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义解---原觉
个人日记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讲《心经》。
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心经》就是讲“心”的。既然是讲“心”的,“心”的功能与特点,就能够向世人表达得很清楚,也能化解心中所产生的各种烦恼。因此,很多学佛的人,都喜欢念诵《心经》。尤其是在心生烦恼的时候,更是企图想用念诵《心经》的方式,来摆脱烦恼。
很多人通过念诵《心经》,也确实或多或少地摆脱了一些烦恼。由于在念经的时候,注意力神不知、鬼不觉地,从自己所烦恼的事件上,全部转移到《心经》上了。因此达到了缓解烦恼的作用。但是所烦恼的事件,并不会因此而得到彻底地解决或根治。人们习惯把这种缓解烦恼的方式,称为“调虎离山”。
谁是山?谁又是虎呢?
按常规理解,应该把能够给我们带来烦恼的事件比作虎;把无忧无虑的心比作山。但诵经时,是把我们的心从所烦恼的事件上,给转移走了。严格地说,应该是“调山离虎”。
如果只为了转移注意力,那无论念什么经,都一样能起到这个效果。《心经》为什么能化解烦恼,难道还有不为人知的神秘作用吗?
为了弄清个中端倪,我们就深入《心经》吧!
《心经》全名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般若波罗密多”是梵语,“般若” 方便解释为智慧;“波罗密”汉译为到彼岸;“多”就是已经离河登岸了。简单地说:“般若波罗密多”就是获得了圆满的般若智慧,也就是成佛了。而“心经”二字,就是强调:此经是圆满般若智慧的中心。就相当于人的心脏所起的作用。
我们知道,没有心脏生命就会死亡。虽然心脏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其它器官所起的作用。能够体现完美般若智慧的经典,就是《大般若经》。希望大家在念诵《心经》的同时,不要忘记《大般若经》。无论如何一部小小的《心经》,也是不能概括长达六百卷的《大般若经》的。
下面开始讲经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有些人把“观自在菩萨”,理解为观世音菩萨了。既然是“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在此称“观自在菩萨”呢?
其实,佛经里提到很多有名的菩萨,都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用来表法的。他们所代表的是“心”的不同的功能与特点,是为了让后人容易理解,才把“心”的各种功能拟人化、形象化了。
“观自在菩萨”所表的是什么法呢?
我们有情众生,从能记事的时候开始,就已经感觉到有自己的存在了。这就是借助了“观自在”这种功能才得以实现的。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有一个“自己”存在。同时也都知道,有一个能“发现自己”存在的功能。“观自在”所代表的就是这种功能。这个能“发现自己”的功能,与“所发现”的自己,一般情况下是一体的,是同时存在的,但有时也会出现分离现象。
例如:有些人在工作的时候,尤其是做一些熟练的、重复性工作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愣神或走神现象。我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在做某项工作的时候,已经做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但自己却不知道,也没有意识到。当忽然发现自己在干活时,就像刚刚醒过来一样,通过时间向后推算才知道,在没有清醒之前的那段时间里,自己始终是在不停地干活的,而且已经干了很长时间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了,为了工作已经达到了“忘我”的状态了,也就是修行界常说的“无我”境界。
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是“发现自我”的那个功能没有工作所造成的。忽然间清醒过来,也就是感觉到“自我”了,“我”与能“感觉到自我”的那个功能就同时出现了。所以,如果没有“观自在”的功能,“自我的感觉”也就不存在了。虽然还能继续工作,但也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之所以在“无我”的情况下还能照常工作,就是因为经常做,大脑就像电脑一样,只要输入这个程序,就会不停地重复这个程序了。此时的人,也就像一部机器,不断重复性地工作。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就很难应急处理了。所以,工伤事件,也最容易在这种状态下发生。
“观自在菩萨”,就是在强调“观自在”的这种功能。这种功能,我们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
