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群员朋友,感恩缘分让我们有缘汇聚在一起,末学为弘扬中医国粹文化每日中午或晚上会无偿分享学习中医学 养生学或武学相关方面的学习资料 风雨无阻 节假日不休,感谢大家互相尊重共同学习交流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希望天下众生永无疾苦,今天分享学习【认识中医与中医养生】 学习期间请保持群内清净,避免影响他人学习,感恩群友们理解
【上医】医济同源(303827998) 21:06:12
第八节·学习中医的门径——中医师承教育
近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医药大学能不能培养出真正的中医临床家?
从历史上看,中医是讲师承的。历代中医大家,莫不有师承关系。师承让中医学术取得了不断的发展。那么,离了师承,能不能培养出真正的临床大家呢?
我认为可能性不太大。虽然有个别特别聪颖善思之人,可以不经师承而独立成才,但大多数人需要跟师傅,需要临床磨练而成才。这是中医发展史上的一个规律,漠视这个规律去培养中医就可能失败。
建国之后,中医的大学教育基本上是失败的。中医药大学没有培养出多少中医临床人才,反而培养了不少的中医撅墓人。试看近些年来中医的没落,就知道大学教育是多么的失败。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们一边在课堂上教育着中医学子,一边可能自己都不相信中医能治病。
我举一例子。数年前,我在国内某中医学院工作,带教一加拿大留学生。一天她告诉我,教她的一位中药学女教授在下课后问她:“你真的相信中医能治好病吗?”我的学生当时震惊地不行了。难道这还用怀疑吗?事实上,从全国各大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可以看出,挂的是中医的招牌,干的西医的活。在这些医院里干活的精英也多数是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们,他们一般身兼两职,既在医院里当医生,也要在大学里教课。试想,临床使用西药的教授,真的能教出相信中医的临床接班人吗?
相信有不少这样的中医教授,吃的是中医这口饭,心里却一直在怀疑中医的临床疗效。他们不相信中医能治病,更不相信中医能治大病,也绝不相信中医能救人性命,能在急症重症危症上派上用场。他们临床也用中医,但只是个幌子,摆摆样子罢了。
真要想取得疗效时,自然又依赖上西医西药了。其实,这又何苦呢?干西医不就行了吗?不要挂着中医的招牌行医不就是了吗?不行,他们也想从中医这里多撅些金子。他们穷其一生,忙忙碌碌地进行临床工作,结果是中医也搞不清楚,西医更是不明白。这样的医生,在中国不知有几千几万。他们组成了当前的中医临床队伍,也正是这个队伍导致了中医每况愈下的现状。
可以调查一下,全国各地的各个中医药大学每年毕业的学生都在干什么?应该说,有一半的人是在各个大小医院从事中医工作,但是不是真正地用中医为病人解除病痛,那就不好说了。我想其中不少人是在给病人开抗生素,开激素,开维生素,开葡萄糖。至于为什么不用中医,他们会说,打从临床实习以来就没有见过中医能治病呀,中医哪里有效果呀!
剩下的不少改行作西医了,就是说背叛了中医。
这部分人从中医的队伍里出来,反过来特别地瞧不上中医。他们视中医教育为垃圾,说中医药大学害了他们的前程。于是他们投入了西医的怀抱。但事实上从西医院校毕业的人也瞧不上这些学中医出身的西医。结果这些改行作西医的中医人在医院里也不好过。
当然,还有改行做其他行业的。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部分。
有没有在干纯粹的中医的呢?有,我相信还有不少中医的中坚,他们在民间挺起了中医的脊梁,也挺起了中医的希望。这部分人才是病人应该相信的中医。他们以中医为生命,为中医的生存而努力,也在临床上开拓中医的适应症。
如果各位是已经工作过的,但对中医感兴趣,想学中医,我认为没有必要去中医药大学浪费大好光阴。先自己看点书,学学中医基础理论,思考一下中医的常识,再去找个好的中医,认真地拜师吧。
我指的是真正的中医,最好是医德比较高尚的中医,因为医德若高,其临床水平才可能高。医德低劣,医术是永远也上不去的,这根本无需怀疑。
中医的临床疗效是中医得以生存的灵魂。而中医的师承教育,是中医数千来不灭的原因之一。
第九节·中医治大病
中医为什么可以治病?不少人怀疑中医的科学性,而且,也怀疑中医的临床疗效。甚至于有人建议取谛中医,说中医不符合现代科学,是垃圾,是糟粕。对于这些观点,我非常懒于为中医辩解。为什么呢?中医自有他的严谨的科学性,不过,它的科学性是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所不能认识的。也就是说,中医是未来的科学,它的理论体系根本就没有办法用现在的实验科学所解释。只有当科学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了,才可能会认识到中医的科学性。目前虽然中医有些神秘,但最好的方法不是把它消灭掉,而是大力地鼓励它发展,因为只有中医发展了,中国医学才能真正在世界上挺起民族的脊梁。
【上医】医济同源(303827998) 21:12:29
我的临床体会,中医不仅可以治病,而且可治大病重病。中医治病快捷而且有效,如果辨证准确,可以达到神奇的效果。
