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驾春舟穿柳浪

个人日记

 
 
 
\

                        
燕驾春舟穿柳浪 鸡蛋里面挑骨头
聚缘亭第18期作业点评
(美中不足,只找瑕疵,不谈优点)
  出题:青山含秀 
  整理:雪夜赏雪 
 
点评:博发传媒
 
图片

文/博发传媒
《春和弦》
东风一夜送桃花,窗外新枝长进家。
燕驾春舟穿柳浪,云牵妙女浣溪纱。
河边笑语含羞意,岭上欢歌伴鹊喳。
二月梅痴无去意,青雷抖醒梦中蛙。

 
1、首联承句平淡,有山歌之嫌,入诗缺乏词句深度;
2、颔联对句“云牵妙女浣溪纱”没有挖出出句“燕驾春舟穿柳浪”的涵义,
且修辞上也不及出句,只是言辞与形式上的对仗,有平庸之弊;
3、颈联没有拔高,致使全诗不能一步一阶梯,步步上升掀起高潮,
而且对句也如颔联对句一格,没有深挖,落入俗套;
4、全诗除“二月梅痴无去意”“青雷”有点创意外,诗句平淡无味,
只是形式上为一首律诗,而内涵上读来没有惊人之举,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映像。
 

图片

文/竹篮词
《乡景》
燕驾春舟穿柳浪,娃骑牛背过山川。
乡村处处生机满,布谷催耕又一年。

1、入句开篇,词来唐突,没有预热,同前面几位作者一样,
自己给自己设置了“拦路虎”。
 
2、起强承弱,承句平庸,落差过大,诗味与读者瞬间跌入峰谷,
与起句无法匹配。分析入句“燕驾春舟穿柳浪”,是一个极为内涵丰富的复句,
南来的燕子象一位久经风浪的打鱼人,驾起春天的渔舟,在一片柳绿的波浪里
穿梭行进,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有拟人(燕子驾舟)有比喻(飞燕如舟)、
有形容(垂柳泛浪)有夸张(舟行如燕),手法上有提炼、有白描、
有倒装(燕驾春舟——春燕驾舟),读这样的诗句有一种难以言表的诗味脍炙人口,
而且读者在读这样的诗句时蕴藏着“读”、“思”“品”、“悟”的过程、
要经过循环往复的品味才能读出其中真正的含义和技巧,所为“内行看门道,
外行看热闹”就是这个道理。而“娃骑牛背过山川”则完完全全是一个单句,
其义自见,一览无余,没有修辞,没有手法,前者阳春白雪,后者下里巴人,
形成明显的反差,相比之下,承句纯属凑合,读来无味。
3、审题不切,诗意与诗题的搭配很不准确。针对本诗的诗句和诗意分析,
《乡景》题目过大,单纯从“乡景”而言,则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概念,
它是一个大的“集合”,而这首诗中虽然写的也是乡景,但只是写了春天的乡景,
而根本不能表现出大“集合”里的乡景。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应该只能定格为
“春日乡景”而不能泛泛地以“乡景”为题,草草了事。并且作为春日乡景,
诗中诗句也是一鳞半爪,不能完全表现春天的乡景,倒是作为选取几个侧面来表现春日
乡景当然未尝不可,并无非议;如果仅用诗中这几个侧面来表现大集合的“乡景”
则过于局限,内容显得过于苍白。幸好有一句“乡村处处生机满”的概写,
倒还不至于落入偏狭的境地。
4、承句“娃骑牛”为“三平头”,应注意避免,虽单纯从诗意上不影响什么,
只是作为绝句来读,影响声律和韵味。在确实难以解决的情况下,也未尝不可以。