如果这种功能不够坚固、不够强大,是很容易失去自我的。常见的附体类癔病,就是“观自在”这种功能不够坚固、不够强大,又很容易接收到来自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被大脑破译后,再加工出一个“自我”来。如果这个“自我”的势力,又超过了原来的自我,这个“自我”就很容易将原来的自我取而代之,或者出现二者并存的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附体”、“双重性格”、“多重性格”现象的产生原因。所以,强化“观自在”这种功能,是很重要的。
很多修行人都想摆脱烦恼,但由于受了“有我就会有妄想”,“有妄想就会有烦恼”的理论影响,为了断烦恼,就一味地追求“一念不生”的“无我”境界。如果达到了“无我”状态,也就进入了迷惑、愚痴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虽然不会有烦恼了,但快乐也一样不会有了。这种用“因噎废食”的方法来化解烦恼,有什么意义呢?真正的化解烦恼是在“有我”的状态下进行的,这种能力就是般若智慧。
“菩萨”是梵语,汉译为:觉悟的有情众生。每个众生所觉悟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观自在菩萨”,就是觉悟到了“观自在”这种功能。
“观自在”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观察自己是不是自由自在。“自在”,就是很多修行人想追求的快乐与解脱。
“自由自在”分两种:
一种是与束缚或烦恼相对比而言的;另一种是与束缚、解脱同时对比而言的。前者只是相对的自在,是有限制与范围的,超过所限制的范围就会不自在;而后者是无限的,无论处于束缚还是解脱状态都一样自在,这种状态才是真正的解脱。达到这种状态的人就像是一个皮球,无论怎样摆放都是正的,怎么摆放都是正好,根本不存在不正的状态。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状态呢?
我们的“心”,无论处于什么情绪状态,不管是烦恼还是快乐,都只是“心”的一种情绪状态而已。我们只要理智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认可这种状态的存在就可以了。烦恼来时,就相当于电视机的屏幕,播放了一部悲剧片;快乐来时,就相当于电视机的屏幕,播放了一部喜剧片。无论播放的是悲剧还是喜剧,也不会影响到电视机自身的功能。
我们心中产生的烦恼与快乐也是一样,只不过是脑海这个“屏幕”,播放了悲剧或喜剧而已。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对我们的身心都不会构成任何的伤害。此时,我们就是制造悲剧,或是喜剧的艺术家或导演,我们可以尽情地欣赏自己所制造出来的艺术品。
可有些人,却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去体会剧中的“悲”与“喜”。看到悲剧时就与剧中人一起落泪,看到喜剧时就与剧中人一起快乐。
如果我们学会了驾驭自己的“心”,遇到“悲剧”,就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欣赏;遇到“喜剧”,就投入到其中去享受。这就是在“有我”的状态下,化解烦恼的般若智慧。
这还不是离苦得乐的最高境界,因为“观自在菩萨”必须要主动地去“观”才能自在,“不观”就不会自在了。如果达到佛的境界,即使不主动地去“观”,也一样能自在。所以,菩萨的解脱是有为的、人工的;而佛的解脱是无为的、全自动的。
怎样才能做到“全自动”呢?
把“观”与“自在”颠倒过来就可以了,“自在观”就可以自由自在地观了。如果谁能做到以上这些,就是“观自在菩萨”了。
怎样才能自由自在地“观”呢?
这就是《心经》要讲的主题。我们看经文: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行”就是修行;“深”是指深奥难测、深不可测、无法测量的意思。在这里专指“不思议”境界,也就是“无明”;“般若波罗蜜多”就是破了“无明”,证得了圆满法身;“时”指的是时间点,也就是从“观自在”的菩萨境界,修到了具足圆满般若智慧的那个时侯,此时的“观自在菩萨”已经是佛了。
从“观自在菩萨”,到“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讲的是顿悟成佛。顿悟就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就是不借助于任何方法,而成佛的法门。也就是《金刚经》中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舍利佛的根基不适合走顿悟法门,所以,接下来佛祖就详细地讲解了。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句话所表达的,就是渐悟法门修行的全过程。修行的先后顺序是先“照见五蕴皆空”,再“度一切苦厄”。
为什么要先“照见五蕴皆空”呢?
这就如同我们想移动一棵大树,就必须要先从树根处把土挖松,然后才可以移动。“照见五蕴皆空”就是先松动坚固的“五蕴”,为接下来的“度一切苦厄”做前期准备工作。
什么是“苦厄”呢?
