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十二怪

个人日记

河南十二怪

 

第一怪:郑州商场扎堆盖

        郑州别称“商城”,3500年前的商代都城和如今的现代化商贸城,使郑州与“商”结了缘。因“商”,郑州被评为中国第八大古都;因“商”,奠定了郑州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现代化商贸城的中心地位。“得中原者得天下”,商家深谙此道,在郑州这快风水之地,曾将商战打得如火如荼,闻名全国。今天,二七广场及其周围,十余座大型商厦肩并肩比拼,众多的中小店铺头碰头叫板,巴掌大的地盘上竟盖着如此多的商厦、店铺,其密集程度在其它城市罕见。“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商海沉浮,几家欢笑几家愁,有的火了,有的焉了,有的垮了。郑州人气虽旺,但没真工夫,想让人买帐也并不容易。每次走进二七广场,看着黑压压的人群从商厦、店铺里进进出出,觉得这儿才真正能够体现出郑州的“商魂”,二七广场犹如跳动不息的心脏和高速运转的发动机,每天伴随着第一缕晨光、第一声二七钟鸣,源源不断地将新鲜的血液和巨大的动力输送到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因此,郑州每天在人们的眼中都是一个鲜活的、动感的现代都市。

 

第二怪:开封古城摞起来

        作为“七朝古都”,开封昔日的繁华已成过眼烟云,想寻觅10世纪后期至12世纪初期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旧影,除了看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外,剩下的只有那直刺蓝天的铁塔或许能告诉我们一些繁华旧梦。战乱、灾难是中原多难的共因,撇开战乱不说,黄河是悬在开封头上的另一把利剑;开封段的黄河在清代就有“悬河”之说,所谓“城在釜底,仰视黄河”。如今,开封段河床比堤外地面平均高3—10米以上,历史上,黄河水曾多次无情地冲向开封,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因素。“开封”本意是“开拓封疆”,在黄河这里却成了残酷的游戏,伴随着每一次堤“开”是开封城的被“封”(埋),黄河像顽皮的孩子一遍遍用大量的泥沙水浆涂抹开封,开封也像倔强的孩子一样,“封”了建,建了“封”,“封”了再建,从不服输,所以,今天的开封城地下叠罗汉似的摞着6座古代城池,令人魂牵梦饶的东京城便静卧其中。“古城”实为“地下城”,六座相互叠压的“地下城”犹如六页厚重的泥书刻印了开封曾有的辉煌和悲壮。天下名城何其多,试问哪座城市在历史上能如开封这般大起大落却依然傲立至今?没有,即便是意大利的庞贝古城与之相比也黯然失色,当火山灰从天而降时,庞贝人跑了再没回来;当黄河水一次次灌满开封城的时候,开封人选择留了下来。水过城平,滔滔河水冲毁的不过是泥沙砖瓦堆砌的建筑,冲不毁的是开封人对家乡挚爱的精神堤坝,过不了多久,一座新的开封城又破土而立,犹如破茧而出的彩碟!来开封,如果没有看到自己期望的东西,不要失望,低下头,跺跺脚下的厚土,它会告诉你许多许多。另外,一定要游铁塔,因为铁塔是唯一连接地下与地上、过去和现在的遗迹,也是开封人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第三怪:洛阳水席水做菜

        洛阳有“三绝”,水席为其一,初为唐代宫廷菜,后传到民间,深受百姓喜爱,一直流传至今。如今豫西百姓举办红白事依旧喜用水席,俗称“三八桌”。自古事厨者怕汤水,而洛阳水席偏偏拿汤水大做文章,水席三八二十四道菜,除八个冷盘外,其余十六道热菜件件带汤、样样有水,做菜时,不管是燕窝海参,还是萝卜青菜,一律和汤水混做。在这里,水是主角,菜是配角,碗大、菜少、汤水多,真可谓“水分十足”,这种做法,不仅其它菜系难见,即使在豫菜中也是独树一帜,相当“另类”,这或许应是“水席”得名的真正原因吧。水席的可爱之处还在于兼顾到了每位食客的喜好,无论高中低档、荤素冷热、酸辣甜咸,总有让人喜欢的,各得其所,令人叫绝;食用时连汤带菜,稀里哗啦,既品了山珍美味,又吃了粗茶淡饭,吃出了生活的包容兼蓄,吃出了人生的中庸之道。如今,品水席、赏牡丹、游龙门、买三彩成了到洛阳游览不可或缺的内容,初次去洛阳的朋友,敞开你的胸怀尽情享用吧。

