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湾 小 吃
个人日记
主要原料
原料
调料
B、酱油膏适量。
制作方法
1、猪肠衣以盐、白醋(份量外)搓揉冲洗干净再沥干水份;圆糯米洗净并泡水2~4小时后,捞起沥干水份;香肠煎熟;红葱头切片,以沙拉油炸香后,捞起沥干油脂;金钩虾洗净切末;水煮花生稍氽烫后备用。
2、热锅,加入花生油将姜末、金钩虾炒香后起锅,再於同一锅内放入作法1的圆糯米、花生拌炒至约4~5分熟(即半生熟),再加入调味料A拌炒均匀后起锅,即为大肠的内馅。
3、将猪肠衣一端打结,以漏斗灌入作法2的内馅,约6~7分满,每15~20公分为一段,再用细麻绳绑紧,重覆此步骤直至大肠衣全部用毕。
4、蒸笼以大火煮水烧滚后,放入作法3的糯米肠后,以中火蒸40~50分钟后取出,待稍凉时,由中间剖开夹入作法1的香肠,再淋上调味料B,撒上香菜即可。
豪华版本
台湾某些地区的夜市也会提供豪华版本的大肠包小肠,除了香肠之外,还会加上各种如蒜头、花生粉、酸菜等配料,藉此创造更丰富的口味及口感。
大肠包小肠的糯米肠、香肠,通常都先经过炭烤,而糯米肠切开后,也会再涂抹酱油膏等酱料。
小贴士
主要是猪大肠的清洗,不喜欢太多油脂的,可以在清洗的时候把大肠内壁的油脂都摘除。这样口感更清爽。
许多人到基隆,都想一尝鼎边锉的口味。日本NHK独家专访,特地来基隆摄影专辑其制作过程。鼎边锉原本是福州小吃,在福州人家里这算是家常小吃。里面有肉羹、虾仁羹、金针、香菇、木耳、鱿鱼、小鱼干、竹笋、高丽菜,内容丰富,是标准的汤好料多。然而这只是配料,主菜是白白嫩嫩的一片称之“鼎边锉”。“锉”是台语,为爬滚的意思。其制作是用米磨成米浆,沿着大锅鼎边滚下,米浆滑滚的动作叫锉,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边锉。鼎边锉以邢家所做最为有名。
鼎边锉原本是福州小吃,在福州人家里这算是家常小吃。里面有肉羹、虾仁羹、金针、香菇、木耳、鱿鱼、小鱼干、竹笋、高丽菜,内容丰富,是标准的汤好料多。然而这只是配料,主菜是白白嫩嫩的一片称之“鼎边锉”。“锉”是台语,为爬滚的意思。其制作是用米磨成米浆,沿着大锅鼎边滚下,米浆滑滚的动作叫锉,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边锉。鼎边锉以邢家所做最为有名。
鼎边锉做法
材料:
(2)金针1/2两、香菇6朵、蚵3两、水发鱿鱼1/2条、虾仁羹2两、韭菜花1/2两
做法:
①将材料(1)混合做成粉浆,待锅烧热后,由锅边四周淋一圈,使其附着于边上。
②金针泡软后,每条打结备用;香菇泡软、去蒂、切丝;蚵洗净,鱿鱼切丝,韭菜花切丁。
③待粉浆凝固时,在锅中间加入高汤,并放人金针、香菇、鱿鱼、蚵,及虾仁羹等配料。
④待汤汁煮滚时,刮下四周的粉浆皮,并切小块与配料同煮,同时加入其他(1)料。
⑤熄火后再撒韭菜花粒,盛出即可。
重点提示:
①地瓜粉若颗粒太粗时,要先筛过再与其他粉料混合,或在调水后,浸泡片刻使颗粒完全溶解时再做。
⑦虾仁羹是虾仁裹鱼浆类似鱿鱼羹、肉羹之类的材料,由于用量不多,可在菜场买成品,没有虾仁羹可加鱿鱼羹代替,不放也可以。
③金针泡水后打结,可防止煮的时候散开。
蚵仔煎,(闽南话为ǒu ā jīan,普通话译作“海蛎煎”)是用海鲜做成的台湾美味。蚵仔是一种生有硬壳的海中贝类,又名牡蛎,也叫作蚝。在台湾,蚵仔的吃法很多,而蚵仔煎就是具有特色风味的一种,它是将浓稠适当的番薯粉酱淋在煎板上,再撒上清洗好了的蚵仔,打上一个蛋,与韭菜、豆芽、茼莴菜同煎,再配上酱料,趁热品尝,口味甜中带咸,咸中带辣,令人垂涎。