“苦厄”是没有固定标准的,不同的众生对“苦厄”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所以,“苦厄”的标准只是相对于不同的众生方便划分的。但是,无论以什么样的标准为“苦厄”,脱离“苦厄”也离不开改变心理,与改变物理这两种环境。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都属于“五蕴”。所以,只要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同时又能够随心所欲地驾驭“五蕴”,自然任何标准的“苦厄”,都会迎刃而解了。
《心经》就是讲:如何用“观自在”这种功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
为了大家容易理解,我先讲:什么是“观照”。
观照:分感性观照与理性观照。感性观照用的是天眼;理性观照用的是慧眼。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在《心经》中“观”、“照”二字出现的顺序是先“观”后“照”。
什么是“观”呢?
譬如:我们提着灯笼走夜路。此时,人走到哪里,灯笼就能照到哪里;灯笼“照”到哪里,人就可以“观”到哪里。因为灯笼“照”的范围是有限的,所以人“观”的范围也是有限的。
太阳高高地挂在空中,可以普照大地,这样“照”的范围就是无限的。但太阳毕竟属于物理世界的一个发光体,虽然能“照”,却不具备有情众生“观”的能力。如果我们有情众生,既具备无限的“照”,也具备无限的“观”,同时又能达到全自动,这样“观照”的功夫就圆满了。
我们是即能观照物理世界,也能观照心理世界的。但修行主要以观照心理世界为主。
怎样“观照”心理世界呢?
观照物理世界,我们需要灯光来照明;而观照心理世界,就要用心光照明。
什么是“心光”呢?
我们想一个苹果,表现在感性上,在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苹果的轮廓;表现在理性上,在脑海中就会生出一个苹果的念头。可是,这个苹果的轮廓与苹果的念头,在脑海中是怎么浮现(照)出来的?又是怎么被我们觉察(观)到的呢?譬如: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我们是什么也看不见的,如果手里拿着手电筒,光所照之处,我们就可以看到了。
可是物理世界的光明,是照不到我们心理世界的。如果没有光照亮我们脑海中的轮廓或念头,我们怎么能觉察到呢?
我们觉察到理性的念头或感性的轮廓时,就是“心光”将其照亮的时候。“心”是不会像太阳一样发光的。所谓的“心光”,也就是我们的“觉知”能力。我们的脑海中,之所以会浮现出念头或轮廓,就是被“心光”照亮的缘故,也就是“觉知”到了,这就是我们心理世界的“照”;我们之所以能觉察到念头或轮廓,也是被“心光”照亮后才观察到的,这就是我们心理世界的“观”。
念头或轮廓在脑海中浮现的时候,就是被我们觉察到的时候。站在这个角度,可以说“觉知”就是“观照”,“观照”也就是“觉知”。物理世界的“观”与“照”是分开的,是有先与后的;心理世界的“观照”是一体的,是同时的。
我们心理世界的一切内容,在没有被心光照亮的时候,就像是黑夜里的景物,我们是见不到的。当我们觉察到的时候,就是被“心光”照亮的时候。无论“心光”是否将其照亮,心理世界的一切景物也始终都是存在的。
在物理世界,我们提着灯笼走夜路,能“观”的人与能“照”的灯,始终是同步的,灯照亮哪里,人就能看清哪里;在心理世界也是这样,“觉”这个“心光”照到哪里,我们就能“知”到哪里。 “觉”与“知”就像能“照”的灯与能“观”的人一样,也是同步的。
如果“觉”像太阳一样,可以同时照亮整个心理世界,那我们就可以同时“觉知”到整个心理世界了。依照“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原理,此时的你,就像佛祖一样,可以纵观三千大千世界。站在这个角度上,祖师们才方便说:佛者,觉也。
因为大多数人的“觉照”功夫不够,所以不能“觉知”到全部的心理世界,也不能明心见性。
以上我讲的是感性观照。感性观照就是“明心”;理性观照就是“见性”。 要想达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目的,是必须要配合“理性观照”才可以。
我们继续看经文: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就是舍利佛,他是佛祖的大徒弟,智慧第一。既然叫舍利佛,为什么在《心经》里称“舍利子”呢?
