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动人的情书》序
个人日记
词是一种长短句的诗体,最早是配合音乐演唱的文辞。它滥觞于唐五代,极盛于两宋,备大成于晚清。向来宋词是与唐诗併称的「一代之文学」,但宋词的整体成就不及清词,相对于唐五代词的沉艳,也显得气息不够沉厚。宋词中南宋词与北宋词的整体风格也很不相似,南宋词的成就要远远高于北宋词。在北宋词坛,晏几道可谓第一大家。
新派文学史家习惯于荼毒人民,他们在谈到北宋词坛时,说北宋词坛的代表是苏轼。实则苏轼词佳者不多,他的文学成就,第一是散文,第二是诗,词则是馀事为之,《东坡乐府》中的作品,水平很是参差不齐。尤其是,苏词能直入人心,撼动人灵魂的词作太少了。这主要是因为苏轼这个人一辈子总能想办法让自己开心,这种通达的人生观对文学纸有坏处。这样的人,可以做很好的散文家,但却成不了第一流的诗人词人。——因为他缺乏悲剧情怀。旧派文学史家——主要是词学家们,他们不能给予苏词很高的地位,但他们举出的代表是周邦彦,或者叫周美成、周清真。词学家们吹捧他是词中的老杜——集了词这一文体的艺术手法的大成,全然不管老杜所以不朽者,乃在他那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又有人说,北宋词只一个周清真,南宋词只一个吴梦窗,又有说周邦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就更加夸张了。我读清真词,几于不能卒读,但读到一向被骂作「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碎拆开来,不成片段」的梦窗词,却往往一洒萧条异代之泪。这是因为,梦窗词中有真情在,如果不被他那晦涩的词句吓倒,是能触摸到词人那颗被痛苦折磨得千孔百疮的心的。而清真词,却如同今天罗大佑、林夕的歌词一般,是写大宋朝都市白领的悲喜,里面却没有一丝一毫个人的哀乐。你叫人如何能产生真正的感动?当然也有例外,他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大发了一通自己的牢骚,那就是真正的文学经典了。
说到底,文学要能成为经典,第一是要有个人主义的精神,作品中写的,一定要是你自己的感情,第二是不能清汤寡水不咸不淡。一首好的诗,一首好的词,要让人读了后,感觉面前站著的是一位生命力或强健或坚韧或柔弱或病态的活生生的人,他在一刻不停地与命运抗争。蓝棣之先生说得好,一切文学经典都是有病呻吟。读晏几道的《小山词》,你会发现,你面前站著的是一位病人,而且病得很不轻。
宋代理学家伊川先生读到晏几道的「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笑著说:「鬼语也」,意谓这样的句子纸有鬼才能写得出来。这是小山的病征之一。又小山在颍昌府做小官时,给他的上司同时也是他的宰相老子的学生韩大帅写词,大帅回信说:收到你很多的词,大抵都是才华有馀但品行不足的。希望你把多馀的才华捐弃掉,来补足你品行上的缺陷,那麽,你老子的学生我,也就开心了。这是小山的病征之二。什麽是鬼语?其实就是抛撇下功名利禄,追求人格的独立自由,而所谓品行不足云云,大帅没有明说,但黄庭坚给小山词作序,倒是透露了其中消息。他说小山性子太直,不知道顾忌,不管你是名家大佬,小山总以为自己的文章才是最好的。那麽,大帅指的就是小山不会为人处世,你老子都已经死翘翘了,你还耍什麽大少爷的脾气?难道就不知道装低服小,看人眼色行事?大帅一定是从这个部下的词中看到了小山骨子里的骄傲。而骄傲,据说是使人落后的。有一次,黄庭坚问他:「你对儒家和诸子百家都那麽精熟,又都有自己的见解,为什麽不写出来让世人都知道?」晏几道回答说:「我平时处处注意言论,还被当代的这些名流忌恨,要是我把我所思考的东西都愤愤然地照直说出来,那不是直接把唾沫唾人脸上了吗?」我在读到这一段时,恨不能起小山于九泉之下,和他握握手!
但这还不是小山病得最厉害的地方。黄庭坚归纳他有四痴:做官始终不顺利,而不肯给贵人大佬拍马屁,这是第一痴;文章保持自己的风格,绝不写一句歌功颂德的话,这又是一痴;万贯家财挥霍乾淨,家人喫不饱、穿不暖,还像前辈隐士徐孺子那样,满不在乎,这又是一痴;别人怎样对不起他,他也不会记恨,信任一个人,永远不会怀疑对方会欺骗自己,这又是一痴。这四痴,其实就是小山的四病。在「健康的中国人」眼中,这个晏小山,可真算是病入膏肓了。因为我们的文化,就是要教导你怎样做一个安分的奴隶,而晏小山偏偏是在做一个贵族,那些奴隶性的人们,还会不恨之入骨吗?所以,正如我以前讲过的:「每一个人都是病人,但纸有贵族才不讳疾忌医,而没有灵魂的贱民总以为自己是健康的。」(《九十年代哲学笔记》91则)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中华诗词网校论坛,海量图书、视频、教学内容免费阅读观看!!!http://bbs.zhscwx.com
了解诗词最新动态必备利器,中华诗词网校《诗界资讯》网刊,填写QQ邮箱即可,完全免费!!!
中华诗词网校Ⅱ群:54486268 中华诗词网校楹联群:69225865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