图片

文/蓝蔻
一、《春曲》
东风一曲春掀幕,雷鼓三声绿上台。
燕驾轻舟穿柳浪,蝶游紫陌恋花来。

1、头重脚轻。首开两句为读者搭就了一场美好剧情的舞台,
可惜上演的脚本却不是读者所希望的结果。依据“东风一曲春掀幕,
雷鼓三声绿上台”两句,下两句应该有一场热闹非凡的好戏,
但只有“燕驾轻舟穿柳浪”尚能给这个“壮观的舞台”支撑住一个不错的台柱,
而“蝶游紫陌恋花来”就显得逊色多了,致使“舞台”也好,“剧目”也好,
都有点“玩”偏了。作为舞台,一个台柱硬朗,一个台柱支撑不住,舞台歪了,
倒向一边;作为剧目,一剧同台,前面精彩逼人,后面一般,而味同嚼蜡,
且作为全剧的压轴戏不加强功力,给人以振奋和回味,这就观后留下遗憾。
如果反过来,前面一般,后面精彩,则力半功倍,回味无穷。
2、逻辑病句。尾句“蝶游紫陌恋花来”属病句。“紫陌”是指大道,“蝶游紫陌”
是蝴蝶飞来大道上,寻找花朵,而蝶恋花一般在花园,在山间花丛居多,
虽然不排除偶尔有蝶至大道甚至于城里,但这是个别或说是特殊情况,
而将这类特殊情况入诗来作为普遍现象描写,是不妥的,是触及逻辑的。
所以该句意思不合事理逻辑,
属于病句。也就是说,蝴蝶恋花不是在大道上,
飞来大道的蝴蝶它压根就不是恋花的蝴蝶。
3、题诗相冲。因为诗题是“春曲”,所以我们就必须扣住题目的主题来分析。
全诗的写作思路是两大部分,一是“盛典开幕”,即前两句;二是“所唱剧目”,
即后两句。题目定位“春曲”,而起句却又来一个“东风一曲春掀幕”
虽然很有气势,描写也很力度,修辞也很精湛,遗憾的是诗句文字与题
目文字“春”、
“曲”重复,浪费了文字,浪费了笔墨,大有“星月相照”之弊。


 图片

二、《踏春》
燕驾春舟穿柳浪,谁骑竹马过花山?
风光野趣踏青路,览胜寻幽乐忘还。

1、入句开篇,自出难题。结果正是如此。承句与起句出现一道鸿沟,
跳跃的思维不但让读者的理解感觉困难,而且两句诗意的衔接上距离过大,
致使该诗的“气”不顺。读者应该引起重视的是,诗词创作要注意锻炼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炼句,即诗词的字、词、句。
二是炼律,即诗词的押韵、平仄、对仗,
三是炼意,即诗词的内涵、意境、主题,四是炼气,即诗词的脉络、
肢节、主线。这里谈气,“气”
即是一首诗词或一篇文章所贯通全篇的一根主线,所有的意思或意境,或含蓄,
或肢节,或脉络都必须在这跟主线上,无论什么句子,无论什么意思都必须一气贯通全篇,
并且必须通顺畅达,中间不能“断气”。 这里“燕驾春舟穿柳浪,谁骑竹马过花山?”
就出现了“气阻”,不但使读者读起来拗口,而且引“竹马”“花山”这些方言典故,
成为读者的“拦路虎”(这里“竹马”为成语典故,多数人能理解,
而“花山”为少数民族少有的典故,用来入诗较为生僻)。
2、第三句,也就是转句的“踏青”一词与上一首的首句犯同一病例,不可提倡应尽力避免。
3、尾句功力不足,虎头蛇尾。影响全诗意境,且炼句不精,
形成“口号”句入诗,致使全诗败胃。
4,诗为眼前画,画为笔下诗。一首诗词或者一句诗词好与不好,就看它在描写上
能否形成一幅画面,特别是形成一幅生动活跃感人的画面。而这首诗的
前两句是有画面的,后两句完全是总结报告,比起上一首《春曲》则逊色多了,此风不可长。
请作者慎思。当然这是对诗功较厚的作者必然的要求,而对初学者则可以谅解。