第四怪:天井窑院地下开

        “远望不见村庄,近闻吵吵嚷嚷;地上树木葱茏,地下院落深藏”,这里描绘的是豫西陕县一带老百姓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 天井窑院。窑洞是黄土高原上永远的经典画面:弧形的门窗、质朴的剪纸、火红的辣椒串、金黄的玉米棒、悠然觅食的鸡娃娃,好一副色彩绚烂的农民画。黄土高原上的百姓自古以来就有住窑洞的习惯,窑洞冬暖夏凉,盖时又不费钱,只要有力气,顺坡一挖,就解决了住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奇怪的是像陕县的百姓有坡挖洞,却偏要在平地上挖一个大大的、方方的深坑后在井壁上再挖洞就让外人有点奇怪,干吗要多一道程序呢?其实用不着奇怪,中国百姓的智慧是经历岁月考验的,这种做法,夏可庇荫隔热,冬可避风驱寒,好着呢。进入村内,不见村舍房屋,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犬吠、马欢,所谓“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村”,真正的“地下四合院”,当地人过的可真是另一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如今,老百姓的生活好了,年轻一代的生活观念也变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走出“地下”、来到地面盖房另居,天井窑院大有消失的危险,而留守的是不肯搬出“享福”的父母。不是喜欢,而是留恋,没有什么能比祖辈传下来的东西更让人割舍不下,父辈既希望儿孙们能走出自己的新生活,更希望他们能保存一些曾有的东西。流水斩不断,只有学会了继承,才能更好地发展,家庭如此,民族更需如此。

 

第五怪:“中”字说的真不赖

        “ 中”、“不中”是地道的河南话,犹如四川话“要得”、“没得”,外省人学的最多、学的最像的就这三个字。河南古称“豫州”,豫州居九州中心,故河南又称“中州”、“中原”,而“中国”一词最早是对中原一带各诸侯国的称呼。如此看来,生于“中”、长于“中”的河南人爱说“中不中”是有历史渊源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河南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黄河文明惠泽四方,那时的中原大地应是八方瞩目、令人向往的地方,河南人自有一种优越感,说“中不中”的时候感觉肯定良好,说“中”,是对你的认可,瞧得起你;说“不中”,是对你的否定,没拿你当回事。如今,河南风光不再,这块历史上曾经呼风唤雨的地方似乎被大家遗忘了,外省人对河南的陌生程度令人吃惊,对河南人的蔑视程度同样令人吃惊,“中不中”成了外省人嘲笑河南人土气时的模仿语,相声笑、小品骂、影视剧里还闹一闹,连途经河南地盘的火车“咣当、咣当”声也被外省人翻译成“骗死你、骗死你”,真不知河南人到底惹谁了!看看“中”字的形状,就像“口中插了一根筷子”,直来直去,这不就是河南人的性格特征吗?不否认有一些河南人在外地给家乡摸黑,可同某些外省人的*猾刁钻、笑里藏刀相比,河南人无非直了点、粗了点、硬了点,至于歪曲、丑化河南人到全国“人人喊打”的地步吗?姥姥!一个字“中”,道出了俺河南人的宽容厚道,两个字“不中”,道出了俺河南人的直率坦诚,俺做人就要简单一些,中不中?

