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花鸟画赏析(一)

个人日记

 


 




 
 

图片



张大千花鸟画赏析(一)


图片 


 
    张大千(1899年~1983年),最早本名张正权,后改名张爰、张猿,小名季,号季爰,别署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中国画家,四川内江人, 祖籍广东省番禺县。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一),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传说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里梦一位老翁送一只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

    
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畬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廿多岁便蓄著一把大胡子,成为张大千日后的特有标志。曾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溥儒等及外国毕加索交游切磋。1958年以写意画《秋海棠》被纽约国际艺术学会选为世界大画家,并荣获金奖。1974年获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名誉人文博士学位。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图片

 
 
图片
 

泼彩朱荷金屏  1975年作
 

图片
 
红妆步障  设色金笺 1944年作
 
    题识:红妆布障。洛阳西畔河间寺,乘记未荷出缘池。我为追攀甾粉本,余霞影暮耐人思。姹紫嫣红未足方,繁书缛叶自相当。丹砂为写西来意,妙喜应参大法王。甲申十月疑松根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张爰沙河邨居。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大千门人、大风堂。
 
图片
 

荷花  四条屏 纸本设色 1932年作

   题识:1.偶忆吾家上元老人媚水荷花图极超逸之至。蜀人张大千。
         2.一花一叶西来意,大涤当年识得无。我欲移家花里住,之愁秋思动江湖。玉□句。大千居士爰写之。
         3.解得周三月,荷花自有夏。如何千古士,不谙春建寅。爰。
         4.善丞仁兄法家请正。壬申二月大千居士爰。
    钤印:阿爰、大千居士、昕宴楼、季爰之印、大千、一目了然、大千大利、下里巴人、大千、张季。
 
    张大千,被徐悲鸿先生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天才画家。张大千画荷,是中国画史上的佳话。其创作“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其画风先后数度改变:30岁以前的画风“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于“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则气质淳化、笔简墨淡;他早年及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从清朝一直上溯隋唐,逐一研究古人的作品,从临摹到仿作,进而到伪作。张氏历经探索,于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这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而其变化则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而创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至老弥佳,尤其是驰名中外、“为国人脸上增色”(徐悲鸿语)的“大千荷”。

    其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断推出新意。尤其是晚年创泼墨彩之后,所画荷花不但超越了花卉的属性,更将文人花卉的笔墨范围拓展至另一境地。他不但爱画荷,也爱种荷。他通过与荷花朝夕相处,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民主的概括力,长期捕捉荷花的特征和瞬间的动态,然后用他自己的审美感和艺术情趣加以提炼、夸张,使之寓意深刻,生机勃勃。
 
    张大千画荷有许多独特之处。他跟弟子糜耕云说“画荷主要在于画荷叶及荷梗”。他画荷叶喜用湿笔,学八大而略有变化。他画荷梗喜用渴笔焦墨,个人风格突出。张大千晚年曾和台湾画家江兆申谈及他的画荷梗的方法,“大幅荷杆都是两笔完成,一笔从上至下,另一笔从下至上,两笔自然接榫”。关于这一点,他的老友、著名书画鉴定家、画家谢稚柳先生的话也可作为印证,“曩昔常观张氏画荷,丈二整纸,荷杆自上而下一笔,再自下而上一笔,两笔接拢,粗细无差,似是一笔而成,天衣无缝。此等功力,唯张氏一人而已。”他还说“画荷,最易也最难。易者是容易入手,难者是难得神韵”。
 
    荷花是荷的“传神阿堵”,关系着荷的神韵。张大千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曾亲赴甘肃敦煌,临摹佛教壁画。通过细心揣摩佛画中莲花宝座的造型,结合自己的写生实践,张大千领悟到了荷花的轮廓线和神韵之间的关系。敦煌归来,他的荷花为之一变,明艳中现拙厚,清新中见精神。敦煌古壁画的神采风韵,沉寂了千年之后,在张大千的笔下得以重生!

