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赵明篆刻课徒散论(7)

个人日志

  

 

◆现在探讨的多是些技法上的问题,尽管我非常想把它往“道”上引,实现授之于“渔”的承诺,但这肯定需要个过程。这个过程有多长,有顿悟,一语惊醒梦中人;也有渐悟,涵而养之,水到渠成。精品力作是每个艺术创作者所期盼的,但实际情况更多的是可遇而不可求。吴昌硕说他一辈子刻印,成功的作品约在五十方左右,而且是自己的用印居多(因为深思熟虑,有时间反复加工)。这样说,不是我们没有希望啦!也不是。毕竟社会发展进步了。现在的艺术创作观念、新资料、新方法,庞大的创作队伍和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他们的那个时代想都不敢想。因为有了展览,所以有了评委。回顾这六个届次的篆刻展,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评委就有什么样的作品风格出现。出现的这些个作品风格是否能代表这个时代?现在下结论似乎还早。一件印屏,也就那么几方印,全是精品,几乎不可能。把六个届次的篆刻展的获奖作品加起来,能在里面挑出精品来,也难!有的作者现在已经不刻印了。这些都是没有经过时间检验过的东西。剔除市场炒作等非艺术因素,有个性语言、又有传统影子,技法全面,观念独到,表现新颖,艺术知识结构比较完善的作者相对会走的远一些,出精品力作的概率也会比较大一些。我们这个网络教学班的最大特色是开放的格局,并没有什么人为的限制。“形而下”的技法解析和“形而上”的审美悟道是交织在一起的。这样的好处,一是增加了评改作业的延展性,要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要有所思。因为,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像在校的学生那样有大段的时间可利用。二是提高了评改作业的针对性。具体到每一方印,每根线条,每个敲击的痕迹。一印一印的解决技法问题和观念问题。篆刻印式其实是很有限的,但它的艺术表现能力却是无限的。现在的篆刻创作从风格上仍可分出两大块。姓名专属类(斋、堂号、收藏印等)和艺术表现类。前者是实用的主流,后者是展览的主流。实用者长久,譬如大米、面粉,一日不能离开;展览者猎艳,譬如时装,瞭人心肺,娱人眼目。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深思的。找准自己的十字坐标。从那里来,要到那儿去。定好自己的位。这个位是自己的大的审美喜好,如雄浑,如清雅等,将所有的印式和文字全部纳入到自己的艺术表现“视力范围”,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孜孜以求,打造自己的品牌。技法能力的提高是攀登珠峰必不可少的根本保证。

 

◆好多年前,我老师徐正濂对我说的话,“你好的作品,即使当今大家也不能为,但可惜的是不很多。”当时颇沾沾自喜,根本没往深处想。现在想来,几方好印能说明什么呢。“不很多”的原因是自己没有能真正领悟篆刻艺术创作的真谛,偶然的突击冲顶是实现了(机缘巧合),但能坚挺吗?但能稳定持久吗?但能是自己想要的那种风格吗……高原上才能出高峰。打个不太贴切的比方。创作总量的85%都是相当完备的艺术珍品,才有可能产生那5%的艺术精品。因为,还要始终保持有10%的探索试验品(这里面可能会有成功的绝世佳作,但绝大多数是有想法不成熟的粗品)。这是我理解的目前比较有操作可能的一个分寸,三个比例缺一不可。

 

◆取法甲骨文不一定太拘泥于字形的方折,尤其是弧线部份,在甲骨文是其短,它一下子转不过来,只能积点成线。如果用商周金文的圆润厚重笔法来冲淡它,则甲骨文印的线条就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冲淡折中的幅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的作品来全盘考虑。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