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明结晶——《生命能》十歌之六讲解(无缘难见)
明心见性
《生命能十歌》之六讲解
六处世,运师法,
物、心、中、道四层塔,
实、空、转化、道无著,
包容一切何牵挂?
于世无世法无法。
物、心、中、道四层塔,
实、空、转化、道无著,
包容一切何牵挂?
于世无世法无法。
第六首歌,可以说是十歌逐层递进发展的高潮之歌,也是画龙点睛之歌,具体说了世人既不离日常生活但又回归本源的必由捷径,师之“世——出——世”法门。
师之法门,是我们于世修炼大道所必需具备的“装备”,缺少它就如航船缺少了操舵手、开车没有了方向盘、飞机失去了导航仪;它又是达道觉悟解脱的总法门,就如进家的门,回家的路有千条万条,但门只有一个,一切的修道之路、方便之法都要通过她才能登堂入室而达彻底解脱,故也称“不二法门”、“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智”。
为何这样说?打个比方,药是治病用的,不是吃着玩的,更不是用来致病的,用药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健康,对不对?那么,求道、修道、悟道、证道,这个“药方”用来治什么“病”?难道是为了消除个人的过去罪业而贪图现今享乐和未来福报?作为世间法的享乐和福报,注定只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只是一个相对的现象,哪里能够永存和不生罪苦?故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福报人生仍然还是沉沦的人生!纵观历代先哲和老师的教导,断除“沉沦”之病、得道解脱达于永生,才是修道这贴“药”的唯一目标。因为人本从这个大道○园来,还得回归这个大道○园去,我们就把这个能够修悟回归大道并得以归返的过程称叫修道、悟道、证道、得道。世人因分别、执著、妄想,捆绑于自我和物质,而遮障、丢失了本自具有的灵明本性,也即忘了回归大道○园的路,就像世上被拐卖的幼童长大后忘却了生身父母和本来的家,错把他乡作故乡而执迷不悟,沉沦苦海循环不息。

歌词“物、心、中、道四层塔”,完全对应于下句“实、空、转化、道无著”,我们一看便明。如本老师曾说:“如果您握运此‘物、心、中、道’4法,即知世间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是处在哪一层、哪一级、哪一阶段,可以帮助您识透一切真假把戏或真假老包,既可让您顿悟入○,又可等待逐层登塔证道。”具体请看《生命能》108、109页的《世出世间法门运作归类》,一目了然:最下层为“物法”,下有“物质为实论者”;第2层为“心法”,下有“物空论者”;第3层为“中法”,下有“实空转化辩证论者”;最高层为“道法”,下有“实空不二无著入○者”。以上4法怎么划分和运用,在此《运作归类》简表中,已经把13个命题一一排列运作,请大家仔细阅读掌握;这4法就是“世出世法门”的具体运用,特别重要。
我们于世若能运用“4法”且最后必立于道法,面对一切随缘而行,自然不著念相入○,也就永断沉沦之根,达于大道彻底解脱,也就包容一切、无分无别,何有牵挂?何来挂碍?处此世间生活又不著世间念相、运用世间法包括这一甚深法门也不著念相,不就“于世无世、于法无法”了吗?歌词“包容一切何牵挂?于世无世法无法”,说的就是这个“世出世法”门的运用,这就是生命能、日常道、生活禅!
主讲:滴水入海
转载分享,觉人觉己。大运禅机,敬请珍惜!