    张大千的荷花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工笔荷。二,写意红荷和白荷。这类画现存最多,个性最强。画中的主体通常都是一朵或几朵舒展开的花瓣,中间露出莲蓬和花蕊。花瓣双勾,不过多敷色或墨,只在勾线处用少许淡色或淡墨,在花瓣的尖部用浓色或浓墨勾画,花蕊用藤黄和大红点出,清新淡雅,让人百看不厌。三,勾花点叶荷。这类画是工笔和写意相结合的作品,明显受明代周之冕、孙克宏勾花点叶画派的影响。荷花通叙都是朱红色,然后用泥金勾勒出轮廓线和花瓣上的细脉,使整朵荷花都突显出来,这种“金丝荷花”,晚年画的最多。
 
图片
 

风荷图  立轴设色纸本乙丑(1925年)作
 

    题识: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乙丑三月大风堂写。张爰。钤印:张爰福寿、大千居士、大风堂。
    此件《风荷图》作于1925年,张大千艺术生涯里,那个时间正是学习古法之后将之变化的创作阶段的开始,也就是“集古”时期,之前他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历朝历代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及画家都成为他精心研究的对象。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张大千,已将古人的笔墨符号和图式了然于胸,到了可以自由组织的阶段,用时挥洒自如,举重若轻。
    此画题识出自出自唐代郑谷之《莲叶》原诗为:“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为画面增添些许妙境,荷叶用笔横涂竖抹,简洁凝练,灵动飞舞,如风卷残云,密不透风,观之纵横恣肆、淋漓酣畅,极具个性。右边大半以上部分是朵朵娇嫩欲滴的荷花及几支含苞待放的花蕾傲然于风中,淡勾轮廓,在用浓墨破之,线条勾勒流畅,生动自然;荷梗用篆书的笔法直接挥出,一笔为之,力透纸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之韵呼之欲出。这幅《风荷图》不仅传达了他用笔用墨的基本功,还领会了他不仅爱荷花的色彩娇艳和姿态缤纷,他更推崇荷花的秉性高洁之气质。荷花清雅不俗,温馨芬郁,隐逸绝尘,这与大千先生历经多乱的世局,而不向世俗低头的倔强个性相吻合。
 
图片
 

荷花清韵  镜心 1926年作
 
    题识:子建相逢恐未真,寄言个是洛川神。东风狂与涂脂粉,睡老鸳鸯不嫁人。大涤子学青藤老人本,临似子莲仁兄法家正之,丙寅三月,大千弟爰。钤印:张爰印、大千、大砚斋。
    题跋:此故人张大千三十岁前所作,识者遂希,当年风貌实如此也。庚午(1990年)夏初,壮暮翁稚柳题,时年八十一。钤印:谢稚柳、九九翁。
    《荷花清韵》作于1926年,是张大千早年画作,以泼墨法涂写田田的荷叶,浓墨勾勒的叶筋,与之交错渗破,墨渖淋漓而富有层次;以花青色绘荷茎、莲蓬,画面遂添轻灵;淡墨勾勒洁白的荷花,笔法圆润而飘动,现出他对石涛的恣纵和徐渭的融凝的领会;苇草、花蕊则以赭墨画出。全作墨色清逸而花叶对比强烈,更突出了荷花的莹洁,辅以清隽的题诗与书法,顿生清新明妍之感。
 
图片
 

月晓莲腮  设色纸本   (379.5万元,2012年11月中国嘉德)
 
