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不起推敲的《木兰诗》中的木兰事
个人日记
成诗于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诗》,在中国可谓凡是上过初中的人都比较熟悉。该叙述诗描写一个女子女扮男装替父从军,驰骋沙场英勇斗争十余载,功成之时却抛弃名就,辞归乡里的故事。中华宝典《文苑英华》卷三二三载《木兰歌》。宋人郭荗倩《乐府诗集》载:唐人韦元甫拟作木兰诗一篇。但很多有关该诗的注释都没有注明作者为韦元甫,注释的只是《乐府诗集》。《木兰诗》磅礴典雅,气势恢宏,脍炙人口。自成诗至今,千百年传诵不衰,在中华文学经典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三十年前读过该诗,虽然至今仍然还句句字字能背诵。但对该诗篇所叙述的事产生了很多不符合当时社会和成功条件的质疑。在这里抛开《木兰诗》的艺术价值不论,只说该《诗》中的人物花木兰。从开篇诗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句中不难看出,花木兰的出身是一个贫寒农家女。无论当时还是现在,农家即是属于社会最低层次的一种阶级。《诗》中花木兰置办一切战场所需后,辞别父母故乡,跨渡黄河在燕山一带与匃奴决战。
''壮士十年归',花木兰经过十年的''朔气传金梭,寒光照铁衣''的沙场生活,打败了匃奴,班师凯旋。在金銮殿受到了皇上的接见。''木兰不做尚书郞'',并得到了皇帝的册封。可是在冷兵器斗争时代,交战双方是兵对兵,将对将的战场,很难使人接受花木兰能在十年间取得被册封尚书郞的战功。对从一个士兵做起的贫寒农家女花木兰来说,这无疑是过度夸张和描绘,在现实社会中完全可以说是不可能。按当时社会情况和条件来说,一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女,能饱读经书简直是一个梦,即使识得几字也相当有限。既然没有博览群书的条件,兵书战策都不通晓,当然也就失去了做将帅的潜质和资格。武艺和深晓兵法这是为将的首要条件。在冷兵器时代,为将者必须要弓马娴熟,要有高超的武艺,不说十八般兵器件件皆通,最起码在刀枪剑戟方面有一定造诣。还要懂得三韬六略,更要懂得摆兵布阵。什么一字长蛇阵,二龙搅尾阵,三才阵......八卦阵,九宫阵,十面埋伏阵,这一切的一切,对于纺纱织布的花木兰来说,是不可能拥有的。即使花木兰在与敌战斗中英勇无比,也只能晋升为一个普通的将,而不可能为帅。历史传奇人物岳飞和穆桂英他们自小与刀枪骏马为伴,武艺超群,在当时屈指可数,且兵书战策样样皆通,方才有资格为帅。很难想象在''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情况下,面对着纺车叹气声声,临时无奈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有如此高超武艺和军事常识。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女性元帅只有明末清初重庆府忠州的秦良玉(已另有日志记述)被明末南明皇帝封为太保。至于穆桂英,杨八姐,杨金花,樊梨花等都是小说中人物,不足为深信。
在南北朝时期,社会中也许真有花木兰,也许真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事。但是,要说一个一无所长的普通士兵经过十年的战斗就被皇帝封为尚书郞,在正常时期就绝对不可能的事。该《木兰诗》的作者,只不过向当时社会宣扬了一种妇女孝道美,情操美,忠义美。尽管如此,都不能否定《木兰诗》的艺术成就。至于花木兰有没有资格为帅,有没有被皇上册封为尚书郞,不足以深究探讨,《木兰诗》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已!只不过鄙人感觉作者在创作该《诗》时,缺少社会生活和军事知识罢了。
三十年前读过该诗,虽然至今仍然还句句字字能背诵。但对该诗篇所叙述的事产生了很多不符合当时社会和成功条件的质疑。在这里抛开《木兰诗》的艺术价值不论,只说该《诗》中的人物花木兰。从开篇诗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句中不难看出,花木兰的出身是一个贫寒农家女。无论当时还是现在,农家即是属于社会最低层次的一种阶级。《诗》中花木兰置办一切战场所需后,辞别父母故乡,跨渡黄河在燕山一带与匃奴决战。
''壮士十年归',花木兰经过十年的''朔气传金梭,寒光照铁衣''的沙场生活,打败了匃奴,班师凯旋。在金銮殿受到了皇上的接见。''木兰不做尚书郞'',并得到了皇帝的册封。可是在冷兵器斗争时代,交战双方是兵对兵,将对将的战场,很难使人接受花木兰能在十年间取得被册封尚书郞的战功。对从一个士兵做起的贫寒农家女花木兰来说,这无疑是过度夸张和描绘,在现实社会中完全可以说是不可能。按当时社会情况和条件来说,一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女,能饱读经书简直是一个梦,即使识得几字也相当有限。既然没有博览群书的条件,兵书战策都不通晓,当然也就失去了做将帅的潜质和资格。武艺和深晓兵法这是为将的首要条件。在冷兵器时代,为将者必须要弓马娴熟,要有高超的武艺,不说十八般兵器件件皆通,最起码在刀枪剑戟方面有一定造诣。还要懂得三韬六略,更要懂得摆兵布阵。什么一字长蛇阵,二龙搅尾阵,三才阵......八卦阵,九宫阵,十面埋伏阵,这一切的一切,对于纺纱织布的花木兰来说,是不可能拥有的。即使花木兰在与敌战斗中英勇无比,也只能晋升为一个普通的将,而不可能为帅。历史传奇人物岳飞和穆桂英他们自小与刀枪骏马为伴,武艺超群,在当时屈指可数,且兵书战策样样皆通,方才有资格为帅。很难想象在''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情况下,面对着纺车叹气声声,临时无奈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有如此高超武艺和军事常识。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女性元帅只有明末清初重庆府忠州的秦良玉(已另有日志记述)被明末南明皇帝封为太保。至于穆桂英,杨八姐,杨金花,樊梨花等都是小说中人物,不足为深信。
在南北朝时期,社会中也许真有花木兰,也许真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事。但是,要说一个一无所长的普通士兵经过十年的战斗就被皇帝封为尚书郞,在正常时期就绝对不可能的事。该《木兰诗》的作者,只不过向当时社会宣扬了一种妇女孝道美,情操美,忠义美。尽管如此,都不能否定《木兰诗》的艺术成就。至于花木兰有没有资格为帅,有没有被皇上册封为尚书郞,不足以深究探讨,《木兰诗》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已!只不过鄙人感觉作者在创作该《诗》时,缺少社会生活和军事知识罢了。
文章评论
雨莲
是的,孝心足以感天动地,封木兰为尚书郎只是作者的一个美好愿望而已,使木兰更有男儿的豪迈之气,愿将一腔热血洒在战场,不为功名所动![em]e100[/em]
上善若水
不只历史,就是今生你我所言所行,也经不起推敲。去丑杨善,期望美好,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让我们记住花木兰的英姿飒爽,美丽心灵,幸福甜蜜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