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何以是一个道教徒
道教文化
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受过儒家思想训练的灵魂是不需要宗教的。所以中国的宫观和寺院,从来没有像外国的教堂那样拥有和世俗政权一样的统治地位。人们之所以需要宗教,是因为灵魂对于未知世界的恐怖,而对于神灵的信仰能解除或缓解这种恐慌。宗教之所以能吸引世人,在于他给人的许诺,人信仰上帝,便能得到永生。但是,我国著名的神秘主义者,庄子却不是一个认为有来生的人,他也没有崇拜上帝的必要,但是庄子仍然可以很逍遥的生活,其原因在于庄子对于宇宙秩序的了解与认可。生死,既然是无可奈何的事情,那就一切都听天由命吧。这是最后的洒脱,正是因为这点,所以他能放荡恣肆的傲游于精神的世界中。
回到开始的话题,儒家思想教育人们要孝敬父母,忠于国君。在儒家思想中,国君具有神圣、万能的意义,中国人的心中国君就是在世的上帝,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被赋予上天之子意义的帝王的存在,所以中国人能安详的生活。认为一切都是天意,所有的都是命运的安排。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正是由于这种畏惧天命和听从天命的思想,认为一切都有定数,所以士大夫才能做到不必考虑其他,而不顾一切的去实践人间道德。
董仲舒说“道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我们所遵循的这些秩序,都是仿照宇宙的秩序来的,也是上天的安排。这样依赖人间纲常秩序也被赋予神圣和恒久的意义,所以人们能安于这种永恒的秩序几千年不变。
回到开始的话题,儒家思想教育人们要孝敬父母,忠于国君。在儒家思想中,国君具有神圣、万能的意义,中国人的心中国君就是在世的上帝,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被赋予上天之子意义的帝王的存在,所以中国人能安详的生活。认为一切都是天意,所有的都是命运的安排。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正是由于这种畏惧天命和听从天命的思想,认为一切都有定数,所以士大夫才能做到不必考虑其他,而不顾一切的去实践人间道德。
董仲舒说“道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我们所遵循的这些秩序,都是仿照宇宙的秩序来的,也是上天的安排。这样依赖人间纲常秩序也被赋予神圣和恒久的意义,所以人们能安于这种永恒的秩序几千年不变。
儒家很重视祖先的祭祀,认为这能够让一个人的道德变得高尚起来。《论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正是对于祖先的追念,使得人能安然面对死亡,因为他的子孙会祭祀他,会怀念他,他的灵魂以子孙枝叶的形式得到延续与永生。所以纵然战乱频仍,我国人仍然不敢忘记把族谱带上逃难,而最小的村庄(大都是家族的聚落),都有自己的祠堂,这里供奉着族人的祖先,人们相信祖先会在另一个世界关注和保佑自己。如果要中国人不祭祀祖先,这在过去绝对是不可能的,这会触动国家思想与制度的核心。所以佛教也主张报答父母的恩情,早期基督教在国内传教的时候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受过真正儒家教育的人,是不需要宗教的。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起初只是对于长生的追求,是一群人体试验的科学家的组织。后来张天师立教蜀中,因为蜀中民风淳朴易于教化,其实是因为当时蜀地的百姓淳朴,受教育程度低,或者干脆说没有教育的说法。天师道以鬼神设教,所面对的社会阶层就是最底层的老百姓,一群儒家思想观念淡泊的人。后来天师道散布到京洛,流传于士族的时候,就出现了两个支流。一是上层社会的,士族的神仙道教;一是流行于底层的民间道教。
如果我们明白的儒家能替代宗教的事实,那么我们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道教作为一个宗教的成熟要滞后于佛教和其他世界性宗教。但是,我认为这不是道教的落后性,而是道教作为一个在中国大地成长起来的宗教,他的发展与中国的国情密不可分。因为儒家思想占据了大多数人的思想,可以说是国家的宗教(详见辜鸿铭《春秋大义》),受儒家思想洗礼过的国人不需要宗教的慰籍,这是道教作为一个宗教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宫观寺院在中国士人心中作为休闲娱乐的消遣作用要大于其作为宗教的作用。并且我们试看中国的历代革命,凡是以宗教起家的,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足以证明儒家思想之根深柢固,而儒家思想洗礼过的国人,对于宗教始终不抱什么兴趣。
如果我们明白的儒家能替代宗教的事实,那么我们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道教作为一个宗教的成熟要滞后于佛教和其他世界性宗教。但是,我认为这不是道教的落后性,而是道教作为一个在中国大地成长起来的宗教,他的发展与中国的国情密不可分。因为儒家思想占据了大多数人的思想,可以说是国家的宗教(详见辜鸿铭《春秋大义》),受儒家思想洗礼过的国人不需要宗教的慰籍,这是道教作为一个宗教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宫观寺院在中国士人心中作为休闲娱乐的消遣作用要大于其作为宗教的作用。并且我们试看中国的历代革命,凡是以宗教起家的,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足以证明儒家思想之根深柢固,而儒家思想洗礼过的国人,对于宗教始终不抱什么兴趣。
