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苹果园有机质含量的有效措施
手机日志
绝大多数苹果园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偏施氮肥,磷肥超标,钾肥不足,中微量元素肥重视不够,果园土壤养分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其中绝大多数地区的苹果园有机质含量不足1%,严重的果园甚至在0.5%左右,很少有超过1%的果园。果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偏低,严重影响了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和养分利用率,化学肥料的使用成本逐年增加,导致投资成本加大,降低了果实品质和耐贮性.
一、重施有机肥。
常言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生产中应注意广开肥源,就是大力开发农家肥,种植绿肥,积极发展养猪养鸡等养殖业,利用畜禽粪便沤制有机肥等。其次是重视落叶枯枝的处理,在冬季落叶修剪后及时将地表的残枝败叶、病僵果、废弃果袋和诱虫带,以及杂草等集中深埋处理,不宜烧毁。此外,还可利用冬剪后的枝干培育食用菌后重新处理,粉碎枝干还田。陕北圈养山羊的农户很多,缺乏有机肥的果园,应多施羊粪。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购买高含量的腐植酸或氨基酸有机肥施用。按照苹果园盛产期亩产2000-2500公斤苹果的要求,一般优质苹果园要求年施有机肥在2500-3000公斤左右,或者施优质腐植酸有机肥350-600公斤左右。
二、因地制宜,发展行间生草技术。
陕北地处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年降雨量仅500-600毫米,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果园生草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主要是不能因地制宜选用草种和适时播种,以及果园生草的科学管理。
我们建议,在陕北应该利用果园自生的杂草,清除恶性杂草,保留一年生草。利用夏、秋季降雨量大的特点,注意视杂草的生长量和生长高度及时刈割,覆盖行间,达到保水保墒的作用。据测算,苹果产区每年的夏秋季(即6-11月)降雨量在400毫米左右,此期杂草的生长量较大,一般高度在40厘米时开始刈割,可刈割3-4次,每次相当于每亩700-800公斤的杂草,两季即可刈割2100-3200公斤杂草。
三、实施果园覆盖作物秸秆或覆草。
除利用果园一年生杂草刈割覆盖行间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当地大量种植玉米的生产习惯,利用玉米秸秆于秋季覆盖行间。据我们在洛川县调研,洛川县年种植玉米12万亩左右,每亩产玉米秸秆6000-7000公斤。如能在果实采收后,利用玉米秸秆铡成长约15-20厘米,覆盖行间,不失为提高果园有机质含量的有效措施。
四、大力发展果园秋季种油菜技术。
果园行间种植油菜技术是山西省著名农民果树专家刘全保先生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保水保墒性差的现状提出来的,这项技术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和甘肃等地被大范围应用,果农反映效果相当不错。该项技术最大的特点是秋施基肥后及时行间播种油菜,在来年苹果花后及时割倒全园覆盖。采用这项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存留秋冬季雨雪,保持果园适宜的水分,而且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此外,还可以利用油菜和苹果的花期一致的特点,吸引蜜蜂授粉,为来年果树生长发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果园种植油菜每亩仅用种0.20-0.25公斤,但产生的油菜秸秆可发挥很大的作用,值得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大力推广。
五、提倡果园行间覆膜技术。
近年来,甘肃平凉的果农在秋季施肥后,果园行间覆盖黑色地膜,有效地提高了土壤温度,保持了果园土壤水分,为果树安全越冬和来年生长发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苹果园覆盖黑色地膜,每亩投资仅仅100元左右。据甘肃平凉的调研资料显示,覆盖黑色地膜的苹果园,每亩增产在15%,最高在20%左右,果实的商品率也大幅提高。
六、继续推广果园五配套技术。
果、畜、沼、草、水“五配套”生态果园生产模式,即以果园为主体,以沼气池为纽带,由养畜、沼气池、果园、果园种草以及水窖或龙头入园五大要素共同组成的良性互动、优质高效的果业生态循环系统。通过果园生草、以草饲畜、畜粪产沼、沼肥入园和集雨补水,形成以草促畜、以畜促沼和以沼促果的良性生态果园栽培模式。“五配套”生态果园以5亩的成龄园为基本生产单位,在果园内建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座20-40平方米的太阳能猪圈,猪尿粪入池发酵,一眼10-20立方米的水窖,通过果园种草,达到了保墒、抗旱、增草、促畜、肥土、改土的作用,也是生产绿色果品的必经之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