“舍”在这里并不是狭义的布施,布施是有布施对象的,也有所布施之物与能布施之人的。此时的“舍”是既无施者,也无受者,更无所施之物的,也就是修行界常说的“三轮体空”。
“三轮体空”指的是一种境界,是祖师们以布施为契入点,方便接引人见到本来面目用的,也就是“无明”的空白状态。就像愣神或睡着了也没做梦的状态,或忘我地工作状态,都属于三轮体空。
三轮体空是没有能知能觉的,这种能力的“我”的。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施者、受者、所施之物”之说了。这个境界不但是三轮体空,而且连“三轮体空”也一样都“空”得无影无踪了。
“三轮体空”是属于方便说法的。很多人因不解其意,却着了“三轮体空”之相。
“利”是坚固、锋利的意思,在这里是形容“舍”的。意思是在“舍”这方面,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了。
“子”是拟人化的尊称。
“舍利子”一般指修行人死后,在荼毗时骨灰中所出现的,成琉璃状的坚固物体。
《心经》里,“舍利”是指“照见五蕴皆空”的能力,也就是能破“无明”的般若智慧;“子”指的就是“无明”的不思议境界;“舍利子”指的就是破无明、证法身的全过程。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是佛祖用“五蕴”中的“色蕴”做代表,讲如何照见“色蕴”皆空,与如何度“色蕴”苦厄的。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讲的是“有”与“无”之间的区别与转化关系。“色不异空”是说虽然从现象上看“色”与“空”是有区别的,但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既然“色不异空”,自然也就“空不异色”了。可是,佛祖为什么还要反过来,再强调一次呢?这是佛祖在教导舍利佛,驾驭“色蕴”的能力。
“色不异空”讲的是理,“空不异色”讲的是事;“色不异空”是从理上明白了,“空不异色”是从事上做到了。
“色”就是有形有相的万物,“空”就是能容纳万物的空间。“色不异空”就是把色相转化成了空相,也就是把有形有相的万物,转化为能容纳万物的空间了。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物体凭空消失了;“空不异色”就是返回来,把能够容纳万物的空间,转化成为有形有相的物质了。
“色”与“空”之间的转化,利用的是什么原理呢?
这既不属于物理原理,也不属于化学原理。因为,物理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或各种力之间发生了转化;化学是分子或原子之间,发生了重新排列组合;还有核裂变与核聚变,也只不过是原子核之间产生了变化。物理世界中,这三种物质的变化方式,都是属于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变化。依照能量守恒定律,物质与能量的总量,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而“色”与“空”之间的转化,是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制造出能量与物质的,也是可以把物质与能量再凭空消失的。
这是什么样的转化方式,依据的又是什么原理呢?
要想搞清楚其中的道理,就必须要明白宇宙万物是如何产生的。这也是很多人所关注的问题,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努力探索。“宇宙大爆炸”学说,就是科学家们在探究宇宙,以及物质起源过程中的产物。但是这个理论,还是存在一些疑点的,而且有很多内容,也只能局限在推理层面。当今的科技,也还是无法用实验去证实的。
很多宗教的教义里,也或多或少地对宇宙万物的起源问题,有各自的说法。我通过了解又相互对比之后,发现只有佛教的说法是最完美的。虽然也只是理论推测,但这个理论,可以说完美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而其它很多理论,都是不能自圆其说的,唯独佛教的理论,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我们怎样理解,宇宙以及万物的起源问题呢?