    款识:月晓风清见未尝,步虚还作道家妆。江南儿女矜梳里,新学莲腮贴粉黄。爰。印鉴:蜀郡张爰、三十六陂秋色。
    张大千笔下的荷花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本幅未署年款,从风格上推断应属早期“清新俊逸”之作。此帧用淡花青以率意的写意手法写荷叶,纵笔挥洒。层层晕染富有精神更具立体感。荷叶疏影中一朵白嫩无瑕的荷花腾空而出,花蕾中正孕育着灵动鲜活的生命,含苞待放。只见两片卓然飘逸的荷叶之间,两枝灿然盛开的荷花从荷叶中探出,花瓣仅以淡赭勾勒,柔美又富有韵致的线条尤显得花瓣素净,再加之大片荷叶的衬托,愈显得荷花高洁。此帧荷杆顿挫有势,亭亭玉立,杆上再打点,上下交错,左右揖让。荷杆的周围,别有用心地再添上几笔水草,更显画面的丰富与生动。那种超凡脱俗、生机盎然、蒸蒸日上的美丽与意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其纯熟的功底与老辣的技法,于浑朴中见清秀,于洒脱中含缜密,于酣畅中寓意藴,令人称道折服。
 
图片
 

清风撩藕花  立轴 设色纸本 1929年作
 
    款识:无复攀条与折枝,石榴裙袅藕花丝。眼前风月都收拾,研粉搓朱末是奇。己巳九月朔,张大千写于江户。钤印:张爰(白)、大千(朱)。
    这幅《清风撩藕花》创作于1929 年,是张大千早期画荷的经典之作。清秋的东京,一枝荷花亭亭玉立,荷叶田田,荷杆姿态优雅;画面上由荷花展开石榴、桃花、牡丹、芭蕉花、梅花等花枝繁茂,花叶生姿,仿佛有微风吹来,轻柔拂动,撩拨荷花,暗香浮动。张大千一生画花卉都受石涛和八大的影响,石涛画荷风姿溢美,八大神韵内敛。张大千的高明在于集合两家,故其作往往气韵互生,相得益彰。诗、书、画,三者皆优之作渲染完毕,张大千调转笔头,题诗一首于画端。诗词一读,石榴枝条随风摆动,轻拂荷花的景致,便历历在目。诗文活泼,不加藻饰。
 
图片

百花盛放  设色纸本 1929年作
 
    是图是张大千三十一岁时作,绘梅、竹、兰、菊、荷、石榴、芭蕉、白芙蓉等百花齐放,众多花卉集于一图,打破时空的限制,在处理上又显得杂而不乱,合情合理,充分展示了大千早成的绘画技法以及清俊明秀的个人风格。

图片
 

荷花  设色纸本 1929年作
 
    款识:根老子香两奇绝,世人那复知从来。己巳夏日,大千居士。钤印:张爰、大千、燕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荷花图  设色纸本
 
    款识:若个荷花不有香,若条荷柄不堪觞。百年不饮将何为,况值新根琥珀黄。仿个山笔法,蜀人张爰。钤印:张爰印(白)、大千居士(朱)。
 
图片

荷 花  设色纸本 辛未(1931年)作  (230万元,2012年5月北京)
 
    款识:此幅较可付与目寒二弟留之,辛未五月二十九日,蒙叟爰同在加州。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千世界。

图片

荷 花  设色纸本癸酉(1933年)作
 
    款识:高士有洁癖,美人无冶容。癸酉七月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私印(白)、大千居士(朱)、大千毫髮(朱)。

图片

图片

花卉册页  册页 (八开) 1933年作
 
    款识:1.此青藤老人晚年之笔,晴窗展玩漫临也,但得其仿佛。大千居士。2.轻裾翻乌绿,短袖卷鹅黄。张爰。3.记取辛夷花,莫过杨梅树。大千居士爰。4.高士有洁癖,美人无冶容。爰。5.绿云无复一緺柔,剪断尘根万缕愁。散发怜伊偏有致,更谁还用玉搔头。大千戏题。6.尚有邻家酒可赊,闲听父老话桑麻。怡情最是南山色,坐看篱根日影斜。大千居士。7.偶得梅雪评册子,用笔在白阳青藤石涛之间,戏拟之。癸酉首夏,大风堂下,蜀人张爰。8.玉面婵娟小,檀心馥郁多。钤印:张爰(白文)、大千(朱文)、大千豪发(朱文)。

