走向自我完善的过程。
因为女儿我对“身教重于言教”这句话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是教师,又因为要“笨鸟先飞”,所以常常把陪孩子搭积木、看连环画和讲童话故事的时间用于备课、批改作业或进修提高,女儿在她三年级时的作文中曾经写到:“每天晚上我都是看着妈妈的背影入睡的。”也正因此,她从小养成了安静、耐心、做事认真的习惯。又因为书桌上、床头柜上到处堆得都是书,所以她从小就乱读一气,我也不加干涉和引导,但这种泛读也让她获益匪浅。记得小学时,有一次学校组织他们参观沈钧儒纪念馆,回来后要写作文,她就在作文的开头引用了陶行知先生写的《留别沈钧儒先生》,非常贴切,博得了老师的称赞,而这正是她读《行知的诗与歌》留下的记忆。我一直都订《语文报》,她小学时就读《语文报·初中版》,到了初中不仅读初中版的《语文报》,也读高中版的,现在每次和我交流阅读收获时,她总免不了加上一句“那时候我怎么读得懂呀”。我想关键不是能否读懂,而是这种对于阅读的兴趣。我要求上进做事一丝不苟,为人善良待人真挚诚恳,这些都在她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并逐渐成为一种意志品质。对此我是欣慰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刻意要给她什么,并且常常因为自己的疏忽和不精细而自责,但是耳濡目染,我的言行举止、个性品行已经给予了她积极的影响。从中获得的启发是对孩子的教育需要做父母的躬身垂范。
因为女儿我学会了倾听和分享。汪曾祺有一篇小文叫《多年父子成兄弟》,我很喜欢。不知不觉中我和女儿也变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我们彼此倾听和倾诉。上小学时,每天我下班回家,她总是急不可耐地把一天中学校发生的事、学习中的收获以及和老师、同伴相处中的快乐和烦恼向我倾诉,我在获得惊喜和快乐的同时,也对她有了一个动态的了解并得以相机诱导。这样的习惯现在基本不变。我们的交流没有集中和固定的时间,通常是在晚饭时、饭后散步或陪她锻炼身体时,这样的交流我们都觉得很需要也很享受这个过程。记得八年级时,她在科学学科的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有些迷茫,当时她对我有一个请求,希望我能为她找一位辅导老师,很郑重其事的。我一方面理解她的心情和心愿,另一方面我感到请辅导老师并不是解决学业问题的很好途径,或许还适得其反,比如不利于信心的建立和自学能力的培养。经过考虑,我俩进行了一次认真的交谈,我们一方面分析了现状,同时也探讨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并且相约共同努力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如何。女儿果然不气馁,为了学好科学她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并且时时向老师求教,在老师的帮助下,她不仅克服了畏惧心理,成绩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真的令人欣喜。女儿是聪明的,她对于色彩的敏感,对于音乐的天赋,对于语言的感知力都令我折服;女儿也是明辨是非的,她对我偶尔违反交通规则会提出严肃的批评,她对我的一些处事方式也会提出善意的建议,她让我体会到自身的局限并且努力做得更好;女儿也是能干的,她不仅好学习还乐于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并且在活动中显示了自己的才华,而我也常常请她当参谋,比如要开课了,请她为我的设计提些意见,要讲话了请她为我在措辞和语气语调上把把关等。真的一路走来,我们相互理解和支持,特别有感触的是只要我们放下做大人的架子,其实我们从孩子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影响本身也是双向的。
不知在哪篇文章中读到这样一句话,大意是只要孩子成器就天天是妈妈的节日。我想我们对于“成器”的理解固然会有不同,但在我看来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向上就天天是妈妈的节日。我们不能对孩子要求的太多,其实倒是我们做大人的要蹲下来和孩子平等对话并且学着和孩子一起长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