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根基

个人日记

 

只听说一座山边的楼房遭泥石流冲击塌方,没听讲一樽江心的桥墩堕软基础不擎下沉。

去年一则真实的新闻报道:上海某区的一幢精致的商品楼未至落成却轰然倒塌。

家乡的第一楼竟矗在一处原是一条低洼泥淤的河套上。

无庸置疑:不管你一栋建筑落在何处,但首要保证其根基的坚定。精明的承包商宁可待工程结束后利润少赚,也不愿对主体建造中材料投机。

 

 

一位三岁丧母,从小依附祖父母长大的男孩,他的诗竟写得那样的棒。

他说:他是在借自己的空间排泄自身藏留的毒素。我发现他说的真谛并非如此。他是在用文字的铁榔头撞击人们触觉的钝区,他是在用智慧的言辞撬开人们心灵的狭缝。

说他的诗能与昔日的徐志摩媲美还为时尚早,但他确实引领一方走进生活误区找不到出口的人走到一个空旷无垠的世界。

他曾经掩着悲伤对别人微笑,走出不服受凌的浮生若梦。

他能从生物界生长的规律中,发现人类彼此共存的哲学。

他甚至处物质宏观和微观的高度,去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向。

在他一千二百多盏晶亮的日志窗台中,贴有属自己原创精品的散文诗标签占半壁江山,独有的一部言情小说,就足让千位痴迷的读者感动得流泪。

 

朋友对狂人推尊,称之为哲学精神的传播者,狂人颜汗。狂人连小学课本都难以胜任怎能成仙?

更一位追崇者视狂人为博学多才的大师,并怂荐为一个写诗的贫苦男孩精神藉慰。狂人不堪负重:狂人的几篇小文都是静态心灵深处的实话实说,怎具此能?

狂人无法将一位天才的网面诗人与一个待帮助的贫困男孩相并论,但这又是一个无可非议的现实:

“快了,我的毒素快排干了。别人以为我文字很美,其实中有血泪。……”

这是我与他仅有一次简赅聊天记录中重实的一句。

 

其实狂人并不会诗,是空间诸多诗坛高手的带动,也促得他去乌画鸦涂邯郸学步。

再网上搜索诗歌的起源和发展,才知道它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原来诗就是探索,就是发现。难怪乎那么多离群索居的守望者,在这个神秘的世界里畅快遨游。

一位会诗的网友在他的一篇文中说过这样的一句经典:一个不懂得诗歌的人,他的文章再好,也缺少韵律。

是的!正是这些默默奉献的探索发现者,才带得一位鳖足的文字工也晓知点滴锻词撰章的技艺。

在一个弘阔深邃的隐形世界中,也练得一项精神不折的重力杀手锏:

用劳动改变生活,

用语言丰富世界,

用真诚感动真主,

用文字打败浮躁。

 

常常思索一组庸者熟视愚者叹思的问题:

当全球人都忙于准备那场惨绝人寰“二战”的时候,有那么一帮人不顾战事,躲进实验室去探索物质组成的奥秘。

当中国人都脑热发狂不按规律办事的时候,也有那么几个人不受鼓动,索居戈壁滩去进行一项绝密的工作。

当神州庆祝拨乱反正云开雾散的时候,又有一帮文化人不被这胜利冲昏头脑,而对酿成精神桎梏的源头去追踪。

站在现在的高度回溯历史,当然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没有广岛长崎上空两颗“小男孩”的怒放,能尽快结束那场灾难吗?

没有非常时期研制的“两弹一星”的打狗棍,就不能打破届时美苏两霸的核讹诈。

同样,没有一阵痛后文学界面“伤痕文字”的反思,就不能迎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春天。

人类在物质世界惊险的决斗中都取得了胜利,但精神领域的跋涉,却进退幽谷,举步维艰。

处一个浮躁功利的时代,精神不武装行吗?

但再功利浮躁的社会,也总会有不计得失站时代前沿的探索者。

可谁人能体味,这些精神灵魂的拯救者是怎样静心惬意的生活?

 

“真文可以济世,假文足以灭心”。但也只有把这济世的“经丹”打造成精致的“作品”才能投放市场。而一部能流芳传世文字作品的酿造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科普知识才绝。

文学,是一切文字作品打造的基本功。

不懂得哲学,作品就缺少筋心。

不懂得数学,作品中就没按石棉网。

不懂得社会学,就不懂得标明“作品”的楼阁建造中不能少水分。

另外,也不可缺少类似白灰水泥和沙石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学……

在一切硬件的投入完备以后,还可给落成楼阁的内外空间美饰装潢,这又如增加其品牌的外观和透明度。

 

也许把一个初涉写坛的爱好者说得天花乱坠:

真不知狂人还有如此宽的学识,这么深的造诣。

其实,这是一位疯癫糊涂人在一处的痴笑狂说。狂人哪有这么精的写作理论,是狂人多年的抹纸攥笔后,想达到这种神怡的写作境界。

狂人没有一页段章能粘贴上墙,是看了别人的优美文字后也费思遐想。

人类自身固有的积垢,决定着他远炼不成完美主义者,只能在飘渺虚无的梦幻中享乐。

 

