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想给寺庙捐香火钱么?
手机日志
来源:九个头条
导读: 寺庙原本是宗教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也是奉佛之人出家修行之处,清净,不染俗世是其本貌。如今的中国,世道变了,人心亦变,就连寺庙也跟着变······
【注意:国家现在已经发文禁止寺庙被承包被上市了。】
有人说,这是一门新的生意,不要技术,不需厂房,打的是庙宇的主意,靠他人的虔诚和信仰攫取暴利。当和尚如此赚钱,这样就有了不少假和尚。比如,为赚游客的解签钱,有些寺庙还不惜请了几位假大师。这些“大师”已是业内的老江湖,心理素质好,能说会道。
都说福建人脑袋灵光,连信仰也可以用来做生意,如果听到这样话,我们不知道是佩服自己还是为这个时代人的精神感到悲哀!
1、一个故事:
先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一个清洁工,已婚,6年前嫌工作累,辞了,剃度出家,当了假和尚,收入翻番。
不久后换了个庙,混上了执事,收入翻番。
过了两年,原主持退休,他接任,月入过万。
去年,他承包了一个新庙,雇了一个主持和方丈,自己还俗,买车买房,年入百万。
如今,他正在考虑寺庙连锁事宜……
2、寺庙到底怎么赚钱?
有人说,这是一门新的生意,不要技术,不需厂房,打的是庙宇的主意,靠他人的虔诚和信仰攫取暴利。
(1)门票收入
如今中国的寺庙,只要稍微有点名气,还有哪个寺是不收门票的?
(2)其他项目
而且不仅收门票,庙里的“高消费”服务项目还很多。
比如,烧香要买香,撞钟要花钱,求签要钱,解签也要钱等等。只要你有大把钱,寺庙就可以提供各种规格的服务,烧头香、敲头钟、办各种价格的水陆道场等等。
这哥们笑眯眯的在数着钱,完全忘了旁边还有一位乘客?
(3)功德钱
一般情况下,和尚会拿出功德簿让游客签名。并慷慨许诺:凡签上名字的,住持大师亲自念经,为您祈福消灾。结果签上名之后,沙弥才说:“名字不是白签的,要捐功德钱,多少随意,三、六、九都行。”你一细问才知道,所谓三、六、九,就是300元、600元、900元,3000元、6000元、9000元,随你挑选。
3、寺庙生意为什么好做?
一般游客到庙里,寺里的和尚就会劝你烧个高香,但外面的香是不得带入,据说不干净。等你烧完了才发现要几百元,甚至还不能讲价,因为讲价就表明“心不诚”。
香客大多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得了。在寺内请一炷香,最低200,最高10万!你不用咂舌,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也许是四川峨眉山的宝光寺:头柱香拍卖,成交价99万!也不用担心自己没带足够的现金,因为和尚会拿出POSS机,让你刷卡。
4、寺庙的生存状态
和尚成了赚钱的职业,方丈们都是百万富翁!
如今寺庙里,不仅香火旺盛,甚至和尚都超越了公务员,成了最赚钱和最受尊敬的职业。
当和尚如此赚钱,这样就有了不少假和尚。比如,为赚游客的解签钱,有些寺庙还不惜请了几位假大师。这些“大师”已是业内的老江湖,心理素质好,能说会道。
他们很会看人,通过衣着、气质、谈吐即可判别是否是其目标,若是有钱人,“大师”会多花些心思,如果碰到学生模样的便说一句“你与佛无缘”了事。
这些,都成了很多人挣钱的渠道。
寺庙的收入“全靠这些‘大师’忽悠”,成为其“掘金“的主力。
那些怀揣虔诚的游客跨入这些寺院的门槛的瞬间,就成为待宰的羔羊,少则数百,多则几万。在“大师”语言暴力的恐吓之下,佛门威严的气场和心诚则灵的心理暗示自然战胜理性,而那源源不断的功德钱最终落入了寺庙的口袋。
这项“生意”的利润如此巨大,以至于一些人以和尚、尼姑或道人之名,签招聘合同,每月领工资,上班“礼”佛,下班还俗,收入高过白领。
这些“大师”多已有结婚生子,并在市内购置了房产,开着价值价值不菲的轿车。
至于方丈,作为和尚们的领导,自然收入更为丰厚。
前一段时间,不就有媒体报道:云南玉溪市灵照寺方丈遇害后留有400多万个人存款吗,甚至为了存款其女儿和寺院就遗产归属还打起了官司。不要感到意外,如果和尚是个不挣钱的职业,方丈能有几百万存款吗?