 

第六怪:“阳”字地名多的怪

        华“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是古人区别地理位置上阴阳的说法,古人多依山傍水而居,许多城池是在山边水边建立起来的,所以,中国的地名里带“阳”字的有很多,河南的尤其更多。至今,能看出在水边建立的河南城市有:洛阳、淮阳、濮阳、汝阳、泌阳、沁阳;看不出是在山边、水边建立的城市有:信阳、南阳、安阳、荥阳、原阳、宜阳、正阳、舞阳、睢阳。如果说跟山有关,有些城市位于平原,周围根本无山;如果说跟水有关,“阳”前面的字却没有一滴水。粗一想,可能跟汉字在历史上多次被“整容”有关,已“整”的面目皆非,细一想,可能跟河南的历史太悠久有关,城市周围的环境经不起岁月的磨蚀而走样,这不奇怪,沧海桑田,有谁能别过大自然的神力呢!奇怪的是,放眼全国,没有哪个省份像河南一个省带“阳”尾巴的地名如此之多,大小15个。如果按古人早期建城取名的习惯,其它省多山多水多的是,应该也有很多带“阳”字的地名才对,合理的解释是,作为天下中心的河南,自古就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也是人类早期最适合生存的聚居地,当其它地方还处于蛮荒未化之时,中原地区已进入了人类文明,最早出现了城市,也最早出现了带“阳”字的地名。更奇怪的是,河南带“阳”的地名很多,带“阴”的却少的可怜,只有“汤阴”一个地方,好象全国带“阴”字的地名也屈指可数,也许这与古人信奉“阴阳学说”有关吧,崇阳讳阴,故“阳”多“阴”少,如此看来,无论南人、北人,大家都喜欢朝阳而居“晒太阳”,河南更是一个“晒太阳”的好地方。

 

第七怪:少林太极最叫卖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源流长;放眼天下,纵观古今,在众多的拳术门类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河南二拳”:少林、太极。中国功夫扬天下,中国武侠片风靡全球。使中国功夫、武侠片名扬天下的是“功夫之王”李小龙,他所创立的截拳道令人生畏,可最初带领李小龙步入武术殿堂的拳术却是太极拳;李连杰是当今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动作巨星,使其一炮走红的电影是至今令人回味的武侠片《少林寺》。“二李”和“二拳”有缘分,“二拳”对“二李”事业的影响也毋庸质疑。比较一下少林拳和太极拳各自的特点会让人觉得很有意思:少林拳起源于黄河以南登封少林寺,太极拳公认起源于黄河以北温县陈家沟,南北二拳,隔河遥望。少林拳的创始人是外国僧人,太极拳的创始人是中国平民。少林拳阳刚十足,拳势刚猛勇疾,如龙腾虎跃,呼呼生风;太极拳阴柔有余,拳势意动相连,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少林拳重防身,太极拳重强身;少林拳难练,太极拳易学。如把少林、太极二拳比作拳术中的“夫妻拳”,则少林拳为“夫拳”,太极拳为“妻拳”。
        如今,少林、太极二拳是河南旅游业名副其实的“拳头产品”,很难想象,假如没有这两只“拳头”,河南旅游业的发展会如何,登封和温县的经济会如何,众多的少林武校和陈家沟“农家武院”又该如何赚的盆满钵满。少林拳、太极拳已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摇钱树,也当之无愧成为中国武术中最叫卖的“武林霸主”。以武会友,经贸搭台,一年一度的国际少林武术节的叫法、做法似乎老套,也有点欠妥,河南有“二拳”,怎能厚此薄彼?论少林寺、少林功夫、少林武僧,那是中国名声最响、上镜最多、风采最亮的,可说起太极拳,那绝对是天下人练的最多的。虽然“河南二拳”的名气在外贼响亮,可在本地,“二拳”的人气却不如名气,“武林风”刮得小,习武之人也很少,远没有外地人想象的老少皆武的情景。听说“少林寺”已申请注册商标权、少林武术已开始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好事,但做的还不够。想让“二拳”成为本地经济、文化发展中真正的“拳头产品”,在办好武术节的同时,河南还应该发挥地域优势和传统优势,成立中国武院、中国武馆,以弘扬中华武术精神、培养武术新人为己任,面向社会广招学员;召集专业人士,深挖中华武术精髓、尤其是河南“二拳”的优势,使之理论化、浅显化、平民化,进而普及到民间,尤其是学校,让其成为河南、中国的学生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惟有如此,“二拳”才能普及化、产业化,犹如英国的英语产业一样;惟有如此,中华武术事业才会后继有人。当大家盯着屏幕看外国拳击手枯燥的对打时,我们是否也该让精彩的中国式、河南式武术赛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乐见的活动呢?是否也该让老外盯着屏幕看中国的武术赛事,犹如全世界的人爱看足球赛、拳击赛一样呢?

