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现代诗的结构

个人日记

  谈现代诗的结构
  1. 一,谈谈现代诗的结构方法

     写现代诗要经过定调,取象,抒情,升华,等步骤。不仅要注意音韵这些形式上因素,尤其要注重实质性的内容。诗歌,都很注重情思的表达,但古典诗歌形式感强,而现代诗则将情思的表达摆在第一位,音律、分行、表达技巧,都围绕“情”、“思”这两个关键词转动。既然是这样,那么,如何来写作一首现代诗呢?

    1,首先,便是定调子。所谓调子,就是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特点。情绪上或悲伤,或热烈,抑或忧郁,风格不同;思想可以是爱国,可以是爱情,还可以是某种思考,包罗万象。调子是一首诗歌的关键,可以说是影响着诗歌的整体风貌。比如有这样一首诗:
    你是我的心肝
    小宝贝,每每想起你
    便会痛苦流涕
    只因为我想你
    这是诗吗?第一个反应就是,不是诗。文字间寻觅不到一丝的感动,只是肉麻而已。问题出在哪呢?在调子上。情感显得苍白,更无须谈什么思想性了。很明显,这是诗歌的调子没有定好。从“心肝”到“小宝贝”,读来庸俗无聊,而“痛苦流涕”,看似煽情,实际上却让人反胃,思想浅薄。也就是说,调子没定好。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之所以有人说诗歌是文学的“王冠”,很大程度上是缘于情感。那么诗歌的写作,首要的便是要有感情,一定要是真感情,这样诗歌才能从心底里去打动人。感情的真,又不是你说真,就一定为真的,是要你以情动人,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产生心灵的回响。
    看看诗人
食指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诗中写下的动人的诗句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是,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
    思念母亲,自有一番滋味上心头。对家的不舍,对母亲的爱,对前方的茫然,都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和前面的例子比较,就可以看出优劣了。
    诗歌是智慧的结晶,这便体现在思想上,就是耐读,给人思考的空间,让人久读不厌,越读越有味。诗歌调子的确定,取决于情感和思想。从这两个方面来思考,容易激发读者与作者在理解上的共振,这样的诗歌写作,就是调子到位了。
   ,2,再次,便是取象。“象”是什么?这里指没有负载着情感和思想的物质,可具象为物件,动作,细节等等。既然是取象,就必然要搞清楚“象”的来源,这是至关重要的。象的常见类型表现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古老文化,这是象的主要来源。文化的象涵盖面广,有意蕴,有深度。长期的阅读积累是必要的手段。
    第二类为现实生活,这是象的重要来源。生活是有质感的,原汁原味,更容易去感染人。从生活中取象,又不可泛泛地取,要注意典型,这样的象才有价值,能较为集中的表达生活。
    诗人海子在诗歌《女孩子》中写道:
    她走来
    断断续续走来
    洁净的脚
    沾满清凉的露水
    行走如同文字“断断续续”,洁静如“清凉的露水”,这些充满生活意味的象,让诗歌更有生活,更有韵味,更显个性的美感。

     第三类为联想想象,这是象的特别来源。联想和想象是构思写作的关键要素,在潜意识里还能暗示作者的某种情感和思想的倾向。  
     诗人余光中的《等你,在雨中》写道:
    步雨後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从“典故”“ 姜白石的词里”里走来,明显带有想象的色彩。从古至今,时空错叠,致使象很夸张,却很有诗味。

     取象的过程,倘若这个象取得与你你心灵感悟相离甚远,再好,也是失败的,没有意义的。那么,这首诗歌也不会有好的结局。
    3,还有一个概念:寄寓。所谓寄寓,又称“寄托”。寄寓的方法有多种,主要表现为三种常见的形式,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缘事抒情。其中的“景”“物”“事”都是象,这便让情感和思想有了传达的通道,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含蓄、内敛的美感。
所谓借景抒情,就是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借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思考。通常的景色书写都是和情思的表达合拍的。而景色又有乐景和哀景之分,突出的借景抒情的技法无外乎两大类,乐景衬哀情和哀景衬乐情,也就是是以美衬丑,或以丑衬美。
    所谓托物言志,和常用的手法便是象征,这是诗歌写作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作品借某种事物,表达某种情感、理念,思考和意图的一种表现手法。请看诗人牛汉的名篇《半棵树》:
    像一个人
    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
    侧着身子挺立着
 