图片

文/秋叶
一《初春》
燕驾春舟穿柳浪,云扶日影起风波。
长望不见伊人至,但看群鹅下碧河。

1、入句开篇,多数群友通病,明显后面诗句难起高潮,而该诗承句还承接得
“非常比较很可以”,但三四句就明显乏力,后劲不足,可惜,三四句从诗意
和炼句上看还真的不赖,只是前面开篇太强,仍然使该诗落入虎头蛇尾的感觉。
2、第三句“跑气”,也就是说,第三句放在此诗中有不搭之嫌,与本诗主题
和全诗的前后环境描写出现偏差。从“气”的角度而言,也就是作为每一句
诗在诗中要恰如其分,绝无替代而又必不可少,这里第三句“长望不见伊人至”
放到“思故人、念友人”等主题中似乎更能准确,更能说明问题和表达深意。
放到这里从诗题和主题角度衡量就形成“跑气”的后果。
3、格律上转句平仄与承句不粘,也造成与合句不对,而且本句平仄也不合。
无论律诗和绝句,上联与下联相粘是基本要求。当然如果写打油诗、
顺口溜和山歌等就必不谈。但那将不是本群的作业范畴。


 图片

二、《初春》
蝶驾春舟穿柳浪,妆点人间岁月还。
几处柳丝垂玉露,一川烟雨笼村湾。
林寒紫燕归来晚,酒薄春风赋等闲。
欲寄彩笺云水阔,东君携我看梅颜。

1、
诗意与遣词造句缺乏提炼。首先,“蝶驾春舟”不妥,
群主雪夜先生已做解释,
责任不再作者;
其次,“装点”一词为承上启下之词,与上句诗意和本局下
半部分诗意皆有牵强之憾。
既不切,也不生动,用则不妥;再次,“赋等闲”
和整个第七句的意思都是不能准确表达词意的牵强之辞,让读者读来模糊不清
诗歌的语言既要生动又要准确,可以含蓄,也要求含蓄,但含蓄不是模糊。
2、诗句与题目之间出现逻辑弊病。题目是《初春》,初春是不可能“蝶驾春舟”的,
蝶驾春舟应该是春天接近中期的旺春时节,甚至更晚,而初春即是早春,早春二月,
天气还反复在冬天的气候中徘徊,是不会有蝴蝶和飞燕的,这是一大逻辑矛盾,
第二既然蝶驾春舟了,那就不可能有“林寒紫燕归来”了,
这里“林寒”则在时间上与蝶驾春舟的时间有逻辑冲突。
第三,燕子归来是清明之后,这个时候气温应该说开始变得温暖起来,
而“林寒”却又不存在了。
3、格律上的瑕疵。一是第二联的归来晚与赋等闲对仗不工;
二是首句装点平仄出律,致使后面一连串出律。假如首句不是作业的入句,
那还可以调整首句的平仄予以解决,然而入句在首句是雷打不动了,
所以全诗格律上平仄从第二句开始一错全错。
三是第七句犯“孤平”,全句除第五字“云”
不论以外,只有“笺”是平声,这是律诗的忌讳

图片

文/风干的蝶

燕驾春舟穿柳浪,风携流云弄杨花。
千娇百媚各样景,共点九州一幅画。

1、本是的格律是最大的缺点,全诗除了入句之外,没有一句符合格律。
第二句“流云”出律,
第三句“各样”出律,
第四句“九”和“一幅”的“幅”出律。
2、没有题目,怎么个意思,笔者尚在云雾之中,为什么每个人都要取个名字呢,
不取名字的人难道就不是人?可是,每个人包括自己身边好像没有人没有名字呢,
哪怕小时候取猫啊、狗啊,猴子、兔子等等必须有个名,诗和文章也是如此啊!
3、第三、第四句都犯孤平。

图片

文/梦醒时分
燕驾春舟穿柳浪,笔挥旧墨染花痕!
清风拂尽俗世念,点点遐思醉晨昏!

