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我佛--修行问答(二)

个人日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1问:听说中脉及左右二脉通后就是报身成就,可有此说法? 
 

答:这好像是外道、邪门的说法。我们的色身是业报身,不是佛报身。你在这色身上做工夫,是大大的错误,你如此修法,直到弥勒佛下世,亦成就不了佛。

42问:密勒日巴尊者已至修行是个大妄念,不修亦是大妄念。的境界。但却厌烦酬答施主,希望往雪山修行。为什么?是习气未尽么? 
 

答:其实话已说尽,还要请他说法,说一句无说之说:到雪山无人处,无话说时,看是什么?会么?

43问:近来对一切有相佛法难以产生恭敬心,看得见的世界尚属虚幻,看不见的世界又如何令人产生绝对信心呢?

答:相虽属虚幻,但不是没有作用。所以说非空非有,有即是空,空即是有,二边具不能住。天空之大,世界之多,现代科学尚不能测其端倪。只有佛眼明净,一清二楚。你只一心按佛法修持,到根尘脱落时,所谓看不见的世界自然得见。

44问:如何才能振兴佛教?

答:着相的人多,无住的人少;迷信的人多,智信的人少;求佛的人多,用功的人少。出家人做佛事赶经忏的多,真正用功修行的也很少。很可惜,所以佛教才不景气。只要大家都好好地用功修行,那佛教就有希望了。

45问:我想在师父出国前,与几位同修来拜见您,聆听教诲,可否?

答:一切无住,潇洒自在是大神用。佛法精华全具于此。此外有说,皆是魔说。不见云门大师说: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何必再徒劳往返,浪费精神?还是在家安养吧。

46问:不动心,脑子是否会迟钝?

答:不会的,脑子反应反而快。不动心,不是说不起心用而是不执着假相,为它所转而已,我们知道一切事相都是假的,不动心,什么事情来了,一来马上就反应,更灵敏了。妄想多了反而会迟钝。我们做事情要善运正念,否则怎么做事?但做事时心不住相,随缘应付,没有杂念,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47问:我有时会用经书上看到的知识来评判自己的情况,这对吗?

答:是有用的。可以将自己的言行与经书上的道理对照,检查自己有什么不对。寺院里早晚课的作用,就是教我们怎么做人,明白怎么修行。诵晚课是对照经文检查自己,这一天的行为做得对不对;早课是提醒自己,这一天的行为须按经文所说去做。 
 

48问:《大集经》里说:末法时代罕一得道,这个得道是指什么?

答:解决分段生死,断思惑,证无生,超轮回而常住。末法时代众生障重慧浅,恶习深厚很难做到。

49问:怎样理解无念为宗?

答:无是无一切妄念分别,念是念真如觉性。念真如即念本性,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念念在本位上,保护它,时时刻刻见性,这是真用功。我们用功是灵活的,巧妙得很,不是死板的。

50问:处处要空,会不会落空?

答:佛法所说的空是说一切事物皆不可得,不是说无有事物也,所说真空妙有!空是空却执妄相的幻念。不是说不起妙用也,有由心得显,有而不有,所以无可执著。有人口口声声说空,但却心心著有,不行。即使真能空诸所有,不能显现大悲妙用,正是实诸所无落在空无一边。

51问:有人念弥陀心咒一千座后又去念阿弥陀佛,这样可以吗?

答:弥陀心咒就是阿弥陀佛。心咒是佛菩萨的心力,力量大,七遍咒相当于一千遍佛号。当然也应该多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因为除了深入阿弥陀佛的法界心体外,更要显现弥陀的慈悲愿海,救度方便,使自利利他的功德能圆满成就。所以心咒乃佛的心体妙能,佛名是佛悲愿外显,内外一致,体用不二,方能圆成净土的事理功德。

52问:证到佛位还会迷失吗?

答:不会的。佛经中形容它如出矿之金,不与泥沙矿石混在一块了。众生犹如在矿之金,不是没有金,但与砂石混在一起,所以迷于事物。修行断尽了无明就是去净了沙、石的纯金。就不会再迷失了。

53问:我们为什么要发愿呢? 
 

答:愿为一切事物成功之母。愿能成事。所以修行须发大愿,要成佛度众生,即不怕艰难困苦,勇猛精进,遇任何挫折也不会退失初心。人如果没有愿,碰到困难就不肯修行了。我们心中心法第一印就是菩提心印,要发成佛的大愿。成佛必须靠众生,佛是福德、智慧两足尊。没有大愿,不做度众生的事,福德从何而来?

54问:我确实感到周围的众生,有我的存在。佛感觉到吗?

答:佛是圆觉遍照,圆证普利。如果他有此感觉,就不是佛了。以你的凡夫心去度量佛的心,大错了!