09年1月6日,朋友的奶奶,75岁,胰腺炎复发一天。现腹胀腹痛明显,伴胸口闷顶烦躁感,大便未下,还伴有口苦。自述以前也曾于半夜发作过数次,曾经电话里让我开过方子,记得是承气之类,每次都是一服即愈。病人有高血压,心脏早搏史。因为每次都是朋友电话求方,且这次语言略见慌张,一定是担心病情较重,兼有心脏病史,恐预后不良。考虑到舌脉不全,只能凭症状来判断,应该是少阳阳明合病,当枢少阳,降阳明,兼以活血化瘀,为急处:
生大黄2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木香30克,冬瓜仁30克,
莱菔子10克,败酱草3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
栀子10克。一付,水煎服。
嘱煎半小时许即可,不分次数,随时服药。
晚上其家人来电话,说服药后大便已通,已无腹痛腹胀,病人精神大是好转,胸口已无闷感,但仍有轻微的上顶感。
v
现病人已经睡着,电话中语言已不见慌乱。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少阳与阳明的瘀滞已经排除,现主要问题在心脏,仿千金生地黄汤、炙甘草汤以及大柴胡汤意,处方如下:
生地250克,生大黄20克,炙甘草30克,大枣20枚(切),
柴胡10克,黄芩10克,木香30克,莱菔子10克,枳实10克。
一付,水煎服,嘱马上服用。
1月7日早晨朋友来电话,说服此方后病人自觉更加舒服,比第一个方子还舒服一些。昨天晚上服药后,即有胸口鼓鼓的热感,随即豁然而通畅。早晨再服一次,大便略稀,但所有不适已经全部消失。嘱停药而愈。随访两月余,一切正常。
如果辨证准确,用药切中病机,中医疗效往往迅速,真可以达到古人所说的一剂知,二剂已的程度。我自己临床以来,这种病例经常遇到,益觉中医之神奇,非现代医学所可比拟。见得多了中医的神效,也更加地用心研究中医了,至今已经完全沉迷于中医之中而不能自拔了。读医书不觉其苦,反觉其乐,白天临证,夜晚读书,虽然日子非常安静,但自觉舒服无比,远胜于酒桌上的应酬喧哗。
【上医】医济同源(303827998) 21:13:43
最近,著名中医药文化专家张其成教授提出中医“三个代表”的观点,认为中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医是东方科学的代表,中医是健康医学的代表。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好,应该再加一条,是未来医学发展方向的代表。
中医有完善的理论体系,有精确的诊断与辨证功夫,中医完全可以治大病。中医思想属“形而上”,其对于临床杂病的指导意义远远超前于西医学的“形而下”思想,说中医是救命的医学一点也不过分。我的体会是,相信中医,一定会有收获的。
第十节·中医的价值与收费
中医的价值在于其临床疗效,中医的价值与其目前的收费水平能不能达到均衡呢?本文试分析此问题。
现在的医疗收费主要是诊断费和药物费,还包括挂号费。一般一个病人如果到医院看病,医生会让病人做一些生化或者仪器诊断,然后根据诊断开出药来,病人买药回家即可。当前西医主要是采用这种收费方式,其中医生的医疗技术几乎没有在收费中体现出来。这也暴露了医疗管理部门对于医学知识与经验的忽视,可以说,医生的价值只是体现在所开处方的实际费用上了。西医如此收费,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医院不错的收入,因为诊断费用以及西药的费用比较高。
【上医】医济同源(303827998) 21:14:58
中医能不能也采取这种收费方式呢?我们知道,中医有望闻问切四诊,这四诊是不需要病人花钱的。一位有经验的中医坐在那里,观察一下病人,再问几个问题,然后伸出三个指头来摸一下脉,基本上就可以得出中医的诊断结果了。然后凭证而处方,病人只需要花钱购买中药即可完全治疗全过程。这个过程非常简单明确,对于常规病症完全可以花小钱治好病,一般不需要病人花钱做各种检查。那么,中医的实际收入在哪儿呢?仅仅在病人买中药的花费上,如此而已。
从全国范围来看,为什么各地的中医院经济实力远远落后于当地的西医院?为什么中医院不能完全用纯中医看病?答案十分明确,因为中医赚不到钱!中医的收费方式不能够赢利,中医院缺少持续发展的财力。为什么当前的中医喜欢用西药,除了没有学好中医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即在于中药太便宜了,没有利润,也就没有了经济效益。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中医的没落与衰退,中医的临床经验所代表的价值根本没有办法在相对比较便宜的中药材价格上体现出来。中医们为了生存,群起改开西药了。试看看当前国内各层次中医院的中医们,还有几个固守着自己的传统医学?!
中医能不能改变收费方式?以前的医改没有充分重视到这个问题,以药材的价值来衡量中医的水平,这根本就是完全错误的。希望这次的新医改能够充分地考虑到中医的真正价值。传统以来我们都认为中医有简便廉验四个特点。那么,中医凭什么一定要简便廉验?为什么西医不能也与中医一样便宜?市场经济应该保护的是可以为大众带来幸福与健康的医学,现在反而保护了贵的医学,为什么?古人云“有钱能使鬼推磨”,此理不爽。
中医有其临床价值,永远也不要怀疑中医的临床疗效,中医是完全经得起重复的一门科学,而且简便验。说到此,就暂时所想得到的,举几个我治疗的病例,请大家自己思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