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之旅---韩城行(一)风追司马
个人日记
韩城,素有文史之乡之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朝各代,名人辈出,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的故里。其宏伟巨著《史记》闻名中外,为历代传颂,影响深远。
我曾有个心愿,到与我们黄河之隔的“史圣”司马迁的故里---韩城去访亲拜友。
应好友[糊涂一点]老兄夫妇邀请,我与老伴乘火车驶过山西河津禹门口,跨过黄河大铁桥,来到古称龙门的陕西韩城。热情厚道的[糊涂一点]夫妇,如老同学般盛情款待我们,嫂夫人不顾刚从美国探亲回来倒时差的疲惫,夫妇俩全程陪同我们游览了著名的[司马迁祠墓],第二天又冒雨陪我们游览了前国家领导人李瑞环所题字的“民俗瑰宝”[党家村],让我们在浓浓的同学情网友谊中,愉快地实现了心愿之旅。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历尽千辛万苦,著述十二载,终成五十二万言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中国史书的典范。
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中国历史学的开山鼻祖师司马迁,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西晋永嘉4年,就在他的故乡——韩城市芝川镇东南的韩奕坡悬崖上,依据山岭的天然地形,建成气势雄伟,蔚为壮观,留存至今的司马迁祠和墓。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中国历史学的开山鼻祖师司马迁,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西晋永嘉4年,就在他的故乡——韩城市芝川镇东南的韩奕坡悬崖上,依据山岭的天然地形,建成气势雄伟,蔚为壮观,留存至今的司马迁祠和墓。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一行五人步入宽阔的祭祀广场,沿主干道两侧自北向南,观赏着以《史记》十二本纪为题建设的雕塑群。博古通今的[糊涂一点]老兄与女婿,堪称最佳导游,边观看边向我们讲解着那地上的太极八卦图,那竖立的大禹治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一个个典故,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群像,向人们展现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感受着博大精深的史记文化。
来到广场中央,仰望着刚直不阿,抱负非凡的司马迁青铜像,令人肃然起敬。
往前行,走在芝秀古石桥上,桥面是由石块铺成,桥两侧有石栏杆,石望柱,“瓜果”石雕。一桥连西东,此桥是古韩城通往古都长安的的交通要道。芝秀桥最早建于明朝隆庆年间。1936年,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与时任陕西省省长邵力子再次拨付银币,重新修建。现存石桥即为此次所修。耳听着好友的讲解,眼望着芝秀古桥不远处的高速公路桥,我思绪里交替映现着那时桥上的车水马龙与如今高速公路桥飞驶的车辆.....
过了芝秀古石桥,踏着千年石块铺就的的古道往北,过匾书“汉太史司马祠”木牌坊,石级引路,临崖而上,迈过长长的石条司马神道,一直延伸到颂扬司马迁的“高山仰止”木制牌坊,穿过“史笔昭世”牌坊,再穿过“河山之阳”砖砌牌坊,登上九十九级石阶,到达迎面门楣上“太史祠”的朱红山门前。
登上山门回首,那陡峭的司马坡上,曲曲折折的石径路,尤如浓缩了司马迁坎坎坷坷的一生;那凹凸不平的石道印,记载着千百年来仰慕者攀登的足迹。令人沉思,感慨万千!
进入祠院,古柏参天,苍郁挺拔,幽静肃穆。院内一前一后分别为献殿和寝宫。献殿正中挂一匾额,上书“文史祖宗”金色大字。那幅著名的对联映入眼帘:“刚直不阿留得正名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史记照尘寰”。内设祭桌,上置祭器。桌面刻有琴棋书画和二龙戏珠图案。寝宫正中央有司马迁全身坐像一尊,塑像面目祥和,长须飘洒,显得正气凛然。
进入祠院,古柏参天,苍郁挺拔,幽静肃穆。院内一前一后分别为献殿和寝宫。献殿正中挂一匾额,上书“文史祖宗”金色大字。那幅著名的对联映入眼帘:“刚直不阿留得正名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史记照尘寰”。内设祭桌,上置祭器。桌面刻有琴棋书画和二龙戏珠图案。寝宫正中央有司马迁全身坐像一尊,塑像面目祥和,长须飘洒,显得正气凛然。
殿中碑石林立。上刻宋、金、元、明、清各代名人凭吊诗文。郭沫若的五律诗碑,气势磅礴,情真意切,最为著名:“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沿院东磨盘路再往上走,登上司马坡之巅,即到司马迁墓。墓前竖立着一块石碑,上刻“汉太史司马公墓”,为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题书。这座青砖裹砌,嵌有八卦砖雕的圆型墓,形状极似蒙古包的八卦墓,传说是元世祖忽必烈敕命改建的;墓顶有一千年古柏,枝干苍劲,盘若蛟龙。树分五枝,人称“五子登科”树,据说,每年高考前夕,都有不少家长不远千里来到这里为此树烧香祈福,保佑子女顺登皇榜。