 

第八怪:豫剧老少都喜爱

       “刘大哥说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这段唱词和唱腔,相信河南人很熟悉,大多数中国人也不陌生,飒爽英姿的巾帼女英雄之所以能走进千家万户中国人的心中应当归功于豫剧《花木兰》的传唱。花木兰是河南人的骄傲,豫剧更是咱河南人的骄傲。 
         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因河南简称“豫”,故解放后定名为豫剧。豫剧最初是由一种“汴梁腔”的乡土小戏演化而成,论历史,不过200多年,远比不上诸如“昆曲”、“汉剧”、“秦腔”、“绍兴高腔”等五六百年的岁数;论及受推崇程度,更无法与国粹“京剧”相比,可谁能想到,这个从河南农村里走出来的剧种、不起眼的“下里巴人”,发展至今却成了我国最大的地方戏剧种,其流布范围及影响力令其它剧种望其项背、自叹弗如。豫剧不仅生根开花于河南全省的城镇乡村、平原山区,而且流布了全国16个省区,专业剧团数量最多时达到38个,居全国360多个剧种之首。《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抬花挢》、《朝阳沟》等剧目风靡全国,家喻户晓。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畔,所有戏曲剧种都惊呼危机,可咱的乡音豫剧却与时俱进,在拼搏中显示了它特有的生命力,继续为自己、为家乡赢得了荣誉,其上座率、自给率,其演员人数、观众的人气指数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呜呼,我为河南骄傲,我为豫剧喝彩! 
        湖南卫视有《快乐大本营》,吸引了年轻人的眼球;河南卫视有《梨园春》,则揪住了老中青少四代人的心。无论你是本土人,还是来自遥远的边陲;无论你是八十岁的耄耋老人,还是三岁的稚嫩幼童,只要登上《梨园春》打擂台,唱起韵味十足的河南腔,陌生的心顿时融合,老少戏迷皆成朋友。台上台下,荧屏内外,唱者一板一眼,字正腔圆;听者一跟一和,低声吟哦。一曲完毕,鼓掌声四起,叫好声不断;观众打分,专家评判;嬴者不骄,败者不馁;切磋交流,友谊第一。说实话,一个电视台的节目能如此吸引不分区域、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职业的人积极参与并为之陶醉,目前在中国恐怕也只有《梨园春》这个栏目了,这几年,《梨园春》走南闯北,带去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戏曲表演形式,让各地“豫剧迷”过足了戏瘾,也让外地人见识了河南人的风采。  
         豫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生活化、乡土化的淳朴气息、通俗浅白的唱词、地方味十足的唱腔及鲜明强烈的节奏感是人们喜爱它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与一大批造诣精深的表演艺术家的贡献密不可分,以“陈常崔马阎”为代表的“五大名旦”更是享誉全国。有人曾说:“面条是河南人的物质食粮,常香玉是河南人的精神食粮”,话夸张了点,但绝对有道理。常香玉作为豫剧表演大师之一,不仅艺术上大胆创新,在豫剧的推广上功不可没,而且更关注家国民生,“戏比天大、艺无止境”的人生格言是其艺术人生的光辉写照,而从其身上折射出的敦厚、朴实、勤勉、坚韧的优秀品格不也正是咱们河南人的具体体现吗?!。作为河南的代表性剧种,豫剧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现在的河南,到城镇乡村,你也许会发现许多灰土灰脸的人在简陋的土台上演义戏里人生,这是豫剧的根脉;到城市,许多豫剧表演艺术家和优秀的青年演员活跃在舞台上、荧屏里,这是豫剧的枝干;而戏曲茶楼、公园里众多的戏迷朋友则成了豫剧的茎叶,根、干、叶共同构筑了豫剧辉煌美好的未来。艺术来源于生活,越是本土化的,越贴近老百姓的,其生命力、影响力就越强、越大,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豫剧老少都喜爱!  
        如果你还没有接触过豫剧,赶快去买盒磁带听听、学学、唱唱。听豫剧,能让人精神振奋;学豫剧,能让人快乐开心;唱豫剧,同时伴以动作,可达到舒筋活络、畅通气血的功效,绝不妄言,听说有人唱戏把病唱轻了,唱豫剧反把病唱好了,信不信由你,哈哈哈...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了我,保国臣......” 写的最辛苦、最带感情的一篇,河南导游不能不看

