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下

个人日记

                        从小生活在北方的我,早已经习惯了风情万种的杨柳,伟岸挺拔的白杨,开着满树花香摇曳生姿的槐树,还有我从小就看到的济源531山上最多的橡树,柿子树,枣树,桃树,梨树,苹果树,李子树等等很多很多的树种。
              我一直也这样认为,我的生活应该就是这样,在兴华机械制造厂平平淡淡,轻松自在的度过自己的一生。1980年招工进兴华厂的时候,差一点去中学当老师,还好被我母亲及时的拦住了,坚决不叫我去,理由是学生会把我气哭。就这样才没有让我误人子弟,现在想想还后怕呢,不然真的不知道我会耽误多少孩子。没有去做老师,就做了财务,当时也一直觉得自己一定不会是个好会计,因为性格太急,比较浮躁。可是做梦也没想到,凡是我工作过的公司,从领导到员工,竟然都认为我是一个业务能力很强,专业知识非常熟悉的财务经理。结果就是,我一下子做了33年的财务,直到去年从厦门退休。事情怎么会演变成这样,想不通。
              在办公室闲的无聊的时候,就开始不务正业,也想舞文弄墨一下,结局就是怎么也写不出叫自己满意的东西。其实也有朋友和我说,你应该是和文字打交道的,怎么会和数字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呢?
              对南方的很多树种,只是在书本上看到过介绍,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去看看这些树,不凑巧的是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工作调动来到了南国厦门,那些南方的树种我叫的上名字的和我叫不上名字的树一下子都来到了我的面前 ,我知道了榕树,木棉树,凤凰树,棕榈树,芒果树,龙眼树,荔枝树等等树种,
我曾经去过同安的龙眼林里摘龙眼,去过漳州的荔枝海,还有香蕉林。还去漳浦摘过枇杷,这些树木,洋溢着亚热带的情调,并且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
               所有的树种中,我可以说是和榕树一见钟情,第一次见到榕树的时候,我就爱上了它,一株株古老的,盘根错节,枝桠上垂着一簇簇老人胡须似的“气根”的榕树,遍布在厦门的各个地方,随处可见它们的踪迹,在巨大的榕树树荫下喝茶,聊天,午睡,下棋几乎是每一个厦门人都曾有过的。 
               中山公园,白城,鼓浪屿,镇海路,几乎厦门所有的地方,都看得到榕树的影子,榕树最奇特的是它的气根,落地又成树干,独木成林。榕树躯干雄伟,绿叶参天,它地下的根向四面八方蔓延,一直蔓延到极深,极远的地方,根深叶茂,这使得一株榕树的树荫,像是一个露天的礼堂,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
               我也曾经无数次的和同事,朋友们坐在榕树下的石桌,石凳上泡茶,聊天,微风习习,恬淡悠然。
               在厦门,我也看到了很多榕树做成的景物,白鹭洲公园里就有很多,地面上郁郁葱葱修剪的栩栩如生的一条条活灵活现的龙在奔腾。展翅欲飞的小鸟,凤凰。还有在地下津津有味吃草的小羊,小马。小兔子在蹦蹦跳跳,还有一个可爱的大熊猫在向你问好。
               曾经还看到过很多很多的榕树盆景,或苍翠,或雄壮,道骨仙风,榕树盆景几乎具备了所有盆景的优点,反过来又以其树龄之长,须根之奇而独领风骚,咫尺之间蕴含参天之意,盆盆榕树,有潇洒飘逸,有婀娜清芳,犹如人在画中游,以古朴高雅而备受大家喜爱。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因自己仰慕已久的诗人舒婷出生在漳州石码,我还和一个朋友专门从厦门的东风码头乘船,从九龙江的入海口逆流而上,航行在江上,到石码街心公园的大榕树下感受泡茶的惬意,以及在对舒婷的想象中坐了一下午,还是不想回厦门,就在石码和朋友住了几个晚上,以感受那带些异域情调的闽南小镇风情,石码的五香,石码的锅边糊,海蛎煎,我们几乎吃遍了石码的夜市。
               在中学时,记的学过一篇课文,秦牧的《花城》,里面有一段这样的描写:“那千千万万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细碎的声音在浅笑低语:”春来了,春来了“买了花的人把花树举在头上,把盆花托在肩上,那人流仿佛又变成了一道奇特的花流”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记得这一段的描写,无法忘怀。一直向往着南国花市,一直向往着梦一样的广州。在今年的9月14日我和老公从厦门乘坐动车来到了南国花城广州,准备小住一段时间。
               羊城广州和鹭岛厦门一样,满城都是绿,满城都是树,到处都是榕树,到处都是三角梅。原来岭南路旁的树和花竟然和厦门路旁的树和花一个样。在羊城,不,在岭南,也或者,在厦门,榕树就是一种文化。
               于是,我靠近榕树,我试着抱她,抚摸她,我从根须抚摸到树干,我试着亲吻她,我分明看到,她的生命是永恒的,她的血液是灵动的,她在我的耳边讲述着一个个古树的传说,她用她那灵动的看似棕色的胡须,缠绕着我,静静的绽放着一曲生命之歌。
               榕树,没有花的芳香,没有果实的诱惑,她平凡朴实,就像云卷云舒,雁来雁往,花开花落一样随处可见。可是她卷舒的是心灵的纯净,过往的是人性的丽影,开落的是灵魂的芬芳。
               心里其实一直不能忘怀的还是济源的柳树,杨树,还有小时候常常去爬的柿子树,槐树,榆树,枣树,其实我自己一直都知道,不管是我在厦门,还是在广州,济源才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地方,悠悠沁水,巍巍太行,济水之源,这些早已经融入了我的生命。
                   