台湾小吃销售排行榜第一名的蚵仔煎是先民困苦,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蚵仔煎据传就是一种在贫穷社会之下所发明的一种创意料理。据说,蚵仔煎的发源地在台湾鹿港天后宫前的一个露天的大排档,有一郭姓人士,是日据时代退伍下来的阿兵哥,摆摊做海鲜小吃生意,由于蚵仔带有较重的海腥味,他就无师自通发明了蚵仔煎的吃法。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台南安平地区一带的老一辈的人都知道的传统点心,是以加水后的番薯粉浆包裹蚵仔、鸡蛋、小白菜、韭菜等食材所煎成的饼状物。
关于它的起源,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民间传闻,西元1661年时,荷兰军队占领台南,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意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在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馀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产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
家常做法
主料:蚵4两、小白菜2棵、蛋2个
做法:将蚵洗净,小白菜洗净、切小段。平底锅内放少许蚵,用少量油略煎,另将料1调匀成粉浆,淋少许在锅内,待凝固时打入一个蛋并弄散煎半熟。然后加入少许小白菜在面上,然后翻面,煎至小白菜熟即盛入盘内。最后将料2用1大匙油炒匀,淋少许在蚵仔煎上即成。
泉州蚵仔
原料:鲜海蛎 500 克(不带壳),鸭蛋 4 个。
制作材料
做法
将鲜海蛎洗净,剔净碎壳,沥干水分 。把切成丁的肥膘肉、大蒜的切片和海蛎、干淀粉、精盐、味精拌匀成浆。平锅置小火上,下花生油烧八成热时将海蛎浆下锅,摊平,煎一会儿, 磕上二个鸭蛋,摊平后翻锅煎一面,上面再磕二个鸭蛋再摊平再煎另一面。 煎熟后淋上香油即成。
特点:原汁原味,面酥里嫩、鲜美可口。
台湾蚵仔
原料:材料1: 鲜蚵 150克 (事先以盐清洗过),茼篙菜 70克(清洗後切断),土鸡蛋2个。
材料2:纯番薯粉 2.5两,水 4大匙,韭菜适量。
做法:将材料的番薯粉、水、韭菜事先调匀,并将材料 3 调成酱汁备用。
平底锅放适量油,加鲜蚵,先将其煎至七分熟。
再加入半碗材料 一起煎至凝固、呈透明状。
最后将一件好的“薄饼”翻过来放上鸡蛋、青菜,将正反两面煎熟,吃时淋上材料 3 调成的酱汁即可。
潮汕蚵仔
蚵仔煎又称蚝烙,是潮汕地区的一道特色小吃
做法:先将鲜蚝仔用清水漂洗干净,用薯粉水调匀,并将葱头切成细粒放入,同时加入味精、鱼露搅匀待用。 用旺火烧热平鼎有足够热度后,加入少许猪油,将蚝仔、粉水混和成浆状,用匙再调和后下鼎,再把鸭蛋去壳打散淋在上面,加入猪油煎,并配入辣椒酱调味,用铁勺在鼎里把蚝烙切断分块,再用勺翻转,四周加入猪油,继续煎烙,煎至上下两面酥脆,并呈金黄色,盛入盘即成,并伴上芫荽叶。
特点:鲜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软。
