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清白无辜感常见的三种模式

系统排列

 我们所处的关系,我们经历到的愧疚和清白,首先实在付出和接受方面。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权利,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权利和义务之间不断交换,是我们所处的关系中又一个让人产生愧疚和清白的基本动力。

在关系中人们互相交换方面,为了维持和得到清白无辜的感觉,人们往往采取三种模式:禁欲、帮助、全数交还。

1.禁欲

某些人用最小的方式参与生命,坚持清白无辜的印象。不是全数的接受他们需要的东西并维持表示感激,而是封闭自己,节食禁欲。他们觉得这样可以摆脱需求和义务,因为没有需求,不需要接受。虽然他们不必要对任何人表示感激,自己问心无愧,但那种清白只能让他们成为袖手旁观的观察者。他们洁身自爱,因此常把自己想象成为高人一等或与众不同。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也仅仅限于蜓蜓点水而已,相比较而言他们会感觉到空虚和不足。

在许多消极挣扎的人身上,常常可以观察到这种态度。他们对生活提供的一切采取不欢迎的态度,这种态度最早产生于和父母(或是其中一个)之间的关系中。后来也不再接受其他关系,不接受世界上美好的事物。一些人通过抱怨别人给的不够或者不合自己心意来证明自己的拒绝接受是有道理的。还有一些人通过指出付出者的错误和局限来证明不接受是对的。但是,其结果都是一样的。他们固守着被动和空虚。例如有些人抱怨或拒绝接受自己的父母,罔顾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会让自己明显地感受到不完整和损失。

反过来,我们观察一下那些成功接收自己父母现实状况的人们,他们把这些接受的经验转化为持续流动的力量和营养,让它们流入其他的关系中。就算父母对自己不好,也能够在这些关系中丰富的接受和付出。

2.帮助

另有一些人想通过否定自己的需要来维持清白感,除非在他们已经付出足够多并感到拥有权利之后。在接受之前,以前的付出让我们拥有一些很短暂的权利,一旦接受我们需要的东西,那权力就会烟消云散。他们宁可维持自己的权利感,也不愿意看到那些付出的人们对自己说三道四,他们会这样想“让你感到欠了我的情,好过让我欠了你的情。”很多理想主义者都会保持这样态度,这就是广为人知的“助人综合征”。

这种人自我中心、抛弃需要求、为自由奋斗。他们从根本上讲是和关系对着干的。无论谁只想付出而不想接受,都只不过是想维持高高在上的幻象,拒绝接受生命的施舍,否定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平等。别人很快不想从拒绝接受的人那里得到任何东西了,反而会怨恨他们,远离他们。因此,长期的助人者常常都是孤独的,最终变得痛苦不堪。

3.尽情交换

在付出和接受中,第三种通往清白无辜的途径,也是最好的途径,就是完全付出和接受,通过大量的付出和接受的交换,得到心满意足的感觉。这种交换是关系的关键:付出者接受,接受者付出。接受者和付出者双方是平等的。

对这种清白无辜感来说,不但付出和接受之间的平衡很重要,而且两者之间的量也很重要。少量的付出和接受,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好处;大量才会让我们变得富有。大量的付出和接受,让人们感到富足和幸福。

.....
这种快乐不会从天而降,而是在亲密关系中,通过需求和接受,自觉地增加爱而达成的结果。随着这种大量的交换,我们会感到轻松自由、公平和满足,在付出和接受方面,所知道的的保持清白无辜的方式中,这是目前为止能够得到最深层满足的方式。

(文字摘自《谁在我家》伯特.海灵格第一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