第九怪:寻根问祖河南拜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近几年,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掀起了一股寻根热,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寻根祭祖,为什么呢?专家指出,寻根的历史意义,在于普天下所有龙的传人不忘血统,不忘根本;寻根的现实意义,在于华夏民族的认同、团结、凝聚、合作。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寻根的起点是海外,中转站是闽粤沿海地区,终点却是河南。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万姓同根,根在羲皇。羲皇是谁呢?羲皇是中华始祖、“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据史书记载,大约在6500年前,伏羲率领自己的部落由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沿黄河东下,定居于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以其圣德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并取各部落图腾的特色组成了新的图腾——龙。龙从此成为中华民族大团结、大统一的象征,“龙的传人”便由此而来。伏羲氏创阴阳八卦,开创了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他的伟大功绩之一是“正姓氏、制嫁娶”,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姓氏之源。伏羲之后中华民族虽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但姓氏像血脉一样,牢牢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曾使用过的姓氏有上万个,现在常用的有3000多个,其中约有1000多个起源于河南。《百家姓》中,汉族人的100个大姓中有73个源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而有“陈林半天下,黃郑排滿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说起寻根,不能不说“客家人”。“客家”民系是南迁汉人在唐末至明中叶聚集于闽、粵、赣连接地区,与当地佘、瑤等土著居民融合,形成有別于汉族其他民系的独特方言、文化和特性的一个汉族民系。以汉人为主体,包容了“客化”的佘、瑤等少数民族,其文化主要特征及表現继承了中原汉族文化。美国耶鲁大学韩廷敦教授在《种族的品 性》一书中说:“客家人原出北方,他们的方言,实在是一种官话,像中州河南的话。所谓中州音韵、中州话 ,就是郑州土话,与现在的客家话非常相似”。如今“客家人”的足迹遍及海外,“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诚如歌里唱的,虽身在海外,但心系家乡,情系故里。2003年,第十八屆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河南郑州举行,这是“客家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寻根”,因为河南是客家人真正的祖根地。 拳拳故土情,悠悠桑梓谊,客属乡亲投资二十七点二亿美元来报答故乡。
        如今,姓氏文化 、炎黄文化、客家文化已成为河南寻根旅游经济的“三驾马车”,寻根经济正以其巨大的能量和无限的商机在造福中原大地。

 