图片

临徐渭花果卷  手卷水墨纸本
 
    题识:赋得二八年时不忧,度此江摠杂曲中句。余写花十六种已而作歌,遂用其韵并效其体。东家丽难俦新屋,栖花迎莫然,胡蝶未须偷粉的牡丹,自解起红楼牡丹,受领春秾,发千株百叶无休歇,管头选取八双人,纸上娇开十二月,谁向关西不道妍?谁数湾头见小怜?侬为顷刻殷七七,我亦退巡酒,内天昭阳燕子。年年度镜裹,那能不相妬镜中颜色不长。新画里燕支飜,能故花姓舞歇,石家香依旧,还归纸碌光莫为,弓腰歌一曲,双双来近昼眠床。天池道人。钤印:天池道人、青藤道士、湘管斋、水田月。
    王震题:花王二八俦,选取元恺迎莫愁,左右忽传香已发,一堂丝竹集红楼,牡丹管领羣芳发,风信番番无时歇,颠倒春秋十六种,倚翠偎红终岁月。百花应候各争妍,宛在琼筵见小怜。那得道人殷七七,随心遣发四时天,秀色一年为一度,羣芳队里各相妬,朱颜不久落溷英,按图索花无新故,一年四季发众香,按时可观地道光,春花秋蔬杂瓜果,白描尽学李龙眠。辛未(1931年)孟春白龙山人题于海云楼。钤印:王震大利、一亭。
    傅申又题:人皆知大千先生早年工石涛八大,而鲜知其亦擅青藤白阳也。若前无文长道复则后无雪个苦瓜。大千追宗溯源,往往如是。此即大千早年游戏幻化之作。墨渖淋漓并其书法皆得天池之神,故白龙山人亦不能辨也。乙亥(1995年)初春君约傅申。钤印:墨园、傅申、君约。
    傅申再题:谪仙馆主人慧眼识此,自港寄美嘱为题记已是三年前事矣。君约补记。
    题签:徐青藤墨画精本长卷。辛未(1931年)孟春白龙山人题签。 钤印:一亭。
    临摹大师作品是学习中国画最传统的方法,大量临摹才能够有能力形成自己的风格。摹古代大师的能力,张大千和同代人相比堪称翘楚。张大千早期的绘画生涯,致力于临摹从宋至清各朝各代的画作。
    此幅张大千临仿徐渭的《百花图卷》,王震用了很长的题跋,说明作者为徐渭,实际上是张大千临摹的作品。徐渭(1521-1593),明代伟大的画家、诗人、剧作家,因其印象派的创作手法,被誉为中国当代绘画的创始人。张大千选择了徐渭作为模仿的对象,他能充分表现出徐渭流畅简约的风格,巧妙地运用水墨,充分描绘出了每种花卉形态的精髓。在当时,张大千可谓是天才的临摹大师。他在临摹方面的成就,更为他日后的绘画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张大千充分汲取古代大师名画的各种技艺,并融合自己的个性风格,不管是在山水、花鸟及人物各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开创泼彩的新风格。