在这里,我先把“色”的概念暂时定义为:我们能摸得着、看得到的,有形有相的物质;“空”定义为:能容纳色相的空间。
按照常规,人们都习惯地认为,“空”就是空无一物的空间。本身就是最原始状态,也不存在起源问题,只有物质才存在起源的问题。无论物质是从空间之内产生的,还是从空间之外的,什么神秘地方产生出来的,最终都要放在空间里。因为物质是有体积的,所以只有空间,才能容纳有体积的物质。而空间的本质,却是空无一物的,它既不存在起源的问题,自身也不属于物质。
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色与空都是属于物质的,同样也都存在来源的问题,只不过“空间”这种物质,给了我们“空无一物”的感觉。因为,我们赋予“物质”这个概念的含义,是以摸得着、看得到为标准的。所以,我们就凭自己的感觉,自以为是地认为,“空间”是空无一物的了。从而把“空间”,从我们所制造的“物质”,这个概念里划分出来了。
我们生活在空间里,就像鱼生活在水里一样。鱼在水中,也许感觉不到水的存在,还会认为水就是“空无一物”的空间呢!但是,站在我们人类的视角看,水却是真实存在的物质。因为我们有情众生,都习惯用自己的主观感觉来认识外界,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偏激。学佛就是要尽可能地站在客观、真实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如果一味地以自己的感觉作为评判标准,这样是很难觉悟的。
“色”与“空”都属于物质,也都存在起源的问题。到底是怎么起源的呢?
“物质”与“空间”,就像是画家所画的一幅画,这幅画既有天空也有大地。天空就是空间,而大地就是有色相的物质。相对于大地而言,天空就是能够容纳大地的空间;相对于天空而言,大地就是被空间所容纳的物质;如果相对于这幅画而言,“天空”与“大地”,就只不过是涂在纸上的“颜料”而已。
画是二维平面结构,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三维立体结构。宇宙就是“创造世界”的这个画家,所画的三维立体画。三维立体画与二维平面画的区别就在于,三维立体画里的“物质”,是可以在三维立体画的“空间”里移动。相对于这幅画而言,就相当于颜料未干,还可以在画纸上流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就是一幅“颜料”永远也不会干,而且还可以自由流淌的三维立体画。
“色”与“空”的区别,就是颜料的颜色不同而已。所以,站在三维立体画这个角度观察,“色”与“空”都是属于物质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所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以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站在理性的角度,用理性观照的方法讲解的。
下面讲一讲,如何度“色蕴”苦厄,也就是如何驾驭色蕴。
怎样才算是能驾驭“色蕴”了呢?
驾驭色蕴,就是可以任意地把天空改成大地,把大地改成天空;也可以任意地改变物质的颜色、形状、大小,与其自身的属性。改变其自身的属性,也就是改变物质的性质与特点。例如:凉的可以改变成热的;软的可以改变成硬的;轻的可以改变成重的;死的可以改变成活的;无的可以改变成有的;铁的可以改变成金的;你的可以改变成我的;有情的可以改变成无情的,等等。有如此能力,何愁色蕴苦厄不能得度呀!
具备驾驭色蕴能力的人,虽然与我们一样,也生活在同样的世界里,但是,他们却随时可以站在画家的角度,并拿起“画笔”在画中画画。例如: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手拿画笔的人与一片蓝色。屏幕上的人,在蓝色周围勾画出海岸线,这片蓝色就成了海水;在蓝色上勾画几朵白云,就成了一片天空;在蓝色上勾画出几个纽扣和袖子,就成了一件衣服,等等。
其实,同样还是这片蓝色,即使不借助任何背景衬托,同样也可以是任何物质的。现实世界如果有这种人,他走在大地上如果想游泳,随便跳起来头往地面上一扎,就可以投入水中游泳了,而且可以游到大地的任何角落;随意抓起一把土,往人身上一撒,就可以把这个人的衣服弄湿;同样,捧起一捧水往人头上一砍,就可以像抛砖头一样,把这个人的头砸破;如果看谁不顺眼,随便提起来一抡,就可以像扔个皮球一样抛向空中,根本不会有什么重量,而且也可以令其停留在空中,转化为空间了;随便在墙上画个馒头,拿出来就可以吃。即使不画成食物的样子,随便拿起来一样东西,就可以当作食物吃;本来在路上正常行走的人,可以令其走入墙里;明明在没有障碍物的路上行走,却可以让你感觉到,像撞在墙上一样无法通过……。
这些功能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是很少有人能达到的,但做为一个修行人,在心理世界是必须要达到的。