看了这些,你明白了吗?
你猜,寺庙香火钱都去哪了?
你猜,寺庙香火钱都去哪了?
寺庙原本是宗教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也是奉佛之人出家修行之处,清净,不染俗世是其本貌。如今的中国,世道变了,人心亦变,就连寺庙也跟着变,变成放高利贷的金主。千年古刹昭明寺住持界空大和尚把1430万元的三宝钱投至其弟子的担保公司放高利贷,结果弟子跑路。人们不禁要问,寺庙的香火钱监管如此松散,到底所去何方?
首先要清楚寺庙收入的组成
通常寺庙的收入一般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政府划拨的公用事业经费;二是寺庙的门票收入,有的寺庙需要门票才能进入;三是寺庙的合作开发分成,如寺庙周边的景点开发或承包分配给寺庙的费用;四是广大香客捐献的香火钱。
广大香客捐给寺庙的香火钱去哪儿了
在普罗大众眼中,寺庙是寒门之地,香火钱也多不到哪去,但事实上,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香客供奉的香火钱数额也越来越多。而有的有钱人,某些钱财并不干净,寄希望于捐献香火钱以弥补内心的愧疚。有的信徒事业成功后,也加倍捐赠以示其虔诚信仰。根据媒体报道,某些知名寺庙,一年香火钱或过千万。而这些香火钱或有以下6个去向。
在普罗大众眼中,寺庙是寒门之地,香火钱也多不到哪去,但事实上,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香客供奉的香火钱数额也越来越多。而有的有钱人,某些钱财并不干净,寄希望于捐献香火钱以弥补内心的愧疚。有的信徒事业成功后,也加倍捐赠以示其虔诚信仰。根据媒体报道,某些知名寺庙,一年香火钱或过千万。而这些香火钱或有以下6个去向。
1、寺庙的日常运营开支。以寺养寺是我国政府的一条基本宗教政策,寺庙的香烛、米面粮油、僧衣等都需要花钱,水费电费等都需要缴纳,这些支出都是香火钱去向的一部分。
2、寺庙建筑的修缮费用。随着使用年月的增多,部分寺庙的建筑年久失修,其修缮需要大笔的费用,而这费用就会从香客日常捐献的香火钱中取得。
3、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开支。一些寺庙作为拥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的古庙,其自身就拥有许多古董文物,这些珍贵文物的保护与看管需要大笔资金;而传统的佛教精神的传播,佛家文化的弘扬也都需要资金的支持。
4、慈善事业开支。香火钱最本源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寺庙开展慈善事业,寺庙不能只收香火钱,不做慈善事。寺庙作为宗教场所,其适合开展慈善事业,以帮助受灾受难的群众,而其精神感化作用更是在此中发挥独一无二的作用。不过现实情况有点尴尬:各寺庙的香火钱中用于慈善救济的比例相对不高,这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政府在慈善救济中的主导地位,另一部分则是各寺庙并非将慈善救济作为香火钱的优先用途。
5、放高利贷。资料显示,自南北朝起,寺庙就具有了金融中介的性质。当时的寺庙享有许多特权,免税、免役等令其负担较轻,而当时的地主、商人慷慨至极,经常向寺庙施舍财物土地,再加上大批信徒的香火钱,这些资产进多出少,为寺庙向有急用钱的群众发放贷款提供条件。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寺庙中的和尚便是今天的金融从业员。上述千年古刹昭明寺将1430万存至担保公司放高利贷便是一例。
6、寺庙人员占为己有。和尚本应远离尘嚣,粗衣淡饭。然而如今的和尚有的总想着如何获得更多的香火钱,如何去挥霍香火钱。有的和尚所做之事与其身份极不相符,玩iphone、开豪车、出入高级会所等等,偶见于报端。
寺庙在财务管理制度不透明的情况下,香火钱被滥用并不奇怪。某些和尚掌握了财务大权,便能从中做手脚,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寺庙中建设独立的财务制度,需要有外部的监督制度,只有这样,香火钱的原本目的才能实现,信徒的寄托才能变为现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