图片

 仿陈汝循花卉卷  手卷 1933年作
 
    题识:偶得陈汝循长卷,玉岑道兄叹赏不已,以为有白阳家法,属临一过,殊负玉兄之望,也惶悚悚何似。癸酉四月弟爰。
    题跋:明季逸笔花卉,予最爱陈道复,其高胜处虽石田翁亦当避席,其稍后当以徐青藤为巨擘,八大山人早岁致力白阳,中年更刻意青藤,遂成一代宗师良有以也。予画从白阳青藤入手,晚明惟陈汝循为白阳正派,见辄临之,先友毗陵谢玉岑与有同嗜,每见所临辄为叹赞,以为三年来能得陈徐三公之髓者,独予大千也。玉岑往矣,展视此卷,辄为腹痛。玉岑之弟稚柳山水花竹远过于予,不得相见亦三十余年矣,奈何奈何!七十年辛酉之七月二十三日,八十三叟爰台北外双溪摩耶精舍。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二次)
    此卷作于1933年,作者在卷后长跋中将自己研习花卉画的经过作了详细阐述。卷中花卉灵秀生,清新迷人,可见作者已精确地充分掌握两位大师笔清墨润的文人特质,而又蕴涵着其喜爱鲜丽媚美的独特个,实属张大千早期写意花卉的代表作之一。

图片

山水花卉册  册页 (二十四开) 1933年作  
(2530万元,2012年10月中国嘉德)
 
    款识:△玉面婵娟小,檀心馥郁多。△寒林凝黛色,晚照入酡颜。△尚有邻家酒可赊,闲听父老话桑麻。怡情最是南山色,坐看篱根日影斜。大千居士。△心期招隐赋,鼻观木樨禅。△绿云无复一緺柔,剪断尘根万缕愁。散发怜伊偏有致,更谁还用玉搔头。大千戏题。△高士有洁癖,美人无冶容。△海榴自是神仙物,种托君家有异根。不独长生堪服食,更期多子应儿孙。石田翁本,大千仿之。△轻裙翻乌绿,短袖卷鹅黄。△记取辛夷花,莫过杨梅树。△武夷春腻雨,玉洞晓明露。△姿容元自丽,粉黛不须匀。△岳平老长兄属画,漫拟白阳青藤大风大涤诸家求正。癸酉又五月,大千弟爰。△远山青可接,高树绿堪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大千居士。△山水谁宾主,文章自性情。△向平游览穷诸齿,曼倩诙谐到十洲。△西櫵苍翠裹,定有逸民栖。大千。△春水渡旁渡,夕阳山外山。△江楼镇日看山雨,藤簟连卧竹风。大千拟大涤子。△元亮蓄琴弦未设,子瞻酿酒醉何曾。△岭云留雁影,江水送鱼筏。△一水二三里,沿洄上紫霞。△晴霭翠纷纷,春桥水乍分。此家在何处,松外万重云。△仿大涤子十二幅,呈岳军先生博笑,大千弟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张爰印、大千、网师园客、张大千、内江张爰、大千居士爰、大千所作、张年。
    此册页包括了山水和花卉两大题材的画作,共计24幅。山水题材部分,透出石涛山水画风的痕迹,笔墨松秀润滋;花卉部分,风格可谓“清新俊逸”。二十年代张大千曾致力于石涛作品的临摹和研习,把石涛的笔墨方法掌握到得心应手的地步。册页上12幅山水作品,带有很深的石涛遗意,如“大千拟大涤子”“仿大涤子”等题跋,就表现出张大千在创作时的取法。
    石涛山水画中,笔墨枯秀凝涩,苍润中浸透静雅之气。而大千明显于笔墨中增添了几分流速之美,笔势起伏森然,虽少石涛苍逸青涩之笔意,但存秀雅朴拙之风韵。所以在笔墨逸致格调上,大千与石涛终始一致,体现出大千尤重石涛笔墨精神之继承而非外在形式之表现,突出了大千对石涛“笔墨当随时代”之深刻体悟。
    在花鸟画上,张大千注重学习明代晚期写意花鸟画的代表人物陈淳及徐渭的画风。与他们为世人所熟知的豪放恣纵的画风相对照,12幅花卉作品,整体上虽兼及“青藤白阳”花鸟写意之样态,但仔细品味审视,比之徐渭,尚不激越昂扬,更显稳雅平和;比之陈淳,文人情趣更浓,用笔简略,然墨色把握调适臻于自然,更得物象之神韵。

图片

图片

荷塘月色  手卷 设色纸本 1934年作 (1380万元,2011年7月北京保利15期)
 