第十怪:遍地文化脚下踩

         的确,在外省人的印象里,河南有什么呢?无非“土”、“穷”二字,即使他从未去过河南,也深信不疑!河南人听外省人评论河南时往往愤愤不已,可拿不出特别的东西来反驳,末了,甩出一句:河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外省人嘴一撇......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各种地形地貌俱全,东面又是浩瀚的太平洋,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四季分明的气候,使得中国这片土地成为地球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因此才有了泱泱5000年的中华文明,才有了充满智慧、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屹立至今。河南居中国之中,地势西高东低,除沙漠、草原外,其它地形地貌都不缺,东面又是广袤的黄淮大平原,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适宜的气候,使得河南这片土地成为早期中国人最适合居住的地方,因此孕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
        因为位置的重要,从古老的新石器时代、三皇、五帝、夏、商、周而起的文化,都从河南揭开序幕。在这块古老的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先后创造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令世人赞叹的史前文化。相传人类始祖伏羲氏定都在河南淮阳,华夏的祖先黄帝诞生、定都在河南新郑。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师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历史中,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长达3000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
因为位置的重要,“古丝绸之路”草原道以此为起点,“新丝绸之路”(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道主干线的形象称谓)又以此为重要驿站;中国当今两大铁路干线京广、陇海交会于此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两大工程绕不过此地。地理位置是我们的优势,历史文化是我们的骄傲,河南只有“土”、“穷”二字吗?中国有八大古都,河南占一半: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商都郑州。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谱写了人类文明史的新篇章,甚至一度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可你知道吗?其中的“三大发明”诞生在河南。佛教传入中国后,对古代的政治、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信仰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第一次“西天取经”从河南开始,中国佛教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唐僧”又是河南人;中国的“十大名寺”,河南有其三,并且来头很大,“白马寺”是“祖庭”,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少林寺”是禅宗的发源地和少林工夫的摇篮;“相国寺”是“皇家寺院”,更是中外友好的使者。
        中国有“五岳”,河南有嵩山,有嵩山的时候好象还没有珠穆朗玛峰,更别提其它的山了。
        中国自古至今的名人有多少,你数的清吗?河南自古至今的名人有多少,你数数看? 中国两大河流,南长江,北黄河,河南有其一;中国目前两大水利工程,南有三峡大坝,北有小浪底,河南又占其一。当今世界两大能源:煤碳和石油。掰指头数一数,中国的省份中能同时拥有这两样资源的有几个?好象很少吧,但河南是其中一个。中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维持13亿人口的生存靠什么?粮食!河南是农业大省,又是中国目前人口最多的省份,维持1亿人口的生存靠什么?粮食!“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根本,河南有这个资本。
        站在河南的土地上,左脚踏唐,右脚踩宋。翻看河南地图,东西南北中处处藏历史,处处有古迹。豫东以商丘、周口为中心,豫西以洛阳、三门峡为中心,豫南以南阳、平顶山为中心,豫北以安阳、新乡为中心,豫中以郑州、开封为中心,这几大区域,从原始社会到明清,中华民族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可在此找到实物证,文物古迹可谓遍布全省,难怪人们说河南是“中国的历史自然博物馆”,所以专家称在全国各省中只有河南才能够办得起“中国通史陈列”。 所有的一切都证实了河南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省。据文物专家介绍,河南的文物具有四大突出特点:一是数量多,分布广;二是年代跨度长,时代相蝉联;三是门类齐全,精品荟萃;四是文物价值高,文化内涵丰富。河南文物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历史价值高。河南文物对探索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二是艺术价值高。河南文物中青铜器、陶瓷器、石窟石刻、古建筑等的艺术价值之高,在全国素享盛誉。三是科学价值高。河南有许多文物显示了我们祖先高超的科技水平。四是教育意义、社会影响大,河南文物对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有着重要作用。

 