1、平仄问题。第三句“俗世”出律,第四句“晨”出律。致使第三句犯孤平。
 
2、与群友风干的蝶一样没有题目,无独有偶。
3、首句尾字不在韵,不合绝句的基本要求。因为首句为入句,是不能修改的,
所以既然首句韵敲定,那么后面都应该按照首句韵脚步韵。所以应该说全诗不在韵上。


图片

《惜春》
文/麦秋
才红桃杏又红樱,岁月无情度此生。
燕驾春舟穿柳浪,飞花代我笑风轻。

1、承句“出题”,也叫“跑气”。
“才红桃杏又红樱”可惜极好的一个起句开头,
非常美妙,却被第二句“岁月无情度此生”的消极思想强拉降调,
与全诗完全不在一个格调上,就像一条很宽敞的大道陡然挖一个大陷坑,
全诗的含意因此句被打入“死牢”,致使全诗消极,冷峻,失去入句的积极意义。
2、审题失误。用入句“燕驾春舟穿柳浪”来表现“惜春”的主题是完全难以做到的事,
作者自己却为自己的创作设置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就像本群前面有一次群作业
“千山翠色千山秀”不能写秋色或者冬天一样,如果写了,就必然出现逻辑矛盾,
诗意和主题是不可和谐的。因此,作者为了表现“惜春”的主题,就来了一句
“岁月无情度此生”,而其它三句都是颂春的,或者说尽管“飞花”也有惜春含义,
但在整诗的笔墨中,起比重确实不能说明问题,更何况“飞花”一词的中性内涵。
3、首句“三平头”,尽量避免。

图片 

 
文/云儿悠悠
蝶驾春舟穿柳浪,风持燕剪做花衣。
一年四季轮回转,笑看庭前浓与稀。

1、起句“蝶”不能代“燕”,原因有三,一是“蝶”没有燕的气势,
驾春舟乏力;二是以出句入诗,尽管笔者也不崇尚这种“玩法”,
但是群友约定俗成的规矩不能破,故原句不能改变;三是出入对出句作者的尊重,
如该句没有重大修辞、逻辑、语法、语义或政治含义等方面的毛病,也
是不能修改的;
 
2、这首诗应该说写的很好,但没有诗题,有所缺憾,作者到底想表现什么主题呢?
当然,没有领子的上衣也是衣服,
但如果要求有衣领的衣服而没有领子,
则有遗憾,
此其一,其二,作业诗的格式是有题目的,如果确实想不出好的
满意的诗题哪怕用“无题”亦可,
古人多之。这回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哟。
3、“蝶驾春舟穿柳浪”属于病句,“燕驾春舟”属于拟人手法,
“蝶驾春舟”拟人不行,因为蝶是昆虫类,拟人总有欠妥和牵强之嫌。虽古代作品
中有将人比作蝶类的,
如喜剧梁山伯祝英台幻化成一双蝴蝶从坟茔了飞出,
但那时死后的阴魂,与眼前活生生的“驾春舟”是有天壤地别的。
不能燕可以驾,“蝶”也可以“驾”了。

图片

往事如疯/文
胜日寻芳莺正啼,忽然东面忽然西。
绵绵翠绿铺斜径,点点红黄嵌石梯。
燕驾春舟穿柳浪,心随蝶翼过花溪。
快门难摄千般景,双眼缭缭意已迷。

 
1、用词不精炼。如“胜日”“东面”“缭缭”“意已迷”等,
“胜日”、“缭缭”为生造词,“东面”、“意已迷”为口语化词语或短语,
不宜直接入诗,影响律诗精密与高雅。
2、项联对仗不工,即“斜径”与“石梯”中的“斜”与“石”词性不对仗。
前者形容词,后者为名词。
3、尾句缺乏内力,流于形式。如果不计较上面几个词语过平过俗的因素,
很有读味的一首诗被尾句的落差败味。
 

