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酒方

个人日记

 
当归酒(六)-(头痛)
头痛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有因外感引起者,有因内伤引起者。其中疼痛剧烈,经久不愈,呈发作性者,又称作“头风”。头痛因外感引起者,多为风邪所致或夹有风邪。酒能辛散风邪,故与其它药物相配,可用于外感头痛。头痛因内伤引起者,多为血瘀、血虚、痰浊、气虚、肝阳上亢等所致,酒能温通经络,散瘀血,故尤宜于治疗血瘀头痛,以及病久入络的头风。
(《景岳全书》)
【配方】当归30克,好酒一升。
【制法】将上药同酒煎取600毫升即成。
【主治】血虚夹瘀所致的头痛,其痛如细筋牵扯引或针刺,痛连眼角,午后尤甚,兼双目发涩,心悸怔忡,面色萎黄,眩晕等症,舌质色淡可有瘀点。
【用法】适量饮用。

甘草酒-(头痛)
(验方)
【配方】生甘草30克,生姜4片,栝蒌(去子,置于碗内)1颗。
【制法】先将生姜甘草用酒2大杯,煎取6成,去渣,热入栝蒌碗中,绞取汗,候温。
【主治】发热,头痛,心烦。
【用法】不计时候,分2次温服。

复方蔓荆子酒-(头痛)
(验方)
【配方】蔓荆子120克,菊花60克,川芎40克,防风薄荷60克,黄酒1公斤。
【制法】将上药共捣碎,用酒浸于净瓶中,7日后开封,去渣备用。
【主治】风热性头痛、头昏、偏头痛。
【用法】每次饮15毫升,渐加至20毫升,每日3次。


 
经验乌须酒-(乌须黑发)
须发变白除老年自然衰老有之而外,须发早白,或因疾病引起的须发变白,一般多以肾阴肝血不足,血气不荣,须发失养所致。青年少白头亦有因血热风燥引起的。以下介绍9种治疗须发变白的药酒,供酌情选用。
(《万病回春》)
【配方】大枸杞二升,生地黄汁三升,无灰好酒二斗。
【制法】大枸杞要每年冬十月壬癸日,面东采摘红肥者,捣破,同酒盛于磁器内,浸二十一日足,开封,添生地黄汁搅匀,各以纸三层封其口,俱至立春前三十日开瓶。
【主治】乌须,身轻体健,功不可述。
【用法】空心暖饮一杯,勿食三白。

 
化瘀止痛酒-(跌打损伤)
(验方)
【配方】生地黄汁250毫升,酒500克,丹皮、肉桂(去粗皮)、桃仁(去皮尖炒)各30克。
【制法】将桃仁、丹皮、内桂捣为细末,与生地黄汁同酒煎数10沸,取下候冷,去渣,收贮备用。
【主治】伤损瘀血在腹。
【用法】每次温饮1-2小杯,每日3次,不拘时候。孕妇忌服。


人参酒方-(筋骨诸病)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配方】人参防风茯苓细辛、秦椒、黄芪当归牛膝桔梗各一两半,干地黄、丹参、薯蓣、钟乳、矾石各三两,山茱萸、芎 各二两,白术麻黄各二两半。大枣三十枚,五加皮一升,生姜(切,炒干)、乌麻(碎)各二升。一本无乌麻用杜仲二两半。
【制法】上二十二味口父咀,钟乳别以小袋子盛,以清酒二斗半浸五宿。
【主治】筋虚极,则筋不能转,十指爪皆痛,数转筋,或交接过度,或病未平复交接,伤气内筋绝,舌卷唇青,引卵缩疼急,腹中绞痛,或便欲绝不能饮食。
【用法】温服三合,日再,无所闻,随意增进。
说明:《医部全录》干地黄、丹参、薯蓣,钟乳、矾石各用二两,余同上。

 
虎骨酒(六)-(筋骨诸病)
【来源】《海上方》
【配方】虎腰脊骨一具,前两脚全骨一具,无灰浓酒适量。
【制法】将上二味并于石上,以斧捶碎,安铁床上,文炭火炙,待脂出,则投入酒中密封,春夏七日,秋冬三七日。
【主治】筋骨疼痛。
【用法】任情日饮三度。患十年以上者不过三剂,七年以下者,一剂必瘥。

 
狗脊酒-(关节疼痛)
(验方)
【配方】金毛狗脊150克,黄酒1500克。
【制法】将药浸于酒中,封固容器,置锅中,隔水加热煮1.5小时,取出埋土中7日退火毒,即可服用。
【主治】关节筋骨疼痛,腰膝无力,活动不便等症。
【用法】每次饮1小盅,日3。
说明:制备上述狗脊酒时,应去除其毛须。其作方法一般用砂烫去毛,或燎,或刮。为了易切片,先用清水洗净,浸泡半日后,用蒸笼蒸透,再行切制。


复方当归酒-(关节疼痛)
【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配方】红花55克,当归80克,制何首乌55克,小血藤8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将上药制为粗末,入绢袋盛,浸酒中,封固,10天后即可饮用。
【主治】骨性关节炎(即增生性关节炎)。
【用法】每次10毫升,早、晚各1次。最大量不要超过20毫升。
说明:小血藤系木兰科植物铁箍散的根、茎藤和叶。功效:活血止痛。