    款识:波翻太液接银潢,闲看疏星曲槛凉;可忆江南好风景,女儿争贴额边黄。甲戌七月写奉永吉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居士昆明湖上听鹂馆。钤印:两到黄山绝顶人、蜀中张爰、大千豪发、大风堂。
    大千写赠春华楼大厨白永吉的《荷塘月色》系其壮年时极痛快淋漓的作品,尺幅极为巨大,由丈二匹纸四开后两张对接而成。作品中画家画荷花以笔入画,花朵顶尖部分以浓墨体现,花瓣中间留白,荷花饱满而生动。花蕊以笔锋施以红色或墨色点出,非常生动。画面布局松弛有度,节奏感非常明显。其中水面部分以留白方式展现,远处景物以淡墨绘出,朦胧感十足,层次非常明显。此幅是尺幅巨大的横卷,墨色与笔法变化丰富,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图片

荷 花  立轴 设色纸本 1934年作
 
    款识:荷花世界梦俱香。大千居士用大涤子法写此,甲戌正月故都客次。 钤印:元、大千居士。

图片

仿道君皇帝真迹荷花  立轴纸本 1934年作
 
    款识:仿道君皇帝真迹,原本为千山耿信公物,今藏江陵李氏。甲戌五月,张爰。钤印:大千大利(白)、张爰(朱)。

图片

五色荷花  设色纸本乙亥(1935年)作
 
    题识:曾攀玉井睡云端,罗袜凌波欲赋难。不是眼前迷五色,赚君聊作笔花看。似北山画友博笑。乙亥春日,蜀人张爰并题。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张大千的花鸟起步于写意,从当时风行的吴昌硕一直上追至金农、石涛、八大、恽南田、陈淳、徐渭等等,他都临习过。主要是取八大山人之韵,取石涛之气,溶石涛,八大于一体。其中墨荷学自八大。1930年代中期,即此作创作前后,张大千听闻有人笑言他只会写意不会工笔,就开始研习陈老莲,进而上追北宋工笔院体。这件作品则是这个学习和转变时期,墨色荷叶还是八大面貌,五色荷花已然是工笔手法了。

图片 图片

五色荷花  立轴 设色纸本 丙子(1936年)作
 
    题识:丙子春日,写于网师园。蜀人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大利、三十六陂秋色、长鬣张郎三十八。
    大千先生笔下花卉以荷花最为常见,也最见成就。荷花色彩典雅,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又是佛教极乐净土的象征,素为历代文人、画家歌咏描绘的对象。大千先生的荷花,有精工细勒的工笔,也有放逸挥洒的写意,此幅兼工带写,叶茎当属胎息于青藤、八大、石涛的写意之笔,荷花则精雕细琢而成。风裳翠盖,墨叶纷披,红、白、绿、粉、蓝五色并开,缤纷绚烂,高华富丽,在大千先生荷花中十分罕见。此作曾经在1938年底1939年初由张善孖带往法国展览。

图片

荷花图  设色纸本立轴
 
    款识:田田翠盖凈无尘,绿水琉璃一桨新。欲唱采莲迷近远,不知何处是花身。大千居士画并题。钤印:大千(朱文)、张爰印(白文)。

图片 
图片

图片

钩金红莲  戊寅(1938年)作   (1725万元,2012年5月中国嘉德)
 
    题识:唐人壁画非尽出工匠,往往多为士夫手笔,如吴道玄、毕宏、张辈,皆有传于世。此图窃欲效之。戊寅又七月,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张大千、蜀人、三十六陂秋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荷花鸳鸯  立轴 设色纸本戊寅(1938年)作
 (拍卖201.6万元,2009年11月北京保利)
 