甜不辣 Tempura(Tenpura原意为日本料理中的天妇罗。)是fish cake (鱼板)的一种,在日本南方有些地方叫鱼板为Tenpura,所以“甜不辣”这词是从日本传来的。而中国将Tempura (天妇罗)音译成甜不辣。但是此物不同于天妇罗。
日料中的天妇罗是指:将新鲜的鱼虾和时令蔬菜裹上浆放入油锅炸成金黄色,这样的食物才叫做天妇罗(tenpura)。而我国称为甜不辣的,只是将一些食材(肉、海鲜、鱼肉等)弄成浆与面粉混合成型的食物。通常口感与加了很多面粉的贡丸相似。并非天妇罗。
用料与做法
做法一
首先把米糕切成长短均一的段,洋葱切丝,白菜切丝。
在锅里放少量的水(以水能稍微漫过米糕为准),烧开,倒进两勺韩国辣酱化开,把米糕放进去,加入甜不辣、白菜丝、洋葱丝煮一会儿,等到汤水慢慢减少并且变粘稠之后尝一下味道,如果味道合适淋上一点香油,然后就可以出锅了。盛到盘子里之后在米糕上撒一点芝麻。
(为了让汤味更鲜,可以加点上汤,加龙虾都可以,我加过平民化的蟹柳棒,撕碎放下去,很好吃哦。)
推荐原因:好做又好吃,失败的机率极低,
1、 配 料:年糕、甜不辣(如果没有也无妨)、洋葱、胡萝卜、白菜、葱、韩式辣椒酱。
操作:
2、甜不辣、洋葱、胡萝卜、白菜切丝,葱切寸段。 2、洋葱、胡萝卜稍微爆香一下就好(别炒到熟),接着倒入适量的水,水量是一杯(年糕的量是一人份约20小条) 。
3、再把甜不辣、白菜一起放进锅中。
4、煮至水开,加上适量的韩式辣椒酱,韩式辣椒酱是带甜味的,所以不需再加糖,如果用的不是原味的韩式辣椒酱就要加糖唷! 因为辣炒年糕吃起来要甜甜辣辣的才好吃!
5、继续煮到滚。接着放入年糕。
6、一直煮到汤汁收开浓稠为止,最后加上葱段翻炒均匀起锅。
做法二
材料
做法
1、白萝卜去皮切方块煮熟,起锅以冷水冲过备用。
2、将高汤煮开后,加入虾米继续煮约20分钟,加少许盐调味。
3、将萝卜加入高汤中煮5~10分钟(依个人喜好)取出,食用时再将所有材料放入汤中川烫一下,食用时沾甜不辣酱即可。
盐酥鸡是台湾最常见的小吃之一,不过其实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全称,盐酥鸡摊位中除了油炸小块鸡肉骨外,通常一并卖炸甜不辣(包括:猪血糕及鱼板)、炸花枝脚、炸蕃薯条、炸四季豆、炸芋粿等等,有的摊位会兼卖炸鸡排。
从前述的内容即可得知,盐酥鸡是用高温油炸类食品,食客们点好要吃的食物后交给老板将之下锅油炸,有许多盐酥鸡摊位待炸好起锅之前,会加放九层塔下锅爆香,起锅后洒上胡椒盐,也可视需要洒上辣椒粉再拌匀装入纸袋,也有的摊位会拌上大蒜泥或再加入酸菜。它气味浓郁,口感酥脆,因此使许多饕客趋之若鹜,是少数不在夜市也能存活的小吃种类之一。
做法一
炸粉: 地瓜粉150G、面粉50G、椒盐粉适量、 辣椒粉适量、少许盐、九层塔(可不用)。
制作方法:
1、 鸡肉切小块,大蒜切片。用所有调料将 鸡肉拌匀腌制,隔夜最佳。
2、将所有炸粉类材料混合,将 鸡肉裹上一层炸粉。
3、锅内倒入适量油、油热后放入鸡块炸至金黄后捞起、稍凉后入油复炸一次即可。
4、将九层塔洗净后沥干水分入油锅稍微炸一下,捞起与鸡块拌匀。
注:
1、用带骨头的 鸡胸肉最佳,块不要切太大,可以把骨头都炸得酥脆。
2、辣椒粉可以不用拌入炸粉中,或最后炸好后撒在鸡块上也可。
3、根据个人口味调节咸淡。
做法二
美食介绍:
盐酥鸡,台湾着名小吃。盐酥鸡也是台湾最常见的小吃之一,不过其实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全称,盐酥鸡摊位中除了油炸小块鸡肉骨外,通常一并卖炸甜不辣(包括猪血糕及鱼板)、炸花枝脚、炸蕃薯条、炸四季豆、炸芋粿等等,有的摊位会兼卖炸鸡排。
盐酥鸡是用高温油炸类食品,食客们点好要吃的食物后交给老板将之下锅油炸,有许多盐酥鸡摊位待炸好起锅之前,会加放九层塔下锅爆香,起锅后洒上胡椒盐,也可视需要洒上辣椒粉再拌匀装入纸袋,也有的摊位会拌上大蒜泥或再加入酸菜。它气味浓郁,口感酥脆,因此使许多饕客趋之若鹜,是少数不在夜市也能存活的小吃种类之一。
美食原料:
调料:盐,白糖,红薯淀粉(最好选用颗粒较粗的蕃薯粉,也叫地瓜粉),葱姜丝,五香粉,椒盐,辣椒粉,酱油。
制作方法:
1.先将鸡肉洗净,切成大小一致的小块,放在一个容器内,加入盐,白糖,葱姜丝,五香粉,酱油腌制30分钟左右。
2.将腌制好的鸡肉块均匀的裹上一层红薯淀粉(最好选用颗粒较粗的蕃薯粉,也叫地瓜粉)。
3.锅内倒入油,这次油要稍微多一点,将鸡肉一块一块的下入锅中炸,炸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搅动一下,以免鸡块之间粘连,炸至鸡块呈金黄色就可以捞出了。最后撒上椒盐和辣椒粉,拌匀就可以吃了,装盘的时候底部可以垫上生菜叶。
彰化肉圆是台湾彰化县的特产,据传是由位于彰化市的一名肉圆摊业者吴许水桃所创。肉圆外皮多以甘薯粉制作,内馅视各家口味不同而有差异,但多数店家用猪后腿肉制成的绞肉,佐以香菇为主。 调理方法先将肉圆连同容器放入蒸笼蒸熟,固定外型,待食用时,再油炸而成。
主要原料
粉浆材料
在来米粉 100公克 蕃薯粉 300公克 水 550cc
馅料
其它
制作方法
1.将馅料中的笋干洗净,浸泡30分钟,用热水煮过,去除酸味,切成小丁状备用。香菇泡软去蒂后,切小丁,里肌肉片也切小块备用。
2.馅料部份,烧热锅子,加入3大匙油,先将香菇丁、肉片炒香,再加入笋干、红葱酥、酱油、五香粉及胡椒粉,拌炒均匀,等凉即可。
4.将小碟子上抹上少许油,抹上粉浆,加入作法2完成的馅料,然后再铺上一层粉浆,放入蒸笼中,一一做好,用中小火蒸熟,约需6~8分钟。
5.红色食用色素加入少许水拌匀,再用纸巾把水份吸干,即为印泥。
6.将蒸好的肉圆取出,等凉后脱模,在肉圆上盖章,然后泡入温油中,等到肉圆表皮变得Q软即可捞出,沥干油份。
肉圆吃法
冷藏蒸炸
首先将米将放在冷冻里面,肉圆冷藏可以保存一星期,食用时,请将米将放在电锅蒸熟,
然后再将肉圆蒸五分钟即可食用,随各人喜好可自行搭配蒜头酱油。
如果要炸的,要冷油下去炸,用中火或小火慢慢炸,等到油滚了,就把火关掉,然后用余
温炸到皮软,肉圆就可以起锅了。
夏天的吃法
肉圆除了清蒸或油炸,若在夏天的话,肉圆也可以沾酱吃,QQ皮、肉馅多,风味绝佳
猪血糕又称为米血或米血糕,汉族特色糕点之一。具有两种意义,一种是作为食品原料的猪血糕;另一种则是用前述食材作成的小吃,名称依照种类的不同可以是猪血糕、花生米血或花生猪血糕。猪血糕是猪血加糯米凝固再蒸熟,吃的时候再蒸热,沾酱油膏、辣椒酱、花生粉、香菜,或是煮汤、当火锅料都行,另外还有用鸭血做的鸭血糕,鸭血糕一般都是煮汤比较多,阿给这个名字是日文发音(阿不拉给)演变来的,是把油炸豆腐中间挖空,填入粉丝跟鱼浆煮熟,加甜辣酱吃。
制作
台湾人承袭了大陆南方「食补」的观念,喜欢吃猪血或猪血制品,猪血糕就是市面上最常见的猪血制品之一。猪血糕通常用新鲜的猪血加入糯米、盐及其它材料,然后蒸熟成为凝固的块状,口感比一般的糯米糕还硬一些。也有使用鸭血制作的血糕,通常较硬,比较适合烹煮。
作为食材