师之法门,是我们于世修炼大道所必需具备的“装备”,缺少它就如航船缺少了操舵手、开车没有了方向盘、飞机失去了导航仪;它又是达道觉悟解脱的总法门,就如进家的门,回家的路有千条万条,但门只有一个,一切的修道之路、方便之法都要通过她才能登堂入室而达彻底解脱,故也称“不二法门”、“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智”。
为何这样说?打个比方,药是治病用的,不是吃着玩的,更不是用来致病的,用药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健康,对不对?那么,求道、修道、悟道、证道,这个“药方”用来治什么“病”?难道是为了消除个人的过去罪业而贪图现今享乐和未来福报?作为世间法的享乐和福报,注定只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只是一个相对的现象,哪里能够永存和不生罪苦?故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福报人生仍然还是沉沦的人生!纵观历代先哲和老师的教导,断除“沉沦”之病、得道解脱达于永生,才是修道这贴“药”的唯一目标。因为人本从这个大道○园来,还得回归这个大道○园去,我们就把这个能够修悟回归大道并得以归返的过程称叫修道、悟道、证道、得道。世人因分别、执著、妄想,捆绑于自我和物质,而遮障、丢失了本自具有的灵明本性,也即忘了回归大道○园的路,就像世上被拐卖的幼童长大后忘却了生身父母和本来的家,错把他乡作故乡而执迷不悟,沉沦苦海循环不息。
这个沉沦的病,涉及世人的方方面面,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人生旅途中全部体现,但它的根只在“我”——私我的念相分别,也就是说,这个沉沦的“我”,其实只是人的虚妄的分别念头。打个比方,电影里的人物,看起来真实鲜活,说透了其实只是一张张连续的胶片以特定的速度放映形成;这个胶片说透了又是以数字方式的不同频率的光波排列而成;整个电影,剧本、拍摄、剪辑、放映,都只是一个光波变现的过程。电影作为身外之物,这样说人们比较容易明白和接受;其实,相对于本性、大道、元真来说,人生无非也就像电影一样虚妄不实,故说“我”只是一个分别的念头而已,别无实性!但人在世间,谁能这样去认识自己的人生呢?谁不认为自己实在呢?即使认识到自我不实,也还很难放下。面对这个自我物欲、私情、生死念相编织的妄想网住一切,结果却恰恰网住了自己的虚妄“蜘蛛网”(世间生活、整个人生),如何破解?又以什么来破解?那就非观音老师大慈大悲传示的“世——出——世”法门莫属!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学老师的法门就心中有数了。歌词:“六处世,运师法”,就是说,处此世间,必得运用师法——“世出世法门”及相应的S结构,才可获彻底解脱。我们曾于第四歌中讲过世出世法门的定义和公式,这里先回顾一下:“这个观音法门的定义,可简述为:用人们容易了解和运作的世间法,去讲习和运作很难讲信的大道出世法;又反转过来,让人必立出世间法不著念相去看待和运作世间法。”“老师把世间法及出世间法衔接巧运,以“世出世间法”合称来解释说明,同时又把它化作一条很好掌握的公式:“世间法——出世间法——世间法”,简单表示为:“世——出——世”法门,那就将此甚深法门通俗如话。”
那么,人们容易了解和运作的世间法,又有哪些呢?全球人口65亿人,有多少想法、讲法、做法?觉悟者于世度化众生,可能不可能先去采访每个人的想法、讲法、做法,给每个人做一个案例调查研究,然后才能帮助、引导、度化解脱?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既然不可能,先哲们、老师们又如何对机说法,度人解脱呢?其实很简单,《生命能》都给我们点透了,老师把世人无数的想法、讲法、做法归纳提炼,只以“物法、心法、中法”这三法概括为世间法,加上出世间的道法,就组成了世出世法门。师此法门概括了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法,也就是说世间的万千法门不外物法、心法和中法,加上出世间的道法,在此比喻为4层塔,一层比一层要高,故歌词说“物、心、中、道四层塔”。
为什么说万千世间法只要“物、心、中”三法就能概括?我们也曾在上一节的第五歌里说到过“质空时”的三维世间把人完全束缚于物质而不能解脱,师以爱氏三定理概括的三句话“万物并我一过程,相互交换一光波,源自元真统一场”说明世间的真相,来让人们为自己解套。这又说明了什么?人为什么被束缚于“物质”而不得解脱?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学老师的法门就心中有数了。歌词:“六处世,运师法”,就是说,处此世间,必得运用师法——“世出世法门”及相应的S结构,才可获彻底解脱。我们曾于第四歌中讲过世出世法门的定义和公式,这里先回顾一下:“这个观音法门的定义,可简述为:用人们容易了解和运作的世间法,去讲习和运作很难讲信的大道出世法;又反转过来,让人必立出世间法不著念相去看待和运作世间法。”“老师把世间法及出世间法衔接巧运,以“世出世间法”合称来解释说明,同时又把它化作一条很好掌握的公式:“世间法——出世间法——世间法”,简单表示为:“世——出——世”法门,那就将此甚深法门通俗如话。”
那么,人们容易了解和运作的世间法,又有哪些呢?全球人口65亿人,有多少想法、讲法、做法?觉悟者于世度化众生,可能不可能先去采访每个人的想法、讲法、做法,给每个人做一个案例调查研究,然后才能帮助、引导、度化解脱?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既然不可能,先哲们、老师们又如何对机说法,度人解脱呢?其实很简单,《生命能》都给我们点透了,老师把世人无数的想法、讲法、做法归纳提炼,只以“物法、心法、中法”这三法概括为世间法,加上出世间的道法,就组成了世出世法门。师此法门概括了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法,也就是说世间的万千法门不外物法、心法和中法,加上出世间的道法,在此比喻为4层塔,一层比一层要高,故歌词说“物、心、中、道四层塔”。
为什么说万千世间法只要“物、心、中”三法就能概括?我们也曾在上一节的第五歌里说到过“质空时”的三维世间把人完全束缚于物质而不能解脱,师以爱氏三定理概括的三句话“万物并我一过程,相互交换一光波,源自元真统一场”说明世间的真相,来让人们为自己解套。这又说明了什么?人为什么被束缚于“物质”而不得解脱?