 
蛤蚧酒-(阳痿)
【来源】《中国动物药》
【配方】蛤蚧1对,白酒100毫升。
【制法】将蛤蚧去头、足、鳞,切成小块,浸于酒中,封固两个月。
【主治】肾虚腰痛,阳痿等症。
【用法】每次饮30毫升,每日1次。
说明:使用蛤蚧很重要的一点是注意真伪。最常见的伪品是一种叫喜山鬣晰的动物,形体与蛤蚧颇为相似,但蛤蚧有以下特点:无眼睑,背部鳞片镶嵌排列,为粒鳞,趾宽扁,爪短。喜山鬣晰则有眼睑,背部鳞片叠瓦状排列,为起棱鳞片,指、趾窄长,爪长。上述特点可资鉴别。


枸杞菊花酒-(阳痿)
(验方)
【配方】枸杞子500克,甘菊花20克,麦冬100克,曲250克,糯米7.5公斤。
【制法】将上药煮烂,连汁和曲、米如常法酿酒。酒熟压去糟,收贮备用。
【主治】虚劳精损,阳痿遗精,肾虚消渴,腰背疼痛,足膝酸软,头晕目暗,视物模糊,迎风流泪,肺燥咳嗽。
【用法】每次饭前饮1-2小杯,每日早、晚各1次。

 
清宫焕春酒-(阳痿)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配方】巴戟天枸杞子肉苁蓉人参等。
【制法】本酒是根据清代宫廷秘方,用传统工艺方法精制而成,属低度酒。
【主治】身体虚弱,神疲健忘,腰膝软,阳痿,遗精,性功能减退等诸肿虚损之症。
【用法】午饭、晚饭后饮用,每次20毫升,或作佐餐用。
说明:常饮此酒精神焕发,强身益寿。

地榆酒-(月经过多)
【来源】重庆《祖国医学采风录》第1集
【配方】地榆62克,甜酒适量。
【制法】将地榆研成细末,用甜酒煎服。
【主治】月经过多,或过期不止,经色深红或紫红,质地粘稠有块,腰腹胀痛,心烦口渴,面红唇干,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用法】每次6克。

牛膝参归酒-(闭经)
闭经中医习惯称为“经闭”。凡年过18岁仍未行经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在月经初潮之后至正常绝经之前的任何时间内(除外妊娠及哺乳期),出现月经闭止,并超过3个月者,称为继发性闭经。中医将以上情况也称为“不月”。对妇女身无他病而月经又不按月来潮者,如两个月来一次月经,称“半月”;三个月来一次者,称“居经”或“季经”;一年才来一次者,称“避年”;甚者有终身不行经,或每月届期仅有腰酸感觉而能受孕者,称为“暗经”。以上均属正常,不能与经闭同样对待。闭经的主要原因为血虚和血滞两大类。以下介绍治疗经闭的五种药酒,望临证分清虚实而用之。
(《四川中草药通讯》)
【配方】牛膝30克,党参当归香附各15克,红花肉桂各9克,白酒半公斤。
【制法】将上药切碎,浸入酒中,容器密封7天即成。
【主治】妇女闭经。
【用法】早、晚各服1次,早5-10毫升,晚10-20毫升,服至月经来潮为止。如果身体强壮,能够耐受,也可适度增饮20-30毫升,有利于缩短疗程。
说明:先天性生殖器官质性疾病,如无子宫、无卵巢、阴道闭锁等用此酒难以奏效。孕妇及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白带过多者,不宜服用此酒。

 
通草酒(一)-(产后缺乳)
(验方)
【配方】通草(切)30克,石钟乳(研碎)60克,米酒400毫升。
【制法】用酒浸药于瓶中,近火煨3宿后开放。
【主治】乳汁不下。
【用法】频频饮之,不拘时候。

 
通草石钟乳浸酒-(产后缺乳)
【来源】《普济方》
【配方】通草(横心者,是勿取羊桃银色黄无益)、石钟乳各等分。
【制法】上二味,酒五升渍一宿,明旦煮沸,去滓服。
【主治】治妇人乳无汁。
【用法】每服一升,日三。夏冷服,冬温服。
说明:方名为笔者所命名。 

干姜酒方-(心痛)
【来源】《食治养老方》
【配方】干姜末半两,清酒六合。
【制法】上温酒热,即下姜末投酒中。
【主治】食治老人冷气逆心痛结,举动不得。
【用法】频服之,立愈。

 
牛膝木瓜酒-(手术后肠粘连)
手术后肠粘连引起的症状较多,病情较急,中医学认为肠粘连多因术后创伤,正气不足,肝脾不和,气滞血凝而成。治宜疏肝畅脾,行气活血。俾肝脾得理,气血运行,瘀滞得化,疼痛缓解。
(《新中医》)
【配方】牛膝木瓜各50克,白酒500克。
【制法】将上药浸于酒中,7天后即可饮用。
【主治】手术后肠粘连。
【用法】每晚临睡前服1次,视个人酒量而定,以能够耐受为度。
说明:牛膝木瓜的用量可供连续浸3次酒,即前后共泡白酒1500克。


 
地黄酒(六)-(失眠)
失眠古称“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不寐”等,常由七情所伤、心脾两虚、痰热内扰、胃气不和、血虚肝旺、心虚胆祛及外感邪热等造成。
治疗本病的药酒,多适用于虚证为主者,若以肝肾不足为主者,可选用地黄酒,五味子酒;若以心脾两虚为主者,可选用桂圆酒等。
(《惠直堂经验方》)
【配方】熟地240克,枸杞子、制首乌、薏苡仁各120克,当归90克,白檀香9克(或沉香末3克),龙眼肉90克,陈酒15公斤。
【制法】将陈酒注入坛中;上药捣碎装入绢袋,浸于酒中,10天后即可饮用。
【主治】失眠症,其表现是经常性的睡眠困难,该入睡时,难以入睡,或睡中易醒,睡后无清新感,精神不振,有的甚至通宵不能成寐。
【用法】每次饮3毫升,临睡前温服,不宜多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