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熟悉的陌生城市

个人日记

                        从今天早上开始,广州就下雨了,一直到现在,还在飘飘洒洒的下着,雨天,总是给人一些回味,一些想象,总是有一些思念,一些情愫在雨天里悄悄的滋长。
                         今天一天,我在阳台上看了无数回,阳台的左面看过去,是一个桥,桥下是一条河,河里是水,看的很清楚,我刚来广州时,下雨的时候,我好几次都把那条河的河面看成是路面,看着有水在闪着波光,就以为是雨下的大了,把路面都下的很湿很湿,积了水呢,后来这条路走的多了,才知道我看到的原来是河的河面,下次在看雨下的大不大,就开始往右边看了,右边是一条马路,只需看看路上的行人有没有撑伞就知道雨有多大了。
                         城市是记忆,是生活,也可能是回忆,是向往,是一些断断续续的碎片,但她终究有一天会令我们所熟悉,
                         我住在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三路大东门桥,出门看到的就是一条河,这条河叫东濠涌,它在我的面前缓缓地流淌,很清晰,里面有很多鱼,顺着这条河的河边前行大概100米左右,就可以看到广州东豪涌博物馆。当玻璃门推开,东豪涌的前生今世,老广州的水城记忆,点滴呈现,生动依然。
                         为缓解交通,在东豪涌上建的是两层的高架路,这样东豪涌就终年隐入在高架路的浓荫之下了,东豪涌高架路是贯穿广州南北的一条快速通道,桥上跑车飞驰,桥下鸟语花香。
                         东豪涌北起麓湖,南连珠江,是广州现存唯一一条贯穿河中心的河涌,全长4.51公里,曾经拥有广州古城“护城河”的美誉,广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荣,是一座河道如港,水系成网的水城,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留下了众多的水遗迹,河,涌,濠,渠。
                         东豪涌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河涌为主题的博物馆,由东豪涌边上两座民国时期的红砖建筑改建而来,精致地还原了广州市河涌文化的历史。
                         从我所住的地方向河边走来,一路的岭南园景,叠水瀑布,荷花池,景观石,水堰,凉亭,驿站等景观多处,显现出自然生态,流水潺潺,清澈见底,小鱼嬉戏。
                         我一直都很喜欢这条河的两边,我个人认为,东豪涌最美的地方,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可以近距离的接触水,亲近水,我九月份刚来广州的时候,就常常和老公来到河边,或坐在石头上,或坐在台阶上,把腿放到水里悠来荡去,手也不时的拍打些水花,那个凉快啊,滋润到了心里。
                         我几次都和老公说,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在人口密集的越秀老区,能有一条这么清澈的河流,能够让我们这么放心的把手,把脚放到水里嬉戏的,可以看到五彩石头的河流真的不多,在来广州之前,是我没有想到的,这是一条美丽的河流,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行走在城市的时空,我发现这是一个与我非常陌生的城市,我喜欢探究这个城市时所带来的快感,一点一点的去寻找,一点一点的去发现,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中穿行,在收获中锻炼自己。
                         我所住的中山三路位于地铁1号线农讲所站和烈士陵园站之间,左手走大概300米是地铁农讲所站,右手300米是地铁烈士陵园站,而对于我来说,这都是这次广州之行计划要去的地方。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坐落在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原址是明代建造的番禺学宫,又叫做孔庙。
                         旧址纪念馆与1953年建立,并由周恩来题写了“毛泽东同志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牌匾。故人们常称这里为“毛泽东同志农民运动讲习所”或“农讲所”。
                         毛泽东同志在大革命时期,三次到广州从事革命活动,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中山二路92号,是解放后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园区是典型的岭南特色园林景观,主体有正门,广场,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形的封土,现有景观和游乐场所多处,四季鲜花不断,现在已经是市民休闲,锻炼,娱乐的好去处,每天人流络绎不绝。
                         初到一个地方,我们往往有一种新鲜的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经过一番独特的内心体味,只是觉得还不具体,如能住上些时日,到处走走看看,感觉自然会细腻一些,但还是觉的如初品茗茶,虽然也是唇齿留香,到底还是浅淡了些。
                         人说,居住的越久,越能懂得这个城市。
                         可是,与我,来广州几个月了,还是那么的陌生,陌生的我似乎从没有靠近过。
                         一座优美的,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是岁月的沉淀。
                        从秦汉的戍边筑城到南汉的大兴宫苑,从盛唐时的繁荣藩坊再到清王朝的热闹黄埔,走进广州的街巷,历史的记忆会不断地涌现。越秀书院群承继的岭南文脉,深井老祠堂尚存的古风遗韵,沙面旧租界的异域风情,圣心大教堂的恢弘气派,先烈路上的民国风云,高弟街中的百姓故事,都在展现着羊城厚重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民间文化。
                         很想写写广州的,我想我会用心的走近花城,感受花城所带给我的心灵感悟。
                         
                         
                         





文章评论

风潇潇

很朴素的语言道出了真实的思想、楼台观景带出了羊城雅美。居所福地贴近革命古典[em]e179[/em]

荷塘月色

在姐姐优美的文笔下畅游了一番广州的老城,有底蕴有韵味的城市!姐姐辛苦了![em]e160[/em][em]e163[/em]

蓝田种玉

看了,读了,想了。就是不敢去写许语。许是我太惊艳私语老师这篇广卅散记,能把广卅的古往今来通过古城一隅表述的淋漓尽致,尽善尽美。高,实在是高。所以我点一百个赞也不为过。

老糊涂

缕缕心思点滴情、触景更添思乡浓。万笔千言书不尽、丹心华韵描羊城、它处霓虹如烟客、故土泥香最永恒

蓝色海洋

文笔流畅,立意新颖,加深了我们对广州进一步的了解。字里行间,不能不说也有一份淡淡的思念和忧伤[em]e160[/em][em]e163[/em]

糖糖

深厚的文化底蕴,把一座广州城描摹的如此淋漓尽致。佩服,仰慕![em]e163[/em][em]e18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