我们想想,对生活中的自我、他人、事情、物质,一般人是不是都认为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才产生无穷无尽的心结疙瘩?这个“三维缚我在物质”即执物为实的无数想法、说法、做法,老师概括为“物法”——物质为实论者。于此世间,有95.6%的人处于这种最低级的、不理性的、不科学的“五官识物”的浅层次认识上,故有无休无止的矛盾、冲突、争战……苦海沉沦不就是这样来的吗?世间的人、物、事,都只是一个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举人为例就可明白这个道理。父母未结合前,人在哪里?既已结合,受精卵开始分裂变化,细胞由一至多,逐渐长大,形成胚胎,人在哪里?胚胎细胞继续分裂,逐渐形成头、五官、躯干、内脏、四肢,人形具备称为胎儿,不会思考、言语、视看、闻听、食饮、呼吸,全靠母亲脐带供给血液生存,只有条件反射,人在哪里?十月期满,瓜熟蒂落,饥哭困睡,本能反应;及至稍长,咿呀学语,蹒跚走路,懵懂声闻;儿童少年,物我分辨,求知学识,如水涵养;踏入社会,青年成人,东奔西闯,初尝辛苦;中年老年,尝尽苦辛,病痛渐来,皮驰色衰;一气不来,呜呼哀哉,骨灰一抔,黄土一堆;户籍注销,痕迹消泯,有如气泡,有又归无。除了挂在墙上的照片和儿孙心中逐渐模糊的记忆,人又在哪里?万事、万物也莫不如此,都只是一个生、成、败、灭的短暂变化过程。故要这样客观的、理性的、科学的看世间万物包括人,是世人解脱的先导。
爱氏相对论之理说明“质空时”三维只是一个过程,世间的一切都变化无常没有实性,也即“万物并我一过程”。师把这种透过其现象看个体本质的认识称为“心法”——物质为空论者,世间的人达此认识论的不过4.4%。这种认识论的人往往比较豁达大度,容易放下物我为实的执著,不过也容易消极、片面甚至于走极端,反被“空”误,反生障碍,执空、顽空、无记空,空得索然无味,空得麻木不仁,空得不知归路。大家知道,人于社会,个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怎能脱离别人(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的辛勤汗水付出?怎能不思反馈自己的劳动以报偿自己领受的、别人创造的东西?
世间的一切正因为是相对相立而又相依相存,就像一张纸的正面与反面永远无法单独存在一样,故中外的古代贤哲,纷纷提出兼顾实空两端的“平衡”法则,也即融合了只分只合、或实或空的片面弊端以辩证法综合看待事物的方法。这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哲理之光,在古印度被称为善道宝传(《吠陀书》等,《中论》有特殊原因不在此例),在古中国被称为中庸之道(《尚书》等,后儒家有专门论述)。这就是事物的“对立统一”客观规律,属于世间法中的最上品妙法,是我师概括世间法中的最后一级也即世出世法门的第三梯级“中法”——实空转化辩证论者。持此“中法”认识论,10万人中只有不成比例的2人。我们看看,物法心法中法的概括,是不是把世间法都包涵了?于世持出世间的“道法”——实空不二无著入○者,那就真是凤毛麟角,除了释迦、老子等先师普度时期外(大运禅机),1911年-1946年这35年间,全球也只有爱因斯坦、卢瑟福、荣格和我国的虚云和尚达此道法认识而待己待人待物待事获道解脱。
歌词“物、心、中、道四层塔”,完全对应于下句“实、空、转化、道无著”,我们一看便明。如本老师曾说:“如果您握运此‘物、心、中、道’4法,即知世间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是处在哪一层、哪一级、哪一阶段,可以帮助您识透一切真假把戏或真假老包,既可让您顿悟入○,又可等待逐层登塔证道。”具体请看《生命能》108、109页的《世出世间法门运作归类》,一目了然:最下层为“物法”,下有“物质为实论者”;第2层为“心法”,下有“物空论者”;第3层为“中法”,下有“实空转化辩证论者”;最高层为“道法”,下有“实空不二无著入○者”。以上4法怎么划分和运用,在此《运作归类》简表中,已经把13个命题一一排列运作,请大家仔细阅读掌握;这4法就是“世出世法门”的具体运用,特别重要。
我们于世若能运用“4法”且最后必立于道法,面对一切随缘而行,自然不著念相入○,也就永断沉沦之根,达于大道彻底解脱,也就包容一切、无分无别,何有牵挂?何来挂碍?处此世间生活又不著世间念相、运用世间法包括这一甚深法门也不著念相,不就“于世无世、于法无法”了吗?歌词“包容一切何牵挂?于世无世法无法”,说的就是这个“世出世法”门的运用,这就是生命能、日常道、生活禅!
主讲:滴水入海
转载分享,觉人觉己。大运禅机,敬请珍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