道教求仙也是不依赖于神明的,这点近代仙学家陈攖宁先生就指出了。仙学是一门科学,而不是神秘主义。道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排斥科学的宗教,也是唯一一个把最高理想成就放在今生的宗教。陈撄宁仙学箴言说:
学理---重研究不重崇拜
工夫---尚实践不尚空谈
思想---要积极不要消极
精神---图自立不图依赖
能力---宜团结不宜分散
事业---贵创造不贵模仿
幸福---讲生前不讲死后
信仰---凭实验不凭经典
住世---是长存不是速朽
出世---在超脱不在皈依
仙学研究四大原则
第一、 务实不务虚
第二、 论事不论理
第三、 贵逆不贵顺
第四、 重诀不重文
这些足以体现道教别于其他宗教的内在精神。而对于神仙的追求,是自己成为神仙,做与道合真的圣人,这需要多大的胸怀啊!在西方,人们生活在上帝的绝对威严之下,人们向往的天堂是为了追求上帝的庇佑而获得永生。而道教我命在我的精神,不依赖于神灵的扶持,这需要道士在人格上的独立自主。而这种独立自主来自于对无上大道——宇宙本体、规律——的体认。
关于宇宙的起源,在先秦典籍中多有讨论,最典型且为后代所接受的,就是《易经》和《道德经》中的说法,我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都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论。古人认为宇宙是由混沌部分的状态,进而出现阴阳、四象、五行、八卦,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万象列其中矣。”宇宙间的阴阳之气的盈虚,形成了万物的生灭。面对人生的不定,死亡的忽至,古人很苦闷,于是有的人把灵魂寄托于上帝,希望上帝能哀悯自己,而获得解脱。但是中国人没有这样做!
关于生死,古人有一下几个观点;庄子认为“生,时也;死,顺也。安时而守顺,哀乐不能入也。”认为死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并且是宇宙必定的、不可抗拒的规律,既然知道这是不以人力为转移的,又何必再去担忧呢?既然一切都是定数,我何不享受现在的清风明月呢?而杨朱学派则认为死生既然不可改变,那就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至于死后如何,则不在思考的范围。
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虽然这些在我们现在看来似乎有些消极,其实不对的!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因为既然富贵死生都是定数,那我就更不必再算计这些,而能一心守住心中的志。
还有一种就是神仙家,追求长生,坚决不肯被造化玩弄,要与阎王老子争权,这就是道教后来所继承的精神。在文明初开的时候,人类古文明都有洪水的传说,而其他民族遇见洪水的时候,要么治理不成,要么根本没有想过去治理,更寄望于上帝。只有我炎黄子孙,在尧舜的代理下,以几代人的力量,治理水患忠于获得成功。这种敬天而不听天的精神,面对洪水猛兽,中国人没有选择逃避、更没有寄望于神明,而是自己动手,平定水患,这种与天斗、与人斗的精神,是华夏民族不屈的骨骼,也是道教吸引我的地方。
季羡林说:“人世多悲欢,珍重生命的人,会追求一种较合理的人生态度。我所欣赏的人生态度,是道家的一种境界。正如陶渊明诗中所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里所谓的尽,既包括生命的终结,也可以解释为人生的聚散得失。季羡林老先生,毕生研究佛教经典,而其所欣赏的人生态度却是道家的。可见,道家思想更符合我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心态。
但是面对社会的纷繁,传统文化的式微,我不仅伤感,当年孔子周游列国,为了建设他心中的西周,孔子没有成功,乃有获麟之悲。但是孔子把他的思想记录下来,为后世所推崇,使我华夏文明绵延不绝数千年。
..学理---重研究不重崇拜
工夫---尚实践不尚空谈
思想---要积极不要消极
精神---图自立不图依赖
能力---宜团结不宜分散
事业---贵创造不贵模仿
幸福---讲生前不讲死后
信仰---凭实验不凭经典
住世---是长存不是速朽
出世---在超脱不在皈依
仙学研究四大原则
第一、 务实不务虚
第二、 论事不论理
第三、 贵逆不贵顺
第四、 重诀不重文
这些足以体现道教别于其他宗教的内在精神。而对于神仙的追求,是自己成为神仙,做与道合真的圣人,这需要多大的胸怀啊!在西方,人们生活在上帝的绝对威严之下,人们向往的天堂是为了追求上帝的庇佑而获得永生。而道教我命在我的精神,不依赖于神灵的扶持,这需要道士在人格上的独立自主。而这种独立自主来自于对无上大道——宇宙本体、规律——的体认。
关于宇宙的起源,在先秦典籍中多有讨论,最典型且为后代所接受的,就是《易经》和《道德经》中的说法,我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都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论。古人认为宇宙是由混沌部分的状态,进而出现阴阳、四象、五行、八卦,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万象列其中矣。”宇宙间的阴阳之气的盈虚,形成了万物的生灭。面对人生的不定,死亡的忽至,古人很苦闷,于是有的人把灵魂寄托于上帝,希望上帝能哀悯自己,而获得解脱。但是中国人没有这样做!
