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最无耻的两个词汇

手机日志

 
中国房地产最无耻的两个词汇

 (on.cc 20141004)

 

42个城市先后“救市”之后,央行也“救市”了。地方政府“救市”,是取消限购;央行救市,是发钞票。十一长假前夕,央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全面松绑房产市场限贷政策,将楼市的信贷政策放宽,由以前“认房又认贷”到全面放宽。

这是在42城放开限购未见回暖后,有些人坐不住了,让央行出手“救市”了。

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叫“救市”,救谁的市?

如果说救地方政府的市,那就是房价越高越好,当老百姓不买房子时,要想办法创造条件,引诱百姓去继续买天价房,把钱输送到地方政府腰包。要知道,购房款的60%70%是被政府揣走了。

如果说是救百姓,那就是让房价低到多数百姓买得起,居者有其屋,安居才能乐业。而不必因为买一套房子,省吃俭用,把一辈子的心血都奉献进去。

现在的所谓“救市”是哪一种?是哄抬房价。一些地方的房价10年涨了10倍,现在刚有下降苗头,地方政府和央行就联手“救市”了。房价从5千涨到5万,现在跌到4万,能算跌吗?年年喊调控,到了收到成效时,却又重回2009年的“救市”。

所谓“救市”,救政府不救百姓。如此明目张胆的抢劫,竟然号称“救市”,这是中国房地产最无耻的词汇之一。

另一无耻词汇是“刚需”。每当有人愤怒谴责高房价的时候,就有地方官员拿“刚需”来为高房价打气:因为有刚需,所以房价跌不下去。

的确,说房价存在“刚需”似乎没什么错,因为人人都要住房,不能睡马路,想睡城管也不让睡。可是,大家想一想,什么产品没有“刚需”?人人要穿衣吃饭吧,那么,粮食和衣服也是刚需;人人要呼吸要喝水,那么空气和淡水也是“刚需”;人人要上学、看病,那么,对学校和医院的需求也是“刚需”……于是,利益集团可以把这些产品的价格也哄抬、哄抬,再哄抬。

食品服装价格不可能涨到天上,因为市场经济的供求关系制约着价格。而房地产就不同了。从1949年以后,中国所有的城市土地都被宣布为国有,农村土地则是不伦不类的“集体所有制”,实际是村长所有制。现在,农村土地被政府禁止入市,那么,等于说,政府控制了所有可供房地产开发的土地。这样,政府能完全控制百姓的“刚需”。事情就简单了。想降低房价,就扩大土地供应;想哄抬房价,就减少土地供应。

这两年,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暴涨,主要是两方面势力操作的结果,一是有意控制土地供应,二是加大货币放水。两下夹击,房价不可能不暴涨。而老百姓呢,明知道房价已经涨到天上,可还是要买,有人批评百姓“买涨不买跌”,其实,百姓是理性的,他们看到了这么多年的通货膨胀是何等严重,于是就抢购房屋内,来躲避通货膨胀。

1980年代的时候,政府“闯物价关”,导致物价暴涨,引发百姓抢购火柴、食盐等产品。当时还没有房地产市场,百姓只能抢购那些。

继续说刚需。房子再“刚需”,也不如空气“刚需”。假如政府像宣布土地归政府那样,宣布所有空气归政府,每个人要交“呼吸税”,那么,勒令每个人交出全部个人收入的50%也不多,交90%你也得交。不呼吸只能去死。

纳税人让渡一部分权利,订立契约,同意成立政府,是雇佣政府来为纳税人服务的。那么,政府就应该尽力满足纳税人的“刚需”,而不是利用“刚需”来把百姓的财富都转移到政府的腰包。

 

链接: 《高房价毁灭中国》 

            《中国“10个下降”何时到来?》 

文章评论

春天

看完真是感慨,百姓只有温饱就得知足了!别的不能奢求。也就这样了,房子是抵制通货的最佳手段。

红梅

中国房地产的“救市”与“刚需”都是官商勾结的借口,也是房价天价的罪源,更是执政者敛财的产物。朝朝代代吃亏的是老百姓,暴富的是贪官奸商[em]e115[/em][em]e115[/em]

威虎山

在内地一般百姓很难看到希望。

来成

到陕西挖窑洞住呀,为啥一定要住楼房?[em]e128[/em]做陕西移民,呵呵呵

威虎山

现在有网管,凡是审查通不过的,不是删除就是看到发表实际只有自己看到。

清儿

中石化最。。。的词汇是什么?

图瓦

房价,中国社会的一大怪圈

凌寒

王思想的博文[em]e179[/em]

一叶轻舟

都快要这样理解了:政府越救的玩意儿就越是不能碰![em]e140[/em]

涵香

瓦瓦分析得透彻!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