第十一怪:红旗渠水引天外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这两大奇迹都和水有关。
        中国是农业古国,中华民族的主体是农耕民族,中华文明的本质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进步同治水、用水的过程紧密相关,从大禹治水到防洪抗洪,从郑国渠到都江堰,从坎儿井到红旗渠,从京杭运河到南水北调,从小浪底工程到三峡大坝,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在和水拼搏的同时,驯服了水、利用了水,修建了众多的水利工程、水利设施,为中华文明的源源流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古至今, 中国人修建了多少水利工程和水利设施,但都没成为人们眼中的“奇迹”,惟有河南林州的红旗渠成了“奇迹”,更有国际友人称赞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奇”在何处呢?
        一条渠,它被誉为“人工天河”、“水上长城”;一项水利工程,它被赋予了时代精神。它是世界水利史上最艰巨的工程,也是国内外参观人数最多、赞誉最多的工程。       
        因它,从此改变了林州河山的面貌;因它,成了中国农民的骄傲;因它,锻造出一支如今活跃在国内外的建筑大军;因它,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因它,成为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 
        今天,它成了一种文化,一个商业品牌,一笔精神财富,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处内涵独特的旅游胜地。
一条普通但非凡的水渠能赢得如此众多荣誉于一身,还不足以令人称奇吗?!!
        巍巍太行山,亘古千万年。它似一条青色的巨龙由燕山南延至黄河,形成我国地形上的第三个台阶,浩浩千里护为着华北大地,在晋、翼、豫三省交接处,太行山进入河南林州市内,绵延百里,号称林虑山。因为这一段山,林州(以前称林县)过去不知发生了多少人间悲剧;因为这一段山,林州人过去不知流了多少泪、淌了多少血、吃了多少苦。
历史上,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在林州曾有这样一首民谣广为流传:“咱林县,真可怜,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的粮不收,雨少旱的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据林州县志记载:从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的514年中,林州曾发生自然灾害一百多次,大旱绝收达三十次,连年大旱,河干井涸,颗粒无收,十室九空,民不聊生……
        新中国成立后,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开展打旱井、修渠道、挖池塘、引山泉等兴修水利活动,修建了英雄渠、淇河渠等一批小型渠道,但是大旱常至,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人们痛定思痛:挖山泉、打水井,地不给水;挖旱池、打旱井,天不给水;修水渠、建水库,河不给水;怎样才能彻底解决水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时任林州的县委书记杨贵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通过调查研究,决定北水南调、引漳入林,即引山西省平顺县境内的漳河水入林州。
        红旗渠被称为“人工天河”,所以说“红旗渠水引天外”,欲求“天外之水”,自然是“难上加难”、“苦中有苦”!
“三难”:
        第一难,无参考资料。土专家无数次翻山越岭,亲自勘测规划、精心设计。
        第二难,无任何机械设备。全凭肉手、铁锤加钢钎。
        第三难,无修建物料。土法上马,自己研制炸药,自己生产水泥,自筹钢材、钢筋、白灰、木料等。
“六苦”:
        第一苦,修建时间长。从1960年开始,到69年竣工,10年寒暑,多少人的青春、梦想都奉献给了红旗渠。
        第二苦,自然条件恶劣。施工于悬崖峭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顶严寒,冒酷暑。
        第三苦,施工条件恶劣。简陋的工具,繁重的体力劳动,极差的食宿。
        第四苦,粮食匮乏。在极端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参加修渠的人每天每人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到后来,上山采树叶,下河捞河草,吃的是糠菜团,喝的是野菜汤,营养缺乏,过度疲劳,许多人因此得了浮肿病。
第五苦,工程艰巨。全渠总长度达4013.6公里,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共挖砌土石垒筑成宽2米、高3米的墙,如堆砌起来,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
        第六苦,牺牲大。在修建过程中,共有189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256名民工重伤致残。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这首旋律激越的歌曲是电影《红旗渠》的主题曲《定叫河山换新装》。巍巍太行山是林州人民不畏艰险、勇创奇迹的丰功伟碑,绵绵红旗水是英雄儿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赞歌。红旗渠正是在这种气吞山河、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下修建成的,而伟大的红旗渠精神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孕育而成的。
        红旗渠建成后,曾经是“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的贫瘠山沟,变成了“旱涝都不怕,年年保丰收”的江南水乡。困饶林州人民灵魂深处的用水问题就这样和着血泪得到了彻底解决,红旗渠的功劳是巨大的,而红旗渠精神的作用和影响更是比太行山高、比红旗渠水长!这是共产党人的伟绩,是河南人的骄傲;
红旗渠精神是什么?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物质的伟大精神,说白了,就是敢想敢为的探索精神、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公而忘私的奉献情怀。有了这种精神,大山可让路,河流可改道;有了这种精神,山河可改变,贫穷可改变。大禹治水,在嵩山化熊开山,“三过家门而不入”;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修水渠,“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治黄沙,“兰考人民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众多的事实证明,河南是一个有着强烈英雄主义情结的地方,河南人更是一个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有着强烈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群体。
        外省人曾说 咱河南人要办的四件大事是“给地球镶金边,给黄河装栏杆,给珠峰修台阶,给长城贴磁砖”,抛开讽刺河南人“假大空”的官僚主义之意外,若要动真格,恐怕还真非河南人莫属!
        中华民族是一个信奉“事在人为”、“人定胜天”思想的伟大民族,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添海的传说中,我们不难感知这一点。因为有这种精神,在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重重封锁的情况下,原子弹、氢弹照响,“东方红卫星”照样上天,潜水艇照样下海;因为有这种精神,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终有了丰硕的收获。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说:红旗渠不仅是一个水利工程,而且是一笔精神财富;这笔财富,不仅过去需要,现在和将来更需要;这笔财富,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也是我们全国人民的。
        时代需要红旗渠精神,更需要不断丰富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让红旗渠精神世代相传,这不仅是河南人于国家、于民族的光荣使命,也是新的历史形势下实现河南崛起必不或缺的精神法宝。