                   
                     
                     
                     
                      










文章评论

2010香香

济源现在路边有挂满石榴的石榴树,前段时间走哪都能闻到的桂花香。

糖糖

思念,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读者在不止一篇的文章里感受到作者对济源的眷恋与思念,这就是一个游子心中的故乡情结。 拜读新作![em]e163[/em][em]e178[/em]

孺子牛

"榕树,没有花的芳香,没有果实的诱惑,她平凡朴实,就像云卷云舒,雁来雁往,花开花落一样随处可见。可是她卷舒的是心灵的纯净,过往的是人性的丽影,开落的是灵魂的芬芳"。才女,你的文章真好,每次拜读你的新作,每次都像喝了美酒,在美酒中享受着。

蓝色海洋

朴实无华的语言,写出了南方和北方的树种,看的出,私语有一个很强烈的故乡情结,同时又写出了厦门和广州随处而见的榕树和她的榕树情结,篇名就很浪漫,欣赏了[em]e191[/em][em]e190[/em]

层林尽染

八零年就招工去兴华了。当时我才九岁啊。这篇文章很大气而且很阳光。虽然这样的题材不好写。

蓝田种玉

记得是在二零零六年,我去了趟长沙,在那里一呆就是一个多月,那段时间, 我与南国的榕树结下了不觧之缘。 我记得那天从机场打的,一路的绿啊就从眼前扑面而来。宽广笔直的高速路两边全是整齐的树带,那天天气晴朗,风不大。至今我还依稀可见路旁的树,各形各态的树干上,生长着各种形态的虬枝,枝丫下长着如棕须般的根,清一色的,长短不一的向下展露,风吹着枝须,它如少女般的舞动着,时而扭着腰、时而伸着腿、时而挥着手;它如模特般的走着一字步,她是那么的从容,那么的淡定,时而婀娜地显摆着,时而笑容可鞠地面对,她步履轻盈地度着碎步。 我近乎陶醉于这片绿中,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被湘南路旁的树感动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树呢?出租司机告诉了我:这是榕树。 啊!她就是榕树!那天我就此坐在了如盘龙般的榕树根上,背靠着硕大的树干,头上就是树冠,我被这棵老榕树荫护着,风吹不着,雨淋不了,太阳晒不到;她一直把她那榕树枝桠里长长的须轻轻地拂着我,犹如母亲、又似少女的手。我在榕树下睡着了,我似乎做了个梦,梦见自己也变成了榕树的须,又从榕须变成了一棵真正的参天的大榕树﹗

沧桑

我喜欢榕树、树有多高、根须就有多高、没办法只能弄个盆景玩了,谁知这一玩就玩了近二十年、想想假如把古榆盆景二者放在一起也是一道浓缩的风景[em]e100[/em]

太行

[ft=,3,宋体][/ft]悠悠沁水,巍巍太行,济水之源,这些早已经融入了我的生命。只有远离故乡的人才能写的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