55问:兜率净土与西方净土有何区别?

答:是一样的。兜率净土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净土。释迦佛是从兜率天下降的,将来弥勒佛也要从兜率天下降,而且将来的佛都要从兜率天下降。我们这个劫是贤劫,有千尊佛出世。释迦佛是第四尊佛,还有九百九十六尊佛出世。一切佛都从兜率内院下降。所以许多禅宗大祖师都是上升兜率内院去。西方,东方都不出我们本性之外、西方的净土和兜率净土无二无别。

56问:有没有极乐世界?

答:有。但非实有,乃真空妙有。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不可执著。阿弥陀佛也要退位的,由观世音菩萨继位。它比现在的极乐世界还要好。因为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大,他早已成佛,为度众生而现菩萨身。但他也要退位的,由大势至菩萨继位。所以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57问:《净土十要》对修净土者很重要吗?

答:《净土十要》实为修净土的重要典籍。惜今人多不重视,只贪便利,说什么散心念佛亦能生西。因之等到腊月三十到来,不免手忙脚乱,不能生西。

58问:我心中没有妄念,与西方净土有什么两样?

答:心体没有两样。因为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但有人说大话,心不肯空。事情来了他还著相,著相了就不是净土。理明,事跟不上,没用。著相生西方,只能是生凡圣同居土。西方有四土的不同,一者,一心用功念佛了但不知一切皆幻现,执为实有,而生事相的净土,亦得极乐庄严的受用。二者心空无住,证无生正定,了见思惑,则入方便有余净土。三者,以广大菩提悲愿,普行六度万行,四相顿空,实报妙现,则生实报庄严土。四者,果德圆极,三身圆证,四智圆明,寂光圆常,则生常寂光净土。如果只是不生妄念,心不具净土之德,则离真净土远矣!

59问:如何是戒?

答:戒者,戒你心不妄动而易于入定也,故最要紧的是心戒。心不为境界所动,于一切境,无染、无著是一切戒的根本。再由不动的妙心起饶益众生的大悲方便,处处摄受利济,方能具足一切戒的功德。

60问:善行是否主要是对治自己以往自私自利的习惯,达到无我之境的一种方便呢?

答:善行的确很重要,但不是最主要的,主要还在开智慧。者,乃觉悟不着相之人也。如不开智慧只作善事,充其量不过做个享福之人罢了。福享完了,还要下地狱,仍不能了生死。但如果明悟心性后,以菩提心去做一切利生之善行,则一切善行又能成为道上的增上缘。

61问:世上很多人不信佛,还讥笑学佛人。故要发愿救度一切众生是否很难或不切实际?是不是只救有缘众生?

答:发愿要广,不可分别有缘无缘以及亲疏远近。至于能否得度,这就须看因缘如何了,佛亦不能度无缘众生啊!

62问:要度众生,首先自己要开悟,要有神通。否则谈不上度人,人家也不信你。但如果只顾自己修法,又不度人,会被斥为自了汉。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答:你的观点错了。现在自己修法正是为了度人而修的,不是为了自己寻快乐而修行,这就是菩萨心肠的大乘法。反之,只为了自己出苦海,不顾他人即为小乘法。另外,度人不在神通,而在道眼明正,不致指人入歧途。假如以神通来度人,那么外道与魔王都有神通,他们都能度人吗?你们修法都著神通,这是大错!须知成佛不在神通而在开发般若!

63问:请问师父理上悟的和亲证的体应该是一个吧?

答:对!体虽无异,但事用不同。理悟的只是知解,遇事则非,证悟的,则能遇事不惑,对境不动。

64问:正定和普通睡眠的区别?

答:等你定功深入,睡着亦是了了分明的,而不是昏昏沉沉的。

65问:怎样才是真性妙用?

答:做事而不著相,不起二念,做等于没有做,这就是真性的妙用。乃至穿衣吃饭、迎宾、送客等等,都是自性的全体大用。顶礼十方诸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




  
 


 
 图片
 
 
顶礼十方诸佛,南无阿弥陀佛!
 

戒杀、放生、素食、供灯、念佛、消业增福、功德无量。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火莲感谢您的阅读和分享!祝您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六时吉祥!

顶礼十方诸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图片


 

图片



图片

恭祝众菩萨法喜充满,六时吉祥,深入经藏,智慧等文殊,行愿同普贤,大慈如弥勒,

大悲如观音,勇猛如势至,拔苦不倦如地藏,悲愿第一如释迦!顶礼十方诸佛,南无阿弥陀佛!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


的责任。希望众菩萨慈悲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法宝,一化为十,

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顶礼十方诸佛,南无阿弥陀佛!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