图片

 文/雪夜赏雪
《春游江南思故人》
轻风剪剪入园林,久雨初晴时有阴。
燕驾春舟穿柳浪,莺吟情语逗花心。
耳从流水听新曲,指向何人赋雅琴。
最是江南三月景,也难旧地遇知音。


1、首联承句较弱,“时有阴”过熟,致使全句落入俗套;
2、颔联对句前三平,影响该句声律之韵味,应尽力避免;
     3、颈联“耳从流水听新曲,指向何人赋雅琴。”应为绝佳之句,但细细品味总有不足,
原来弊在“何人”与“流水”对仗不工,另“耳”与“指”同平仄相冲,造成该联声律
上的缺憾,以致美中藏疵,此类情况如出在起联或尾联则并无讲究,
如尾联的“也”与“最”也为同仄,却毫无感觉,且顺而畅达;
4、诗中细读,前四句与后四句有两种主题的感觉,似乎诗意上暗藏一道鸿沟,
前四句写景篇幅过大,没有留下“思故人”的伏笔,从第五句“何人”才落下“伏笔”,
及思“故人”时,笔墨已尽,好在“最是江南三月景,”将前五句统揽一论,稍有回填之力,
却憾时光不济,岁月将尽,诗意已结,不可多笔,故全诗只有结句为主题“思故人”的“队伍”
显得势单力薄,不能感动读者,一首尚好的佳作就这样流入清淡的寡水之中,缺乏让人回味念想。
 

图片

 文/平淡的云
燕驾春舟穿柳浪,蜂邀蝶舞醉花开。
描红素笔千姿恋,几许痴情费心裁。


  1、起句出韵。如果作为绝句,最好一、二、四合韵;尾句“心”出律。承句较弱,
拖了全诗的“后腿”,使这首诗意内涵上大打折扣。
     2、嵌句入诗,作为起句,欠妥。一是嵌句出现突然,犹如见面不是握手,而是撞头,
给朋友悴不及防,稍显轻率;二是首开出句,压力较大,写作时容易虎头蛇尾,
难以优续,因为出句无论是在诗句的形式和内涵上都是经过精雕细琢以后提炼出来的,
难以驾驭,更难以逾越。此况很有几位群友皆如是。
 3、“描红素笔千姿恋”概念上模糊,内涵上与其它三句不太和谐,从而给全诗的
诗意造成了不严谨的影响,显得不在一个步调上;从诗的整体层面上读来有
“红杏出墙”的感觉,虽然从这句诗的本句上说也是一种美,却在诗意的欣赏
中给读者留下不该有的“话柄”呢。


图片

文/晓晓
春晨 (新韵)
燕驾春舟穿柳浪,新枝小杏过低墙。
黄莺啼梦方知晓,满室温情绕枕香。


该诗缺点很难找,但该诗的缺点却最大。因为这种缺点隐藏性很强,
不但作者甚至读者都很难发现,一旦发现才恍然大悟。
1、分析该诗四句,第一句写大地回春,燕子飞来,
有如一叶扁舟穿行在春河荡柳的景浪之中(飞燕穿柳?),
第二句写新发的杏枝长过了低矮的墙头(红杏出墙?),
第三句写清晨时刻,鸟语叽喳,黄莹啼叫,惊破春梦,才知道上述
“飞燕穿柳”“红杏出墙”(莺啼春梦?),
第四句写昨夜的温情在美好的清晨残留枕畔,缭绕香气,满室回环(枕畔留香?)
——本是一首尚好的爱情诗,但该诗一二两句不在一个层面,
第二句明显与第一句不相匹配,第三句脱离第二句的意境,有回到第一句层面的迹象,
却又与第一句所表述的含意不合时宜,第四句当然紧扣着第三句,本为很好的结句,
却被第三句带入了歧途。以上从诗词的表意逻辑上予以分析,该诗虽语句较优美,
但表意较乱,主题不集中,就像两人谈话,一人在说,另一人根本没有集中精力聆听,
而懒散的眼神到处扫描,心不在焉。
2、从诗词的起、承、转、合上分析,四句诗,每句都应该担负起它的神圣职责。
起句过高,但它是作业的入句,不可更改;承句就明显脱离了岗位职责,
相对起句内容完全“承”歪了,和起句不能接应;转句与合句本来很好,
也扣住了题目,却被承句搞得失去了方向,所以不知道往哪里“转”了,
虽然还是转了,却转到了与起句毫不相干的方向上,扰乱了读者的视线,
也泄露出诗作者思维的临时紊乱。
3、入句很好,诗词的主题《春晨》也很好,但用入句来表述春晨这一主题,
或者说用春晨的题目来嵌入句,在本诗中没有找到完美的结合点,
问题就出在入句破题不切,因为入句的整个含义用来表述春晨,其外延意义过大,
不是春晨这个题目所能驾驭的。读者诸君细细品味,如果一首曲子,整个基调确定,
而曲中的某句却超出这个基调,跑了,将是什么结果?