站在祠前凭高远瞻俯瞰,黄河脚下流,祠墓梁山枕,山环水抱,川塬如画,气象万千,秀丽壮观的大自然风光与高峻挺拔、气势雄伟的太史祠相互辉映,衬托出司马迁德高如山,世人至为敬仰的高尚人格和伟大志向。
站在祠前凭高远瞻俯瞰,黄河脚下流,祠墓梁山枕,山环水抱,川塬如画,气象万千,秀丽壮观的大自然风光与高峻挺拔、气势雄伟的太史祠相互辉映,衬托出司马迁德高如山,世人至为敬仰的高尚人格和伟大志向。
我们沿南坡下行,建有新迁的元代建筑“禹王庙”、“彰耀寺”、“三圣庙”等,现已辟为“千秋太史公”,“史圣齐世经”,“铁笔写春秋”,“巨著惠万代”等展馆,观赏图片.文字说明.研究著作等,使人受益非浅。历代名人对司马迁赞不绝口,《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毛泽东主席对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在《为人民服务》中阐述人生的意义时,曾引用《史记》中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出展馆继续下行到一平台,竖立的石碑上“风追司马”几个字,道出了我们每个人对司马精神的追慕与敬仰;风追司马,追怀他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追怀他逆境中厄运打不垮的不屈精神;他用坚强和毅力创造了生命的辉煌。
游览近尾声时,我们走进狮子把门的“司马迁后裔生活”的民俗风情小院,
出展馆继续下行到一平台,竖立的石碑上“风追司马”几个字,道出了我们每个人对司马精神的追慕与敬仰;风追司马,追怀他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追怀他逆境中厄运打不垮的不屈精神;他用坚强和毅力创造了生命的辉煌。
游览近尾声时,我们走进狮子把门的“司马迁后裔生活”的民俗风情小院,
院内的石磨、石碾、水井,风车、织布机、方木桶、
房檐下柱子上挂的玉米.院里树下的秋千....是那样的眼熟,尤如回到童年时我家院子。
第一次见到小绿叶米色小花的桂花树香溢满院,让我与嫂夫人惊喜不已,闻着花香久久不愿离去。 夕阳西下,仰望着高峻悬崖上的史圣祠墓,像一座丰碑,历经千百年沧桑而愈显雄伟!
文章评论
怡 · 然
犹如身临其境[em]e179[/em]
姁姁
[em]e1000058[/em]
时代列车
五千年的光辉,连着你和我。华夏大地,处出在传播。[em]e163[/em] [em]e179[/em]
宛若莲贞
[em]e100[/em] 《心愿之旅---韩城行》游记写得好!不但自己实现了心愿,还为我们当了免费导游,图文并茂,条理清楚,引人入胜。[em]e179[/em] 谢谢月亮姐!祝福节日快乐![em]e163[/em] [em]e183[/em]
满满
佩服您惊人的记忆,欣赏您绝佳的文笔,图片和典故相得益彰,既丰富了历史知识,又看到了文采的卓然,好个图文并茂的历史回廊,向人们展现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感受着博大精深的史记文化。为您喝彩鼓掌[em]e142[/em] [em]e179[/em] [em]e163[/em]
三北堂主
最喜读的书有几本,其中就有《史记》,书中的《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孝文本纪》、《孔子世家》、《乐毅列传》、……都是读而不厌的章节。
亦风起
[em]e179[/em]跟着老师的游迹(记),长了点见识。 节日快乐!
鱼米乡
大姐您走一处赏一处风景,写一宗历史。您展示的不仅是快乐的心情,更是颂扬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传播者。祝福您可敬的大姐!
梅雪
姐姐细腻、精湛的笔墨把我也带入到这块未曾踏入的史祖宝地,详尽的图文叙述也给大家上了一堂史学课,为姐姐的文笔而赞叹!姐姐辛苦了!顺祝姐姐节日快乐!
在水一方
图文并茂,带着友情,跟随姐的笔迹浏览韩城,收获多多,赞!
网上老者
读了此文,对陕西的韩城司马迁词,墓地理环境,景区佈局,建筑设施有了概略的了解,因此谢谢月亮湾! 游览归来写下游记留在这里, 供以后自己回忆体味,也分享给好友,丰富了知识阅历,也加强了友谊,老者赞赏并力行。
馥
《心愿之旅---韩城行》游记写得好!不但自己实现了心愿,还为我们当了免费导游,图文并茂,条理清楚,引人入胜。
忆江南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司马迁,令人敬仰!姐姐的游记,写得真好,有景有感悟。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受益匪浅![em]e183[/em][em]e183[/em][em]e163[/em][em]e163[/em][em]e178[/em][em]e178[/em]
开心凤
旅游真快乐。[em]e179[/em][em]e160[/em]
吉祥鸟【雨涵】
阿姨每次把游记抒发的淋漓尽致,对历史的详细记载了如指掌,敬佩阿姨超强的记忆力[em]e142[/em][em]e142[/em][em]e163[/em][em]e179[/em][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