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深秋
个人日记
中国的文人大多都是喜爱秋的。“自古逢秋悲寂寥”“天凉好个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勘,冷落清秋节”...... 可见,这些流芳千古的文人都对秋怀着一种特别的情愫。
马致远的《秋思》更是把南国的秋表现的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曲不着一“秋”,却写尽秋的荒凉、萧瑟,写尽游子的乡愁与忧思。
郁达夫《故都的秋》更写尽了北方的秋意,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并且,这位痴情的文人宁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只换取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挽留这北国的秋。
我的一位才高八斗的网友更是把秋诠释的深情而凄美,他说:秋,是多情的禾在虔诚的火里燃烧的季节。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啊!
我当然不敢自诩为“文人”,我最多也只能算是一个喜爱文字的人。爱上文字的人大多都有一种忧郁的情结,或者说有着忧郁情结的人大多都会喜爱文字。他们不一定要有聪明睿智的头脑,但必定都有一颗善感通透的心灵。这丰厚,凝重,静美,多情的秋正好给了他们遐想的空间,心灵的感应,情感的寄托。我能列举出秋的诸多好处来,你当然也能罗列出它的种种不足,比如:凄凉、萧瑟、衰败,可是,喜欢和爱往往是不需要理由的!也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凄凉、萧瑟、衰败,才给了秋一种别样的韵味。于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们千言万语写不尽秋思与秋意,百转千回诉不尽柔肠缕缕...... 蓦然想起:与你的相识,不就是在一个多情而凝重的秋季吗?
哦,原来,爱在深秋,爱也便深沉如秋了。
文章评论
夜莲如水
[ft=,2,]赞同!有着忧郁情结的人大多都喜欢文字,喜欢"秋",它萧瑟.凄凉,不是正好体现出了我们这些忧郁感伤人的情怀吗?[/ft]
云水谣
[ffg,#663399,#ffffff]引古论今,文笔清新![/ft]
糖葫芦夏天雪
呵呵,古人不是说了吗?仍意有秋。秋天万物成熟,层林尽染;当然是爱在深秋啊。爱的另一面就是悲,所以人为悲秋亦销魂。[em]e163[/em]
糖葫芦夏天雪
[ft=,2,] 紫丁香我来了,你好吗?北方的天空充满了萧杀之气吧,好好保重。[/ft] [ft=,2,] 每次来到吗这里就不忍离去,妹妹的语言真是精练美丽;短短的几个字就把对秋的爱,对秋的情变现的一览无余;小生好生羡慕啊。[em]e163[/em][/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