4、虽然不乏一首赞美爱情的好诗,但这类“红杏出墙”的爱情不为社会所倡导,
无论读者本意是不是这个主题,但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却到达了这个效果。
请作者与读者仔细研读。
5、格律上转句“三平头”,虽然无伤大雅,但应尽量避免。 

 
图片 

 文/青山含秀
一、《春日抒怀》
东君迅步千山绿,鸟语花香芳草幽。
燕驾春舟穿柳浪,云牵雁影落兰楼。
吟诗把盏清风醉,泼墨挥毫美景收。
一笑随缘尘梦外,忧思不再绕眉头。


1、用词生僻,词义把握不准。如“东君”“兰楼”。“东君”原意是指太阳,
但作者在这里是用来指\“东风”,就算作者歪打正着,在本句中用指太阳的意思也
能说得过去,但也有不妥之处,太阳春夏秋冬天天升起天天落,为什么“千山”有的
季节就不“绿”呢?这个问题值得商榷。“兰楼”更是不妥,因为它确实用在这里
让读者难解其意,作者指的是什么呢?在古今中外的专有名词和作品中都没有
“兰楼”一词,而且作为词组也着实有些生硬,不如上句的“柳浪”搭配的既恰到好处,
有让读者一看就懂,当然这里的兰楼,作者是想用来写一处很有意境的亭阁还是楼榭呢,
都有可能,意义上这样的愿望倒也能理解,只是确实“兰楼”一词找不到依据。
没有出处不妨,可以是词组,但作为词组要搭配的合理,不能生造。而兰楼作为词组,
又与柳浪不匹配和不相对仗,这就成为“想当然”了。如下一首诗中的“杏雨”就有出处,
而且即使没有出处,杏雨也可以成为词组,一位杏花一样的春雨,
而兰楼就不能说成兰花或者兰草一样的亭楼。

2、对仗不工。以上意境说明,第二联的“兰楼”与“柳浪”对仗不工。“柳浪”
是指柳树的枝叶在春风的吹拂下形成的波浪,而“兰楼”呢?是兰花在太阳的
光环下抑或是人们的幻觉下形成的楼台吗?两个词组和两种现象,
表面上看来是对仗的,可仔细推敲却大相径庭啊。 

图片

 二《春趣》
昨夜篱边逢杏雨,今晨帘外数枝红。
闲游陌上乘香径,小憩亭前沐好风。
燕驾春舟穿柳浪,情牵蝶梦落花丛。
一年最是芳菲兴,千里韶晖尽眼中。 


1、​ 第二句“今晨帘”三平头,但无关大雅。
2、​ 主题《春趣》的“趣”挖掘的不够深。 






















 








































    




























