    款识: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戊寅夏日蜀郡张爰。 印文:张爰、大千大利、大风堂、冷香飞上诗句。
    画意取自唐代郑谷的诗《莲叶》:“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一生酷爱荷花的张大千曾多次取此诗的诗意写荷,此幅显示出张大千早期绘画中那种典雅宁静的格调和工致细谨的笔法。荷叶以写意的笔法写出,淡墨染出叶片,留出叶脉的空隙,使大片荷叶在空间上推到较远的位置,近景水面上漂浮的睡莲与漫展的荷叶相映,暗淡的色彩也更衬托出荷花与鸳鸯的精致和华丽。三枝荷花明媚可人,有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姿;两只鸳鸯生动可爱,刻画细致而不失情趣。整体颇为契合郑谷的诗境,也有郑谷诗中那种“清婉明白,不俚而切”的味道,可称大千早年画荷佳作。

图片
 

荷 花  立轴 设色纸本庚辰(1940年)作
 
    题识: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庚辰十月,张大千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图片

钩金红莲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1年作 (1299.5万元,2011年9月)
 
    款识: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养水精。辛巳秋日写于敦煌石窟,蜀郡张大千爰。钤印:张季、大千。
    此幅六尺整纸红蕊墨荷构图饱满充实,层次丰富,水墨淋漓,呈现浑厚气势。荷杆可谓画面梁柱,参差不定,由多处而生,或显或匿于叶间,为画面重心之骨。作者以篆书笔法落纸,渴笔含墨,上下衔接贯穿画面,笔格遒劲。荷叶残枝幼芽交叠相间,落笔老辣、奔放野逸,先用大笔蘸花青赭石扫出大体,再用写意手法着墨大笔劈扫,间以浓淡墨色晕染表明远近、阴阳相背,荷花分列三处,或吐蕊怒放或颔首娇羞,花苞以蓄势待发之状立于画面中心。采宋人笔法以金线勾描花瓣,赤金点缀花蕊,朱红重彩敷色,花瓣饱满丰腴,花苞坚挺朝气,再使寥寥数笔杂草配合花叶生长补充其间,杂草取草书变化之势,数量虽少却笔笔劲道。风裳翠盖,墨叶纷披,红花灼灼,狂野恣肆与高华富丽并存,缕缕幽香溢满乾坤,风神独具。

图片

勾金红莲  镜心 壬午(1942年)作
 
    题识:绿腰红颊锁黄蛾,凝想菱花滟滟波。自种沙州门外水,可怜肠断采莲歌。漠高窟去敦煌东南四十里,白杨夹道,流水绕门,予深爱之。去春重来,自皋兰携犍根移种于此。待熏风乍发,摇蒲葵扇行岸曲间,风裳翠盖,自谓有江南未夏之胜矣。惜乎不植,怅望清波,轻涟无语,沧波濯足,情见乎辞。壬午十二月,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大千。
    张大千笔下花卉以荷花最多,也最见成就。因为荷花特别具有装饰意味,色彩典雅,形态婀娜,可工细勾勒,也可放逸写意,尽情挥洒。荷花出污泥不染,濯清涟不妖,又是佛教极乐净土的象征。大千画荷,工笔、写意具能,早年多水墨写意,胎息于八大、石涛、青藤、白阳。1943年,敦煌归来后,大千先生的荷花中便融入了壁画的金碧辉煌。此幅风裳翠盖,墨叶纷披,红花灼灼。用金线勾勒花瓣,赤金点缀花蕊,朱红重彩敷色,复以宋人笔法钩叶脉,高华富丽,风神独具。
    从目前所见传世作品看,大千先生这一路兼工带写、勾金重彩的荷花,基本是在从敦煌回来的一两年内,数量很少。尔后,在四十年代中后期,多见较为清丽淡雅的粉荷;五六十年代以后,则又是泼墨泼彩的一种面貌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荷韵图  立轴 1943年作
 