如果做到以上这些内容,就具备驾驭“色蕴”的能力了。这种能力是不需要逻辑推理的,需要的是感性观照的能力,也就是真实地从事上做到了。如果做不到,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在打妄语。
虽然具备驾驭“色蕴”的能力了,但是“色蕴”这幅立体画是谁画的,又是画在什么样的画纸上的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解答这个问题的。
此时的“色”,并不是单指有形有相的物质,而是连“空间”也都属于色的范围;此时的“空”指的既不是空间,也不是物质。而是指,即能“生出”空间与物质,又能“容纳”空间与物质的“东西”。
“色即是空”是用理性观照,来表达“色”与“空”的本质是一样的。虽然本质上是一样的,但现象却是不一样的;“空即是色”是用感性观照,来驾驭“色”与“空”的。这两种不同的现象,可以互相转化。也就是说,即能随心所欲地使空间与物质出现,也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空间与物质消失。
注意:我上面所用的“生出”、“容纳”、“东西”这几个词语,是不能按照常规所赋予的含义来理解的。很多人之所以不明如来真实义,原因就是一味地按常规含义来理解佛经。
《金刚经》中,经常出现“所谓什么,即非什么,是名什么。”这种模式的语言,就是为了提示后人,不要按常规含义去理解经文。可是,我们人类又没有制造出,用来表达这一领域的词汇,致使很多佛教专业术语,都被后人按常规含义去理解了。这也是很多学佛人,不仅不能理解如来真实义,反而还给自己造成,似乎已经理解佛意的错觉了。尤其是一些自以为是,还坚信自己的理解是正确的人,最终,只能被自己所信奉的“真理”,把自己障碍在佛门之外了。
但是,这种人自己却不知道,障碍自己的正是自己所信奉的“真理”。即使被障碍了,也觉察不到障碍自己的“东西”是什么。甚至连做梦也不会知道,突破障碍之后的境界会是什么样子。这种人只能在佛祖真实义之外徘徊了。
障碍自己的“真理”,就像是经常以正面形象出现,来指挥自己抓小偷的警察一样。这个“警察”,正好就是自己所要抓的小偷。就像自己偷了自家财物的“小偷”一样,自己既是受益者,也是受害者呀!这样,即使报了案,法官也是很难为其定罪的。
佛祖也一样,是无法为其定罪的。只能告诉这些人,不要再做这些无聊的荒唐事了。可是能听话的众生又有几个呢?古往今来,众生依然还是前赴后继、一本正经地,继续做着这件荒唐事呀!
以上,我是站在宏观的角度,概括地讲了如何照见“色蕴”皆空,与如何度“色蕴”苦厄的。
至于“色”为什么“即是空”?“空”为什么“即是色”?“色”为什么可以转化为“空”?“空”为什么能转化为“色”?能够相互转化的这对“色”与“空”又是怎么起源的呢?等等。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等机缘成熟时,我再给大家详细讲解。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是提示后人,依照“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以此类推,照见“受想行识”皆空,和如何度化其苦厄的。
希望大家开动脑筋、勤加思索。如果我直接把结果都告诉大家了,大家并不会因此而圆满开悟。因为这个结果是师父证得的,大家所得到的只是师父修行的总结报告。得到师父修行的总结报告,就相当于得到了作家写的一部小说一样。随便看几部小说,是成不了作家的,也只能算是一个读者。要想成为作家,最好还是自己亲自掌握写作的技能。
我们继续看经文: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舍利子。”我前面已经讲过了,在此就不重复了。
“舍利子”这个名称,在《心经》中一共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是为了照见“色蕴”皆空,从而达到驾驭“色蕴”的能力;第二次出现,是为了照见“五蕴”皆空,从而达到照见“是诸法空相”与驾驭“诸法”的目的。
“是诸法空相。”这是概括性的总说,是站在“诸法”之外的角度讲的;如果站在“诸法”的角度讲,那“诸法”就不是空相,而是真实地存在了。
很多人因为没有分清,佛经中方便说法所站的角度,就草率地妄加理解,尤其是看到《心经》中:“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就理解为,这些都是不存在的了。
有谁真的感觉这些东西是不存在的呢?明明存在却睁着眼睛说瞎话呀!学佛不但没有开智慧,却学会在事实面前打妄语了!这样学佛又怎么能开悟呢?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是站在“色相”的角度,观测到了万事万物。然后又站在“空相”的角度,来做评判。但所用的评判标准,却是从“色相”的现象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
