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毛线鞋编织2

个人日记


毛线鞋编织2若满
天气越来越冷了,呆在家里不出门的日子,如果有一双温暖的毛线鞋穿在脚上,那多好啊!于是,跟着妈妈学习编织一种名叫“金鸡窝”的毛线鞋,既保暖又美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避免以后遗忘了编织方法,现将具体织法记录下来,以备查阅。
       一、选择鞋底:一般说来,毛线鞋的鞋底比平时穿的鞋子大两码,即:平时穿37码的鞋子,毛线鞋子就应该买39码的鞋底。
       二、选择毛线:
        1、面子:选择三七毛的粗毛线比较好,可以是一种颜色,也可以是两种颜色。纯毛的毛线不耐磨。
        2、里子:选择纯毛的毛线比较好,那样比较暖和,也可以是旧毛衣拆下来的线,因为里子只是要暖和就行。当然也可以选择面料是绒布的布料,但是布料的收缩性不强,大了或小了穿着都不太舒服。如果说有一些晴纶棉或棉花夹在面子和里子之间,那样就更暖和了。
        三、面子的编织方法:一般用14号毛衣针,要织得紧密。以41码的毛线鞋子为例。
        1、一针起头,织了这一针后,立刻加一针,再回头织这两针,最后再加一针,这样就是三针。
        2、回头织第三行,织了第一针后加一针,再织第二针,再加一针,接着织最后一针。即:以中间一针为主针,在最开始的第一针后都加一针,在倒数第一针前也加一针。回头织第四行时,不加针,一直打。第五行时,织法与第三行同,即:在最开始的第一针后都加一针,在倒数第一针前也加一针。注意每一行开始的第一针都不打,取下即可开始织下一针。一直加到41针(41码的毛线鞋子)。织到多少针,要以鞋子的长短为准,还跟毛线的粗细有关,可以用这个三角形的直角边量一量脚踝到脚后跟的距离,能盖住脚踝就可以了。
         3、织到41针后,开始的第一针后就不加针了,改为收针。收针方法:第一针取下(要把线背到后面去),再将第二针取下,织第三针(注意扎针的方向与平针不同,要扎后面),再把第二针套在挑起来的这第三针上,这样就收了一针。倒数第一针前仍然要加一针,这样就保持一直都有41针的宽度。一直织到大约有22行(可以看到的平针的行数),量一量斜边的长度(与鞋底后跟中间到前面小脚趾的位置那么长),注意要拉直量。
        4、这时,就停止收针,只加针,一直加8针,变成49针时就开始织鞋子的最前面。加到了49针后,回头织就只织到45针处,留下4针不织,就再回头织,织完这一行,这时就不能加针了。然后回头织,同样,也留下4针,这样一直织到只余下13针。这时,织到前面,回头再织时,只留下1针不织(为了能不留下小洞,这样拉得紧一点),就再回头织到前面。然后回头织,织到留下的那1针处,就织这一针和先前留下的3针,就立刻回头织到前面。这样,一直织下去,为了避免忘记上次织到哪里,可以用别针做个记号,每次都是1针加3针地织,一直织完所有先前留下的针数。
        5、织完先前留下的针数后,回头织到前面时,最后两针就合二为一,即收最后两针。一直收到只余下41针为止。
        6、这时,由于最后两针为收针,所以,开始部分就要加针了,即:第一针取下不织,立即加一针,再织后面,最后两针不能忘记收针。这样,一直织大约22行时(也可以与前半部分对折比较,应该是对称的),就换一种织法,即两头都要收针,结尾部分的收针方法不变,开始部分的收针方法与第3步同(即第一针不织,取下第二针,再织第三针,把第二针套在第三针挑起来的那针上。)。一直收到最后一针,留下大约80厘米长的线,用来缝合后跟。
        四、里子的编织方法与面子雷同,只是用棒针来织,织的时候毛线可以是粗线2到4股,那样厚一些。织的时候用面子比一比大小,针数自定。
       五、织好了面子和里子,就可以把鞋底拿出来缝上了。
        1、先缝面子。把鞋底的底面向上,面子的背面向上,先把前面中间的部分用线固定好,再从后面缝起,注意拉线要匀称,不要时紧时松,面子要平整。
        2、同法缝上里子。
        3、
        4、再把里子翻过来,然后把面子也翻过来。
        5、把晴纶棉或棉花均匀地铺在里子和面子中间,再缝合好里子和面子。











订阅到阅读空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