作为小吃
有的小吃摊直接用猪血糕称呼,有的则是称为花生猪血糕,是将蒸好的条状猪血糕沾上酱油后,依照顾客的需求只加甜辣酱或辣酱,或是再加上厚重的花生粉及少量香菜,之后插上竹签,直接拿在手上食用,是台湾夜市中不可或缺的小吃之一。
另一种选择是盐酥鸡摊位,猪血糕则是直接丢入油锅炸,吃之前切块,然後依照顾客的要求撒上椒盐粉,辣粉,等等。有些地方的摊位是用鸭血糕当作食材,但是人们往往直接称呼为猪血糕。
详细做法
卤猪血糕的制作材料:
主料:猪血1000克
辅料:大蒜(白皮)40克,大葱30克
调料:酱油40克,花生油5克,花生仁(炸)10克,八角5克,花椒5克
卤猪血糕的做法:
1.大蒜去皮切片,葱洗净切段;花生仁捣碎成花生粉。
2.卤料(八角、花椒粒)放入纱布袋中封紧做成卤包。
3.猪血蒸成猪血糕放入开水中氽烫,捞出沥干,切块。
4.锅中放入葱、大蒜、卤包、猪血糕和酱油、水,先用大火煮开,再改用小火卤半小时。
5.盛出撒花生粉,并洒上花生油就可以了。
作用
“煮过的猪血凝块,俗称血豆腐,经测定,含蛋白质18.9%,比猪肉、鸡蛋都高得多”。确实如此猪血的蛋白质含量为猪肉的4倍,鸡蛋5倍。更值得一提的是:猪血浆蛋白质含氨基酸达18种之多,包括人体不能含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特别是富含植物所缺少的精氨酸。组氨酸、赖氨基和色氨酸等。其中,赖氨酸含量高达14%。不仅如此,猪血中还含有多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如钠、钾、磷、铁、锌、锰、铜、钴等。这些元素都是人体不可缺乏的。据分析:每100克猪血中含铁45毫克,较肉类高100倍。平时适当吃些猪血,有利于防治贫血(缺铁性贫血)。北京医科大学少儿卫生研究所曾用猪血制成饼干,对防治小学生缺铁性贫血有很好的疗效。再如,猪血中含量元素的铬,可防止动脉硬化,所以,猪血是冠心病患者的理想食品之一。
研究证实,猪血浆蛋白被人体消化吸收后,能分解出一种解毒和滑肠的物质。这种物质与侵入胃、肠道中的粉尘及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化学反应,随同大便迅速排出体外,从而有力地消除尘毒对人体的危害。
猪血:味甘、苦,性温,有解毒清肠、补血美容的功效。
猪血富含维生素B2、维生素C、蛋白质、铁、磷、钙、尼克酸等营养成分。猪血中的血浆蛋白被人体内的胃酸分解后,产生一种解毒、清肠分解物,能够与侵入人体内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化合反应,易于毒素排出体外。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粉尘的人,特别是每日驾驶车辆的司机,应多吃猪血。另外,猪血富含铁,对贫血而面色苍白者有改善作用,是排毒养颜的理想食物。
猪血汤的血浆蛋白,经过人体胃酸和消化液中的酶分解后,会产生一种解毒和滑肠作用的物质,与浸入胃肠粉尘、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化学反应,变为不易被人体吸收的废物随人的粪便一起排除。
卤肉饭是台湾常见的,也是经典的小吃。卤肉饭的特色在于肉酱和肉汁,它们是制作的关键部分。卤肉饭在台南、台中、台北的制作方法和特点均有差异。据称,风味独特的卤肉饭,全世界只有台湾人会做。卤肉饭,又被称为鲁肉饭,台湾小吃之一。