其实,用评判“色相”的标准,是无法来评判“色相”之外的“空相”的。因为,我们是生活在色相的世界里的,所以又只能用色相世界里的经验,作为标准来评判“空相”。因此,佛祖才方便说诸法的本质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为了迎合众生在“色相”界里,所总结出的“生、灭、垢、净、增、减”等标准,而方便解答的。如果空相界里也有众生,那里的众生不但见不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这些自然现象,就连“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概念,也是闻所未闻的。因为“空相”里是什么也没有的,包括“空相”自身与“空相”的概念,也都是没有的。
这就是“无明”的不思议境界,也就是能生出空间与色相的那个“东西”。
我们继续看经文: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因此,佛祖才说“是故空中无色。”这是说“空相”中是没有色蕴的;“无受想行识。”是说其它“四蕴”也一样都是没有的。
其实,“受想行识”也属于色蕴范畴。但是,相对于我们的主观感觉来说,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所以,佛祖就把“受想行识”与“色”分开来说了。“色”是“有相色”;“受想行识”是“无相色”,这都是属于方便说法的。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是说既没有六根,也没有六根所能觉察到的六尘。这是由“五蕴”扩展到了六根与六尘,是由粗到细的推理过程。因为“五蕴”里面包括六根、六尘,如果“五蕴”不存在了,那六根、六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是以“眼根”为代表。没有眼根,自然也就没有眼识。以此类推,其它“五识”也一样是没有的。这也是属于由粗到细的推理、证明过程。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讲如何照见“十二因缘”皆空,与如何度“十二因缘”苦厄的。
十二因缘是从“无明”开始: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心经》为了简洁就只写了两头,把中间的环节省略了。
大家注意:十二因缘的每一个环节,在这里都是先否定其存在,然后再否定其不存在。例如:“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无明”就是没有无明;“无明尽”就是无明的尽头,也就是“无明”彻底没了;“无无明尽”就是“无明”永远也不会有尽头。这也都是方便说法的。
“无明”就是不明白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既不知道什么是“有明”,也不知道什么是“无明”;更不知道什么是“有尽”,什么是“无尽”。因为“无明”的状态,是没有这些概念的。
很多人都认为,《心经》要表达的就是“什么也没有”。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否定其存在,是为了照见其“空”性,也是为了方便驾驭它,以达到度“苦厄”的目的。
下面讲一讲: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缘觉”悟到的理论。是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而总结出来的。也就是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
“无明缘行。”“无明”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什么也不明白。相对于我们有情众生来说,从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胚胎,到出生后有了记忆之前的这段时间,都可以方便说是“无明”状态。
注意:在此,我只是站在生命的角度方便说的,如果站在宇宙以及万物起源的角度,就是另一种说法了。因为生命存在与否的主要标志,就是有没有自我意识。有意识就是明白状态,无意识就是“无明”状态。也可以说,生命诞生的标志,就是从“无明”到“有明”的过程。生命的有无,“有明”与“无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适应我们人类的思维模式,在探究宇宙起源的问题上,佛祖就沿用了我们人类,从“无明”到“有明”的这种模式讲法,这是把宇宙拟人化了。
佛经所讲的宇宙万物的产生,是由“一念无明妄动”所致,就是站在这个角度方便说的。虽然把能生出宇宙万物的那个“东西”叫做“无明”,但实际上,那个“东西”里根本就没有“有明”与“无明”这码事。那个“东西”根本就无法命名,因为能给它命名的人,是不会诞生在它之前的。
“行”就是有了变化或动静了。“无明缘行”就是“无明”遇到“缘”发生了变化。“无明”到底遇到什么“缘”了呢?