 
《春韵》
文/平淡的云
燕驾春舟穿柳浪,蜂邀蝶舞醉花开。
描红素笔千姿恋,几许痴情费心裁。

1、首句出韵。如果作为绝句,最好一、二、四合韵;尾句“心”出律。
2、嵌句入诗,作为起句,欠妥。一是嵌句出现突然,犹如见面不是握手,而是撞头,
给朋友悴不及防,稍显轻率;二是首开出句,压力较大,写作时容易虎头蛇尾,
难以优续,因为出句无论是在诗句的形式和内涵上都是经过精雕细琢以后提炼出来的,
难以驾驭,更难以逾越。此况很有几位群友皆如是。
3、“描红素笔千姿恋”概念上模糊,内涵上与其它三句不太和谐,
从而给全诗的诗意造成了不严谨的影响,显得不在一个步调上;
从诗的整体层面上读来有“红杏出墙”的感觉,虽然这句诗的本句上说也是一种美,
却在诗意的欣赏中给读者留下不该有的“话柄”呢。
 
文/晓晓
春晨 (新韵)
燕驾春舟穿柳浪,新枝小杏过低墙。
黄莺啼梦方知晓,满室温情绕枕香。 

该诗缺点很难找,但该诗的缺点却最大。
因为这种缺点隐藏性很强,不但作者甚至读者都很难发现,一旦发现才恍然大悟。
1、分析该诗四句,第一句写大地回春,燕子飞来,
有如一叶扁舟穿行在春河荡柳的景浪之中(飞燕穿柳?),
第二句写新发的杏枝长过了低矮的墙头(红杏出墙?),
第三句写清晨时刻,鸟语叽喳,黄莹啼叫,惊破春梦,
才知道上述“飞燕穿柳”“红杏出墙”(莺啼春梦?),
第四句写昨夜的温情在美好的清晨残留枕畔,缭绕香气,
满室回环(枕畔留香?)——本是一首尚好的爱情诗,
但该诗一二两句不在一个层面,第二句明显与第一句不相匹配,
第三句脱离第二句的意境,有回到第一句层面的迹象,
却又与第一句所表述的含意不合时宜,第四句当然紧扣着第三句,
本为很好的结句,却被第三句带入了歧途。以上从诗词的表意逻辑上予以分析,
该诗虽语句较优美,但表意较乱,主题不集中,就像两人谈话,
一人在说,另一人根本没有集中精力聆听,而懒散的眼神到处扫描,心不在焉。
2、从诗词的起、承、转、合上分析,四句诗,
每句都应该担负起它的神圣职责。起句过高,但它是作业的入句,
不可更改;承句就明显脱离了岗位职责,相对起句内容完全“承”歪了,
和起句不能接应;转句与合句本来很好,也扣住了题目,
却被承句搞得失去了方向,所以不知道往哪里“转”了,
虽然还是转了,却转到了与起句毫不相干的方向上,
扰乱了读者的视线,也泄露出诗作者思维的临时紊乱。
3、入句很好,诗词的主题《春晨》也很好,但用入句来表述春晨这一主题,
或者说用春晨的题目来嵌入句,在本诗中没有找到完美的结合点,
问题就出在入句破题不切,因为入句的整个含义用来表述春晨,
其外延意义过大,不是春晨这个题目所能驾驭的。
读者诸君细细品味,如果一首曲子,整个基调确定,
而曲中的某句却超出这个基调,跑了,将是什么结果?
4、虽然不乏一首赞美爱情的好诗,但这类“红杏出墙”的爱情不为社会所倡导,
无论读者本意是不是这个主题,但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却到达了这个效果。
请作者与读者仔细研读。
5、格律上转句“三平头”,虽然无伤大雅,但应尽量避免。


文/青山含秀
一、《春日抒怀》
东君迅步千山绿,鸟语花香芳草幽。
燕驾春舟穿柳浪,云牵雁影落兰楼。
吟诗把盏清风醉,泼墨挥毫美景收。
一笑随缘尘梦外,忧思不再绕眉头。