    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
    从树尖到树根
    齐楂楂劈掉了半边
    诗中的“半棵树”形象很逼真,读起来意味夺人,象征性更加明显。它象征了面对厄运不屈服的灵魂,这其实就是经受过文化大革命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半棵树”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抗争,便是知识分子对命运的抗争。诗人借这“半棵树”的形象传达了对生命深刻的思考和感怀。
    谈到缘事抒情,这是我国诗歌悠久的艺术传统了。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一诗中有:
    树梢树枝树根根
    青山清水有亲人。
    ----叙在前,情在后,层次分明,容易让人把握情脉。

    寄寓是现代诗歌写作的关键阶段,必须要达到“立象以尽意”的目的。意是情和思的结合体,寄寓便是让意和象和谐统一,营造一个完美相融的艺术境界。著名学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让真情寓于象中,形成意象,以求境界的相浑与一。
    ,4,诗歌还需要进行升华。这里升华的含义有三重:意义、结构和技法。很明显,意义是核心,结构和技法是表达的手段,为前者服务。因此意义的升华,就必然是结构和技法的提升,这是一个辨证而又统一的过程。诗歌写作升华的技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点染意境。这种方法化自绘画,就是在诗歌的关键之处,予以点染、开拓,发掘一种新境界。当然这要靠“灵机”一动,才可能实现。好像有那么一点,着一字,而神韵全出的味道。
    如诗人顾城的《远和近》一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短短的两个结句,便由云衬托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之大,写尽了人生的景况。

     第二种,点明情思。这是现代诗常用的升华法之一,它的好处,在于诗歌不至于太过晦涩难懂。
     作家冰心的《纸船》: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诗句将母亲的爱借纸船表达了出来,托物言志,情思绵长。篇末点明主旨,升华了诗歌表达的不尽情思。

     第三种,强化主题。这也是现代诗写作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前后呼应或反复吟唱。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多次以呼号的方式,高呼“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不但情感真挚,而且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深化。
    诗歌的升华,并不完全等于在完篇结尾之时作一些加工,它还包含更多更为丰富的内容。比如说,寄寓是需要选择象的,而不同的感情表达,所选择的象也不一样。象有亮和暗之分,情思也有亮暗之分,它们是表达上的客观对应,而升华便要让这种对应表达得更完美更有表现力。
    升华还包含了境界的提升,诗歌的表达有大小境界之别。一首诗的境界,并非本来就有的,要凭借诗人去点染。如诗人北岛的《回答》中的那两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通行证”和“墓志铭”,这是两个富有神采的名词。开篇便让全诗的调子变得崇高,境界也顿显得开阔。文末的两句“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则更见深邃,叫人隐隐约约地,体味到了诗人对前方的那份执着和自信。
    诗歌的写作是系统工程,从定调,取象,寄寓,到升华,每一个环节都是表达的重要部分。倘若其间一环出现故障,诗歌的写作架构就会遭遇坍塌的危险。写诗还必须怀有真情,真思,这是写作的灵魂,因为诗歌是凭借情思取胜的。
  

         二,谈谈诗的开头和结尾
     
 1,
诗的开头,在绝句中叫“起句”、“发句”、“发端”;在律诗中叫“起联”、“首联”、“破题”。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诗歌创作的开头亦是如此。诗的开头,古人称为“凤头”,意即开篇就能引人入胜。诗怎样开头,并无定法,要根据题材来考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形式大致有八种:
        一、以写景开头。

  二、以叙事开头  
        三、以抒情开头。
  四、以议论开头。
  五、以史实开头。
  六、以追忆开头。
  七、以设问开头。
  八、以感叹开头。
  诗的开头丰富多彩,它是诗的重要组成部分,须与全诗结合紧密。无论以何种方式开头,都贵在别开生面,引人入胜。(这里没有一一举例)

 

 ,2,诗歌的结尾方法                       

 一首诗要有好的开头,还要有好的结尾。好的结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扩张内蓄力、升华诗意的作用,给读者留下广阔的空间和无穷的想象余地。诗的结尾要新颖而不生硬,自然而不老套。

我国的诗歌创作源远流长,古代诗人很注重结尾的方法,力求做到“言尽而意无穷”,或给人回味无穷,或给人无限遐思。

古诗词创作中常用下列方法进行结尾:

第一种用景物结尾。
以我的小诗为例:《月光 低于体温》  
我抚着你的指尖 
一起仰望天上的月亮 
因了月色的清淡和迷惘 
你的指尖有些发凉

月光下湖波闪烁 
去乘一只小船荡漾 
看岸边的各种景色 
会看到迷离的花香

把小船摇到天上 
去遍览习习星光 
天空真的很寥廓 
已闪动晨曦的光芒 

   第二种以情结尾。
例:感恩/幽谷听风

一句鼓励的话
是跋涉者的水囊
填满梦的行装
使你敢于向沙漠腹地进发
收获未来
收获希望
 
一个真挚的眼神
是太阳处子的心
碾碎虚伪的面罩
使你敞开心扉
敢于奔放

一次不经意的赐予
是越过人生鸿沟的桥梁
使你不再悲切
笑泯了苍凉

一个永恒的许诺
会凋零多余的杂念
使你信马由缰
赶走彷徨
 
感恩是春风里就应该滴下的雨露
不枉季节的温暖
不枉花的绽放
感恩是茫茫苦海中就该有的绿岛

不枉大海的深情
  不枉扁舟的寄望


   第三种升华主题的结尾。 
例:
遥望/对酒当歌

夜色这般纯净
如同梦中偶遇的眼神

飘然而下的红叶
像极了某个俏皮的背影

我在清澈的溪流边
鱼一样给月亮一个飞吻

月亮羞涩成了一面铜镜
镜里浮起远方那扇半掩的门

于是我抓一把红豆撒向夜空
闪烁成满天的星星辰

 
第四种疑问结尾。


除此之外,还可采用据题结尾、从题结尾、虚笔结尾等方法,在此不做一一叙述。

新诗创作过程中,如何进行结尾呢?

我们写作新诗应该记住这样一句话:“起句要自然,承转要波澜起伏,结尾要深远。”

一般结尾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种自然式结尾。意象自然收束,再写则画蛇添足,

另一种是照应式结尾。即首尾从形式或意念上相呼应。
例: 你的名字/小兀

你的名字

我记得 不会遗忘

你的名字是随着白云飘来的
随着雨滴淌进我的心房
像清风鼓荡在我的体内
刻上了我的骨骼
在最隐秘的地方储藏

你的名字是用精钢制作的
搭起了一座美丽的殿堂
 
我踱步在哪里流连不去
把影子贴在殿堂的正中

闭上眼睛听晨钟敲响


你的名字是白练一样的光芒
把你和我的心紧紧捆绑
你的名字是歌曲里的主旋律
我会把每一个音节拉长
从早到晚把这首歌吟唱

 你的名字
我记得 不会遗忘


三是扩展示结尾。在诗歌结尾之处,将诗歌的内容进行由小到大,由浅及深,由个人到众人,由景物到哲理等的扩充式写作,以达到升华主题的效果。这类结尾多是感情浓烈、回味绵长、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很多作者喜欢采用这种结尾方式。
举一个群内朋友的诗作例:
       《遥远的自己》 文/婉竹
 我终于在我熟睡的时候
偷偷割断绳索
躺在一枚秋叶上沿着大河漂流

 
我确信我已逃离
于是,我开始长出一对风的翅膀
伏于森林飞翔
我亲眼看到,一群饿狼呼啸而过
 
我轻盈的飘在断臂的巨树上
透过一圈圈的年轮
居然看到一个古老的村庄

 
我掠过了悬崖的峭壁
飞出了峡谷
前面是草原,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啊
恰是我的渴望  我的梦想

 
当我飘落时
我骑上一匹狂奔的红鬃烈马
它的一声嘶鸣
只是一声嘶鸣
我已在比遥远更遥远的地方
     这是一首充满幻想色彩,带有寓言性的诗作,全诗灵动浪漫。这里只谈结尾。诗的结尾是幻想“骑上一匹狂奔的红鬃烈马
”,到达“更遥远的地方”,把全诗的视野一下子放大了,也表达出了作者的胸怀。值得探讨的是,我觉得“它的一声嘶鸣/只是一声嘶鸣/我已在比遥远更遥远的地方”略显累赘和拖沓,我建议最后一节改为:
当我飘落时
我骑上一匹狂奔的红鬃烈马
它一声嘶鸣 只是一声嘶鸣
我已抵达 更遥远的地方
----这样应该好些。

     总之,现代诗歌创作过程中,好的结尾,不但意味深长,起画龙点睛之用,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感受、警示。 因此在现代诗写作过程中,无论是采用自然式结尾、照应式结尾还是扩展示结尾的方法,其中心都是达到升华主题的效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