    题识:绿腰红颊鏁黄蛾,凝想菱花滟滟波。自种沙州门外水,可怜肠断采莲歌。予自皋兰携藕根数茎植莫高窟溪上,惜乎不花及归皋兰。为君杰仁兄方家写此,并拈二十八字博教。癸未重九后,蜀郡张大千爰时客积石山房。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荷韵图》,画面构图纵横散逸,却又相互呼应。花头以淡墨勾成,重墨提尖,未施粉而有粉嫩之感,于淡薄中见清新。花瓣周围略施淡草绿,更显花朵洁白如玉。荷叶以淡赭入墨,大笔挥洒,筋络之间,水线清晰。浅赭石荷叶与线钩荷花相得益彰,一藏一露,极富视觉张力。荷干两笔完成,“一笔从上至下,另一笔从下至上,两笔自然接榫”,如写大篆一般,顿挫而有势。荷干上的小苔点,上下相错,左右揖让,笔点落时,略向上踢,十分有生气。几笔水草的点缀,调整画面的重心,使整幅画“宽处能走马,密处不通风”。纵观此作,水墨淋漓而清气潜流,纵横挥洒间,荷花如“舞蹈中的美女”,粲然盛开,暗香拂面,真正展现了“出淤泥而不染”、“清妍艳丽”、“香远益清”的性格。题画诗及题款的书法均为成熟时期的典型的“大千体”风格。

图片

荷 花  立轴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款识:明月曾呼白玉盘,多情更照玉栏杆。香吹一夜西风满,水殿罗衣讶许寒。 钤印:大千(朱)。
    常书鸿在1943年来到敦煌,当时张大千在这里临摹敦煌壁画已近三载,两人在敦煌结下了一生的友谊。张大千创作了这幅《荷花》赠送给了常书鸿。张大千这幅作品作于敦煌,通过细心揣摩敦煌莫高窟佛画中莲花宝座的造型,结合自己的写生实践,张大千领悟到了荷花的轮廓线和神韵之间的关系。受此影响,他的荷花为之一变,明艳中现拙厚,清新中见精神。敦煌古壁画的神采风韵,沉寂了千年之后,在张大千的笔下得以重生!这幅画中的主体为几朵舒展开的花瓣,中间露出莲蓬和花蕊。花瓣双勾,但不过多敷色或墨,只在勾线处用少许淡色或淡墨,在花瓣的尖部用浓色或浓墨勾画,花蕊用黑色,清新淡雅,让人百看不厌。

图片 
图片

图片

白荷香光  镜心 甲申(1944年)作
 
    题识:明月曾呼白玉舸,多情覆照玉阑杆。香吹一夜西风满,水殿罗衣作诗寒。甲申春月大千居士张爰写于成都桂玉桥借居。钤印:张爰(白)、大千居士(朱)、三十六坡秋色(朱)。
    此《白荷香光图》作于1944年,正是他赴敦煌写生归来的第二年,那时的大千已经是名满天下,他画的荷已经在八大、石涛的基础之上,吸收了宋代绘画的特点,使笔下的荷花更具物理、物情、物态。钩金荷花富丽堂皇,没骨荷花清妍秀丽,写意荷花水墨淋漓。这一时期张大千画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荷花的花瓣上采用复笔点缀的方法,起提神醒目之作用。这幅《白荷香光》就是那一时期的代表作品,落落大方,雅俗共赏,娇艳而不俗,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

图片

荷花图  立轴 1944年作
 
    款识:绿蜡青旗咏未工,小窗摇日与摇风,试剪嫩寒春一尺,殷勤染出碧沙笼。抛残脂粉太匆匆,谁喻竛竮祗诉风,输与当阶一方月,向来不照睡颜浓。晓峰仁兄方家正之,甲申十一月,张大千爰。钤印:大千、张爰之印、大千父、张爰之印信、张爰私印。

图片

荷 花  立轴 水墨纸本 1944年作 (149.5万元,2011年6月4日北京保利)
 
    题识:钟彝仁兄来游青城,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