如同许多的台湾小吃一样,在全台各地都有店家贩卖卤肉饭。而卤肉饭在台湾南北地区有不同的意义。在台湾北部,卤肉饭为一种淋上含有煮熟碎猪肉(猪绞肉)及酱油卤汁的白饭的料理,有时酱汁里亦会有香菇丁等的成份在内,与焢肉饭不同,而此种作法在台湾南部称作“肉燥饭”;而所谓的“卤肉饭”在台湾南部是指有着卤猪三层肉的焢肉饭。
做法一
食材准备
制作步骤
1、制作油葱酥
(1)干葱头切去两头,再剥去外皮,切成薄薄的小洋葱圈;
(2)撒入少许淀粉,用手混合均匀,并将小洋葱圈拆散;
(3)中火烧热油锅(最好是猪油,如无用色拉油代替也可),油锅5成热后,下小洋葱圈,半炸半炒;
(4)待小洋葱丝逐渐浮起,呈微黄色时,迅速捞起沥干油,平摊在厨房纸巾上充分吸收油分并晾凉;
(5)将油葱酥放入密封袋(或保鲜袋),用擀面杖压碎。
2、新鲜五花肉洗干净,擦干水分,放入冰箱冰冻20分钟便于切割,接着连皮带肉切成0.5cm见方的小丁;
3、老姜切碎,大蒜切碎,锅内放少许油,中火烧热后放入姜碎蒜碎爆香;
4、将五花肉丁放入锅中,慢慢煸炒到微微上色,逼出其中多余油脂;
5、锅中加入酱油,八角,酒,冰糖,五香粉,胡椒粉,油葱酥和适量温水,水不要太多,没过五花肉丁1、2cm即可。
6、大火翻炒均匀后,待烧沸后,将锅中的五花肉丁及汤汁一起倒入砂锅中慢慢卤,2小时后,一锅肉味飘香的卤肉汁就做好了。
7、卤时可加入几枚剥去外皮的煮鸡蛋,一起慢慢卤,吃时和卤肉饭一起享用。
做法二
食材准备
台湾卤肉饭
制作步骤
1、买来的五花肉,洗净,焯去血沫,焯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切成几大段方便操作,焯好的五花肉要切成小丁,切的小一些,然后放在一边备用。
2、洋葱或是红葱头,洗净后切碎。
3、准备几个水煮蛋,到时放入卤汁中一起煮,做成卤蛋。
4、炒锅内倒入适量油,先爆香姜末,蒜末,紧接着放入洋葱碎,继续炒香,直至金黄,这时倒入五花肉丁,炒至肉色变白,然后加入生抽、老抽、八角、料酒、五香粉、冰糖,胡椒粉,翻炒均匀。
5、加入适量温水,不用太多,没过五花肉1-2cm即可。
6、大火炒匀,待汤汁煮滚后,全部倒入砂锅中,转小火慢炖,这时别忘了加入水煮蛋,炖制的时间为两个小时,如果你的时间有限,最少也要炖上一个多小时,盐可以在一个小时以后放入。(炖的时候火要小,汤汁也不要收的太干,有汁才会好吃哦~ )
7、最后盛入米饭,浇上卤肉汁,再摆上烫熟的青菜叶、切开的卤蛋,就可以吃了。为了防止油腻,最好再另外准备一盘青菜同食。
做法三
主料
做法
1、五花肉要切小丁,然后放在一边备用;洋葱切碎,香菇切小丁,蒜切片。
2、炒锅内倒入适量油,先爆香葱姜蒜和大料,
3、放入肉丁,紧接着放入洋葱碎和香菇丁,继续炒香,直至金黄。
4、倒入除了盐所有调味料,加入适量热水,没过五花肉即可。
5、转小火慢炖,加入水煮蛋,炖制的时间为两个小时,最少也要炖上一个多小时,盐在一个小时以后放入。盛出米饭,浇上卤肉汁,再摆上烫熟的青菜,切开的卤蛋,即可食用。
鳝鱼意面是台湾传统小吃美食之一,口感轻脆弹牙的鳝鱼片,咀嚼起来富有甜味,加上浓稠的芡汁与青葱、洋葱与蒜末,味道香醇浓厚,有着一种令人回味的鲜、甜、香。
食品用料
主料:
台南意面600公克 鳝鱼6条 韭黄200公克 洋葱1个 辣椒6条 葱3支 蒜头15个 姜末200公克 沙拉油3大匙 水240cc 太白粉2大匙 鸡粉1茶匙 胡椒粉2茶匙 酱油1大匙 香油2茶匙 酒1茶匙 乌醋1茶匙 盐1茶匙 糖2茶匙
制作方法