关于生死,古人有一下几个观点;庄子认为“生,时也;死,顺也。安时而守顺,哀乐不能入也。”认为死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并且是宇宙必定的、不可抗拒的规律,既然知道这是不以人力为转移的,又何必再去担忧呢?既然一切都是定数,我何不享受现在的清风明月呢?而杨朱学派则认为死生既然不可改变,那就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至于死后如何,则不在思考的范围。
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虽然这些在我们现在看来似乎有些消极,其实不对的!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因为既然富贵死生都是定数,那我就更不必再算计这些,而能一心守住心中的志。
还有一种就是神仙家,追求长生,坚决不肯被造化玩弄,要与阎王老子争权,这就是道教后来所继承的精神。在文明初开的时候,人类古文明都有洪水的传说,而其他民族遇见洪水的时候,要么治理不成,要么根本没有想过去治理,更寄望于上帝。只有我炎黄子孙,在尧舜的代理下,以几代人的力量,治理水患忠于获得成功。这种敬天而不听天的精神,面对洪水猛兽,中国人没有选择逃避、更没有寄望于神明,而是自己动手,平定水患,这种与天斗、与人斗的精神,是华夏民族不屈的骨骼,也是道教吸引我的地方。
季羡林说:“人世多悲欢,珍重生命的人,会追求一种较合理的人生态度。我所欣赏的人生态度,是道家的一种境界。正如陶渊明诗中所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里所谓的尽,既包括生命的终结,也可以解释为人生的聚散得失。季羡林老先生,毕生研究佛教经典,而其所欣赏的人生态度却是道家的。可见,道家思想更符合我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心态。
但是面对社会的纷繁,传统文化的式微,我不仅伤感,当年孔子周游列国,为了建设他心中的西周,孔子没有成功,乃有获麟之悲。但是孔子把他的思想记录下来,为后世所推崇,使我华夏文明绵延不绝数千年。
文章评论
心如止水鉴常明
[em]e100[/em]
杨树
[em]e100[/em] [em]e179[/em] 人各有志,信仰自由。大道无形,坚修同化,终将成焉。
沂蒙后生
儒经世,佛避世;儒治国,佛无家。儒修今生,佛修来世;
一江明月
儒实际也可以看做一种教,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是儒道释三教的融合
白色蝙蝠
好
一期1#楼
[em]e163[/em]
笑笑客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有德!是以无德!无为而无有以为!有为而有以为!有生于无无中生有!说不明白的!文字也是相!哈哈!老师!您说什么是科学嘛!阿弥陀佛!
木栏集
道是科学
剑舞轻风
[em]e179[/em]
刘河 山人
自我就是自我 今天的自我是为了明天更好的自我 “这些足以体现道教别于其他宗教的内在精神。而对于神仙的追求,是自己成为神仙,做与道合真的圣人,这需要多大的胸怀啊!”
海阔じ☆天空
[em]e179[/em] 正解
易恒建道
智慧[em]e181[/em] [em]e183[/em]
白衣寒刀2017
与天斗,与人斗完全不是道家精神,这是马列毛精神病的精神。
洛水秦淮
从晓云姐的日志里,又长见识了,也深感您是一位有思想有底蕴有境界的超凡脱俗的才女。虽然作为大学生的我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是我算是比较追崇儒释道三家中合理义理,那些东西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灵魂,是现代中国急需扩充的
道骨佛心
真是道教的大幸呀,有此才华!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