“我”是诞生在有六根的肉体上的,所能遇到的“缘”只有六尘,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只要六根中有一根受到六尘的刺激,这一根就会通过神经,传导刺激到脑神经。脑神经只要一受到刺激,就会产生出意识。意识一旦产生,所意识到的内容与自我意识,就会同时出现,我们这种模式的精神生命就算诞生了。
意识的出现,就相当于一部装完程序的电脑被激活了一样,这样才可以使用。虽然我们看电脑只是一部运算的机器,也许电脑与我们人类一样,也有“自我”意识呢!只不过我们无法与电脑的意识交流,也无法感知到电脑的思维。所以,我们就把电脑当成没有生命的机器了。
同样,如果我们不能通过语言或肢体的交流,感觉到同类精神的存在,也一样是无法交流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同类就像看电脑一样,只是一部由碳水化合物,再加上各种微量元素,在女性的子宫里制造出来的机器而已。
现在大家知道什么是“无明缘行”了吗?
“无明”在没“行”之前,生命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一“行”,我们是感觉不到的,但是我们诞生之后,却可以用智慧思考、推测到“无明缘行”的那一幕。所以,这个“本来面目”大家做梦也别想见到,只能用慧眼思考到。
有没有我们能见到的“本来面目”呢?
其实,就是干巴巴的“自我感觉”。这个感觉我们每个人都有,根本也不需要修炼。但是,这个“自我感觉”永远也不会单纯地存在。只要自我的感觉一出现,所觉知到的东西就会伴随而来,也就是我们所感觉到的六尘。
什么是“行缘识”呢?
为了大家容易理解,我还是先讲:什么是“知”吧!
例如:刚出生的小孩儿,我们用手指去触摸他的眼睛,他只会呆呆地看着你的手指。只有手指触摸到他的眼睛,他感觉到不舒服时,才会有躲避的动作,这个状态就叫“知”。“知”只是单纯地感知到了。
什么是“识”呢?
当我们第二次,再用手触摸小孩儿的眼睛时,手指还没触摸到眼睛之前,他就会主动躲避。躲避的动作,就是在“识”的指挥下做出来的。是什么“识”呢?就是“手指触摸到眼睛,眼睛会不舒服”的这个经验。
“行缘识”就是有了自我意识之后,“自我”借助六根,接触六尘总结经验的过程。前面的“知”也属于“识”,这个“识”只是单纯地感知到了。下一步就会从中吸取经验了,吸取的“经验”就是识。所以只要“行”,“识”就会同时出现。“知”是感性的,“识”是理性的。
“识缘名色”指的是“自我”借助六根,发现六尘的过程。
后面的大家就容易理解了,我再讲一下“爱缘取”。
“爱缘取”不能理解为:因为喜爱,就想得到。真正的意思是:我们的心通过六根接触六尘,就会把六尘中的一切都印在心中,也就是储存在阿赖耶识里,成为种子了。这些种子将来一旦现前,就会重演现实的一幕。这样,依照“唯心所现”的原理,我们将来的世界,就会重复现实世界里的模式。
但是,我们的现实世界,并不是很完美的。为了离苦得乐,就必须要学会,把阿赖耶识里不完美的种子改变完美。这样,我们将来所现的世界,就会完美了。这个过程,是属于破后天“无明”、证法身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我们阿赖耶识里所储存的内容,与现实的经历是一致的。例如:一位临终的老人,在临终之前,自己是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一位临终的老人。这样,在阿赖耶识就会种下“临终老人”的种子。中阴时期这个种子一旦现前,就会现出一个临终老人的形象,然后很快就会死去;死后又会现出临终老人的形象,然后再死去……。
如果不把这种模式打破,必将无数次地重复下去。同样,如果是病死的或是横死的,也有可能会无数次地重复下去。所以,要想重新塑造法身,就必须改变阿赖耶识里的种子模式。
大家千万不要忽视呀!这里面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在此不方便细讲,我只能应机开示了,还望大家见谅!
悟到十二因缘,并不是圆满成佛了。与其说,是从自然的现象中,总结出了一个理论,还不如说,是“心”被自然界里的现象牵着走了;与其说,是觉悟了,还不如说,是被自然界里的现象给迷惑了。
所以,《心经》在此提到十二因缘,并不是强调“十二因缘”这个现象是真理,而是告诉后人,不要被“十二因缘”这个理论给束缚住。
我们继续看经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