1、用词生僻,词义把握不准。如“东君”“兰楼”。“东君”原意是指太阳,
但作者在这里是用来指\“东风”,就算作者歪打正着,
在本句中用指太阳的意思也能说得过去,但也有不妥之处,
太阳春夏秋冬天天升起天天落,为什么“千山”有的季节就不“绿”呢?
这个问题值得商榷。“兰楼”更是不妥,因为它确实用在这里让读者难解其意,
作者指的是什么呢?在古今中外的专有名词和作品中都没有“兰楼”一词,
而且作为词组也着实有些生硬,不如上句的“柳浪”搭配的既恰到好处,
有让读者一看就懂,当然这里的兰楼,作者是想用来写一处很有意境的亭阁还是楼榭呢,
都有可能,意义上这样的愿望倒也能理解,只是确实“兰楼”一词找不到依据。
没有出处不妨,可以是词组,但作为词组要搭配的合理,不能生造。
而兰楼作为词组,又与柳浪不匹配和不相对仗,这就成为“想当然”了。
如下一首诗中的“杏雨”就有出处,而且即使没有出处,杏雨也可以成为词组,
一位杏花一样的春雨,而兰楼就不能说成兰花或者兰草一样的亭楼。
2、对仗不工。以上意境说明,第二联的“兰楼”与“柳浪”对仗不工。
“柳浪”是指柳树的枝叶在春风的吹拂下形成的波浪,

文章评论

梦醒时分(苏州)

[em]e142[/em][em]e142[/em][em]e142[/em][em]e179[/em][em]e179[/em][em]e179[/em]好漂亮!!辛苦麦姐了[em]e163[/em][em]e163[/em][em]e160[/em][em]e160[/em][em]e178[/em][em]e178[/em]

竹篮词

辛苦可爱的麦秋妹妹了[em]e163[/em]谢谢,同时也谢谢博发老师的用心良苦的点评[em]e160[/em] [em]e160[/em] [em]e183[/em] [em]e183[/em]

月亮

七律【诗有独钟】·月亮·文 (平水韵·上平四支) 江南烟雨谁曾忆,塞北风高我自知。 四海翻腾舟作证,五洲唱响笛为丝。 云裳裁就游魂梦,水袖牵来画笔驰。 竹有虚心成大器,胸无点墨不能诗。

月亮

【兰亭作画】(中华新韵·十唐) 月亮·文 鹤弄松烟多自在,燕穿柳线待春忙。 菩提树下吟心语,圆月窗前醉墨香。 笔走龙蛇描四座,彩挥凤舞理三江。 梅风执意千秋雪,竹影摇来陌上桑。

月亮

七律【春望】 (平水韵 上平五微) 月亮·文 凤竹随风拂翠微,云烟袅袅掩尘飞。 红梅邀曲欢枝舞,绿草瞧颜喜碟归。 晓月新钩诗彩漫,兰花玉指草芳菲。 西亭日暮清歌醉,芳酒樽杯笛启帏。

月亮

七律 石桥梅魂·月亮· 临寒绽放几重宵,浴冷飘香慰寂寥。 芮韵长存芳半岭,孤身独占雪千骄。 清枝挽月依江渚,娇叶随风度石桥。 悦目赏心歌妙玉,争奇斗艳话冬潮。

月亮

问好麦秋,欣赏佳作,春日快乐!

月亮

[em]e142[/em][em]e142[/em][em]e142[/em][em]e142[/em][em]e142[/em][em]e142[/em][em]e177[/em][em]e177[/em][em]e163[/em][em]e163[/em]

梦醒时分(苏州)

七绝:烟雨江南// 烟雨濛濛三月天,满园春色俏江南。燕驾春舟穿柳浪,蝶随蜂舞醉缠绵!

青山含秀

好漂亮的日志,辛苦麦秋姐了。[em]e178[/em] [em]e163[/em] 博发老师点评作业仔细有深度,辛苦您了![em]e160[/em] [em]e160[/em]

蓝蔻

感谢博发老师细致点评,感谢麦秋妹妹精美的日志,你们辛苦了![em]e183[/em] [em]e183[/em] [em]e160[/em] [em]e160[/em] [em]e177[/em] [em]e177[/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