1、台南意面以滚水汆烫至熟,以冷水冲凉后均匀拌入沙拉油;鳝鱼以酒、鸡粉、太白粉拌匀并腌至入味;蒜头、辣椒切末;葱切段备用。(数据由豆果网提供)
2、将作法1的鳝鱼放入已烧热的油锅中爆炒至熟后,捞起沥干油脂备用。(数据由豆果网提供)
3、热锅,放入沙拉油、葱、蒜头、姜末、辣椒爆香,加入水及作法1的意面及全部调味料(香油除外),续煮至汤汁快收干前,再加入作法2的鳝鱼及韭黄、香油快速拌炒均匀即可。
营养价值
鳝鱼意面是台湾夜市及台菜馆、台菜餐厅普遍常见料理;尤以台南鳝鱼意面最富盛名;鳝鱼香脆,烩面汤汁浓郁酸甜,美味令人食指大动,鳝鱼极富蛋白质、铁质,亦被视为食补补身圣品。
相传在三国时代(公元220-280年),即刘备以喜饼迎娶孙权之妹,而订婚礼饼中便有以凤梨入馅制成的大饼。
台湾婚礼习俗中,订婚礼饼共六种口味代表六礼,其中一种凤梨闽南话发音又称“旺来”,象征子孙旺旺来的意思,而凤梨亦是台湾人拜拜常用的贡品,取其“旺旺”“旺来”之意,深受民众喜爱。
早期的凤梨礼饼因太大块,一般人消费不起,近百年前,台中县一位糕饼师傅颜瓶,经常挑着担子、带着自己做的“龙凤饼”到台中贩售。最初的“龙饼”是包了肉馅的大圆饼,同样大小的“凤饼”,则以菠萝为内馅。“龙凤饼”因为吉祥的寓意,被认为是订婚、结婚不能或缺的喜饼。
后来经过颜瓶改良,凤饼缩小成每个大约25至100克的精巧小饼,凤梨酥从此诞生。
凤梨酥内馅,并不是单纯的菠萝。为了口感需要,通常会添加冬瓜,这样的口味已经是大多数人的习惯。近年流行养生,台北市面上可以买到加了五谷杂粮、松子、蛋黄、栗子等不同口味的凤梨酥;饼皮也加入燕麦等食材,口感更为多元。也有业者改用其它水果做馅料,发明了例如香瓜酥、蜜李酥、酸梅酥等。
后来更演变为结合西式派皮与中式凤梨馅料所制成的现代“凤梨酥”,由于外皮酥松化口,凤梨内馅甜而不腻,此种“中西结合”的凤梨酥,连西方人也赞赏有加,故逐渐成为岛外观光客最喜欢的台湾手礼之一。 凤梨酥和凤凰酥内馅的口味有些区别,凤梨酥是甜馅,而凤凰酥是咸甜口味的,其中在凤梨冬瓜馅的基础上加些咸蛋黄,口味更佳。
做法
做法一
材料
制作方法
(1)奶油加入糖粉打至乳白色,慢慢加入混合均匀的蛋液。
(2)奶粉与面粉混合筛过,拌入奶油糊内,将小苏打粉溶于水中后也加入拌匀。
(3)将面团分成每份约20克,同样将凤梨膏均分,每一等份约15公克。
(4)将凤梨膏放入作好面皮中包好,模型上涂一层酥油,将凤梨酥面团装入模型中,以150℃烤25分钟即可。
做法二
材料
制作方法
1.900克冬瓜,用水煮成透明状,捞起用纱布挤去水分,成冬瓜泥。
2.450克去皮菠萝,用盐水浸泡10分钟,用榨汁机将汁、蓉分离。
4.把菠萝汁调浓稠,同时加入菠萝蓉和冬瓜蓉,进行翻炒。
5,把菠萝溶和冬瓜蓉炒干水分之后放入冰箱保存。
6.把黄油75克放置室温后,用打蛋器打发,加入糖粉20克、盐1/4小勺,继续打至蓬松状,再分三次加入共25克鸡蛋液,打均匀。
7.将低精粉90克、全脂奶粉35克拌均匀后,分三次筛入装有奶油的容器内,并用橡胶棒搅拌,揉成面团,装入保鲜袋,入冰箱醒面20分钟以上。
8.将面和馅1比1的比例,包成团,嵌入模具内,入预热的烤箱内,200°,两面各烘烤10分钟。
文章评论
听海
给我的啊,老公
2633947138
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
英语林老师
情是这个世间的最可怕的玩物,没有人能明白它的含义。思念之苦涩谁来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