 

第十二怪:烩面吃出几大派

        按饮食业权威的说法,郑州的烩面发展到今天,有3大流派:一种是合记,传统制作方法,清真型;一种是萧记,新兴的,清香型;另外一种是"惠丰园"系列,滋补型的。               
        合记是烩面的鼻祖,年头最早,名声最响,所卖的主要是羊肉烩面系列; 
目前在郑州能与合记抗衡的则是萧记了,萧记烩面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创业至今,可谓异军突起,其经营的主要是三鲜烩面,就是在羊肉烩面中又加入了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海参、鱿鱼; 
       “惠丰园烩面”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虽然是后起之秀,但很有气势,其与众不同的是在汤中加入了滋补的中草药,迎合了今天人们普遍对饮食的新需求,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出健康,这也是一种创新吧。  
        这三大流派,主导了当今郑州、乃至河南烩面业的发展和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合记烩面开始连锁经营,如今郑州市已有多家连锁店。萧记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经营宗旨,目前以加盟店的形式在郑州发展了多家分店。当然,在众多的中、小烩面馆中,还有不少暗自在练内功,不排除将来会有更多的流派浮出江湖。 
        三大流派,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将郑州的烩面市场“搅”得风起云涌。一种普通的烩面,竟能吃出几大流派,真是夷匪所思呀!  
        说起烩面的发展,不能不提乔赢这个人。如果说王遂周是上个世纪郑州亚细亚“商战”的策划者,而乔赢则是上世纪郑州饮食领域的“弄潮儿”。他所演绎的"红高粱挑战麦当劳"、"大碗面叫板汉堡包"、"河南小子挑战巨无霸"之类的活动犹如一颗颗重镑炸弹震撼着国人的心灵。在洋快餐充斥国人口舌的时候,乔赢推出“红高粱”烩面快餐,推出的不仅仅是河南烩面,更是河南人、中国人的志气和民族感情。 
        遗憾的是,因为市场定位和经营决策的问题,风光一时的“红高粱”话剧最终谢幕了,犹如亚细亚商场在光环中消失。中国人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俩位开拓者虽败犹荣,无论如何,其胸怀、气魄、胆识都是值得企业经营者学习的。 
郑州老字号的烩面馆,至今还严格遵守着一锅只烩一碗面的制作方法。无论是合记还是萧记,其品牌都是经年累月一碗一碗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烩"出来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有创新,才有发展;市场找对了,再稳一些,河南人还怕不会东山再起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