真理终归那压迫者所掌,美文竟被这穷苦孩觅得。

这是上帝的造化。

倒也把那笔拙傲慢的君王公子气得要命。

什么叫诗?诗就是受压迫的才子吐出了文字。

多少吃菜园蔬菜的城里奶油小生,抱怨自己怎种不出这新鲜可口的绿色作物。

多少倾心写作的多产写手,总感到自己的作文少人问津。

这是他仿造的菜园里缺少土层靠化肥拧灌。

这是他精心打造的楼阁底屈悬空没有根基。

往往是高端结面的硬层最容易忽视,低洼深挖的基槽却更为坚实。

 

人类探索自然的奥秘,是从微观世界的实验室高能粒子的对撞中获得。

一个真理的发现者,他会去做一百次失败的心里准备。而一个遇事妥协者,总会在过程的背后去指指点点。

自用这“劳动”的重力文字撞击“浮躁”,也在己狭窄的空间平面激起涟漪。就“开”与“闭”正确如否展开似“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双方各执己见众说纷纭。其实有什么争持呢?意义在于过程,并非那辩论得出的结果。“开”与“闭”是自己的事情,谁人也捆绑不了他的手脚。只是他闭门出访时要把握分寸注意策略。

但一点放心:狂人不封闭,狂人会常开门窗通风驱霉。试想:狂人若躲进“三味书屋”能接触“阳光”吗?

现在提醒:在一项坚实根基的文品打造中,最好要学点政治相点分水,让自己心致的小屋坐北面南接纳春光。光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是的,一轮初升的太阳正冉冉升起!

 

文章评论

好運(拒聊拒加群)

处一个浮躁功利的时代,精神不武装行吗? 但再功利浮躁的社会,也总会有不计得失站时代前沿的探索者。 可谁人能体味,这些精神灵魂的拯救者是怎样静心惬意的生活? 說得太好了,不好意思,先讀到這裡,忙完再讀.

随流去(休息)

[B][ft=#669900,4,楷体_gb2312]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读人与欣赏作品一样,重在他的内涵,有了内涵则如有了精气神。精神是一个人的魂,它使人从平庸走向伟大;使人舍弃了小我成就了大我。一个人一生没有精神就只能在平庸中消逝,而那些有精神的,则会被人们永远铭记。欣赏这一轮冉冉初生的太阳![em]e179[/em][/ft][/B]

阳光

[ft=,2,]生于世而藏于世,唯留片字作托寄。。读先生之文,阳光深受震撼!佩服先生之文风,若绝于尘而步入尘。生亦何欢,死亦何痛!不悲不喜,人生真谛。[em]e160[/em][em]e183[/em][em]e176[/em][/ft]

出水芙蓉

是的,一轮初升的太阳正冉冉升起!----他就是狂人[em]e176[/em]

溪禾

[ft=,2,]拜读了[em]e163[/em][/ft]

梅子姐姐

[ft=,4,] 与狂人老师比,梅子汗颜,更加不敢妄加评论,因为梅子文化水平有限,弄不懂什么样的文章有内涵,什么样的文章有韵律,什么样的文章有精神,有灵魂,梅子写东西没有格式,发自内心,随心所欲!要的就是一个"真"字,尽自己所能,抒写内心的思想,感悟……老师辛苦了,梅子献茶嘿嘿![em]e160[/em][/ft]

婉儿

[ft=#660099,5,]赞同狂人对“作品需要根基”的观点。你开头一部分用楼房倒塌作比方引起此文,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其实作品无根基,就形同花瓶一样,华而不实;又如同地基不稳,容易倒塌。一篇作品没有坚实的语言根基,就会含义肤浅,思路阻塞,宛若失去了灵魂,没有一定的感染力。因此,好的作品应该是作着生活的历练,语言的凝练和灵魂的铸炼的结合体。[/ft]

婉儿

[ft=#cc0033,5,]婉儿欣赏狂人独到的见解,深谋的创想,还有对文字对作品的灵活的变通力。婉儿顺祝工作顺利![em]e183[/em][em]e100[/em][/ft]

* * * 雪 舞 * * *

[B][ft=#663399,4,楷体_gb2312]让自己心致的小屋坐北面南 [/ft][/B][B][ft=#663399,4,楷体_gb2312]好的作品首先必须打动自己 [/ft][/B] [B][ft=#663399,4,楷体_gb2312]雪舞狐写不出大作,只有自己的碎碎念,但那都是用心认真的去写了,与狂人没得比。[/ft][/B] [B][ft=#663399,4,楷体_gb2312]问好狂人![em]e160[/em][/ft][/B] [B][/B]

博文

兄弟的文章越来越好,寓意深刻,荡人心菲。

秋之韵

[ft=#ff3399,5,]狂人大哥写的作品甚是深刻,给人以心灵的慰藉,灵魂的震撼!谢谢你![/ft]

好運(拒聊拒加群)

[B][ft=#000000,,]“[/ft][/B] [B][/B] [B][ft=#000000,,]真文可以济世,假文足以灭心”狂人老師語出惊人[ft=,,times],[/ft]有獨道的见解!话到实处,一针见血,文深邃,讀後總能引人深思[ft=,,times],[/ft]且從中受益[ft=,,times]![/ft][/ft][/B]